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菖蒲、鸢尾、芦苇、香蒲等4种植物为试材,比较了4种植物在不同时期对污水中NH4+-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净化效果,分析了植物不同部位试验前后生物量及氮磷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影响植物净化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在快速生长时期的净化效率高于稳定时期的净化效率。4种植物对污水中NH4+-N的最大去除率表现为香蒲鸢尾菖蒲芦苇,去除率分别为98.3%、98.2%、97.7%、96.8%,对污水中TP的最大去除率表现为香蒲菖蒲鸢尾芦苇,去除率分别为96.7%、96.4%、95.9%、95.2%。植物对污水中NH4+-N和TP的去除率与植物地下部的生物量有关,地下部生物量大植物吸收的氮磷多,植物的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2.
豆瓣菜浮床栽培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颍  徐文娟 《长江蔬菜》2015,(22):88-91
通过浮床静态栽植豆瓣菜,研究其对4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豆瓣菜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与水体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在试验初期,TN、TP、NHg-N的去除速率较快,后期去除速率逐渐减慢.其中豆瓣菜对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TN、N03--N和NH4+-N去除率最高,达90.73%、87.64%和95.54%,对极度富营养化水体中rP的去除率高达94.61%.与对照比,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系统,研究了湿地植物鸢尾(Iris pseudacorus)、菖蒲(Acorus calamus)、茭白(Zizania aquatic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对生活污水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硝氮(NO2--N)、生物耗氧量(BOD5)和化学耗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净化效果基本表现为鸢尾菖蒲芦苇茭白;4种植物对BOD5、CODCr、TP和TN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对NH4+-N和NO2--N的去除效果,鸢尾、菖蒲和芦苇对BOD5、CODCr、TP、TN、NH4+-N和NO2--N去除率明显高于茭白;各种植物的总生物量为555.7~1 899.1g/m2,除了鸢尾地上地下生物量比(A/U)小于1,其它比值均大于1;4种植物地上部分N和P的浓度高于地下部分,平均N、P积累量分别为11.38g/m2和0.98g/m2,地上部分N、P平均积累量分别占61.31%和73.13%。相关性分析表明,湿地植物N、P积累量与浓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线性关系(P0.05),生物量可作为筛选适合人工湿地植物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溪荪鸢尾(Iris sanguine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东方蓼(Polygonum orientale)、灯心草(Juncus effusu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5种典型水生植物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5种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总氮(TN)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对TN的去除起到了良好效果,高浓度处理中溪荪鸢尾、黄菖蒲、东方蓼、灯心草和芦苇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67.2%、41.0%、45.1%、49.7%和38.7%;低浓度处理中分别为69.4%、58.7%、67.5%、68.4%和68.4%;在第14天溪荪鸢尾与东方蓼组水体中TN浓度已由15mg/L分别降到0.11mg/L和1.10mg/L。高浓度处理下,不同种类水生植物对TN的去除能力不同;同种植物对低浓度处理中的TN去除效果显著高于高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垂柳1 a生幼苗秋季84 d在TN浓度含量分别为2.03、0.04、0.0和80.0 mg/L,TP浓度分别为0.4、8.0、15.0和25.0 mg/L的模拟富营养化污水中的生长状况、形态变化,及其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中的总氮、总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垂柳对富营养化水适应性较强,在各种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中生长状况一般至良好,株高、叶片数均有不同的增长,但基径变细,对各组污水中TN、TP均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5.61%和26.91%,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净化富营养化水中氮磷的湿生树种。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人工模拟不同的停留时间、温度、光照条件,对2种水生植物(小茨藻和狐尾藻)的氮磷去除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正交实验分析,探讨了各个影响因素对污水中总氮、总磷去除的影响,目的在于找出这些因素对净化污水作用的影响大小以及主次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种植物处理生活污水的最适条件为停留时间48 h、温度20℃、光照66%.  相似文献   

7.
以无核黄皮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作为壮梢肥和促花壮果肥,对其秋梢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氮肥处理中施用酰胺态氮+铵态氮(尿素和硫铵各占氮源50%)的处理在满足秋梢生长中表现最优;无核黄皮结果果实产量均以施氮品种为酰胺态氮+铵态氮处理为最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酸度在4个不同氮源的氮肥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无论在海日园还是波波园中酰胺态氮+铵态氮配施处理维生素C含量最高.在施用氮含量相同下,酰胺态氮与铵态氮配合制成的无核黄皮专用肥能够促进其秋梢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吉林市松花江沿岸耐湿能力较强的19种植物对生活污水中总氮、总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具有一定差异;洋铁酸模对总氮的净化效果最好,最高净化率为29.14%;彩叶草对总磷的净化效果最好,最高净化率为58.04%;泽泻、戟叶蓼、彩叶草、马蔺、水芹对生活污水中总氮、总磷综合净化能力较高,可用于污水净化植物景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以荷花、睡莲、水葱、千屈菜、凤眼莲5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为试验对象,研究了5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对水体中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吸附能力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5种水生植物对总氮的吸收能力,前5d内荷花的除氮最高,清除率达到了27.0%,而睡莲最低,只有6.7%;第10天时,5种植物对总氮的清除率有了明显差异,凤眼莲的增幅最大,清除率达到了49.9%,其次是睡莲,达到了36.7%,其它3种植物对总氮清除变化不明显;第25天时,5种植物的清除总氮速度基本稳定,这5种水生植物对总氮清除能力为:凤眼莲>睡莲>水葱>荷花>千屈菜;5种水生植物对总磷的清除能力上,都是随时间的延长清除率越高.凤艰莲、睡莲、水葱、千屈菜、荷花30 d内,水体的总磷去除率达97.9%、93.8%、89.9%、81.6%和79.6%.因此清除总磷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千屈菜>水葱>凤眼莲>睡莲>荷花.  相似文献   

10.
萱草对农村养殖废水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萱草为试材,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萱草对农村养殖废水的净化能力及其在高、低浓度污水中的生长和生理适应性,以期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萱草能显著降低养殖废水的生物需氧量(BOD)和化学耗氧量(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不同浓度的污水处理对萱草生长和生理过程的影响不同;2种污水处理下,与CK相比,萱草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高浓度污水处理降低了萱草叶片叶绿素b含量;在高浓度养殖废水处理下,虽然萱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略有增强,但丙二醛(MDA)含量仍呈显著上升,表明萱草在高浓度养殖废水胁迫下受到了明显的过氧化胁迫和膜伤害;高浓度污水显著降低了萱草根系活力,而低浓度养殖废水处理下,萱草表现出比CK更高的根系活力;低浓度养殖废水中的氮、磷养分促进了萱草的生长,但高浓度养殖废水则抑制了萱草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因而萱草可用于一定浓度范围的养殖废水净化,但不适宜高浓度的原水的处理,在实际应用时可结合养殖废水的物理前处理技术,作为人工湿地的备选植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