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回缩修剪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交叉封行的大乌圆龙眼树(8年生)进行重回缩修剪,重剪后用167mg/LPP333溶液调节树体生长,冬季喷施450mg/L乙烯利控梢促花,研究其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重回缩修剪后,大乌圆龙眼叶片的乙烯、IAA含量下降,GA3、ZT含量增加,而对ABA含量影响不大;重回缩修剪后施PP333,叶片乙烯、IAA和ABA含量增加,GA3、ZT含量下降。在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重回缩修剪树叶片内源激素处于较高GA3、较低ZT水平,据此认为这是导致龙眼重回缩修剪树难以花芽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龙眼角颊木虱 ,又名龙眼木虱 ,属同翅目木虱科。目前只发现为害龙眼。其成虫在芽、嫩梢、叶上吸食为害 ;若虫则固定于叶背吸食造成下陷的虫瘿 ,在叶面上布满乳头状小突点 ,俗称为“麻疯叶”。被害叶片变小 ,扭曲畸形 ,影响新梢的抽发及叶片的正常生长 ,发生严重的会使树势衰弱、无结果。龙眼是永春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全县现有面积 6 0 0hm2 以上。近几年龙眼树受龙眼角颊木虱的为害越来越严重 ,据调查 ,园间植株受害率达 70 %以上。为了摸清其发生的规律 ,1 996年以来 ,在本县龙眼主产区———岵山镇的山地龙眼园和沿三郊线两侧的龙眼…  相似文献   

3.
在许许多多的龙眼果园里,常常发现一些龙眼树出现叶片黄化,枯叶,枯梢,停止生长等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会导致产量下降,果品低劣,甚至整棵树死亡。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笔者经过多次调查分析和试验,效果比较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龙眼害虫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省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果树。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居全国首位。龙眼害虫的发生为害对龙眼树生长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对龙眼的产量与质量影响更大,同时也是阻碍龙眼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澄清我省龙眼害虫的种类及其发生为害的情况,以加强开展研究与防治,在以往调查的基础上,1983—84年我们着重深入我省龙  相似文献   

5.
龙眼角颊木虱一年发生 4~ 7代 ,世代重叠 ,以 3~ 4龄若虫在被害叶片背面的虫孔内越冬。成虫在嫩梢、芽和叶上吸食为害 ,若虫固定于叶背吸食 ,引起叶肉细胞变形 ,叶片上呈现很多钉状突起 ,果农称为“生钉”。被害叶片变小 ,畸形扭曲 ,影响新梢的抽生和叶片的正常生长。同时 ,该虫还是龙眼鬼帚病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传统的药物防治方法 ,主要掌握在产卵前、卵孵化期和若虫幼龄期 ,结合龙眼抽梢期进行喷药防治。若虫一旦达 3~ 4龄且躲藏于叶背的虫孔内则很难防治。为此 ,笔者于 1998年 10月对梧州农业学校信都实习基地的 2 0 6株龙眼树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正>南安为"中国龙眼之乡",龙眼是南安市水果主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农业生产的重要收入来源。针对近年来龙眼成熟期集中,营销不畅,市场滞后,价格持续低迷的现状,现将其实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衰弱老劣树矮化更新由于龙眼价格低下,导致果农放弃对果园管理,出现部分树未老先衰现象。因此,将每年少花、无花或无结果能力,枝条呆滞、粗糙、叶片小而黄,生长势差弱的龙眼树,列为更新改良对象。1.1采取重截回缩,以开心矮化造型选择3~4条主枝约离地1.5m进行短截,并把其余的枝条靠基部截  相似文献   

7.
冬季是龙眼果园生态自身调整的季节 ,也是龙眼蕴蓄养分、酿造抽穗开花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立冬过后 ,随着温度的降低 ,龙眼根系的生长和对肥水的吸收能力再次减弱 ,并持续下降至全年最低点 ,新梢生长量明显变少 ,树体的生长集中表现为前期新梢的发育成熟 ;延至隆冬时节 ,果园病虫处于越冬休眠状态 ,树冠大部分枝梢停止生长 ,龙眼进入了冬季休眠 ,这标志着龙眼树体内部代谢已开始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龙眼的冬眠是树体对冬季低温干燥气候的条件反射 ,是龙眼为减少营养消耗及进一步积累养分的生理需求 ,同时也是龙眼由营养生长步入花芽…  相似文献   

8.
龙眼幼树回缩生长,就是说,龙眼树栽植成活后,植株生长一段时间就停止。出现叶色淡黄,有的似辣椒叶。没有新叶,枝条短小,逐渐萎缩,但没有马上死亡。这种现象就叫做回缩生长。1 龙眼回缩生长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1 龙眼植株营养不足,水分不够,当养分消耗后得不到及时补充,秋季高温干燥时,没有及时淋水,地上部分蒸发量不断地加剧。这样,造成地下部根系吸收水份少,造成植株严重缺水,而出现回缩生长。12 种植时对植株壅土过深,有的施垃圾肥含煤灰过多,且拌泥不均匀,果苗根直接埋在肥料堆里。因此,龙眼树栽植成活后,只能勉强维持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龙眼叶片营养与开花结果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目的与方法为了探讨南亚热带果树龙眼的树体营养变化规律,进行了叶片营养诊断,以了解龙眼树体营养水平与年周期变化及由营养转向生殖的临界期,并根据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令理的施肥意见。以种植在莆田下花果场红壤梯田龙眼园的十三年生乌龙岭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第一年按  相似文献   

10.
龙眼叶片矿质营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片是果树进行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器官 ,通过叶片分析 ,了解树体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树体营养水平和对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状况。该方法作为施肥依据 ,在目前研究较为广泛 ,应用也较多。本试验试图对龙眼叶片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研究 ,找出丰产树叶片营养含量范围值以及丰产树与冬梢树、“冲梢”树叶片各元素含量的差异 ,探讨其中的变化原因及规律 ,为指导龙眼合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选取 1987年种植、生长结果正常的大乌圆龙眼树作供试品种。1.2 采样…  相似文献   

11.
提高龙眼大树移栽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名优水果,属常绿果树,广东省许多地方都以大龙眼树作为绿化树,既可观赏又可获得经济收入。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许多果园要改作它用,这就需要将部分正值盛产期的龙眼树进行移栽。有时因果园种植密度过高,也需将部分龙眼树移栽。如何提高龙眼大树移栽成活率,尽量减少经济  相似文献   

12.
龙眼角颊木虱一年发生 4~ 7代 ,世代重叠 ,以 3~ 4龄若虫在被害叶背的虫孔内越冬。成虫在嫩梢、芽和叶上吸食为害 ,若虫固定于叶背吸食 ,引起叶肉细胞变形 ,叶片上呈现一个个钉状突起 ,果农称为“生钉”。被害叶片变小、畸形扭曲 ,影响新梢的抽生和叶片的正常生长。同时 ,该虫还是龙眼鬼帚病传播媒介的主要昆虫之一。传统的药物防治方法 ,主要掌握在产卵前 ,卵孵化期 ,若虫幼龄期 ,并结合龙眼抽梢期进行喷药防治。可一旦若虫达三四龄且躲藏于叶背的虫孔内则很难防治。为此 ,笔者于 1 998年 1 0月对 2 0 6株龙眼树进行了药液环扎处理 ,取得…  相似文献   

13.
龙眼树的适应性比较强,我省东南沿海广阔的缓坡地、旱地,只要无严重霜冻和风害,土层比较深厚,排水良好的,均宜种龙眼。但是要促使龙眼幼树速生快长,除了要处理好一般的栽培措施外,还必须特别掌握以下几项栽培技术。1、砍掉园内全部杂树,提高光合作用龙眼速生快长栽培技术的首要问题是建园时必须砍掉国内全部杂树。镇里有一个龙眼场,一部分杂树全部砍掉,一部分留有杂树,在同样管理条件下,杂树全部砍掉的龙眼生长旺盛,而留有杂树的龙眼生长缓慢,树叶腊黄;另一个龙眼场建园时也留有杂树,结果龙眼苗生长速度十分缓慢甚至停滞。…  相似文献   

14.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通过花穗短截及疏除花穗等不同处理,对龙眼树叶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花穗短截+疏除花穗处理使石硖龙眼树体的氮、磷、钾元素的含量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明显提高龙眼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5.
洪旋珠 《果农之友》2009,(10):24-24
由于龙眼价格低下.导致果农放弃对土壤园地管理及树体的修剪和病虫防治,出现部分未老先衰现象。因此将每年产生少花、无花或无结果能力,枝条细弱、粗糙、叶片小而黄,生长势弱的龙眼树,都列为更新改良对象。  相似文献   

16.
龙眼砧穗不亲和植株的抢救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砧木种子混杂及不同砧穗组合的亲和性差异问题而造成的龙眼砧穗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据笔者对广东省 10个龙眼园约 10 0hm2 近 6 0 0 0 0株龙眼树调查统计 ,田间砧穗不亲和植株所占比例少的约2 0 % ,多的达 4 0 % ,平均 2 4 3% ,给龙眼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越来越严重地成为龙眼生产发展的障碍。1 龙眼砧穗不亲和现象的主要表现 砧穗上下生长不平衡 ,嫁接口部位明显肿大 ,枝干表皮明显退褐而呈粗糙、灰白色 ,严重的还呈灰苔状 ,上大下小或下大上小 ,裂皮较严重。植株叶片黄化 ,枝梢萎缩呈病态状乃至死亡。经进一步观察 ,这种砧穗不亲和…  相似文献   

17.
一、龙眼受冻概况1999年12下旬,厦门地区出现几十年来罕见的低温霜冻,龙眼树遭受普遍的冻害,损失颇为严重。据同安区及集美区统计,两区龙眼受冻面积033万hm2,占总面积(101万hm2)的327%。其中,轻~中度冻害(1~2级:叶片部分~大部分受冻,枝条未冻~1年生枝1/3以上受冻)0273万hm2,占总面积的270%;重度冻害(3级或3级以上:叶片全部受冻,1~2a生枝大部受冻,主干受冻)573hm2,占总面积的57%。初步统计,同安、集美两区龙眼冻害的经济损失14755亿元。由此可见,此次冻害是建国以来厦门地区龙眼受冻面积最广、程度最重、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8.
一、水南龙眼的栽培历史水南龙眼很早就驰名于中外。其产地主要包括黄石公社的黄石,汀潭、横塘、七境、水南等大队。相传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正德皇帝下江南祭祖时,曾路过水南,在龙眼树下品尝龙眼时,剥壳后果肉落地不沾砂,正德皇帝大加赞许。尔后当地就流传“水南龙眼不沾砂,金环绿盏仔鱼嘴”注的佳话。可见当时水南龙眼品质优异,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明嘉靖(公元1521~1566)年间,因倭寇骚扰,水南龙眼惨遭浩劫,大片龙眼树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加上果农栽培管理不当,龙眼大面积抽发冬梢。冬梢生长质量差,无法成为良好的结果母枝,因而影响来年产量。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龙眼主干和主枝秋季螺旋环剥试验,以探索其对控制冬梢抽发、促进龙眼成花及提高产量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5年在福清县上迳镇自种龙眼园进行。选择长势相近的8年生大鼻龙龙眼树,于10月25日(末次秋梢老熟后,叶色深绿、尚未抽吐冬梢之前)进行螺旋环剥。设3个处理:A,主干螺旋环剥;B,主枝螺旋环剥;C,不环剥(对照)。3次重复,9个小区,每个小区3株,共27株,随机排列。主干环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由于间伐与建设征地等原因 ,成年龙眼树移栽常有发生。但移栽成活率低又成为当前龙眼生产的一个新课题。晋江市龙眼场于 2 0 0 0年春季和秋季实施了两批成年龙眼树移栽 ,栽后 5个月检查 ,春季移栽6 5株 ,成活率为 70 7% ;秋季移栽 1 76株 ,成活率仅为 59 7%。笔者根据观察结果 ,对成年龙眼树移栽成活率低原因进行剖析 ,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 移栽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1 1 根系损伤严重 成年龙眼树根系发达 ,移栽过程中主侧根受到大面积损伤 ,根系活动较难恢复。移栽后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虽能萌芽 ,但在枝杆所蓄的养分、水分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