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洁  盖萌 《食用菌》2010,32(3):11-13,17
对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的菌丝体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汁20g/L,麸皮3g/L,K2HPO41g/L,KH2PO40.5g/L,MgSO40.50g/L;最适pH为7,温度25℃,溶氧为250mL三角瓶装液150mL,接种量为15%。当培养基中加入表面活性剂Tween80时对羊肚菌产胞外多糖有促进作用,加入量0.2%,羊肚菌的胞外多糖产量为1.677g/L,比未加时提高了33%。维生素VB6和VC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及产胞外多糖有促进作用,当加入维生素VB6,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大为2.189g/L,比对照提高了40.4%。  相似文献   

2.
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冮洁  宋红梅 《食用菌》2009,31(3):14-15
对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铆钉菇的菌丝体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g/L,豆饼粉3g/L,K2HPO4 1.5g/L,KH2PO4 0.8g/L,MnSO4 0.01g/L;适宜温度28℃。pH7.0,装液量250mL三角瓶150mL,接种量15%。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7d,胞外多糖产量为4.54g/L,比初始产胞外多糖1.28g/L,提高了2.55倍。  相似文献   

3.
姬松茸胞外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深层发酵培养姬松茸菌丝体,滤取菌丝体后获得菌丝体培养液,经沉淀离心收集其胞外粗多糖,再用蒸馏水溶解,取可溶性部分.对接种S-180的小白鼠24h后腹腔注射给药,连续10d,剂量为10 mg/kg·d.5周后剥取瘤块,与对照组比较瘤重.结果发现,姬松茸深层发酵生产的胞外多糖对小鼠接种的腹水瘤S-180有较强的抗性,肿瘤抑制率达到44.53%,完全抑制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不同碳氮源及碳氮源含量对液体培养杏鲍菇菌丝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产胞外多糖最适碳源为淀粉,其最佳浓度为6%。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杏鲍菇胞外多糖的生产,最适有机氮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0.4%。  相似文献   

5.
考察添加不同浓度的氧化铝(粒径为200~300目)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发酵菌丝体生长及多糖(胞内和胞外粗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添加范围内,灰树花菌球直径随氧化铝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变小,当添加氧化铝浓度为20 g/L时,游离菌丝体明显增多,且菌球主要表现为S型(D<0.5 cm,D:菌体当量直径,与对象具有相等面积的圆形的直径),其中L(D≥1.5 cm)、M(0.5 cm≤ D<1.5 cm)和 S 型菌丝体的比例分别为4.9%、24.3%和70.8%;添加3 g/L氧化铝时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达到5.81 g/L,比空白组提高了2.7倍;添加20 g/L氧化铝时灰树花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大,为8.46 g/L,为空白组的1.7倍左右,而菌丝体多糖产量以添加0.1 g/L氧化铝时最高,为65.6 mg/g。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实验优选茯苓中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以茯苓多糖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茯苓多糖提取过程中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提取方法、稀碱浓度、稀碱用量、茯苓粉碎的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茯苓多糖的提取均有影响。最佳提取方法为超声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1 mol/L,氢氧化钠的用量为100倍,茯苓的粉碎粒度为40目,提取3次,每次1 h。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不同来源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DPPH自由基分析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考察了茯苓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和菌核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活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茯苓多糖均表现出3种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但茯苓胞内多糖的活性最佳,其对·OH、DPPH·和O·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32.07%、90.12%和39.74%。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3种待测样品均为多糖,但茯苓胞内多糖在823cm-1处存在特征吸收峰,推测其结构中存在独特的甘露糖苷键。这些数据证实了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及茯苓胞内多糖在抗氧化保健食品和药品研发领域的应用优势,为真菌多糖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敏  田亚宾  闫伟 《食用菌》2011,(5):12-13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BG)对蒙古口蘑的深层培养菌丝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5%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对菌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比对照提高了25.4%;而不同浓度的BG均对菌丝体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Tween 80和BG都能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但BG促进作用更强,添加浓度为0.05%时,比对照提高了94.7%。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鸡腿菇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菌丝体和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对液体培养时间、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及培养基初始pH各单因子进行了实验,结果:培养时间6天、碳源为葡萄糖、氨源为麸皮、初始pH6.0时多糖产量最高。对碳源、氮源、初始pH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液体培养基组成:葡萄糖4%、麸皮3%,酵母膏0.5%,KH2PO40.1%,CaCO30.2%,MgSO40.05%,pH4.5。与单因素实验结果有差别。在所试的因素中,pH对菌丝体产量影响较大,氮源对多糖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蛋白本身具有热敏感性,糖蛋白复合物在脱除蛋白质以后,多糖自身的生物活性会明显增加。本文测定了灰绿碱蓬根、茎、叶的基本营养成分,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灰绿碱蓬多糖,并优化了多糖脱蛋白工艺比较了Savage法、(NH4)SO4沉淀法、TCA法和酶-Savage法这4种方法的脱蛋白效果。结果显示,灰绿碱蓬多糖的最佳脱蛋白方式为酶-Savage法,酶添加量为7%,Savage溶液处理一次,此条件下脱蛋白效果和多糖保留率均最好,蛋白质脱除率为80.71%,多糖保留率为67.27%。  相似文献   

11.
茯苓的发酵研究及其动物免疫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表明 ,茯苓发酵培养经 0 - 48h的适应期 ,48- 144h的增殖生长期后进入稳定生长期 ,并出现pH值骤降 ,经检测 ,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 ;发酵罐培养在 12 0h生物量可达到 30g/10 0ml (鲜重 )以上 ;提取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5 0mg/ml,氨基酸含量≥ 480mg/ 10 0ml,经动物试验证明 ,其具有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重金属及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2003—2015年茯苓出口海关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茯苓对外贸易的状况。结果表明:茯苓出口量、出口额及出口价格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产新前1个月,月出口价格出现峰值的可能性较高;产新后3个月,月出口量及月出口额易出现峰值;2月茯苓出口市场表现为疲软状态;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表明,茯苓出口额受内地市场茯苓价格影响较大,茯苓出口价格与出口额关联度较大。因此,就茯苓对外贸易而言,其市场稳定,前景较好,应重视汇率、季节性对茯苓贸易的影响,做好茯苓对外贸易整体布局,深入挖掘国内外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3.
李根岳  俞慧玲  雷云仙 《食药用菌》2019,(3):210-211,217
对茯苓进行定位法栽培试验,并与常规段木栽培法进行产量和质量比较,结果为定位栽培法茯苓菌核定位率高达100%,菌核圆整、结实,内部洁白、无包沙,其产、质量均优于常规段木栽培法。定位法解决了松树桩原地栽培茯苓菌核到处乱长,茯苓菌核难找的问题,降低了采挖成本,提高了挖掘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茯苓葡萄酒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果胶酶、皂土、壳聚糖、PVPP 4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其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剂为皂土,最佳澄清条件为皂土浓度2.80g·L~(-1)、温度16.56℃、澄清时间2.79d。在此条件下,茯苓葡萄酒透光率可达(97.90±0.57)%,并经冷热处理和静置处理试验验证,处理后的酒体稳定性良好。经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的茯苓葡萄酒澄清工艺参数可为发酵型果酒的工业化澄清工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川杰1号”茯苓优质菌株,具备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特点。多年来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不断研究与之相配套的松树蔸栽培茯芩新技术。从选兜、定场、择期、清场、接种、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阐述了松树蔸栽培"川杰1号"茯苓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19个来源不同的茯苓栽培菌株为材料,采用MEGA4软件对ITS序列进行NJ法聚类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9个药用茯苓菌株ITS长度为1 608 bp~1 611 bp,G/C含量在55.7%~59%之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636,遗传差异不大,17个茯苓菌株组成1个大群,茯苓9号和茯苓5.545菌株各自单独聚为一个群。  相似文献   

17.
茯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及其营养浓缩液的相关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茯苓经0~48h的适应期,48~144h的增殖期后进入稳定期,发酵液pH骤降。经检测,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发酵罐培养120h,生物量≥30g/l00mL(鲜重)。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5.0mg/mL,氨基酸含量≥480mg/100mL。动物实验证明,茯苓营养浓缩液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其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三种药用菌发酵茶的最适茶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低档乌龙茶、茶青、珠茶初胚为培养料培养灵芝、茯苓和猴头菌发酵茶。研究结果表明,茯苓和猴头菌发酵茶最适茶培养基为乌龙茶培养基;灵芝发酵茶最适茶培养基为茶青培养基。 ?A ?A ?A ?A ?A ?A ?A ?A ?A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