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倪田 《内陆水产》2002,27(3):5-5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1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掌握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要适当增加水深,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2调节水质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0厘米深…  相似文献   

2.
胡宾 《内陆水产》2002,27(4):27-27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53公顷,水深2米,长方形,东西向,保水性能良好,池底平整,淤泥30厘米左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2池塘消毒1999年4月15日,将池水抽干,用生石灰100~150千克/667米2彻底清塘,杀灭病原菌和野杂鱼。放养前5~7天,池塘注水0.5~0.8米。进水口用30目鱼网扎牢,以防野杂鱼进入。每667米2施鸡粪50~100千克,调节水质,保持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3夏花放养分段放养,强化培育。1999年5月1日放养鲫鱼夏花1.2万尾(1500尾/667米2),规格为1000…  相似文献   

3.
孙书静 《内陆水产》2002,27(7):18-18
近几年来,有不少养鱼专业户采用池塘节粮型立体养鱼模式,获得每667米2产成鱼1500~1800千克的好产量。现将混养轮捕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67公顷为宜,水深2~2.5米,背风向阳,池堤坚固,池底平整,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源。鱼种下塘后,先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同时每667米2水深20厘米的池塘用100~125千克生石灰带水消毒,以杀灭害虫、病菌;再施腐熟人畜粪500千克,然后蓄水至1米深左右,待一周后再放鱼种。2冬放鱼种可根据鱼与鱼之间食性、栖息习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牛红华 《内陆水产》2002,27(7):32-32
1调节水质1.1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随着蒸发和渗漏,及时补注新水,一般每10天注水1次,每次10~15厘米。1.2每隔20~25天施生石灰1次,每667米2用量为20~25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以调节池水pH值在7.5~8.5之间,沉淀水中有机物,降低池水有机物耗氧量,促进浮游植物生长。1.3根据设计产量,每0.33~0.67公顷水面配备一台叶轮式增氧机,以改善水质和防止鱼类浮头。增氧机的使用要合理、科学,坚持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的原则进行。增氧机的运转时间…  相似文献   

5.
一、建池关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的地方建池。面积小的10~50米2,大的100~500米2,池深0.8~1.2米,水深0.3~0.5米。池底铺30厘米厚的肥泥,上置瓦片等,供鳝隐蔽栖息。池子的进、排水口要安装好拦鳝网。池中适当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调节光线、水温。二、放苗关放苗前7~10天,每平方米池子用生石灰0.1千克化水泼洒消毒。鳝鱼为变温动物,只要水温适宜(10~32℃)全年可放养。选择尾重20~30克,健康、无伤、无病的鳝种进行放养。放养时,可用3%~4%的食盐水浸…  相似文献   

6.
一、清塘放苗池塘面积4.2亩,池深1.8米,池底淤泥20厘米。放苗前7天,用漂白粉进行清塘,池塘水深0.2米,每亩用漂白粉40千克,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二、放苗水花放苗前1天,注入新水至70厘米。6月28日,从广西购进草鱼水花120万尾,每亩放养水花29.8万尾。鱼苗袋在水中漂30分钟后,袋内水温与池塘内水温相近时,放苗入塘。三、饲养水花入塘后第2天,开始喂豆浆,每天下午3~4点投喂。开始每天用黄豆3千克,以后每天增加0.5千克。每千克黄豆打成20千克豆浆,全池泼洒。泼洒时要求尽可能泼得均匀,浆…  相似文献   

7.
刘源泉 《内陆水产》2002,27(9):12-12
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本试验在永安养鳗场进行,3口池塘面积0.69公顷,水深2.3米,东西长,南北短,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光照充足,底质为沙壤土,淤泥0.05米;池底呈锅底形,向排污口倾斜;池内配备0.7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和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各1台。1.2池塘消毒2001年4月1日,用生石灰150千克/667米2兑水全池泼洒,7天后(4月8日)注入新水,开始水位1米左右,并施入基肥。以后每隔3~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深15~20厘米,常年水深保持2.0~2.3米。1.3鳗种投放4…  相似文献   

8.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2,27(3):25-25
江苏省大丰市大龙乡近几年采取种草、投放螺蛳养殖河蟹,取得了单产河蟹55千克/667米2的好成绩。其主要做法如下。1池塘要求养殖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池水深1.5米以上,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以下,面积以0.7~1.2公顷为好。养蟹池的进、排水口设置成对角线;实行高灌低排。池用钙塑板防逃。在池塘的一角深水处设置暂养池(平坦池底,在池角或池边可开挖深50~60厘米的暂养池),其面积占池面积的5%~10%。2清整池塘12月份干塘曝晒,清除池底多余淤泥,整理好塘埂。蟹种下塘前15天每667米2用75千克生石…  相似文献   

9.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1,26(10):27-27
池蟹养殖后期8~10月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提高商品蟹的产量、质量,增加养殖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水温变化和池蟹生长、摄食情况,池蟹后期管理主要应抓以下几点。1水质调节河蟹喜在微碱性水中生活,池水的pH值在7.9~8.5之间。调节水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定期施用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施1次,每次每667米215~20千克,化浆均匀泼洒全池,既可调节池水pH值,改良水质,又可增加池水钙的含量,促进蟹脱壳。2水位深度为保持河蟹的最佳生长温度20~32℃,蟹池的平均水深以1.5米左右为好,即深水处…  相似文献   

10.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11):31-31
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于池水底层。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使鱼窒息死亡降低成活率。因此,冬季鱼池要及时补充溶氧。下面介绍几种鱼池冬季补氧的办法。1生物增氧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是越冬水体含氧量的主要来源。在冰封前要有意识地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多的肥水,作为引种之用,但注水量不要超过池水的1/5。如果越冬池水质清瘦,每667米2可以各施0.5~1千克的尿素和过磷酸钙,提高水的肥度,但不能施用有机肥,以免污染水质。施肥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封冻前进行,以免藻类过早繁…  相似文献   

11.
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越冬培育冬季当水温在20℃以上时,亲鱼能正常摄食,必须投放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饲料以蛋白质30%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每隔2~3天还喂谷芽和青菜各1次(约占鱼体重的1%左右)。当水温降至18~20℃时投喂量可减少到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在17℃以下时可不喂饲料。越冬期间亲鱼池如水质污浊可在天晴、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换一半水或三分之一原池水,若无晴天而水质又污浊,可每亩平均水深1.0米用0.5千克明矾溶水全池泼洒,也可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2.亲鱼产前的强化培育当…  相似文献   

12.
张金宗 《内陆水产》2002,27(10):28-28
秋季是鱼类催肥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间的饲养管理,经水产科技工作者长期试验,要比正常管理增产30%以上。且如果是热带鱼类(奥尼鱼,淡水白鲳、土鲮、革胡子鲶等)可赶在冬前提早上市,减少过冬冻伤死亡的损失;上不了市的,育肥了能增强鱼体御寒体能,为鱼类安全过冬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措施如下。1改良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促进鱼类育肥长膘的关键。一般7~10月灌注一次新水,每次换水量20~30厘米为好;二是每667米2水面泼洒生石灰20千克,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  相似文献   

13.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是夺取养鱼高产的第一步,在养殖过程中要“六早”。早清塘消毒除过多淤泥、浅塘改深、漏水改保水、建防逃设施、疏通进排水渠等。放苗种前7~10天用生石灰化浆全池遍洒杀菌消毒,1米水深用生石灰150千克/667米2;也可用漂白粉化水全池匀洒,1米水深13.5千克/667米2。早施基肥养肥水鱼(鲢鳙)为主的池塘,施人畜粪200~400千克/667米2,以培肥水质。随水温升高和鱼长大逐渐加深。早放养早放养早适应环境、早生长、增加生长期。同时,早放养,鱼活动量小,鱼鳞紧,不易受伤,易于运输,…  相似文献   

14.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10亩,水深2~2.5米,先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同时水深20厘米的池塘每亩用100~125千克生石灰带水消毒,以杀灭害虫、病菌;再施腐熟人畜粪500千克,然后蓄水至1米深左右,待一周后再放鱼种。二、冬放鱼种可根据鱼与鱼之间食性、栖息习性的不同,多品种、多层次立体密放混养。一般每亩可放养草鱼100~150尾,其中单尾重0.5千克左右的占50%,长23厘米以上的占30%,长13~23厘米的占20%;鲢鱼800~1000尾,其中150~200克的占40%,100~150克的占…  相似文献   

15.
姜祝飞 《内陆水产》2002,27(2):23-23
循环注水把2个或几个靠近的鱼塘,在一角用水泥管或塑料、铁管连接,在另一角用机械将一池水抽向另一池,形成几个鱼塘水体循环。由于水体流动,与空气接触而增多,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体中,从而提高水体溶氧量。施有机肥越冬鱼塘每667米2可施有机肥150~200千克。这样可促进水体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提高水体光合能力和塘水温度,同时也有益于增加水体氧气含量。注入肥水将其它鱼塘水质较肥的水,注入越冬鱼塘,由于肥水浮游植物多,可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提高搅动塘底在严冬季节,可打破鱼塘表层的结冰,通过搅动塘底,让下…  相似文献   

16.
杨金林 《内陆水产》2002,27(11):15-15
近年来,河蟹价格回落,养殖比效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20~30元/千克)。为此,2000~2001年笔者在河蟹养殖池塘进行了套养黄颡鱼试验,每667米2产河蟹50~60千克,黄颡鱼15~20千克,增效300~400元。现将河蟹池套黄颡鱼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塘面积0.67~1.33公顷,池底淤泥10厘米。池塘清整与消毒夯实堤埂,建好防逃设施。投放蟹种前15天左右,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野杂鱼类和病原体。种苗放养蟹种放养:选择正…  相似文献   

17.
1亲鱼选择斑点叉尾鱼回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龄,按体重计1.5~4千克的鱼均能达到性成熟。2亲鱼培育2.1亲鱼池选择亲鱼池一般即为产卵池,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底质沙底最好。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水质好。做好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防止逃鱼及野杂鱼进池。2.2放养比例亲鱼放养密度一般根据池塘面积大小和自然条件有所差异。面积0.13~2公顷的亲鱼池,每667米2投放120~150尾;0.26~0.4公顷的亲鱼池每667米2放120~130尾。鱼体总重量230~260千克,雌雄比例为1…  相似文献   

18.
周双喜 《内陆水产》2002,27(3):22-22
1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1.1.1亲鱼选留亲鱼选留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选留的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创伤,年龄达2冬龄以上,体重100克以上。1.1.2培育方式单养密度为200~300尾/667米2,搭养密度为100尾/667米2左右。1.1.3培育措施亲鱼应全年进行培育,以施有机肥料为主,适当投喂商品饲料。夏、秋季每月注换水1~2次,以保持培育池水质清新、肥爽,防止泛池。1.2人工催产银鲴2冬龄达性成熟。其生殖季节为4~8月。产卵旺季为5~6月。1.2.1催产水温和季节银鲴的产卵水温为18~30℃,…  相似文献   

19.
宋培尧 《科学养鱼》2002,(10):27-27
笔者在钟祥市水科所一口精养塘进行了混合养殖生产试验,在精养塘养殖淡水白鲳同时混养花白鲢、鲫鱼、草鱼、鲤鱼鱼种。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条件和方法1.池塘条件水面10.8亩,水深1.5~2米,淤泥0.5~0.7米。交通方便、电力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透明度30~50厘米,pH值6.8~8.2,水温25~28℃。生产配备有2.2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潜水泵和投饵机各1台。2.鱼种放养淡水白鲳春片、彭泽鲫鱼种采用塑料袋充氧汽车运输,5月上旬投放,此时水温稳定在20℃。花白鲢、草鱼、鲤鱼种在5月下…  相似文献   

20.
于忠诚 《内陆水产》2002,27(4):17-17
彩虹鲷是一种杂交全雄性罗非鱼,属热带鱼类。生长适温20℃~38℃,水温低于12℃死亡。其具有食性杂的特点,耐低氧,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3~4个月),抗病力强等特点。彩虹鲷体色鲜艳,肉质细嫩,鲜甜可口,是水产市场上畅销产品。近几年来水产市场上0.3千克/尾以上规格的彩虹鲷成鱼价格均在20元/千克以上,具有很好的养殖效益和较大的养殖潜力。1池塘准备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鱼池,面积以660~1300米2为宜。放养前池塘应先彻底清塘,即每667米2用生石灰50~75千克,带水(水深1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