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稻谷干燥机作业成本过高和干燥后的物料品质差的问题,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稻谷干燥机,设计了一套板翅式换热器加热空气,计算得出芯体结构与技术参数,以降低单位作业量成本,提高干燥后的物料品质。试验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为环境温度16℃、空气相对湿度53.2%时,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含水率降低速率无明显区别,稻谷干燥性能可达到同等效果;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0.040 7元,而燃油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为0.190 5元,单位作业量成本明显降低;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干燥不均度干燥前后降低幅度0.4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72%;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破损率增加值0.16%,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31%,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爆腰率增加值2.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3.0%,干燥后的物料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环境污染和大气防治的严峻形势,在农产品产地干燥方面,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和设备开始逐步取代燃煤式热风烘房。简述了热泵干燥技术的工作原理,根据我国热泵干燥技术和设备应用于农产品产后处理的技术特点,分为热泵加热干燥设备和热泵除湿干燥设备。分析了热泵干燥技术应用于农产品产后处理的优缺点和推广优势,并就热泵干燥技术产地应用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和设备由于节能环保等优点,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高湿粮食贮藏干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高湿粮食干燥状态参数和水分结合能变化特征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湿粮食贮藏干燥机,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证实了干燥系统客观能势的利用效果,图解了高湿粮食在贮藏干燥机内的温度及其含水率状态变化过程。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在30℃、相对湿度40%时,利用自然空气可将粮食的温度降至低于环境温度10℃、降水速率在0.76%/h以上。研究结果为粮食干燥工艺系统设计指明了高效节能的途径,为大型粮食集中干燥设施提供了高效节能的预干燥设备。  相似文献   

4.
浅析热泵型谷物干燥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规干燥机必须使用燃料,不仅污染粮食,也污染环境。宁波天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研制出的热泵型谷物干燥机,于2014年8月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部级鉴定,列入了2015-2017年国家农机补贴。该机是由热泵型干燥热风机(以下简称"热泵热风机")和谷物烘干塔2个部分组成。实现了粮食烘干不需要燃烧燃料,不烧火也能烘干粮食。热泵热风机目前采用的是最先进的空气源热泵技术,多模块组合,自动适应新风温度的变化,持续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电加热孵化机存在的耗电量较大、成本较高且对环璄不友善等问题,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新型节能空气源热泵式孵化机。其中,重点介绍了空气源热泵式孵化机冷凝器的设计,并通过孵化实验分析空气源热泵式孵化机的孵化性能。孵化过程结果显示,幼雏键雏率可达97%以上,孵化率约为90%。该类型孵化机不受时间、气候、地理等条件影响,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由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泵和翻粮机组成的太阳能辅助热泵就仓干燥系统,用于粮食就仓干燥。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平均热效率达到63%,热泵性能系数达到5.4,联合系统能够提供充足、稳定的热量,并且干燥效果明显、干燥时间短、耗电量小、干燥均匀性好。应用该系统可安全、节能、有效地降低仓储玉米含水率。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辅助热泵综合就仓干燥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由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泵和翻粮机组成的太阳能辅助热泵就仓干燥系统,用于粮食就仓干燥.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平均热效率达到63%,热泵性能系数达到5.4,联合系统能够提供充足、稳定的热量,并且干燥效果明显、干燥时间短、耗电量小、干燥均匀性好.应用该系统可安全、节能、有效地降低仓储玉米含水率.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粮食烘干系统燃煤污染大、能耗高、控制不易和烘干品质较低的问题,优化设计了国内首台套大型热泵粮食烘干塔系统。针对该系统的烘干塔特殊结构,采用极端载荷边界条件的有限元结构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粮食烘干塔的结构强度和动态稳定性设计与分析,解决了烘干塔因实体结构太大不易试验分析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热泵粮食烘干系统能够在-30 ℃低温环境下实现高效运行,并达到了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塔系统的设计目标和稳定运行,具备产业化推广应用的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热泵属于一类节能装置,应用高位能让热量从低位热源朝高位热源流向。从现状来看,热泵的应用价值高、前景明朗。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空气源热泵也面临除霜的问题。本课题在对空气源热泵相关内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空气源热泵除霜问题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了空气源热泵除霜研究进展,希望以此为空气源热泵除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Simulink对粮食烘干机多级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利用所建模型对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出风温度及性能系数(COP)进行预测,分析环境温度工况对热泵系统制热量、出风温度及性能系数的影响,并通过实际的生产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环境温度对热泵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在环境温度为0℃~20℃的试验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热泵系统的热风温度、制热量、COP均呈增加的趋势。在0℃~20℃环境温度下,热风温度、制热量和COP仿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0%、9.5%和14.02%,均小于15%。表明所开发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以用于多级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学生宿舍部分为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集中供热水,相比传统方式供热具有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特点。文章介绍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就空气源热泵与其他热源设备供热水性能作了比较分析,并根据实际工程使用情况,对现有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进行改进,以期解决热水系统在停电期间水温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空气源热泵与电加热系统的联合应用,以及空气源热泵产生的冷气回收利用系统。结果表明:在冷水加热过程中以空气源热泵使用为主,电加热系统为辅,在夏季将空气源热泵产生的冷气进行回收利用的整体联合应用系统节能效果最为显著。在矿山热水浴室中,空气源热泵是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效率高、安全环保的设备。但在气温较低时,不仅能耗高,还很难满足冷水加热的需求。将空气源热泵与电伴热系统联合应用,会起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也更节能。在夏季将空气能热泵运行产生的冷气输送至食堂等公共场所,可大幅度节约空调的能耗。企业形成以空气源热泵应用为主,电加热为辅,冷气回收代替空调制冷的联合应用系统。该系统比原锅炉供热产生热水和空调制冷的系统节约电能消耗30%以上,同时解决了锅炉供热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稻谷烘干的工艺要求,以泰州市某家庭农场的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为例,对基于物联网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组在不同环境温度、匹配不同烘干机工况下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采集干燥机热风温度、风量、耗电量等数据,计算热泵系统制热量、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除湿能耗比(specific moisture extraction rate,SMER)以及烘干成本等数据,对热泵系统的实际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受环境平均温度的显著影响,随环境温度升高,热泵的制热量逐步减少,COP逐渐增加、SMER增大;但当环境温度低于9℃时,热泵出风温度达不到设定值,COP和SMER均低于均值;当环境温度高于9℃时,系统表现出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干燥设备处于更新换代关键时期。在干燥过程中,干燥设备对粮食籽粒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容忽视。为克服传统粮食干燥设备对粮食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卧式旋转干燥仓。该设备的特点是低温干燥,整仓缓慢旋转搅拌粮食,以保证粮食干燥后含水率的均一性,有效降低粮食干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确保粮食干燥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设备的设计思路和优化过程,并通过系统性试验对优化前后设备的干燥性能进行验证。经过48 h的连续干燥试验,将35 t新收获的24%湿基的高含水率玉米干燥至15%湿基,干燥曲线光滑,干燥过程稳定,干燥后水分不均匀度小于1%,单位能耗约为0.19 kW·h/(1%水分·t)。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后的玉米含水率均匀,干燥过程能耗低。该设备为未来粮食干燥和储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空气源热泵为热源系统的低温循环谷物干燥机存在的一体化控制程度不足问题,设计了一种热泵式低温循环谷物干燥机控制系统。为实现低温循环谷物干燥机和热泵系统的一体化控制,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系统实现了谷物干燥过程的自动和手动等多模式控制,并支持干燥参数的人工调节和设置、谷物含水率及干燥温度的实时监控等功能。试验表明,干燥机在不同模式下均工作正常;所开发的逻辑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优势。稻谷干燥试验表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热泵热风温度平均误差为0.95℃,标准差为0.93℃,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与稳定性,粮食温度稳定在33℃左右,满足低温循环式谷物干燥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粮食机械化干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确保丰产丰收;同时能提高粮食品质和收购等级,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不到1%。因此,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应是今后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消除三大认识误区误区一:人多地少,农民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没必要发展机械干燥。粮食机械化干燥是稳定粮食总量,减少霉烂抛洒损失的主要途径。像温州市粮食收获季节常常遭遇台风、阴雨天气,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因天气原因造成霉变发芽以及在晾晒过程中抛洒的综合损失,正常年…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一种节能高效的日光温室热环境调控模式,基于热泵技术,设计搭建了一种空气-土壤源双效热泵系统,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该系统将空气、土壤2种不同热源热泵有效复合,采用串联板式换热模式,通过温控器和电磁阀可实现4种供热模式:空气源热泵单板换热模式、空气源热泵双板换热模式、土壤源热泵单板换热模式和土壤源热泵双板换热模式。通过日光温室供暖水箱加温测试,分析双效热泵系统在不同模式下的性能系数(COP)和节能效果。春季测试期间,空气源单板换热模式下热泵COP平均值为2.1,双板换热模式下热泵COP平均值为3.1,与温室燃煤加温锅炉相比平均节能50.4%;土壤源单板换热模式下平均性能系数为2.2,双板换热模式下平均性能系数为2.3。冬季测试期间,典型晴天里空气源热泵双板换热模式可有效提升温室模型内气温,与室外气温相比平均提升15.7℃。测试结果显示,相同热源条件下,冷凝端采用双板换热模式时机组COP高于单板换热模式,双板换热模式可提高机组整体换热效率和节能效果。空气-土壤源双效热泵系统可以有效利用空气能和地热能,在日光温室热环境调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 ,其中南方水稻的总产量要占到全国水稻总产量的90 %以上 ,对全国的水稻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但是 ,南方水稻收获期正值降水较多时期 ,月最多降雨日可达20多天 ,并且常遇台风 ;同时 ,空气湿度大、气温高 ,使得收获后的稻谷含水率偏高 ,有时高达25 %~35 % ,这使得大量稻谷因来不及干燥而霉变发芽 ,损失很大。与此同时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 ,机械化收获已成为目前农机发展中的一大热点 ,但随之而来的高水分粮食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 ,发展稻谷干燥机械化 ,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 ,…  相似文献   

19.
粮食干燥工艺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干燥是一个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采用相应的干燥工艺与技术手段,通过控制粮食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在不损害粮食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粮食中的含水量。选择合适的粮食干燥工艺,是保证在粮食干燥时既能提高干燥速率,又能获得较高干燥品质的基础。为此,讨论了粮食干燥工艺的分类,分析了影响粮食干燥工艺选取的诸多因素,提出了选择粮食干燥工艺的常用方法,并介绍了常用粮食干燥机采用的粮食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20.
粮食多场协同干燥系统设计与技术模式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菲  骆恒光  肖雄峰  李长友 《农机化研究》2019,(10):101-105,110
以提高粮食干燥过程去水速率、改善干燥品质、减少干燥能耗为目的,基于干燥系统热能结构分析及客观能势利用,综合考虑粮食干燥过程中的多种势场,设计了一种红外热辐射、引风逆混流多场协同干燥系统。结合粮食产地区域特征及农业经营模式,采用了双干燥主塔联机的形式形成干燥装备,实现了系统节能和模式节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内粮食干燥过程的平均去水速率为2. 95%w. b./h,较传统的横流干燥方式提高2倍以上,粮温降低约11℃,爆腰增率低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