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在设施养殖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宁宇 《水产学报》2006,30(1):76-80
研究了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生长的影响。经过30d的养殖试验发现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的摄食和生长都有显著影响。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摄食效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净增重24ind·m-3和16ind·m-3密度组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4℃组生长最快,摄食效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特定生长率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直线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7.30-0.122SD(r2=0.9927);养殖温度和特定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二次函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0.047T2 2.169T-19.56(r2=0.8342),当温度为23.1℃时,白斑狗鱼的特定增长率最大为5.544,表明白斑狗鱼最适生长水温应在23~24℃。白斑狗鱼尽管是凶猛性鱼类,但只要控制好一定的养殖密度和水温,进行设施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pH对黄鳝肠道和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晓林  伍莉等 《内陆水产》2002,27(11):37-38
黄鳝(Monopterusalbu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犤1犦,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以及独特的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由于天然资源的极度下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开展黄鳝规模化养殖已势在必行。目前对于黄鳝的生物学犤2犦和繁殖犤3,4犦等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消化生理方面的研究只见零星报道。笔者通过黄鳝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力的测定,对黄鳝的消化能力和消化特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人工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黄鳝每尾平均重11.2~34.3…  相似文献   

3.
鲇仔、稚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石蜡包埋切片法对鲇(SilurusasotusL.)仔、稚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进行了较系统的组织切片观察。本研究描述了全长5.0~22.5mm的鲇摄食器官、消化器官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结构特征。观察发现,1~3日龄为内源性营养阶段,卵黄囊很大,2日龄消化道出现裂缝状腔隙,3日龄基本贯通但未开始摄食;4~6日龄为混合营养阶段,卵黄囊被逐步吸收,主要靠吞食轮虫、小型枝角类等为食;6日龄以后卵黄囊消失,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捕食能力增强。观察还发现,鲇前咽顶壁始终平直无粘膜皱褶;颌齿和咽齿为斜生尖锥状的同型齿,数量多、排列紧密,与相应的骨骼牢固地骨性固着;后咽、食道的粘膜上皮内粘液细胞极多,深层结缔组织肌肉层发达。这些构造适应于鲇的完全吞食摄食方式。胃腔小,前肠膨大、中肠粘膜上皮细胞纹状缘发达,肝脏和胰脏发育速度较快。胃的消化功能较弱,主要储存、消化场所为前肠,吸收场所在中肠。鱼苗4~6日龄下塘适宜,6~8日龄可开始诱其摄食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4.
针对黑点青鳉实验室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对其摄食行为发育进行研究,了解其早期阶段的摄食行为发育状况,为人工养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摄像机结合镜面成像的方法,对黑点青鳉胚后发育阶段90 d摄食行为的观察与分析,研究了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条件下黑点青鳉的生长特征和摄食行为发育。结果显示,幼体体长平均生长率为2.579%/d,体长与日龄间关系为y=3.132+0.383x-0.004x^2+0.00003x^3,R^2=0.98。通过各项摄食行为指标将其幼体生长发育分为3期6个阶段:仔鱼期(0~10 d)分为前仔鱼期(0~4 d)和后仔鱼期(5~10 d),稚鱼期(11~30 d)分为前稚鱼期(11~18 d)、中稚鱼期(19~24 d)和后稚鱼期(25~30 d),幼鱼期(31~65 d)。黑点青鳉幼体出膜4 d后开始投喂初孵卤虫,至10 d所有鱼苗均能捕食。黑点青鳉仔鱼期幼体死亡率较高,但摄食能力稳步提升,至该期末,摄食成功率提升至45%~55%,摄食效率达0.5~0.6个/min;稚鱼期幼体的各项摄食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对饵料的响应时间不断缩短,摄食速率提高,响应距离也逐渐增长,摄食量增大,摄食成功率已提升至90%~95%;幼鱼期各项摄食指标已接近成鱼,摄食效率达9个/min以上,摄食功能已趋于完善。研究表明,黑点青鳉在仔鱼期对卤虫无节幼体的响应距离短、摄食速率低下,摄食成功率与摄食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其自身的发育以及摄食能力的稳定提升,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逐步提高,成活率趋于稳定。养殖期间,通过密切注意黑点青鳉的摄食行为变化,改变投喂的数量和频次,使更多的仔鱼尽快过渡到稚鱼期,可能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人工育苗条件下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杂交子代(简称杂交石斑鱼)仔、稚鱼阶段的摄食与生长变化状况,采用随机取样实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27.5~31°C条件下,对人工培育的杂交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及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仔、稚鱼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摄食发生率为40%,之后的仔、稚鱼摄食发生率均为100%。仔、稚鱼摄食量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可用二项方程式表达。消化道饱满系数为0.95%~11.26%。仔、稚鱼在1.5 h内可以饱食,仔鱼对轮虫和桡足类的消化时间分别为0.5~1 h和1~2 h,稚鱼对桡足类成体的消化时间为1.5~3.5 h。杂交石斑鱼仔、稚鱼各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49.85%(5日龄)、22.55%(10日龄)和15.72%(24日龄),可将其作为杂交石斑鱼仔、稚鱼日投喂量参考依据。杂交石斑鱼仔、稚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摄食,夜间不摄食。5日龄和10日龄仔鱼均出现2个摄食高峰,分别为9:00和18:00;24日龄稚鱼仅在中午12:00出现摄食高峰。3~30日龄的仔、稚鱼平均全长日增长率为7.96%,平均体质量日增重率为28.73%。全长、体质量分别与日龄的关系均可用指数方程表达,体质量(y)与全长(x)的回归方程为y=0.037 3x2.537 8,b值接近3,表明杂交石斑鱼仔、稚鱼为等速生长类型。  相似文献   

6.
投喂板蓝根、大黄对草鱼肠内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莉  陈孝煊 《内陆水产》2002,27(8):35-37
草鱼是我国普遍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天然状态下主要以高等水生植物为食,又可经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因其对多种病原菌易感,尤其是在自身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时,可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生产实践中,中草药板蓝根、大黄常用来防治细菌性疾病,但其作用的机理还未清楚。有关报道认为,肠道细菌的存在对鱼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犤1~5犦。为此,观测草鱼摄食含中草药饲料后肠道菌群的演替,并结合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数量范围的变化,了解肠道菌群和中草药之间的关系,以找到合适的中草药,为实际生产中新型保健鱼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胡子鲶作为池塘养殖新品种而被人们重视,但因鱼苗种培育成活率低,鱼种供不应求,致使其养殖规模不大,严重阻碍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苗种成活率,我们对蟾胡子鲶(Claras batrachus)及本地胡子鲶(Claras fuscus)仔、稚鱼在饲养条件下的一些摄食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胡子鲶仔、稚鱼对丰年虫摄食量观察,是在室内一口鱼苗培育池中进行的,试验池水温27~31℃。饲养密度为7,000尾/平方米。在仔鱼开始摄食之日起,逐日取样10尾,经50%酒精固定后,分别测其体长,解剖观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胡子鲶作为池塘养殖新品种而被人们重视,但因鱼苗种培育成活率低,鱼种供不应求,致使其养殖规模不大,严重阻碍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苗种成活率,我们对蟾胡子鲶(Glaras batcachus)及本地胡子鲶(Glaras fuseus)仔、稚鱼在饲养条件下的一些摄食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VIE标记和T型标记标志南方大口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对剥隘库区增殖放流的南方大口鲇开展放流效果评估工作,采用可见荧光植入标记(VIE)和T型标记对其进行标记。笔者研究了VIE标记和T型标记对南方大口鲇的标志效果,旨在为南方大口鲇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估提供技术储备。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鱼试验鱼为南宁市水产良种场人工培育的南方大口鲇。试验鱼饲养于渔业站网箱养殖基地,养  相似文献   

10.
王晓清 《内陆水产》2002,27(3):23-23
加洲鲈(MicropterusSalmoides)原产于北美淡水河中,是一种淡水肉食性鱼类。具有适应能力强,起捕率高,生长快,市场适销,商品价值高等优点,适合于池塘单养犤1犦、混养犤2犦和网箱养殖犤3犦。湖泊、水库养鱼在我国淡水养殖中仍占居重要地位,养殖方式从过去的粗放养殖逐步过渡到人工放养管理。由于捕捞次数增多,水域中的肉食性鱼类逐年减少,低值野杂鱼类增多,影响主养鱼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充分利用小型野杂鱼类资源,尝试人工放养加洲鲈,提高主养鱼类的产量,将低质鱼转化为优质鱼,提高大…  相似文献   

11.
大口鲇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原名南方大口鲇,俗称河鲇,大河鲇,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以鱼为食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约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以上。它与分布很广的那种小个子鲇(俗称土鲇)是同属不同种。大口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我所从1985年起即开始对其进行了移养驯化和池塘人工养殖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海水养殖鱼类仔、稚鱼骨骼发育与畸形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骨骼畸形可导致鱼类运动困难、摄食能力降低、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因此,畸形鱼苗的出现将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在海水鱼类人工育苗阶段,骨骼畸形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卵形鲳鲹、黄尾鰤、尖吻鲈等经济海水鱼类颌骨、脊柱、尾骨的早期发育时序及特点,比较了仔、稚鱼骨骼畸形发生的部位、时间及发生规律。之后针对仔、稚鱼阶段影响骨骼发育的主要因素,从遗传、环境、营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以期为寻找降低人工养殖条件下海水鱼类仔、稚鱼的骨骼畸形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投喂浮性膨化饲料与冰鲜鱼养殖南方大口鲇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dis chan,简称大口鲇)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肉食性鱼类,在四川的简阳、双流、邛崃、西昌二滩等地养殖较多。目前主要是用冰鲜鱼来养殖,随着冰鲜鱼的数量减少,价格上涨,大口鲇的养殖成本不断增大,养殖户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配合饲料。关于用配合饲料驯化、养殖大口鲶的效果已有报道,通威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推广膨化饲料多年,为了更进一步直观比较冰鲜鱼与膨化饲料的效果,特于2008年6月11日~7月31日在养殖户处开展了投喂浮性膨化饲料与冰鲜鱼养殖南方大口鲇的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4.
双斑东方犤Fugubimaculatus(Richardson)犦属于形目、亚目、科、东方属,仅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为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摄食贝类、甲壳类和小鱼等。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近年来,由于近海海域水质污染、天然产卵场被破坏、滥渔酷捕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双斑东方资源日渐贫乏,价格昂贵,天然捕捞的海区苗已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养殖需求,且不易购得。因此,开展双斑东方人工繁殖及批量育苗技术研究,为今后开展规模人工养殖及海区增殖放流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紧迫任务。我所于2001…  相似文献   

15.
高白鲑仔鱼、稚鱼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摄食强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高白鲑仔鱼、稚鱼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摄食强度试验,探索胚后期发育、温度与摄食活动的关系。仔鱼在10℃,稚鱼在15℃时摄食强度最大,摄食活幼20分钟时为摄食高峰。该项试验为高白鲑苗种培育中确定最适摄食温度及摄食时间提供重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胡子鲇形态、生殖力和成熟系数的年周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潘炯华  郑文彪 《水产学报》1983,7(4):353-363
本文根据我们1978-1982年所进行的试验,对广泛分布和养殖于我国南方各地及东南亚各国的淡水鲇类——胡子鲇的形态、生殖力和成熟系数的年周期变化作了分析研究,为进行胡子鲇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怀头鲇(SilurusSoldatoviNikdskyetSoin)分类上属鲇形目,鲇科,鲇属,该鱼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辽河水系,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怀头鲇的生长速度快得惊人,笔者测算其特定生长率(SGR)为15%,当年孵出的鱼苗饲养3个月,平均个体重即可长到1.5kg(最大个体重达3kg),可见,怀头鲇当年即可养成食用鱼。因此,怀头鲇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更新换代养殖种类之一。然而,严重的自残现象使得该鱼水花至夏花阶段的成活率极低(不到10%),从而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大。所谓“自残现象”是指生物同类(种)之间相互残杀(食)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李大鹏 《水产学报》2004,28(1):54-61
研究了光照强度和周期,水流速度,养殖密度对史氏鲟摄食、生长和行为的影响.光照周期在一定的照度和时间范围内对史氏鲟稚鱼的摄食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水流速度和低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流速的增大和养殖密度的降低而增大,条件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净增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各密度组的史氏鲟稚鱼的生长离散没有加剧.在流速为0.06 m·s-1和0.18 m·s-1范围内,稚鱼的生长效率(GE)与流速(V)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 GE=46.106+142.04V (r=0.5216).特定生长率(SGR)与养殖密度(SD)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其关系式为SGR=4.9728-0.4914SD (r=-0.6553).3种环境因子对稚鱼的食欲未有明显影响,但饵料转化率会随养殖密度的增大和流速的降低而显著性增大.史氏鲟稚鱼在照度100~1100 lx之间的趋光率为49.55%,无显著的趋光性;当亮区照度在13 000 lx以上,稚鱼100%避光.处于全黑条件下的稚鱼的体色却普遍变浅,呈灰白色;而另两种光周期条件下的稚鱼体色深黑,全光照条件下的稚鱼体色与自然光周期下的一样.在试验流速范围内,水流刺激还将影响稚鱼的某些行为,在流水环境中稚鱼喜聚集和逆水游动.  相似文献   

19.
<正>鱼类的窒息点和耗氧率是反映鱼类代谢水平的重要依据。张伟等~([1])研究发现,当溶氧水平从饱和水平下降到1 mg/L时,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摄食代谢率下降51%,相同温度条件下,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的摄食代谢下降31%~([2])。因此,了解鱼类窒息点和耗氧率对鱼类养殖生产有指导意义。国内对鲤形目中鱼类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起步较早,1955年,陈寗生等首先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耗  相似文献   

20.
取脱膜 4d的鲇仔鱼进行开口试验 ,分别喂以轮虫、枝角类、蛋黄、豆浆等饵料 ,结果发现 ,鲇仔鱼开口时口裂宽为 0 90~ 1 0 0mm ,开口摄食枝角类的机会最多。分组喂养 10d的结果显示 ,使用枝角类喂养的鲇仔鱼 ,其生长速度、养殖成活率均高于其他饵料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