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因它们的摄食量大 ,并具有相互残食的习性 ,特别是在投饵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常发生相互撕咬 ,最后导致体弱幼小者被体强或体大者所吞食 ,造成成活率低 ,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现将肉食性鱼类的驯食技巧介绍如下 ,以供养殖者参考。1驯食需从苗种开始鱼类属卵生 ,苗种阶段其食性较杂 ,当自身的卵黄被完全吸收后 ,便以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食 ,随着生长发育 ,个体不断增大 ,消化器官和机能的逐渐完善 ,所食饵料开始偏向为单一性。因此 ,抓住苗种阶段食性较杂这个有利时机 ,驯食就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2.
在鲟鱼苗种培育转食阶段,多采用先喂活饵,再逐渐驯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进行转食.利用地下河水进行杂交鲟鱼苗种流水养殖,直接采用微粒饲料进行鲟鱼苗开口,苗种成活率为74.0%,饵料系数为1.31,平均单产为23.64 kg/m2,投入产出比1:2.12,养殖成本为17.9元/kg,取得较好养殖效果,证明利用微粒饲料直接开口饲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很多名贵肉食性鱼类已逐渐被开发为养殖新品种 ,但由于其鲜活饲料供应困难 ,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受到限制 ,而采用人工饲料进行投喂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是这些名优鱼类进行集约化养殖之前必须进行有效的食性驯化 ,使之由原先摄食鲜活饲料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才便于大规模养殖。但在驯化转食过程中 ,若方法不当 ,不仅苗种成活率不能保证 ,还会导致个体大小参差不齐 ,甚至诱发同类相残现象 ,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本文对鱼类的食性驯化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以期为养殖单位提供有益的借鉴。1驯食环境对食性驯化的影响驯食环境可分为室内水…  相似文献   

4.
周日东 《内陆水产》2006,31(5):50-51
黄鳝属肉食性鱼类.在发展黄鳝养殖业的过程中。遇到两大问题,一是苗种问题,二是饲料问题。黄鳝从自然状态下摄食鲜活动物饵料到人工养殖摄取配合饲料必需经过驯食.黄鳝配合饲料加工操作工艺和产品选型必须符合这一基本特点。笔者分析了天然水域黄鳝食物构成,在成功驯化黄鳝摄取配合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及投喂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2005年0.4hm^2试验池(土池)黄鳝成鱼单产186kg/667m^2,获利3500元以上.投喂黄鳝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饲料系数为1.8。  相似文献   

5.
加州鲈的人工驯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德 《水利渔业》2003,23(2):29-29,31
采用由水蚤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逐步过渡到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先后对19200尾和20480尾全长1-1.5cm的加州鲈苗种进行人工驯食。每批驯食7d后结果,全长增至2-2.6cm;成活率平均达96.5%。  相似文献   

6.
正一、开口饵料的选择1.蛋黄作为开口饵料的局限性2008年,泥鳅苗破膜后3天左右时间我们开始投喂,下塘后最初是投喂蛋黄和豆浆、花生粕等,大约一个月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此时鳅苗在1~2厘米左右),从开始投喂配合饲料许多池塘就出现小苗死亡,半个月后有些池塘几乎全部覆灭,就是发生了"寸片死"。导致很多池塘育苗失败。由于蛋黄易沉降、散失,致使鱼苗生长慢、存活率低。同时蛋黄不宜储存,入水后易造成水质败坏,因此在生产上应引起注意。豆浆和鱼粉与之相比,则  相似文献   

7.
采用由水蚤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逐步过渡到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先后对19 200尾和20 480尾全长1~1.5 cm的加州鲈苗种进行人工驯食.每批驯食7 d后结束,全长增至2~2.6 cm;成活率平均达96.5%.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的饵料蛋白质含量、粒径配合饵料蛋白质含量以及粒径要依据鱼的品种、个体规格大小来选用。一般养殖品种规格在个体较小时所需饵料蛋白质含量较高;反之,在个体较大时所需蛋白质含量较低。所投饵料的粒径在苗种较小时要小要细些,随着个体增大,所投饵料粒径相应加大加粗。一般草食性鱼类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25%~30%,杂食性鱼类蛋白质含量为35%~45%,肉食性鱼类蛋白质含量为35%~45%。  相似文献   

9.
鳜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喜食活鱼饵,不吃人工投喂的饲料,因此限制了其规模化养殖。为解决这一难题,很多科研单位进行了立项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据报道人工投喂配合饲料有些地方已获成功,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按其驯食技术进行驯化都未成功。为此我们改变思路从生鲜鱼饵料入手进行研究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鱼苗的标粗与管理 1、鱼种驯化 海鲈在体长3厘米以下的鱼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小虾及其它小甲壳类,所以培育期间需经过驯饵使其逐渐转食。驯饵进程按照鱼糜、鱼糜与鳗料、鱼糜与适口配合饵料、配合饵料逐渐进行,将饵料均匀泼洒投喂,还要逐渐驯化其定点摄食。每日投饲2~3次,目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6%。  相似文献   

11.
3.饲料及投喂 投放3厘米的苗种时池塘中浮游动物量可以基本上满足几天的需求量,在鱼种2~3厘米之间最好是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摇蚊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随着个体的增大,池塘中天然饵料减少,必须要投喂人工混合饲料才能满足苗种的摄食需求。  相似文献   

12.
鳜为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以活鱼虾为饵是鳜的摄食特性,如得不到鲜活的饵料鱼,即相互残食,或使其鱼体消瘦,体质变弱,容易发病,甚至饿死。因此,在一般的养殖条件下,必须同时配套养殖饵料鱼。选择好开食饵料鱼是提高鳜苗种成活率的关键,宦选择体型偏长、游泳能力较弱的鱼苗,如鲂、鳊、鲴、适口野杂鱼等鱼苗。在投喂时要注意,不同生长时期的鳜需投喂一定发育阶段的饵料鱼苗,  相似文献   

13.
在精养池塘中设置网箱养殖黄鳝,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一个很有效的举措。这种黄鳝人工养殖方式,除了需抓好苗种选购、水质管理、鱼病防治等几个环节外,最关键的养殖技术主要体现在饵料的投喂上,因为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性很强,长期吃惯一种饲料后很难改变习惯再去吃另一种饲料。而网箱养鳝所用的苗种均来源于市场收购、原本是摄食小鱼小虾的野生种群,而小鱼的资源相对是有限的。因此,只有搞好投饵驯食,让其摄食来源广、增肉率高的人工配合饲料,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黄鳝的生长潜力,达到集约化养殖的目…  相似文献   

14.
暗纹东方,俗称河豚,经济价值较高,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目前其集约化养殖技术已成熟。众所周知,在对河豚稚鱼进行集约化养殖之前,必须经过一个驯化转食的过程,使河豚由原先摄食枝角类等生物饵料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才便于大规模养殖。但在驯化转食过程中,若方法不当,不仅苗种成活率不能保证,还会导致河豚个体大小参差不齐,发生同类相残现象,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目前,我们已探索出有效的驯食方法,驯食成功率均达到或接近100%,驯食期间的成活率为98%以上。本文根据近几年的生产过程,对河豚的驯化…  相似文献   

15.
水生动物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微型胶囊饵料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生动物苗种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育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传统的水产养殖育苗主要用轮虫、微藻和卤虫无节幼体等活饵料或蛋黄、豆浆等饵料。活饵料的生产易受环境影响且投资较大;而蛋黄、豆浆等饵料易污染水质且浪费较大;这些都严重制约水产育苗的发展。若能开发出适宜水生动物摄食和消化,营养全面、价格较低、可大规模生产的人工微型饵料来全部或部分替代活饵料 (或蛋黄、豆浆等 ),则可缓解育苗中饵料供应的困难。 微型饵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粘合法、微包膜法及微胶囊法。微粘合法是将原料超细粉碎后用粘合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斑鳢(C.maculata)在广东养殖规模不断发展,苗种由香港直接购进或由香港购回亲鱼繁育。乌鳢(C.argus)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工养殖也日益广泛。斑鳢香港养殖品系较广东野生品系容易驯食人工饲料,一般在全长4-6cm前进行食性驯化。何林等(1993)研究发现人工繁育的乌鳢鱼苗在全长24mm后驯食人工配合饵料效果良好。目前,在我国大规模开展实用配合饲料养鳢是急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同一饵料系列(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中不同的轮虫投喂时间,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的比例,比较研究香鱼人工育苗的成活率、畸形率、白化率等育苗效果,以完善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工艺.试验表明,在香鱼人工育苗仔稚鱼培育早期延长轮虫的投喂时间到15日龄可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及苗种规格;增加桡足类投喂量、减少颗粒配合饲料的投喂或采用研制全价的颗粒配合饲料有助于降低苗种的白化率;苗种的畸形与卵质有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与饵料、水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喷水法驯食幼蛙效果好经过变态后发育而成的幼蛙嗜食动物性活饵,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牛蛙的条件下,如果单纯投喂活饵,不但饵源有限,而且费工时、成本高。所以,如何驯化幼蛙摄食人工饵料成为众多养蛙者所关注的问题。笔者依据牛蛙摄食特性,通过实践,摸索出喷水驯食...  相似文献   

19.
长江胭脂鱼饵料转口培育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江胭脂鱼开口饲料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长江胭脂鱼开食时更喜食鲜活饵料,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开口率明显低下。但在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条件下,完全依靠天然鲜活饵料养成不太可能做到,而用配合饲料养殖具有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0.
方云东 《内陆水产》2002,27(11):25-25
黄鳝,又叫长鱼,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近年来,人工养殖黄鳝渐渐兴起。根据其独特的生活习性,网箱养鳝是目前比较普及的模式。由于人工养殖的鳝种均由天然捕捞为主,加之黄鳝对饵料有选择性,所以生产上,黄鳝饵料的选择很重要,目前,养殖生产上常用以下几种:蚯蚓这是黄鳝最喜食的饵料品种,投喂无须驯食。营养价值高,自然界分布广。但养殖生产中需求量大,仅靠自然界挖取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目前可通过人工养殖来解决,人工养殖品种有大平2号,赤子爱胜蚓等。蚌类分布广泛,河沟、湖泊,池塘均有分布,且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