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两种不同标准品测定猪苓粗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萍  孙悦迎  张文隽  张慧  毛勇  邓媛 《食用菌》2006,28(5):64-66
试验以苯酚—硫酸法测定猪苓液体发酵菌丝体粗多糖含量,用葡萄糖与猪苓多糖注射液做标准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葡萄糖做标准品所测定的多糖含量稍大于猪苓注射液做标准品测定的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2.
猪苓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对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系统地讲述了猪苓的人工栽培技术,栽培的注意事项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猪苓林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Crifotaumbellatea(Pers.:Fr)Pilut],别名猪屎苓、鸡屎苓、地乌桃等。  相似文献   

4.
猪苓发酵菌丝多糖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猪苓液体发酵干菌丝体为原料,研究分离提取猪苓多糖的最佳条件和生产工艺。结果证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原料粒度为200目,菌粉和水分的比例为1:30。浸提时间为2.5h,乙醇加量比例为1:3倍.pH值为7.0,多糖提取率可达28.80%以上。  相似文献   

5.
猪苓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苓为我国珍贵的中药材,菌核有利尿、抗癌等功效。随着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对猪苓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上野生资源匮乏,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利用适宜生态条件发展猪苓生产有着广阔前景。现针对猪苓的生物学特性要求,对猪苓的栽培环境、栽培方法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猪苓栽培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猪苓栽培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分析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为猪苓的药物作用研究提供指导参考。猪苓主要对膀胱疾病和肾病患者均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取10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注射和口服结合的方式进行猪苓的临床药理活性分析,以可溶性白细胞介素为受体,分析猪苓对肠胃、膀胱、肢体的利水渗湿作用,并结合患者的氧化物歧化酶的反应水平进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测试。采用稳健性检验分析方法进行药理活性的统计回归分析建模。猪苓具有很好利水渗湿作用,从而对肾功能衰退等疾病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活性水平度高达0.97的显著度,具有很好的药用指导价值。以猪苓为药引,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剂,提高肾病和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猪苓纯菌种的分离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彩萍  葛存梅 《食用菌》2011,(6):15-16,24
以采自中条山区的野生猪苓菌核为研究材料,通过对菌核不同生长阶段的白苓、灰苓、黑苓进行组织分离和菌丝体的纯化培养。结果表明:猪苓组织分离的最佳材料是灰苓菌核,白苓菌核次之,不宜采用黑苓菌核。母种菌丝体最适宜在以腐殖土浸出液制成的PDA加富培养基上生长,最适宜培养温度21-230C,最适宜pH6~6.5。原种培养基适宜配方是阔叶树木屑75%,米糠20%,腐殖土2%,石膏1%,磷肥1%,葡萄糖1%。  相似文献   

8.
猪苓糖肽的HPCE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HPCE)建立猪苓糖肽的指纹图谱,HPCE工作条件为:采用电解质溶液5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10.0),毛细管熔融石英毛细管柱(75μm×75cm,有效长度为66.5cm),电压20kV,温度25℃,波长200nm。猪苓糖肽的HPCE图谱有8个共有峰。该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可为猪苓糖肽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猪苓液体发酵菌丝多糖提取液及鲜牛乳为原料,选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1:1)的混合菌种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生产酸乳。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发酵配方参数,得出鲜牛乳97%,猪苓多糖液3%,蔗糖7%,酸乳发酵剂用量5%。42℃发酵5-6h,0-4℃冷藏20h以上,制成的猪苓多糖发酵酸乳滋味独特,香气较好,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0.
猪苓菌丝液体培养及富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Fr.)菌丝进行了液体培养及富集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2℃,PH7.0,振荡速度150r/min。培养基中锌添加量为40mg/kg时,猪苓菌丝的生物转化量及菌丝体富锌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L16(4)正交设计,得出猪苓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取菌龄7d的菌丝体,以2%溶壁酶,0.6mol·L-1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荆,在33℃下酶解3h,原生质体数达到2.62×107个·mL-1.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取菌龄5d的菌丝体.以2%溶壁酶,0.6mol·L-1蔗糖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7℃的条件下,酶解3h.猪苓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0g、麦芽糖5g、酵母粉4g、0.6mol·L-1甘露醇、琼脂5.5g,定容到1 000mL.再生率可达到0.65%.  相似文献   

12.
液体培养猪苓菌丝的富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ex Fr.)Pilat]菌丝液体培养的富硒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温度22℃、PH7.0、振荡速度150r/min、培养基中硒添加量为20mg/kg时,猪苓菌丝的生物转化率和富硒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海拔高度对半野生栽培猪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野生灰苓和人工培养的蜜环菌材为材料,采用海拔高度为600~800、800~1 000、1 000~1 200和1 200~1 400m的4个栽种范围,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猪苓半野生栽培的适宜海拔高度。结果表明:猪苓栽种在海拔高度800~1 200m产量与经济效益均较好;栽种在海拔高度1 000~1 200和800~1 000m林区的猪苓产量显著高于1 200~1 400和600~800m的产量,其经济效益高近1倍。因此,猪苓半野生栽培时,建议在海拔高度800~1 200m范围内的丘陵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进行鉴定,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猪苓菌核发育过程中黑色素的关键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并纯化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鉴定表皮黑色素,并对其溶解性、结构特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进行进一步测定。结果:猪苓菌核表皮色素不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在pH3时完全沉淀,溶于碱性溶液;不具有鞣质和黄酮类物质的特性;紫外光谱结果表明,在200~800 nm,吸光值随波长增加呈指数型下降,以波长对吸光值取对数作图,斜率为-0.0024,样品放置一月后,斜率为-0.0036;红外光谱鉴定出—OH、脂肪族—CH、芳香环中C=C和C=N骨架、羧酸外C=O、COO—等官能团的存在;温度升高和pH增大对其具有增色效应,冷冻和光照对其具有减色效应;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显著地清除活性,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1 g猪苓菌核表皮色素的多酚含量相当于(224.48±11.46)mg没食子酸。结论:首次鉴定了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对于猪苓的药理药效及发育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猴头菌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有正交试验设计Fuzzy分析法,研究了猴头菌袋料栽培中不同菌株、出菇方式及料袋袋宽对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H8908、袋宽180mm的料袋、两端出菇的组合为最佳栽培模式。以此模式栽培猴头菌,生长学效率达165%。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养条件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的配方培养基、pH值、温度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5℃培养2d后,菌丝在黄豆饼粉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以及苹果培养基上长满整个平皿,长势好,在其它培养基长势较差;菌丝在25℃、pH值为7.0的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d长满整个平皿,在pH值为5.0和6.0的培养基上生长慢,3d长满平皿,在pH值为8.0的培养基上生长很慢,10d长满平皿;温度为25℃时生长较快,2d长满平皿,15℃时3d长满平皿,5℃条件培养7d长满平皿。  相似文献   

17.
对猪苓多糖的提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乙醇含量为70%,pH值为6.5的提取液提取;用Sevag法去除蛋白效果最好;用氧化脱色法除色素效果最好;分级沉淀时乙醇浓度为8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