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因为能适应生动变化的法律实践对现代法学教育的要求,能适应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而受到中国法学教育界的关注。我们研究诊所法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建构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并实现巩固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法律职业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培养高质量的涉外型法律人才是法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案例教学法作为"国际私法"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存在着案例的本土化缺失和"例证"化现象等诸多问题,难以达至课程教学目标。在应用型法学本科"国际私法"案例教学中,构建基于"问题中心主义"之案例教学法契合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法律职业能力等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基于"问题中心主义"之案例教学法,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模块化、系列化为前提;以构建类型化、系列化、本土化案例库为基础,充实案例教学法的案例材料;以原告诉权为起点,通过问题的发现、预设、解决等问题驱动手段,探索法官判案的思维路径及其相关法理,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实现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毛仲荣  左玲 《甘肃农业》2004,(12):78-78
当代中国的法律价值系统集中表现为平等和效率两个价值目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合理解决。目前 ,效率是当代中国法律的首要价值目标 .但是 ,同时也必须兼顾平等价值。效率和平等价值目标要求中国必须实现法制现代化 ,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推进法治。笔者认为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显示 :“中西合擘”的法制现代化道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法学本科教育存在培养的人才与法学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相脱节的问题,法学教育界已普遍认识到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定位于职业教育,应用型是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实训教学法是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在商法课程中,商事实训教学法以实训任务为内容,以任务驱动学生,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职业技能的掌握,是有效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商事实训教学法的课程应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遵循渐进性的学习规律,在课程建构上应包括任务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4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高校法学课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法学理论、法律规范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阐述法学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法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将法的道德价值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整个法学教学全过程三个方面,就如何发挥法学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法治观念的改变,法律价值主义理应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成为指导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理论,为我国的法治思维提供广阔的思路。法律价值主义理论认为法律是有自身的价值和目标的,只要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坚持法律至上,不以权压法,不因人废法,将法治的理念深植于民众心中,那么法律就是最优的治国良方、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法学所面临的问题带有复杂性,法学的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法学需要描述和分析法律规则和法律现实,另一方面法学又要不断地反思和评价其对象。因此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价值分析法必不可少,且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法学教育没有一个确定的稳定目标,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规格及模式,这不利于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加入WTO对我国立法、司法及各行业部门都带来很大影响,势必也会给为这些部门提供后备人才的教育部门带来影响。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培养的法律人才能到什么部门或应该到什么部门去工作,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看待我国法学教育职能及培养人才目标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世界有关国家法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应该承  相似文献   

9.
贾少涵  崔嘉欣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0):177-178,193
农业技术法学是研究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活动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的学科,属于法学和农业技术的交叉学科。在农业院校开设该课程,对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相关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强化农业院校学校及其法学学科特色具有积极意义。农业院校可采取讲座、选修课等形式开设该门课程,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最为重要的思维形式,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基本判断。文章在对法律思维本体构成要素解析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所遇问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于传统法律思维模式和现行体制中泛政治化思维倾向,文章也从法律思维养成的路径上进行了有效的微观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法律效力是法律规范不可缺少的基本属性.但究竟什么是法律效力?学术上的争论颇多: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和《法学辞典》所下的定义是:“法律效力指的是法律生效的范围,分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北京大学《法学基础理论》(新编本)的定义是:“法律效力即法律的适用范围,就是指法律适用于哪些地方,适用于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发生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2.
"法律工具论"是一种关于法的本质和功能的法学世界观和认识论,它认为在整个社会系中,法律只是一个工具,是用以达到一定社会目标的方式和手段,它没有任何目的和价值。其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强调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只是它用以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其次,对法律的内容的片面理解,以义务为重,强调人们对国家的义务;再次,片面的理解法律的功能。本文将梳理法律工具主义的多种理论,以期对法律工具主义作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以建设法治社会为基本发展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即为依法治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实践系统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是我国共产堂与社会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修正与发展结果,也象征着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内容得到改变,用权利说话的时代已经过去,建立了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讲话的权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使法学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也是我国法学体系得到实施的重要保障,文章将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法学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林院校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林院校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具有其母体学校优势学科基础知识与必要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然而,我国农林院校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却与该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根据母体学校学科和专业优势以及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是法学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农林院校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务坤  吴德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09-16011,16014
从民事主体理论、价值法学、比较法和法律史等视觉论证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不是行政合同,而是民事合同。从法律价值目标、合同法理论及法律设施的视角探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制度的缺陷,即《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违背了契约自由的合同原则理论;与“公平”的法律价值目标背道而驰;实施效果不佳。从实体法和程序法2个视角论证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制度的完善,并且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立法建议,旨在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法学教学以提高学生法律实务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具有实训功能的法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作为新生事物,其建设面临着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困境,对其运行效果的评价也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在法学专业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引入层次分析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评结合起来,形成以提高学生法律实务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要素进行赋分,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学专业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带一路”倡议,为法治人才的培养与法学教育的改革增添了新的目标指引.“一带一路”倡议引发的法治人才需求的变化,促进法学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内蒙古大学法学院作为联通蒙俄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办学理念上呈现出战略性、实践性、国际性的特点.在尊重教育规律与发挥民族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内蒙古大学法学院要从理念基础、教育模式、教学改革以及培养机制等方面对于“一带一路”法律人才的培养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的不利因素,引入大学生就业胜任模型理论,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对策建议:强调第一课堂效能;强化知识技能维度要素;加强与社会互动,培养行为胜任特征维度要素;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视元胜任特征要素的培育;发展多元德育宣传途径,培育价值、品质与特质维度要素;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毕业生就业吻合度。  相似文献   

19.
法官职业化是法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官职业化的基础是法学教育,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以法官职业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为了避免两种职业的脱节,有必要在高校法学教师和法官之间进行良性互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互补,既能够提高高校法学教师的教学效果,避免法学教育的空洞、抽象甚至闭门造车,也可以促使法官对司法实践进行理论升华,提高其理论素养,同时二者的职业互动还有利于法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法律解释一直是法学研究中的个重要问题。但过去的仅揭示了法律解释的矛盾或片面的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本文作者就法律解释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一下法律解释的存在价值,并同时澄清一些对法律解释的偏见的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