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稻田改藕田比较普遍。为提高藕田经济效益,2002年,我们根据农村养殖特点,进行了藕田鳝鳅合养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农民参考。一、田块的选择与准备试验田是一普通农户的藕田,该田面积1.1亩,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排灌方便。2月初开始藕田建设,在田四周开挖围沟,宽1.5米、深0.5米,围沟四周均匀建有6个坑池,每个坑池面积10米2,深0.5米;田中开挖纵横沟,宽0.8米、深0.4米,呈“井”字形并与围沟、坑相通。在沟、坑内设置有管子、竹筒、砖隙等作鱼巢。进出水口在池…  相似文献   

2.
<正>桂花鱼养殖已进入高密度养殖时期。如何对养殖水体水质进行调节,是目前桂花鱼养殖业最大的问题。利用藕田湿地净化水质和水循环养殖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桂花鱼养殖中的水质调节和养殖污水排放对周边环境污染的问题,并可实现对养殖水体营养的综合利用。一、藕田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划出专门的鱼塘种植莲藕建造成藕田湿地,将桂花鱼养殖排出的污水引入莲藕田,通过藕田土壤和莲藕茎叶的  相似文献   

3.
于清泉 《齐鲁渔业》2007,24(2):45-46
藕田(池)养鱼,是利用藕田(池)既种藕又养鱼的一种综合生产方式。它能使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得以充分利用,既能提高鱼类产量,又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藕田(池)中,鱼类不仅可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有机碎屑等,而且也摄食部分莲藕害虫和与莲藕争营养、争光能、争生活空间的杂草,既能使自己生长,又减轻了害虫、杂草等对莲藕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鱼类的潜底、钻泥等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持续中耕土壤的作用,鱼类的粪便又能为藕田  相似文献   

4.
郸城县从1986年开始藕田养鱼,1990年被省地水产部门作为试验推广项目。1994年探索藕田养殖革胡子鲇试验,1995年试验面积1.1公顷,经过4个月饲养,每公顷产鱼1.32万公斤,莲藕1.65万公斤,产值达5.4万元,纯收入4.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养殖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5.
藕田鱼鳖混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淡水渔业》1996,26(5):43-43
藕田鱼鳖混养技术要点李凯(河南省郸城县渔业技术推广站)1994年我们在3块藕田(面积3.3亩)中进行鱼鳖混养试验,共投放幼鳖2641只,重391公斤,草、鲤鱼种1650尾,重85公斤。经138天饲养,收获鳖924公斤,鱼423公斤,莲藕4120公斤,...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徐州市水产站从2012年承担省《泥鳅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项目以来,徐州地区的泥鳅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泥鳅与藕田立体种养殖更具有地方特色,现有养泥鳅藕田面积8 500 m~2。藕田养泥鳅是依托藕田湿地环境形成的藕鳅复合生态种养殖系统,藕田为泥鳅提供生活场所和栖息场地,同时为泥鳅提供水草、昆虫以及底栖动物等各种优质饵料,促进泥鳅的快速生长;泥鳅在藕田中活动、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泥鳅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兴起了一定规模的菱、藕田套养泥鳅。在不影响菱、藕产量的情况下,可产100~250kg/667 m2的大规格优质商品鳅,此种模式的泥鳅养殖可使其经济效益成倍提高。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现将菱藕田套养泥鳅这一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天池牌莲藕”是2000年以来我县申请注册的无公害绿色系列蔬菜商标之一。它是以深井水和农家有机肥为基料栽种的莲藕,并套养一些名贵、名优水产品种,充分发挥藕鱼套养的生态效应,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县在发展藕鱼套养方面的做法总结如下:一、基本条件藕鱼套养池面积以1~2亩为宜,一般深1~1.2米,池底平并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一般池底用水泥、石子、沙浆浇注(或用生石灰夯成三合土),池壁用石板(或预制的水泥板)拼砌。回填30~50厘米的沙壤土,同时每亩施经腐熟发酵的猪粪(或养鸡场的鸡粪、…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夏季吃藕吃鱼难的问题,增加渔 (农 )民的经济收入, 2000年谯城区水产办公室与三官镇政府合作进行了 1.7公顷的塑料大棚种藕套养革胡子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月份即可上市销售莲藕和革胡子鲶成鱼,并取得每 667米 2利润 1.6万元的好成绩。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广大渔 (农 )民参考。 1藕池及大棚设计 1.1藕池以东西向为好,长 20米以上,宽 8米左右,面积一般不超过 200米 2;四周要求有 50厘米高的围墙,棚架用毛竹、钢筋或混凝土材料架成;棚膜采用无滴膜或 0.8丝的白色薄膜均可;膜外每 80厘米紧压一…  相似文献   

10.
藕田开沟养鱼,鱼、藕互利。试验结果每亩藕田产鲜藕1956.7公斤,成鱼26.07公斤,鱼种28.1公斤,收入较一般藕田增加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一.莲藕池的建造与清整1.翻土做畦莲藕田的土质以烂泥或粘土为佳,因粘土保水性能好。4月份开始翻土做畦,翻土的深度为50厘米左右,做成1.5米高的池坝,坝顶宽0.8~1米,夯实。池内开挖“回”字形或“田”字形的水沟。试验莲藕池面积为2.5亩。2.施肥混池亩施2000千克的畜禽粪,混匀后注入池内。二、莲藕的选种与种植莲藕种芽要求新鲜、无霉烂、无断芽。均匀种植,一般行距1.5米,株距1米,每亩需种藕150~200千克,种植深度为0.15~0.2米,藕头要压实,藕芽略向上。三、清池和鱼种放养1.清池在莲藕种植前,亩用100千克生石灰消毒。半个月以后即可放鱼苗…  相似文献   

12.
流水木箱养泥鳅采用长流水木箱养鳅,方法简单可行,是家庭养殖致富的门路。具体方法是:木箱大小一般为1米×1米×1.4米,在木箱的一侧或两侧要设置直径3—4厘米的注、排水口,并装上网目为2毫米左右的金属网。箱底填入粪肥、泥土,或一层稻草、一层泥土,共堆积...  相似文献   

13.
王树林 《齐鲁渔业》2004,21(3):38-38
莲藕池中有许多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生物、杂草等,可为鱼类提供饵料,而鱼类的粪便和残饵可为莲藕提供肥料,且鱼类活动松动土壤,为莲藕生长提供良好的土质条件。藕池中由于荷藕叶遮荫挡光,适宜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生长要求。据我地生产实践,一般亩增鲜藕1000~1500公斤、亩获黄颡鱼40公斤、草鱼10公  相似文献   

14.
水田养鳅     
王树林 《水利渔业》1999,19(5):36-36
水田养鳅包括稻田养鳅,茨菇田养鳅,荸荠田养鳅等生态兼作。水田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水稻、茨菇、荸荠等),是很好的遮荫物,水深也符合泥鳅的要求。泥鳅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0-2kg鳅种,半年后可收获0-5kg成鳅。现综合盐都县的生产实践,将水田养鳅法介绍如下。1 整田养鳅田要求水源充足。防逃设施十分重要,放鳅前,将田埂加宽并夯实,四周插上木板或塑料板(入泥30cm),或在埂壁及与田底交接处用油毡铺垫,上压泥土。此外,沿田埂开1条围沟,在田中心向外纵横各…  相似文献   

15.
1亲鱼选择斑点叉尾鱼回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龄,按体重计1.5~4千克的鱼均能达到性成熟。2亲鱼培育2.1亲鱼池选择亲鱼池一般即为产卵池,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底质沙底最好。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水质好。做好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防止逃鱼及野杂鱼进池。2.2放养比例亲鱼放养密度一般根据池塘面积大小和自然条件有所差异。面积0.13~2公顷的亲鱼池,每667米2投放120~150尾;0.26~0.4公顷的亲鱼池每667米2放120~130尾。鱼体总重量230~260千克,雌雄比例为1…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村副业,它不仅能增加商品鳅产量,而且由于泥鳅能钻松泥土,吃掉害虫,可以促进肥料分解,达到鳅稻双丰收的目的。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一、稻田选择及设施建设选择土壤为弱酸性,不漏水的旱涝保收田进行改建。田埂层层夯实,不漏水,高出水面30~50厘米。沿埂开挖一条宽30~50厘米、深30厘米的鱼沟,田中开几个面积为4~6米2的鱼坑,深30~50厘米。鱼沟、鱼坑的面积约为稻田总面积的5%。田埂四周插上木板或钙塑板(入泥30厘米),用以防逃。注排水口要建二道网,外侧可用聚乙烯网,内侧用…  相似文献   

17.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藕田生态养殖乌鳢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藕池建设试验藕池选择在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保水力强的一片涝洼地,面积25亩,东西长131米,南北宽127米。藕田四周田埂高1.2米,上宽5米、  相似文献   

18.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于2001—2002年进行了藕田养殖当地鲶生态试验。试验面积60亩,平均亩产藕1500kg,亩产鱼75kg,亩纯收入775元。  相似文献   

19.
<正>该综合生态养殖技术是利用藕―鳅―蛙生长过程中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莲藕行距与株距较宽,可为青蛙、泥鳅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盛夏高温季节莲叶又高又宽、丛生繁茂成为泥鳅和青蛙天然遮阳棚,十分有利于泥鳅和青蛙避暑度夏,泥鳅喜钻进泥土中活动,能够疏松田泥,有利于田泥中的有机肥快速分解,有效地促进莲藕生长,藕田中的杂草种子和害虫又都是青蛙的良好饵料,同时泥鳅和青蛙的代谢产物又是莲藕的优质肥料。在田块中既种莲藕又养殖泥鳅和青蛙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养鳅,包括稻田养鳅、慈菇田养鳅、荸荠田养鳅等生态兼作模式。水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水稻、慈姑、荸荠等)又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深度也正好符合泥鳅生长。泥鳅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既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又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生态养鳅不需经常换水,水中的物质可以随时与土壤进行交换,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0.2kg鳅种,养殖半年后可收获0.5kg成鳅。生态养鳅主要技术如下。1精整田块养鳅田块水源充足。放鳅之前,要将田埂筑好夯实,加宽田埂,田块四周插上木板或塑料板(入泥30cm)以防逃。养殖田沿田埂开一条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