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讲植物的个体发育(一)"阶段发育理论是由实际工作而得到的,也在实际工作上得到了胜利。这个理论出发点是在一株植物的一切——它的每个特性、性状等等——都是遗传基础在整个外界环境条件下发育的结果。而遗传的基础是全部系统发育历史上的结果。"——李森科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界里面任何植物和动物,只有一个自然选择所造成的目标——产生其相同者。狼的腿、毛、耳朵,这一切服务于一个目标——为了繁殖、为了增加狼的数目;蜉蝣生活一天,只是为了留下后代。""把两个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性细胞(雌的和雄的)结合成一个细胞,把两个性细胞核结合成一个核,就造成生物体的异质性或对立面,以这种对立面为基础,就产生自体运动、自体发育、生活过程、新陈代谢(同化和异化)。由此可知,受精作用造成生活强度或生活动力。"——李科森  相似文献   

3.
"不要和人民隔绝起来,不要让自己距离人民太远,而要为人民服务,准备把一切科学贡献给人民;科学为人民服务,不是强迫地,而是自愿地,热心地。"斯大林  相似文献   

4.
"我们愈明确的了解有机体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就愈能利用调整和创造外界条件的可能性来更好的控制有机体。"  相似文献   

5.
"……由两种不同的个体(特别是如果它们的祖先处于极不同的条件下)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在高度、重量、体力和能育性方面,比起每一个亲本自花授粉所产生的后代,要具有巨大的优势" ——达尔文在上讲中,我们已将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的本质作了概括的介绍;并指出了植物在无性繁殖和自花授粉下的退化现象,简要地说明了其中原因。在本讲中,将继续探讨其它有关问题,以便读者对植物在繁殖情况下的遗传性和变异性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四、自花授粉的害处和异花授粉的益处  相似文献   

6.
"阶段发育的理论是一般生物学的理论,因此就得以广泛她应用在农业生物科学的各部门,而成为社会主义农业上的实践。"李森科前讲中我们讲解了李森科院士  相似文献   

7.
"米丘林学说的发展,在于一切新而又新的规律之发现,根据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一些方法,把植物所习惯的条件从同化过程中排除出去,并且……,迫使植物有机体同化某些条件,某些物质,植物在同化了一定结合的条件和物质后,将会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特性和性状。这就需要在定向改变植物有机体本性的事业中提高科学技巧"。  相似文献   

8.
覆膜后土壤水分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控制土壤水分盆栽试验,来研究覆膜后不同土壤水分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分蘖渐变晚、慢、少,各生育期株高、主要功能叶叶面积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成穗率和收获指数先升高后降低,生物量和产量逐渐降低。与常规水作稻相比,土壤水分较高的覆膜处理(下限为田间持水量±5%)分蘖早、快、多;各生育期株高、主要功能叶叶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有所增加,叶绿素含量无差异,生物量和产量有所提高。覆膜旱作分蘖初期应保持富足土壤水分(下限为饱和含水量),促进水稻茎蘖数;分蘖后期应适当控水[(田间持水量~80%田间持水量)±5%],有效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孕穗期应保持充足土壤水分(下限为饱和含水量),利于提高穗粒数;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期应保持湿润(饱和含水量左右),可促进千粒重提高,利于覆膜旱作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表明,氮素化肥和有机肥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影响差异明显。按同等养分量施化肥比单施有机肥明显增产;有机肥施用达到一定量后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素含量,而化肥对于土壤氮素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管自海  马浪浪  阙鹏  尹阳  张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02-2404
为研究新疆棉田膜下滴灌棉花在低盐碱沙壤土(对照田)和盐碱沙壤土(试验田)两种情况下棉花生长发育的变化,对叶片数、株高、果枝层数、始果节高度及结铃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对,初步得出低盐碱沙壤土上的棉花各生物学特性较盐碱沙壤土上的优良,最终产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11.
李瑜  廖新福  张瑞  秦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44-7745,7783
研究卫星搭载对哈密瓜种子SP1的发芽、生物学性状及果实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搭载降低哈密瓜种子SP1的发芽率和成活率;与对照相比,卫星搭载种子SP1单果重及果实折光糖含量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2.
飞船搭载处理对西瓜SP1发芽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飞船搭载西瓜种子SP1的发芽、生物学性状及果实经济性状等.结果表明:飞船搭载对西瓜种子SP1的发芽和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发芽势、成苗率、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皮色等性状.此外,还发现飞船搭载处理后部分植株果实表面产生蜡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培苗繁殖3种不同方式种植巴戟天,观察栽培期间的生物学特性并测定比较其品质和成活率。结果表明,种植5年后收获时,扦插繁殖的巴戟天根直径、干重、蒽醌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组培苗繁殖的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农药使用过程中,超量使用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减少农药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我国农药使用技术落后,田间农药利用率很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因此,研究高效精准的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主棒孢霉对橡胶树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表现轮斑病的豇豆叶片上分离到病原菌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将该菌接种到橡胶树叶片上,9 d后接种的橡胶树叶片表现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症状。表明多主棒孢霉可能可以交叉染橡胶树。通过抑菌效果试验,发现多菌灵对多主棒孢霉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丙环唑、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不理想。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多主棒孢霉菌丝体生长最适的温度是28~30℃,最适酸碱度为pH 9,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L-组氨酸,菌丝致死温度为56℃。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变化,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免耕直播油菜-双季稻、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早、晚稻分蘖期至成熟期,各处理植株根系、茎、叶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早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早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1.45,37.30,15.25,28.6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4.83%、12.29%、11.35%和8.39%,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87,0.31,0.54,0.93 g,产量分别增加420.70,424.72,282.76,317.25 kg/hm2;晚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0.20,33.55,13.45,36.9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2.38%、5.03%、1.56%和6.05%,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63,0.72,0.38,0.78 g,产量分别增加248.28,427.60,179.32,455.18 kg/hm2。在双季稻田种植冬季覆盖作物,采用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种转基因抗虫棉对三突花蛛生物学特性和体内酶活的影响。方法:在人工条件下,采用棉蚜饲喂法,测定转基因抗虫棉对三突花蛛生物学特性变化的影响,观测三突花蛛的捕食功能反应和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取食转基因抗虫棉上棉蚜的三突花蛛生物学特性没有显著变化,捕食功能反应表明捕食效率和控虫效果显著下降,体内GST、SOD、CAT酶活成下降趋势,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转基因抗虫棉对三突花蛛生物学特性和体内酶活无明显不利影响,这为研究转基因棉对棉田捕食天敌的影响补充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从表现轮斑病的豇豆叶片上分离到病原菌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将该菌接种到橡胶树叶片上,9d后接种的橡胶树叶片表现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症状。表明多主棒孢霉可能可以交叉染橡胶树。通过抑菌效果试验,发现多菌灵对多主棒孢霉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丙环唑、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不理想。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多主棒孢霉菌丝体生长最适的温度是28~30℃,最适酸碱度为pH 9,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L 组氨酸,菌丝致死温度为56℃。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研究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在0-30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90d时累计腐解率达到了48.9%-61.3%.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表现为K>P>N≈C.节水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腐解率和养分释放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呈现“前期迅速增加,中期急剧减少,后期缓慢减少”的变化特征,而纤维素酶活性呈现“前期剧升、中期缓增、后期骤降”的变化趋势.小麦秸秆在节水栽培模式下还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适当增加秸秆用量可以提高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用量过高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负效应.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呈增加趋势.速效钾含量在秸秆还田30 d时达到最高,而后则逐渐降低.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提高效应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提高秸秆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20.
航天诱变对夏枯草SP1代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航天诱变处理对SP1代夏枯草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为夏枯草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夏枯草种子和地面种子(对照)为材料,在夏枯草发育过程中观测记录表型生长指标;在夏枯草收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干燥果穗中的迷迭香酸含量,分析航天诱变对夏枯草的影响。【结果】搭载组(SP)夏枯草的株高、主茎粗、分枝粗、果穗粗度、果穗长度、果穗数、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表型指标与对照组(CK)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分枝粗、果穗数、果穗粗度、果穗长度、地上部分干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搭载组(SP)夏枯草的抽薹期、开花期、盛花期、成熟期均较对照推后;搭载组(SP)干燥果穗中迷迭香酸含量总体较对照组(CK)有所升高,在SP1代中检测到6株含量极高的植株,但总体差异不显著;搭载组SP1代夏枯草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多种表型变异。【结论】航天诱变增大了夏枯草植株表型的突变率,总体而言对夏枯草表型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