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给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16个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和19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室内回接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16个酿酒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19个鲜食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从发病时间来看,抗性与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抗性越强发病越晚。随即将测定结果采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在酿酒葡萄抗性反应谱系图上,第1类为抗性稍强品种,为白比诺、灰比诺和赛美蓉;第2类为抗性中等品种,由白长相思和神索等8个品种组成;第3类是稍感病品种,包括赤霞珠等4个品种;第4类是感病品种,只有品丽珠1个。在鲜食葡萄谱系图上,第1类为六月紫等7个抗性稍强品种;第2类是新华1号和巨峰;第3类是稍感品种,由奥古斯特等6个品种组成;第4类为力扎马特等4个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黑痘病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离体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8个种或变种、88个株系对黑痘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所有野生种的果实几乎不感黑痘病,叶片表现为高度的或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以4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霜霉病菌试验,对各品种的霜霉病抗性分级,结合对抗病相关基因PR1、PR5和NPR1的半定量RT-PCR试验,分析不同抗性级别品种在霜霉病菌侵染后表达模式的差异,以期为抗葡萄霜霉病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8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对霜霉病高度敏感,7个品种对霜霉病敏感,4个品种中抗,6个品种高抗霜霉病,"金星无核"对霜霉病完全免疫。PR1和PR5基因在接菌前有本底表达,抗病和高抗品种接菌后均上调表达,感病品种接菌后无明显变化,仅"无核翠宝"和"红地球"有微量下调。NPR1基因接菌后在抗病品种中表达量上升,而在感病品种和高抗品种中均表现为半数品种上升,半数品种下降。  相似文献   

4.
葡萄霜霉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葡萄霜霉病抗性鉴定的分级标准和鉴定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霜霉病的抗性鉴定以室内离体叶接种,用反应型分级为宜。并且指出,反应型结合田间发病后期落叶程度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不同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观察记载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欧亚种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感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温室接种鉴定、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140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的霜霉病感病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欧亚种葡萄品种都不抗霜霉病,但品种之间存在着感病性的明显差异。根据其霜霉病感病性的不同,可以将欧亚种葡萄品种分为轻感,中感,高感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及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解析葡萄抵御霜霉病菌的相关生理反应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室内测定分析40个葡萄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研究在葡萄霜霉病菌诱导下,叶片的水杨酸(SA)、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变化,PR1、NPR1、Rboh D的表达。【结果】多数品种室内外对霜霉病抗性一致,高抗品种的SA、H2O2较感病品种更快更多量的积累,NPR1、PR1及Rboh D基因在高抗品种中更快更强烈的诱导表达。【结论】SA信号通路、活性氧通路参与了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葡萄属野生种对炭疽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果实离体鉴定三种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2种或变种、49个株系对葡萄炭疽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一些种和株系的果实不感炭疽病或感病率极低,表现为抗性极强或强,严重感病的仅是个别株系。我国葡萄属植物是极为宝贵的抗炭疽病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柑橘轮斑病最适宜接种条件,建立一种快速鉴定柑橘轮斑病抗性的方法.[方法]以柑橘轮斑病菌为接种体,运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在室内不同温度下对离体柠檬叶片的不同部位进行接种,探讨柑橘轮斑病的最适宜接种条件.随后采用前期确立的接种体系对27个主栽柑橘品种进行轮斑病抗性评价.[结果]针刺接种易发病,最适宜的接种温度为1...  相似文献   

9.
山葡萄品种(品系)对霜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7年对目前生产上主栽的左山一、左山二、双丰、双优四个品种以及新选育17个两性花山葡萄品系进行室内、室外人工接种、田间自然感霜霉病、品种(系)的区域化感病对比试验和霜霉病大发生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东亚种山葡萄不抗霜霉病,但品种(系)间抗病力差异较大,这证明抗病的品种(系)中存在具有累加效应的微效抗病多基因。在山一、016、77-7-64、88-100进行上述试验均都表现抗霜病、存在高度  相似文献   

10.
以青海省引进的28个樱桃资源品种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研究了叶斑病菌对28个引进资源品种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为青海省抗叶斑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运用瓦尔德法和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室内离体叶片接种结果和田间活体叶片接种结果高度吻合。28个樱桃品种中抗性较强的品种为‘Early Robin’‘Lambert’和‘Moreau’;抗病能力较差的品种为‘Rainier’‘Tieton’‘Sunburst’和‘Hongde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