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木的菌根     
土壤中某些真菌通过其菌丝体包围林木根表或侵入根组织,与林木形成共生关系。这种共生体称菌根,与林木共生的真菌叫菌根菌。一、菌根的类型1.外生菌根:外生菌根是真菌菌丝在幼根表面形成菌套,包围着根部,由菌套长出菌丝侵入根外皮层的细胞间隙,这种菌根无根毛,由包围根部的真菌菌丝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的真菌与植物的根共生,可形成菌与根联生的复合吸收器官,叫做菌根,而参与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菌。植物有了菌根,就能通过无数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扩大根的吸收面积。  相似文献   

3.
外生菌根菌的培养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1 菌根概念和应用现状菌根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土壤真菌与绿色植物幼嫩的吸收根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菌根菌。菌根菌生活在植物根的周围,依靠菌根从寄主植物上获取生活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其它促进生长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植物则通过菌根菌在土  相似文献   

4.
23种外生菌根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广泛地存在着高等植物与特定真菌共生的现象,真菌与高等植物的共生体叫做菌根。与木本植物共生的菌根菌大都是外生菌根菌,它可提高树木抗旱、抗高温的能力,还可制止或减少病原菌对营养根的侵染,改善营养吸收与促进生长。我国大型真菌种类丰富,其中不少是外生菌根菌,我们于1973—1982年调查了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以及其他地区,采到的23种外生菌根菌,并作生态分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杨树外生菌根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唐明  陈辉 《林业科学》1994,30(5):437-441
对陕西省35种杨树外生菌根的调查研究,鉴定出9种外生菌根真菌。研究证明,一种外生菌根真菌可侵染不同种杨树;一种杨树又可被不同的菌根真菌侵染,并观察到在同一小根上顶端形成菌套,中部和下部形成泡囊丛枝这一混合型菌根形态。  相似文献   

6.
外生菌根真菌是指可与大多数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根结合,在吸收根表面形成菌套或菌鞘,并在植物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的一类真菌。真菌的菌丝(真菌的营养体呈丝状)大部分生长在共生植物幼根的表面,少量菌丝侵入到皮层细胞间隙中,这样的共生植物根毛不发达,菌丝代替了根毛的作用。外生菌根可增加共生植物的养分吸收、提高水分的传递速率、抗旱性及抗病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蜡磨菌与VA 菌根真菌分别对蓝桉和尾叶桉进行单接种或混合接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菌根类型的真菌均能在桉树苗木根系上成功地定殖,分别合成了外生菌根、VA 菌根和混合菌根,证实了桉树不仅是菌根营养型树种,而且能形成多种菌根类型。VA 菌根感染率在接种初期较高,但随时间的推移有降低的趋势;而外生菌根菌初期合成菌根的速度较慢,但单位长度根段内菌根根尖数目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单接种VA菌根真菌苗木相比,外生菌根真菌抑制了VA 菌根菌在根系上的进一步侵染,体现在较低的VA 菌根感染率;而外生菌根菌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并能在接种后9 周时开始形成子实体。在混合菌根中,外生菌根有逐步替代VA 菌根的发展趋势,两种类型的菌根真菌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作用关系。基质磷(P)素水平对菌根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蜡磨菌与VA菌根真菌分别对蓝桉和叶桉进行单接种或混合接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菌根类型的真菌均能在桉树苗木根系上成功地定殖,分别合成了外生菌根、VA菌根和混合菌根,证实了桉树不仅是菌根营养型树种,而且能形成多种菌根类型。VA菌根感染率在接种初期较高,但随时间的推移有降低的趋势;而外生菌根菌初期合成菌根的速度较慢,但单位长度根段内菌根根尖数目有明显增加趋势。与单接种VA根真菌苗木相比,外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9.
一、菌根菌 一些植物根部常与真菌的菌丝结合在一起建立共生关系,这种共生体称为菌根,形成菌根的真菌叫做菌根菌。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根组织分离法,从油松幼苗根系分离出4种菌根真菌,经鉴定为多根硬皮马勃、高环柄菇、尖顶丝膜菌和丝膜菌.对4个菌种培养基质和特性的研究表明,多根硬皮马勃在酸性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和豆芽汁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而高环柄菇适宜在查氏合成培养基上培养,尖顶丝膜菌和丝膜菌适宜在各种天然培养基上培养.4种菌根真菌对镰刀菌的拮抗试验表明,尖顶丝膜菌的拮抗性最强,其次为高环柄菇和丝膜菌,多根硬皮马勃无拮抗性.4种菌根真菌和镰刀菌对3种农药的抗性试验表明,4种菌根真菌的抗药性明显不同,多根硬皮马勃抗药性最强,丝膜菌对多菌灵抗药性最强,尖顶丝膜菌对各种农药的抗性居中,镰刀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最弱.综合分析认为,尖顶丝膜菌是抗油松猝倒病的优良菌剂.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根与真菌形成菌根,产生互利的共生作用。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菌根,而不只是根的本身。只有几个科的植物不能形成菌根。菌根一般有三种类型: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侵染根部的真菌对根的影响及其致病作用,现在还只对前两种类型作了研究。森林树种主要形成外生菌根,特别是松科、壳斗科、桦木科、桃金娘科和担子菌纲与子囊菌纲共生的菌根。真菌在根表面形成密集的菌丝覆盖层,并在皮层的细胞间隙生长。与没有菌根的根系比较,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菌根合成及其多样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桉树人工林菌根真菌资源和菌根类型进行了调查 .对采自广东、云南 15个桉树林地的根系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 ,结果证实了在自然土壤中桉树能形成不同类型的菌根 ,检查的根样在不同程度上均有菌根菌的感染 .其中 ,有 4个人工林的根系样品AM感染率在 50 %以上 ,另有 4个根样ECM感染根段长超过 50m .调查发现林分年龄大小对菌根形成及菌根类型有一定的影响 ,表现在幼林及过熟林菌根感染率均较低 ,而 4~ 7年生按树林菌根感染率相对较高 ,在同一根系上AM与ECM菌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 .在菌根菌资源方面 ,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南方菌根菌资源较少 ,尤其是ECM菌 .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有AM菌 2 8种 ,隶属于 4个属 ,其中以球囊霉属真菌最多 ,占 6 4 % ;地球囊霉在所采集的土样中出现的频度最高 .南方 15个桉树人工林中发现有 17种ECM菌 ,隶属 10个属 ,其中彩色豆马勃、多根硬皮马勃、光硬皮马勃等菌种在两广地区许多桉林中较常见 ,云南地区则多以黄须腹菌、硬皮马勃等菌较多 .这些ECM菌通常生长于松树林中 ,能否与引进的桉属树种形成较好的菌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自然条件下混合菌根的形成及真菌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首次采用微生物免培养技术,对香格里拉地区的黄花杓兰、离萼杓兰、西藏杓兰等5种濒危杓兰属植物的菌根真菌进行了rDNA ITS区段巢式PCR扩增,以了解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群落表现出较高的丰富多样性,共获得388个单克隆,涉及8个属的真菌(胶膜菌属、瘤菌根菌属、丝核菌属、念珠菌根菌属、毛壳菌属、角担菌属、层孔菌属和伏革菌属),还有一类归属未定的真菌;胶膜菌属(美胞胶膜菌)和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在多种杓兰属植物菌根中存在且占有较高的频率,高达20%,可能是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真菌。以上结果为菌肥的研制和杓兰属植物的栽培与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菌根与造林     
菌根是某些真菌侵入陆生高等植物根端组织,建立的一种共生联合。真菌可由土壤中为植物吸收水分及矿质营养,后者以炭水化合物供应前者。因此菌根和植物的生存及成长紧密相关,尤其在严酷的环境中,涉及造林的成败和林木生长。现仅简明介绍菌根与造林的关系和如何试用于生产。菌根的识别: 菌根的存在及其质量既与树木的生命相关,欲加以瞭解,须从其特征谈起。多数树种自苗期即有菌根。某树种能和那些真菌共生,有一定范围或专性。菌根形成于根系中非木质化的纤细侧根末梢,可分为外生和内生两类。松、栎、杨、柳、桦、椴等根际可见外生菌根,  相似文献   

15.
有些树木的根常和土壤中的某些真菌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些同真菌共生的根,就叫做菌根。 根据真菌菌丝体在树木根中存在的部位,可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个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6.
菌根菌在油松育苗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是林木与土壤中真菌共生而形成的根,具有菌根的苗木生长健壮,抗病抗旱力强,可提高造林成活率。目前国外已把“菌根化”列为育苗造林的一项常规技术措施,而我国林业生产中应用菌根菌则刚刚起步。鉴于我省山坡多干旱贫瘠,历年来造林成活率低的状况,笔者用菌根菌纯培养体对油松苗进行了接种试验,以期为菌根菌在我省育苗造林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太原市的古交神堂坪和西山大岩村。神堂坪试验地位于山坡下风口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析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地区典型植被类型对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深入探讨可见的地上植物群落和未知的地下真菌群落结构间的关联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梵净山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3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根系真菌群落结构在植被类型间的差异,FUNGuild对真菌进行功能预测,并分析真菌群落与土壤性质、细根性状和叶性状间的关系。[结果]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真菌门,undefined saprotroph、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植物病原菌、内生真菌、寄生性真菌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为主要功能类群。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的显著差异功能类群分别是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真菌群落组成在植被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常绿阔叶林真菌多样性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矮林,而Bray-Curtis相异性指数在亚高山矮林显著低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ABT分析表明,根碳含量是影响真菌丰富度的首要因子,叶干物质含量是影响真菌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  相似文献   

18.
1998~1999年在田间条件下布置了毛白杨VA菌根(包括根内球囊霉菌和单孢球囊霉菌)与外生菌根硬皮马勃混合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对毛白杨苗高生长量有促进作用,且以根内球囊霉菌作用最明显,单孢球囊霉菌处理次之,硬皮马勃处理最差.水涝大大降低人工接种菌根菌的效果,严重影响VA菌根和外生菌根菌单独接种及混合接种的效应,根内球囊霉菌甚至会抑制毛白杨苗木的高生长,VA菌根和外生菌根间的负交互作用也不对苗高生长产生影响.菌根真菌的感染率随时间变化出现较大的波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19.
外生菌根真菌能与某些树木形成稳定的菌植共生体——外生菌根。外生菌根能吸收土壤中植物难以吸收的无机或有机形式营养物质,并传递至宿主植物为其所利用。由于这种养分传递的生态重要性,外生菌根真菌介导的“菌植”N传递关系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文中综述了外生菌根真菌的可利用N形式及其促进宿主植物N营养吸收的机理,主要归纳为:1)菌根增加了养分吸收面积,促进N吸收;2)外生菌根真菌编码利用N源所必需的一套酶和转运体,协助宿主对难吸收的硝酸盐和有机N的利用。在全球N沉降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本综述将有助于了解外生菌根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共生菌根真菌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已查明与马尾松共生的菌根真菌27个种,其中有19个种是国内首次报道的。编制了马尾松菌根真菌名录(一)。马尾松隶属外生菌根树种,它可与多种菌根真菌共生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