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G.R.Hollis  S.D.Carter  T.R.Cline  T.D.Crenshaw  G.  L.  Cromwellt  G.  M.  Hill  S.  W.  Kim  A.  J.  Lewis  K.C.Mahan  P.  S.  Miller  H.  H.  Stein  T.  L.  Veum  高雁 《饲料工业》2005,26(22):60-60
利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试验来评估不同锌浓度和锌来源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Ⅰ包括7个阶段.分别用蛋氨酸锌作为锌源.添加量为125、250、500mg/kg的锌来代替以氧化锌作为锌源及添加量为2500mg/kg的锌进行作用效果的比较。在所有的阶段中.以125mg/kg锌的添加量为对照组.试验选用615头猪,26个重复,平均断奶日龄是20.6d,平均初始体重6.3kg。  相似文献   

2.
不同比例有机锌与无机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配合比例的锌氨基酸螯合物(Zn-AAC)与硫酸锌(ZnSO4)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45头28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基础日粮相同,分别接受锌添加量相同(100mg/kg)但有机锌和无机锌配合比例不同的处理日粮,对照组锌100%由ZnSO4提供,其余4组分别用Zn-AAC取代对照组锌添加量的40%、60%、80%和100%。试验期28 d,包括前期(1~14 d)和后期(15~28 d)2个阶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无机锌100%)相比,有机锌分别取代无机锌的40%、60%、80%和100%,试验前期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22.0%(P0.05)、38.5%(P0.01)、32.6%(P0.05)、26.2%(P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增加24.6%(P0.05)、25.3%(P0.05)、23.5%(P0.05)、23.8%(P0.05);试验后期所有含有机锌组的ADFI增加(P0.05);整个试验期,含有机锌60%组的ADG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饲料转换效率(FCR)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断奶仔猪日粮补充常规剂量的锌,有机锌与无机锌比较,能够提高仔猪ADG和ADFI;有机锌与无机锌合用的饲喂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其最佳配合比例为60%有机锌加40%无机锌。  相似文献   

3.
用378只22日龄商品代AA肉公鸡进行静脉注射试验,研究不同锌源与锌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组织锌含量的影响。采用4种锌源(ZnSO4·7H2O、弱络合强度Zn-AA C、中等络合强度Zn-Pro B和偏极强络合强度Zn-Pro A)与3个日粮锌吸收率(0%、6%和12%)静脉注射锌水平构成的4×3两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设计,将22日龄肉公鸡按体重随机分成9个组(每组7个重复笼,每个重复笼6只鸡),分别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或在生理盐水中溶解硫酸锌及弱、中等和偏极强络合强度有机锌源的注射液12 d。结果表明,锌源显著影响(P<0.10)注射后6 d胫骨灰锌含量,但对肉仔鸡注射后1~6 d和7~12 d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第6 天胰脏锌及第12 天胰脏锌和胫骨灰锌均无显著影响(P>0.10);锌水平显著影响(P<0.10)肉仔鸡注射后1~6 d的日增重和料重比、第6和12天的胰脏锌和胫骨灰锌,而对肉仔鸡注射后1~6 d日采食量和7~12 d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10);锌源与锌水平互作对肉仔鸡注射后以上各观测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10)。偏极强络合强度有机锌源组鸡胫骨灰锌含量显著低于弱络合强度有机锌源组和中等络合强度有机锌源组(P<0.10),且有低于无机硫酸锌组的趋势(P>0.10)。对照组肉仔鸡的日增重显著低于注射锌吸收率6%组(P<0.10),其料重比显著高于注射锌吸收率6%与12%组(P<0.10),其它锌吸收率注射水平组之间鸡的日增与重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10);随着注射锌水平的升高,肉仔鸡注射后第6、12天胰脏和胫骨灰锌含量呈线性升高(P<0.10)。本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胰脏锌和生长性能而言,静脉注射后第6天的胫骨灰锌能更敏感地反映出不同锌源对肉仔鸡生物学利用性的差异,而偏极强络合强度的有机锌最不利于肉仔鸡体组织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畜禽机体内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功能、维持皮肤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作者主要综述了微量元素锌的生物学功能、影响畜禽机体对锌吸收的因素及近年来不同锌源(无机锌和有机锌)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进展,为锌在畜禽饲料中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锌源对鲫鱼生长性能、骨锌含量和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为在水产饲料中合理选择锌源提供科学的参考。试验选用初均重为(3.33±0.22)g/尾的芙蓉鲫180尾,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尾。以常规蛋白源设计基础饲料,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93.03 mg/kg Zn),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0 mg/kg Zn水平的不同锌源,即分别为一水硫酸锌(硫酸锌组)、碱式氯化锌(碱式氯化锌组)。以天然水库水为水源,在室内桶中饲喂72 d。结果显示:①不同处理组鲫鱼增重率、平均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以碱式氯化锌组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硫酸锌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铒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与硫酸锌组对比,碱式氯化锌组鲫鱼增重率、平均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有升高趋势,分别高于硫酸锌组5.38%、3.19%和4.2%(P>0.05)。②碱式氯化锌组鲫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高于硫酸锌组173.02%(P<0.05),5'-核苷酸酶活力高于硫酸锌组59.41%(P<0.05)。③碱式氯化锌组鲫鱼脊椎骨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比硫酸锌组高8.64%,比对照组提高了15.66%。以上结果说明,碱式氯化锌是一种比硫酸锌生物效价更高的营养性锌源,更有利于提高鲫鱼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选用384只1日龄AA肉用雏,公母各半,按体重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研究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锌水平分别为40mg/kg、80mg/kg、120mg/kg和160mg/kg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锌水平间各个日龄对肉仔鸡体增重、平均日增重、耗料量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只有对仔鸡料重比的影响在7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14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21日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间对肉仔鸡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在7日龄和21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14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但对仔鸡耗料量的影响在7日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14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21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对料重比的影响在7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14日龄和21日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平均日增重、体增重、耗料重均大于母鸡,只有公鸡的料重比总体小于母鸡。研究结果表明,当锌水平在80~120mg/kg时能更好的促进肉仔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饲粮中添加两种不同有机锌源对新生犊牛生长性能及锌代谢的影响。【方法】 试验随机选取30头新生荷斯坦母犊牛(体重39.4 kg±0.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只饲喂牛乳,不添加有机锌;蛋白锌组和蛋氨酸锌组每头牛分别添加522.82 mg/d的蛋白锌和467.88 mg/d的蛋氨酸锌(均相当于80 mg Zn/d)。试验期14 d。在犊牛1日龄及14日龄晨饲前,测量每头犊牛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每天记录牛乳采食量,用于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每天晨饲前,由专人对犊牛粪便进行评分,计算犊牛腹泻率。在14日龄晨饲前,采集犊牛血清样品,用于测定血清中的钙、磷、锌、铜和铁浓度、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金属硫蛋白、丙二醛浓度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蛋氨酸锌显著提高了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蛋白锌和蛋氨酸锌均降低犊牛腹泻率并提高血清锌浓度(P<0.05),且蛋氨酸锌组犊牛的血清锌浓度显著高于蛋白锌组(P<0.05)。添加蛋氨酸锌显著降低犊牛血清铜浓度(P<0.05),而蛋白锌组犊牛的血清铜浓度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有机锌源显著增加了犊牛血清中金属硫蛋白的浓度(P<0.05),但仅蛋氨酸锌提高了犊牛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蛋氨酸锌能够显著提高犊牛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P<0.05),但是蛋白锌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蛋白锌和蛋氨酸锌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浓度(P<0.05)。【结论】 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锌能够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机体锌代谢水平,且其效果优于蛋白锌,因此建议在犊牛饲粮中以蛋氨酸锌形式添加80 mg Zn/d。  相似文献   

8.
高锌对断乳仔猪促生长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述了高锌对断奶仔猪的作用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仔猪的生长性能,减少高锌排出对环境的污染,有必要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无机锌源和有机锌源的作用效果和机理,为养猪生产中应用高生物学活性的锌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用120头(杜×大白×长)三元杂交生长猪(体质量约20 kg),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圈),每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不同含量的硫酸盐(含铁和锌为120 mg/kg硫酸亚铁和硫酸锌)和有机铁锌(含铁和锌40和80 mg/kg的甘氨酸亚铁和羟基蛋氨酸锌)的5种处理饲粮.结果表明:与添加无机铁和锌相比,日粮中添加甘氨酸亚铁和羟基蛋氨酸锌对生长猪的日增质量和料肉比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随着羟基蛋氨酸锌添加量的增加,生长猪料肉比降低的程度加大;随着甘氨酸亚铁添加量的增加,猪的皮肤毛色评分也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源锌与后代饲粮锌处理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200羽39周龄岭南黄肉用母种鸡随机分为2组,设对照组(基础饲粮+80 mg Zn/kg硫酸锌)和试验组(基础饲粮+80 mg Zn/kg甘氨酸锌).预试期4周,正试期8周,两组种蛋孵化,各选取后代健康雏鸡400羽,采用母源锌和后代饲粮添加锌及不添加锌双因素随机...  相似文献   

11.
飞播成功与否,关键问题之一就是适宜飞播种子的选择,不同种子在土壤表面上具有不同的萌发成苗率。为此,以蒙农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 cv.Mengnong)、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和沙地雀麦(Bromus ircutensis)种子为试验材料,在25 ℃,土壤含水量20%条件下,对种子在土表上的萌发行为及其幼苗定居进行研究,为选择适宜土表播种的牧草种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种种子中沙鞭全固着型(Ⅰ型)占总发芽种子比例最高(60%),另外3种均约35%; 2)在3种萌发行为中,蒙农红豆草全固着型(Ⅰ型)发芽指数(沙鞭除外)及活力指数较大,且与其他3种种子有明显差异; 3)4种种子幼根生长阶段,除沙打旺外,全固着型(Ⅰ型)的幼根几乎100%进入土壤,且伸入土壤所需时间表现为蒙农红豆草最短,沙地雀麦与沙鞭较长。综合来看,在此条件下,蒙农红豆草种子较大,萌发后幼根可迅速伸入土壤,躲避不利的环境条件,是较为适宜的表播种子。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皿测定法对我国北京口岸2014年进境草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携带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ITS4和ITS5引物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BLAST比对,对种带真菌进行初步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种子携带真菌种类差异较大,从5个国家的7个进境草种批次中共检测出13属21种48株真菌,主要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茎点霉属(Phoma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基于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能够将所有分离到的真菌鉴定到属,但是在种水平上鉴定有限,不能将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细交链孢(A.alternata)和乔木链格孢(A.arborescens)很好地区分开。本研究明确了5个来样量较大国家的草种带菌情况,ITS基因能够运用于口岸草种携带真菌的初步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13.
几类美国牧草品种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引进的5类24个牧草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比较试验,连续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类品种作为冬季种植产量较高,品质好:多年生黑麦草类和高羊茅类品种耐高温性和再生性强,可作为建植生产周期长的草地品种;鸭茅类品种适应性虽然较强,但在本地条件下产量低;雀麦类品种在冬季有一定的产量,但不耐高温,仅可作冬季栽培利用;在供试品种中,一年生黑麦草Surrey和多年生黑麦草Bison分别是本地冬季一年栽培和多年生栽培利用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14.
几类美国牧草品种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美国引进的5类24个牧草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比较试验,连续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类品种作为冬季种植产量较高,品质好;多年生黑麦草类和高羊茅类品种耐高温性和再生性强,可作为建植生产周期长的草地品种;鸭茅类品种适应性虽然较强,在本地条件下产量低;雀麦类品种在冬季有一定的产量,但不耐高温,仅可作冬季栽培利用;在供试验品种中,一年生黑麦草Surrey和多年生黑麦JJ Bison分别是一地冬季一年栽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杂交狗牙根草坪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烯效唑、矮壮素、缩节胺、比久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暖季型草坪草交杂狗牙根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狗牙根的最适浓度为50~100 mg/L,用药量以200 mL/m2为宜,使狗牙根生长速度减慢,节间缩短,叶片加宽,叶绿素含量增加,叶色加深.100~400 mg/L浓度的矮壮素和缩节胺及500~2 000 mg/L浓度的比久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狗牙根的生长,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强,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对狗牙根密度、叶色、叶绿素、叶长、叶宽等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牛磺酸对草鱼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罗莉  王琳  龙勇  郭建林  杨霞 《饲料工业》2005,26(12):22-24
在饲料中添加0、200、400、600、800、1000、1400、1800mg/kg的牛磺酸,饲养草鱼种30d,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①牛磺酸促进草鱼生长(除1800mg/kg添加量外)。添加量为600mg/kg时,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转化率(FCR)和蛋白质效率表现为最好;②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草鱼体水分含量下降,体脂增加,体蛋白含量增加,灰分含量、内脏/体重比、肥满度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根据生产性能指标综合评定,我们建议草鱼饲料中牛磺酸最适添加量为600mg/kg。  相似文献   

17.
喷施硫酸锌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的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锌水平200,500和800mg/kg对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干草产量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酸锌显著(P〈0.05)提高苜蓿草产量,其中施锌量为500mg/kg的处理产量最高。适量的锌水平可以显著提高粗蛋白含量,施锌量为500mg/kg时,可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粗脂肪、粗纤维、磷的含量,对粗灰分含量影响不大。喷施不同浓度Zn处理,除第1茬外,苜蓿中的钙含量有增加趋势。营养物质的年积累量均以施锌浓度为500mg/kg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仔猪高锌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就高锌对仔猪生长、促生长机理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定位观测资料,应用逐步回归、小波分析、Logistic曲线拟合、M K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升幅为每10年0.529 ℃,1986年和1997年气温发生突变;降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年4.955 mm,年降水量有一个9年左右的振荡周期;年蒸散量和日照时数也呈上升趋势;气候变暖使青海湖北岸温性草原典型牧草西北针茅营养生长期提前,生殖生长期推迟,从而使牧草整个生育期延长,为物质和能量的积累及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影响西北针茅返青、开花、成熟和黄枯期的主要因子是热量条件,水分和日照条件也是影响牧草生育期的因子,对于不同生育期,其影响大小有所不同;返青期主要受2-4月最高气温和上年8月降水量的共同影响,气候变化可使返青期提前,黄枯期推迟;6月平均最低气温和3-6月小型蒸发量共同影响牧草高度,气候变化使西北针茅高度增加;牧草产量与6-7月最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6-8月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这两个因子变化趋势使产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长春地区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对四年生美国苜蓿王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结果 表明:美国苜蓿王一年可刈割三茬,干草产量为20 359.82 kg/hm2,生长速度受天气影响较明 显,分蘖性能较好,越冬率达87%以上,茎叶比为1:1.057。综合来看,此牧草较适应当地春旱 春寒的气候,其生产潜力大,是该地区建立人工草地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适宜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