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辽宁省自2001年启动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辽宁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还不尽完善,如何建设生态公益林,如何管理生态公益林,如何科学确定公益林补偿标准等问题,是生态公益林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辽宁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探索和完善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从而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杨启彬 《绿色科技》2015,(4):131-132
指出了生态公益林属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人们对生态公益林资源的保护意识逐渐薄弱,对生态公益林资源进行过度开采,导致生态公益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覆盖率逐渐下降,从而间接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因此,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分析生态公益林的现状,探讨了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措施,以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最基层的角度分析了在生态公益林规划建设中遇到的生态公益林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认识;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尚待规范;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严重不足;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与生态公益林的社会功能不相适等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
永安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系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永安市生态公益林调查研究基础上,初步掌握永安生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永安市在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中存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生态公益林管护、生态公益林利用等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公益林经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生态公益林质量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和关键的步骤,指标体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程度。为此,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公益林稳定性、生态公益林对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公益林影响、生态公益林利用效率4项标准构建了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以生态公益林质量综合指数衡量生态公益林质量状况。并在广州市黄埔区5个马尾松小班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应生态公益林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为切入点,在分析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问题的对策,旨在说明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的重要性,以期为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生态公益林对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人们对生态公益林的认识现状及生态公益林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公益林立法保护的建议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小波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5):72-74,80
简述了祁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剖析了新时期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效益与提高林农收入的矛盾,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与提高林农经营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重点生态公益林小班内的二类调查数据,采用新调查的二类数据更新生态公益林数据的相关因子。以上虞市的重点生态公益林数据更新为实例,具体介绍了方法和步骤,并对二类调查小班界线与生态公益林小班界线不一致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以生态公益林小班界线不动,涉及的二类小班以细班的形式记载在该公益林小班内的处理方法解决问题。对生态公益林数据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以数字化方式管理生态公益林数据,固定生态公益林小班经营等较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生态公益林布局、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及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问题。文章论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长沙市城市森林的基本现状,分析了长沙市城市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提出了长沙市城市森林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湖南长沙城市林业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Ace View为技术手段,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多样性指数、破碎度、分离度、平均形状指数、斑块密度等指标来分析长沙市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在长沙建成区内,有林地斑块分布极不均衡,中小尺度斑块类型所占比例很大,破碎度较高,林水结合的空间很小,最后还提出了长沙城市林业建设的一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沙县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沙县"十一五"期间森林火灾发生的统计数据,从地域、时间、火因和肇事者等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可分为重灾区、较重灾区、较轻灾区、轻灾区和无灾区;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防火期内,其中春防期明显多于冬防期,2月或3月为高发期,一天中的起火高峰在10:00—18:00;森林火灾发生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森林火灾的肇事者老人最多,占30.6%。通过对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为长沙县"十二五"期间的森林火灾防控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永嘉县生态公益林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吉祥  余佰根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109-111,119
通过对永嘉县生态公益林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实施永嘉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规划的一些措施,以期指导永嘉县生态公益林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沅陵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中还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根据沅陵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思南县乌江河谷地带的生态现状,探索和研究了生态恶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总结出了合理有效的生态恢复模式:主要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等措施手段,指出了提高森林生态的综合防护效应对思南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长沙市统计年鉴,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定量计算,把生态足迹中涉及的可耕地、林地、河流水域、草地、建设用地、能源提供地六大类生物生产性土地概括为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两部分,根据数据资料的获取和实际情况,选取其中22个指标,通过设置均衡因子,进行计算汇总得出长沙市2008—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同时将城市化水平分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地域景观城市化四个测度,结合长沙市实际,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7个指标,运用城市化测度模型计算得出2008—2012年长沙市的城市化水平,再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生态足迹与城市化水平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得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以期指导长沙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城市森林健康调控试验及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沙市王陵公园为试验点,开展城市森林健康调控试验,采用害虫综合调控方法,运用生物天敌调控、生物药剂控制、物理防治等方法对该公园内的主要森林害虫,如马尾松毛虫,白蚁科、金龟子科、夜蛾科、天蛾科等的害虫,降低了虫口密度,保持了林分内的生态平衡,为城市森林健康的维护提供了新的综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余志飞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2):153-157,163
依据《云南省森林城市、县城、城镇申报与评选考核办法》要求,分析大姚县创建省级森林县城的利弊条件,与省级森林县城评选考核办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逐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姚县考核内容涉及的5个大类37项中,达标29项,不达标8项。以提升生态文化内涵,建成宜居、宜业、美丽大姚为建设总体思路,重点以“一城、二带、三圈、四河”建设构筑起生态安全体系,以发展“四大”重点林产业促进林农增收,以“五园”为基础创建生态文化,引领大姚森林县城建设。并从森林网络建设、促进森林健康度、林业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森林管理建设几方面阐述大姚县省级森林县城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的制定关于加强慈利县公益林保护、对公益林的提质改造以及公益林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关决策,并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参考,本研究以慈利县公益林为研究对象,运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评价慈利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慈利县的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384895.407万元·a^-1)>生物多样性保护(201330.400万元·a^-1)>固碳释氧(112347.871万元·a^-1)>净化大气环境(42975.974万元·a^-11)>保育土壤(34339.778万元·a^-1)>林木营养积累(4860.117万元·a^-1),涵养水源功能是森林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49.30%,在不同乡镇中,江垭镇、零阳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体高于其他乡镇,青龙湾林场最低。按不同优势树种组分,栎类、灌木林、马尾松、杉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其他优势树种组,桉树最低,楝树次之。慈利县各镇(乡)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780749.547万元·a^-1,是当年慈利县财政总收入9.01亿元的8.67倍,表明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考虑大力营造混交林,尤其是营造以阔叶树为主的混交林,从而提高慈利县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