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近几年,近海渔场各种捕捞作业发展迅速,渔船吨位、功率增大,捕捞强度过大,作业之间竞争激烈,灯围作业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灯围捕捞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劳动组合多,投入成本大;另一方面,受中上层鱼类资源年间波动和鱼价较低的影响,渔场各种作业的竞争,导致鱼群分散等,使  相似文献   

2.
苏联发明了用磁性渔网捕鱼,使鱼的捕捞量提高了80%。其方法很简单,只要用若干小的永久磁合金代替普通沉子,这样鱼群就会集在磁性网的周围,从而便于集中捕捞。鱼群喜欢接近磁性网,可能是由于生物的趋磁性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影响金枪鱼围网渔船捕获率的关键因子之一是目标鱼种的垂直行为规律,而鲣Katsuwonus pelamis作为金枪鱼围网最主要的渔获物,其垂直移动规律又与其摄食行为紧密相关。根据2004—2011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渔船的生产数据和观察员测量的生物学数据,分析了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投网频次分布、捕获率和渔获物的摄食状态,并探究了它们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昏(17:00—18:00)的投网次数最高,这可能是因为此时为鲣在一天中的摄食高峰期;捕获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下午的捕获率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上午,黄昏前达到顶峰,此时的高捕获率可能是因为水中的能见度下降,鱼群无法识别网具所致;在10:00—12:00和黄昏前(>16:00),鱼群的平均空胃率最低,其下午的平均胃饱满指数高于上午,这都与鲣的日摄食模式有关;相关分析表明,鱼群在不同时刻的摄食状态与对应的捕获率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P>0.05),因此,鱼群被捕捞时的摄食状态并不影响渔船捕捞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大伙房水库鲢鳙放养捕捞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矩阵描述了放养和捕捞的一般数量关系,根据这个关系,用过去数年的放养数据和渔获物的年龄组成数据,可以求得回捕率;将1998年秋和1999年春测定的该水库放养鲢、鳙的回捕率代入该矩阵中,得出其放养-捕捞的数量方程。该方程可以作为指导水库制订放养和捕捞计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数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美琪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2):32-32,77
阐述了数学在粮食产量预报、鱼群捕捞规模控制、乡镇通讯联络和农村电力供应稳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梯度依赖相关尺度方法,基于Argo实时观测剖面,以点对点的形式进行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随附鱼群区域温度垂直结构的构建实验,并在验证该方法有效性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捕捞点的温度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构建的温度垂直剖面的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在跃层深度处两者相差最大达0.45℃,且构建的温度剖面与实际观测值的温度偏差除跃层处较大(约为±0.5℃)外,其余水层基本接近为零。2017年8月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在近表层(5 m)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5~29.5℃,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至300 m处,适宜温度范围约为11.0~12.0℃。各个捕捞点均存在明显的温跃层,对应的平均温跃层上、下界深度和跃层强度分别约为80 m、270 m、0.08℃/m,跃层强度与渔获量近似呈正比关系。这些结论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同时表明本文方法可以为构建渔业捕捞点上的次表层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大拉网属于地曳网类渔具。其捕捞原理可按结构形式和捕捞对象的不同分为二种。一是莉用一定高度有囊或无囊的长带形网具,包围一定水域后,在岸坡或冰上、船上曳引并绞收两端曳纲和网具,缩小包围圈,迫使鱼群集中到囊网或取鱼部而达到捕捞目的;  相似文献   

8.
控制我国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9.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珙桐,对四川4个珙桐种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珙桐种群3大类土壤微生物数量大小顺序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微生物在不同珙桐种类土壤中数量表现为荥经卧龙峨眉北川。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对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影响最大的土壤因子是有机质,对真菌、放线菌数量影响最大的土壤因子是全氮。  相似文献   

11.
张乐  陈怀定  郑剑辉  丁悦秀  李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99-11301
[目的]判定南方拟的生活史类型。[方法]以15种已知生活史类型的鱼类的生态学参数作为参照,选择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W∞)、生长系数(k)、自然死亡系数(M)、初次性成熟年龄(Tm)、最大年龄(Tmax)和种群繁殖力系数(PF)等7个生态学参数,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对南方拟生活史类型进行判定。[结果]在16种鱼的第1、2及1、3主成分散点图中,南方拟均与r-选择鱼类聚成一簇。在聚类分析中,K-选择鱼类聚成一支,南方拟和已知的r-选择鱼类聚成一支;而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也表明,南方拟的产量曲线为典型的r-选择鱼类产量曲线。[结论]南方拟为r-选择鱼类。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2年9~12月的太湖鱼类资源调查,结合历年渔业捕捞数据及渔具渔法等资料,分析了太湖渔业的发展趋势及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湖鱼类捕捞产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近年来湖鲚等小型鱼类的比重不断增加,渔业资源的小型化衰退趋势明显。网簖与高踏网的捕捞产量主要集中在开捕初期,并且不同湖区的渔获物产量及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太湖各湖区的鱼类资源密度依次为湖心区〉东部湖区〉北部湖区;不同食性鱼类的资源分布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浮游食性鱼类的资源密度在湖心区最高,草食性鱼类则在东部湖区最高,这与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生物饵料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针对太湖捕捞渔业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合理调整开捕时间和强化大型经济鱼类的增殖放流等建议,以期为太湖渔业资源的合理调控和有序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刺鲳资源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对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渔业资源春秋两季调查的最新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刺鲳Psenopsis anomala(Temm inck et Schlegel)的资源状况。结果表明:刺鲳的渔获率、资源密度和资源量分别为0.97 kg/h、10.73 kg/km2和928.69 t;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秋季高于春季;其密集分布于水深为81~90 m(春季)和91~100 m(秋季)处;春季其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和优势体长组均大于秋季,其现存资源量为原始资源量的55.85%。针对该海域刺鲳鱼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作者提出了一些合理保护和利用该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秋刀鱼集鱼灯箱内不同灯位的照度实验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模拟灯箱光学特性实验,根据集鱼灯灯箱的平面照度分布,利用Matlab 7.0软件建立秋刀鱼集鱼灯照度分布模型,对秋刀鱼集鱼灯灯箱内不同灯位的照明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灯位的集鱼灯地面照度随地面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而灯箱内不同灯位的集鱼灯光强值变化规律与地面照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在距离原点1 m时均出现最大值,并且上部灯位光强>中部灯位光强>下部灯位光强;随着集鱼灯从上端向下端移动,光强系数k(L)逐渐减小。研究发现,中部灯位光强变化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灯箱的光强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陈瑜  李园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298-299
介绍了抬网结构、装配及起捕池塘商品鱼关键技术,指出抬网起捕商品鱼具有操作轻便、不伤鱼、回捕率高等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拉网式起捕商品鱼"缺氧、闷网、发病"等弊端,为高温季节起捕商品鱼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东海区底拖网对小黄鱼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东海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小黄鱼资源量发生了严重的衰退。为更有效可持续利用小黄鱼资源,本试验就东海区底拖网菱形目50、55、60、65、70、75和80 mm网囊网目对小黄鱼进行选择性研究,采用套网法对不同尺寸的网目网囊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当网囊为50和55 mm时产生较高逃逸率,但仍捕获大量当年生经济幼鱼;(2)随着网目由小变大,囊网捕获小黄鱼的平均体长、体重也逐渐变大;(3)拖网时间加长,由于网囊中渔获积累产生的堵塞效应,严重影响非目标鱼类的逃逸率;(4)根据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L0.5)与不同网目尺寸拟合的直线:L0.5=2.625M-30.7(R2=0.915)。结合现行可捕标准以及渔业生产,建议拖网网目尺寸至少为60 mm。  相似文献   

17.
杂交鲟和匙吻鲟HSP70 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法从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schrencki)和匙吻鲟(Polyodonspathula)肝脏RNA克隆获得HSP70基因的全长cDNA(HSP70 cDNA)。所测定的HSP70 cDNA序列与NCBI/GenBank上登载的鲫(GenBank No.DQ872648)同源性最高,杂交鲟和匙吻鲟分别达96%和98%,杂交鲟HSP70序列为382 bp,匙吻鲟为334 bp。将杂交鲟和匙吻鲟与其它脊椎动物HSP70氨基酸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相似度比较,鱼类与哺乳动物、两栖类非洲爪蟾之间HSP70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平均值分别为86.2%和86.8%。鱼类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大,平均为93.8%,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以HSP70核苷酸序列为分子标记,用MEGA4软件中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12个物种HSP70系统发育树,识别出3个大的单系类群:杂交鲟、匙吻鲟、团头鲂、鲫、鲤、斑马鱼聚为类群一(bootstrap 96);虹鳟和大西洋鲑聚为类群二(bootstrap 100);人类和褐家鼠类聚为类群三(bootstrap 89)。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研究了我国北方部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苗木叶水势Ψ_w与土壤含水量SWC呈明显的“反J型”关系,应用双曲线方程y=a+b/x和指数方程y=ae~(b/x)拟合效果最优.②不同树种Ψ_w随SWC下降的变化差异很大,从而表明不同树种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反应和适应不尽相同.依据Levitt和Kramer以及李吉跃等人对植物适应干旱方式的分类方法,应用系统聚类法将21个树种分为两大类4个亚类,即高水势延迟脱水树种(包括油松、樟子松、长白松、白皮松,华山松),亚高水势延迟脱水树种(包括二白杨、火炬树、华北落叶松),亚低水势忍耐脱水树种(包括文冠果、杜仲、沙枣、栾树、花椒、白榆、新疆杨.毛条、胡杨、红柳、侧柏),低水势忍耐脱水树种(包括山杏和山桃).相应于每一类为其建立了Fuzzy模式识别模型.这一模型可以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判别其它树种的耐旱机理及其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银杏叶片光响应下的气孔运动规律及相关机理。【方法】运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对不同光照强度(0、200、400、600、800、1200、1500、2000、2500 μmol·m-2·s-1)下银杏叶片气孔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性拟合分析。【结果】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中K元素浓度差与光照强度拟合方程为:y=0.296812076E-9x3-0.144161791E-5x2+0.171319903E-2x+1.33226634,R2= 0.812892,呈极显著相关性,光照强度的极值点为784.036 μmol·m-2·s-1;气孔开张度与光照强度关系拟合方程为:y=0.594592916E-9x3-0.307151239E-5x2+0.371863248E-2x+3.74379325,R2=0.915096,呈极显著相关性,光照强度的极值点为783.674 μmol·m-2·s-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几种元素中K元素对气孔开张度的直接作用最大,S和Cl元素对气孔开张起负作用;保卫细胞中K、Ca、S、Mn、Fe、Cl、Cu元素高于副卫细胞,副卫细胞中O、Mg、P含量高于保卫细胞;电镜观测发现银杏叶片气孔外围副卫细胞有角质唇形物突起(乳突),气孔内陷,是抗旱能力较强的形态特征之一。【结论】银杏叶片气孔开张度及保卫细胞、副卫细胞中营养元素差异与光照强度相关,气孔及其外围副卫细胞结构与抗旱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王怀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98-9301,9304
[目的]初步探讨嘉陵江下游白缘(鱼央)的年龄与生长。[方法]的以2003年采集于嘉陵江下游合川的白缘(鱼央)为对象,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渔获物由1~5龄组成,以2龄鱼为主,占统计总量的62.27%;体长范围在40.5~72.0 mm,以55.0~65.0 mm为主,占标本总数的81.31%;体重范围为1.3~7.5 g,以2.5~5.5 g为主,占总标本数的85.50%。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0.031 3x2.7568(r2=0.792 4),属于等速生长型。雌雄个体各龄的体长、体重生长不存在显著差异。雌性的肥满度较雄性大,且肥满度与年龄有关。雌、雄个体的肝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抛物线方程拟合白缘(鱼央)的生长方程所得体长、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y=0.037 4x2+0.332 7x+4.776 6;y=0.042 6x2+0.806 3x+1.912 0。[结论]为白缘(鱼央)的深入研究及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