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鳖鳃腺炎病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群众性人工养鳖发展迅猛,已形成了一个产业,由于人工养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差,加上鳖卵、鳖苗、鳖种跨省市、跨地区的贩卖,而检疫检测工作跟不上,鳖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区域也越来越广,特别是鳃腺炎病暴发明显增多,并显蔓延趋势。一、鳖鳃腺炎病的流行及危害鳖鳃腺炎病始于“台湾鳖”,现在已殃及中华鳖,暴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病,可能全军覆灭,易感群体也从原来的稚幼鳖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整个生长期均有暴发。有些地区该病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损失…  相似文献   

2.
对症防治控制鳖鳃腺炎暴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集约化养鳖的病害中.鳃腺炎是目前最危险、最可怕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不仅具有来势凶猛,传染蔓延快,而且一旦发病几乎所有的鳖都死亡,这种病近几年在全国由点到面的大发生,国内很多省市都进行了报道。如1996年江苏地区还是零星发病,1997年6~8月份在长江南北就大面积流行暴发,其传染的速度之快.损失之惨.令许多养鳖场谈病色变.束手无策。近年来,我们在养殖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该病的发病及防治规律,认为只要对症防治,完全能有效地控制鳃腺炎的流行暴发。一、鳖红腺炎的病因分析鳖鳃腺炎是一种新的病害,现全国各地正在作深…  相似文献   

3.
鳖鳃腺炎病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普仁 《淡水渔业》1996,26(1):42-43
鳖鳃腺炎病及治疗叶普仁(广东省东莞市水产局)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疹治情况介绍如下。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鳃腺发炎糜烂;口腔、...  相似文献   

4.
吴日杰 《淡水渔业》1997,27(4):36-37
随着人工养鳖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鳖病也随之泛滥起来。京山县人工养鳖自19M年至今已有门年之久,细菌性鳖病已于1992年在本地流行过,也曾经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发病严重的三户共死亲鳖一吨多。通过几年来的养鳖实践,已基本掌握了它的防治规律。96年5-6月又在这里发生并流行了病毒性鳖病——鳖鳃腺炎病。经用多种西药治疗,始终不能控制,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现报告于下:主要症状早期发现,开始发病一周内,零星死鳖,几乎都是大个体雄性,死后生殖器外露,因死鳖体表完好,加上北风冷雨水温低,又无浮肿现象,故误认为是前些时晴天…  相似文献   

5.
吉安市甲鱼养殖起步较早,九十年代初已初具规模,但在其养殖发展过程中,曾发生了多起较为严重的流行病害,特别是1996年,亲鳖的死亡率有的达30%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从1996年夏开始了甲鱼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并针对吉安市中华鳖几种主要病害进行了专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A、鳖鳃腺炎的防治鳖鳃腺炎在人工集约化养鳖的病害中是目前危害最大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来势凶猛,传染蔓延快,而且一旦发病可造成几乎所有的鳖死亡。1996年我市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鳃腺炎…  相似文献   

6.
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鳃腺发炎糜烂;口腔、食管、肠道出血;肝脏土黄色,质脆易碎。同一个塘的鳖,由鳃腺炎引起死亡有时有两种症状,即出血型症状和失血型症状。出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充血、鲜红、糜烂、有分泌物,口腔、食道、肠管发炎充血,底板、四肢、尾部充血呈鲜红色。失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淡白糜烂、有分泌物,食道、肠管有淤血段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治疗鳖鳃腺炎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甲鱼场自1995年初开始进行甲鱼养殖,在养鳖生产过程中,鳃腺炎是鳖的常见病之一,曾给我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1997年我们利用中草药物对鳖鳃腺炎病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场利用中草药治疗鳖鳃腺炎病的方法介绍如下。1中草药配方经过筛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高”农业不断发展,我国养鳖业发展迅猛,1995年广东省养鳖水面超过1万亩,东莞市投入2亿元资金,建立30多个养鳖场,养鳖水面3,000多亩。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疹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鳖鳃腺炎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茂奎 《淡水渔业》1999,29(6):44-45
自鳖的集约化养殖以来,由于鳖病的研究滞后于生产,各种各样的疾病隐患就潜存着。其中最具危害性的,也是最难治疗的鳖鳃腺炎在这几年逐渐流行起来。笔者所在场每年因此病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损失的50%左右。这种病往复发生于亲鳖和成鳖,现在则已发展至整个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0.
吴晟  孙表 《内陆水产》1999,24(5):27-28
近年来,我国养鳖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技术滞后于生产,尤其是鳖病防治更缺乏系统研究,所以鳖病防治已成为当前养殖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养鳖的经济效益。在鳖病危害中,亲鳖的冬春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越来越高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亲鳖人工养殖成活率3年平均不...  相似文献   

11.
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 鳃腺发炎糜烂;口腔、食道、肠管出血;肝脏土黄色,质脆易碎。同一个塘的病鳖,由鳃腺炎引起死亡,有时会出现两种症状:即出血型症状和失血型症状。出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豫西地区几种甲鱼流行病及罕见病的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西地区的甲鱼养殖起步于八十年代末,进入九十年代,温室加温养殖在该地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5、1996年掀起了甲鱼养殖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加温条件的养殖场占当时该地区总甲鱼场(户)数量的65%以上。温室养鳖的兴起,高度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使该地区的鳖产量大幅度提高,但管理技术措施的滞后,也导致一些甲鱼病在该地区暴发与流行。1995~1997年,笔者通过对该地区上百家甲鱼场(户)甲鱼病的调查及诊治可知,危害较大的甲鱼流行病主要为“鳃腺炎、无名死亡、出血性肠炎、肠炎性脱肛、白点病、钟形…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养鳖规模迅速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和鳖种交流日益频繁,鳖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暴发程度越来越严重,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目前,由于鳖病研究工作滞后,当鳖病发生后常常束手无策。因此,对于鳖病必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减少或者避免盥病发生,保证鳖健康生长。1选择优质鳖鳖病的发生发展与消亡是由病原体、环境条件、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鳖的抵抗力起着主导作用,而抵抗力强弱与体质有密切关系。因此,选择优质鳖是预防鳖病的首要环节。体质好的鳖外形完整,个…  相似文献   

14.
鳖鳃状组织坏死症俗称鳖鳃腺炎,由于鳖鳃状组织是鳖在特定环境中除肺之外的主要呼吸器官,所以一旦发病并流行就很难治疗,死亡率多在50%以上,严重的几乎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5.
第六讲鳖的健康养殖和病害预防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鳖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发型疾病也日益增多。在养殖较密集地区发病率可达40%~50%,死亡率高达20%~30%,对养鳖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一、鳖病的诱发因素鳖病的发生是环境条件、养殖对象(宿主...  相似文献   

16.
我国鳖养殖业起始于70年代,90年代后得以迅猛发展,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产量不断增加。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养鳖大国。 随着鳖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鳖卵、稚幼鳖跨省市的交易和交流,鳖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鳖病的暴发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所造  相似文献   

17.
鳖的同症异病及其防治对策目前,养鳖热已遍及华夏,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随着养鳖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鳖的病害日趋严重,已发现十多种疾病。与鱼类一样,鳖也存在着同症异病现象,较明显的就是鳖水霉病和累枝虫病。现结合本人的养殖实践对如何正确区分这两种病,以及有...  相似文献   

18.
鳖白斑病和白点病是稚鳖期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且常并发、多见背部白斑、腹部白点的病灶、导致大量死亡,最高死亡率达90%以上。1994年北京某鳖场因该病发生稚鳖死亡2/5.经济损失40万元;同年沙市一稚鳖温室养殖场.由于该病造成稚鳖死亡90%以上;1995年此病全国大流行,1996年流行鳃腺炎病,1997年流行白底板病。1998年白斑病和白点病又有抬头趋势。驯养开食后20~60天发病率最高,体长10cm以上的幼鳖较少因此病死亡。1白斑病1.1白斑病的病原与诊断病原为毛霉菌(Mucorsp.),属真菌…  相似文献   

19.
孟改青  马光 《河北渔业》2011,(12):49-49
<正>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大批稚幼鳖发病,比如白斑病和鳃腺炎等,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经过我们多次诊断治疗,效果明显,总结了一些治疗方法,供同行参考。白斑病别名毛霉病、白点病、豆渣病。白霉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严重危害稚幼鳖,传染快,  相似文献   

20.
防治鳖病,应从鳖养殖的各阶段给予重视。一亲塑培育1.亲鳖选择亲鳖要体质健壮,无伤残,无畸型。要选择无污染环境中的野生鳖进行人工驯化养殖或者选择人工育成的,但要求在整个育成过程中用药较少或基本没有什么药、基本无病害的鳖,这是防治鳖病的基础。2亲鳖养殖亲鳖养殖环境要干净、安静,水质清新,营养满足需求。水体和环境消毒要求半月一次,以中草药和二氧化氯制剂为主,交替使用。鳖体防病以注射疫苗和饲喂中草药为主。二氧化氨制剂,目前有“百毒净”、“三代鱼虾安”和“鱼康三代”等;疫苗以防治“鳃腺炎”为主;中草药以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