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牛保种的最佳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经济用途的变化,我国开始对黄牛品种进行大规模的杂交改良,向肉役或奶役或乳肉役等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保持我国黄牛特别是秦川牛、南阳牛等良种黄牛品种的特性,如耐租饲、抗病力强和毛色稳定等,需要进行部分的保种工作。这种工作一般宜于在国营保种场进行,需要国家给予必需的保种费用。本文试以最优化方法来讨论黄牛品种保种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2.
山东黄牛改良方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役用黄牛今后要向哪种用途转化?向什么方向发展?是开展黄牛改良工作首先要碰到的问题,也是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山东省搞了10多年的黄牛改良工作,在改良方向上曾经走了一段弯路,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近来我国以黄牛改良为特点的肉牛业蓬勃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指出应处理好养牛经营形式千家万户与规模牛场相结合、黄牛肉用与肉役兼用相结合、黄牛改良选育与杂交、保种及利用相结合、高精料强度肥育与低精料适度育肥相结合等几个问题;并就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对提高繁殖成活率、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日增重的要求和影响规模牛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提高养牛科技水平等问题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华南地区黄牛体型小,生产性能低,一般以役用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对役力的需求逐步减少,牛的役用价值随之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养牛一年仅用牛1—2个月,或养牛仅为集肥之用。农民反映养牛不合算,经济效益低。另方面,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肉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就提出了黄牛必须从生产资料转化为生活资料的问题。也即必须从单一的役用转化为奶、肉、役兼用多种经济用途,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养牛效益。因而从客观上就确定了黄牛必须进行改良的发展战略。现就此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和设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黄牛将逐渐由单一的役用向乳肉役或肉乳役等兼用方向发展;由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方向转化。目前,我市渭北旱原的山地牛,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引用秦川牛对当地牛进行了多年的改良,当地牛血液中含有了不同程度的秦川牛成份,毛色趋于  相似文献   

6.
“甘肃黄牛转化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总课题设计提出陇东地区黄牛改良向肉役兼用方向发展。试验已证明西本、利本等杂种一代的肉用、役用性能均比本地牛有很大提高。产奶性能不仅是乳用牛的主要经济性状,而对肉役兼用牛来说,奶多可使犊牛生长快、发育好,并为后期生长发育创立良好基础。为了探讨杂种一代牛泌乳性能、为今后黄牛转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6年8月—1987年7月进行了本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86年全国黄牛水牛改良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已进入黄牛、水牛由役用向乳肉用或乳肉役方向转化,从自给性半自给性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的转折期,提高肉和奶的产量已提到重要地位。现就如何提高牛肉和牛奶的商品率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 1 提高牛肉的商品率畜牧业先进的国家,肉牛出栏率多数在30%以上,表明提高牛的出栏率,是增加肉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环节。在黄牛约占48%、水牛52%比例下,1981~1988年广西牛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86±1.68%,期内适龄母牛占总牛数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陇南黄牛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省列课题提出陇南黄牛杂交改良向乳、肉、役兼用方向发展。实验已证明西本等一代杂种牛的生长速度、肉用、役用性能均比本地牛有很大提高,对乳、肉、役兼用牛来说,产奶性能的测定可以估测该牛的经济效益和犊牛生长发育的依据。为了探讨西本一代牛泌乳性能,为今后黄牛转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年3月—11月进行了本试验,现总结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9.
(一)肉牛杂交改良的历史 追溯我国黄牛改良史,早在30年代就引入黑白花牛,短角牛等进行改良,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引进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先后从国外引进乳用黑白花、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肉用的夏洛来、利木赞、海福特、安哥斯等品种,改良我国的黄牛,使黄牛从单一役用向着肉、乳、役兼用方面发展。经多次试验研究,确定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利木赞牛为改良当地黄牛的当家品种,吸收了外来品种的优点,改进了体型结构,提高了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0.
养牛,怎样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最近到一些专业户去调查,总结他们的经验,用“八改”保“一最”是个好办法: 一、改一用牛为多用牛。黄牛肉质差,出栏慢,效益低,养黄牛主要为役用。如果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黑白花牛为父本,改良黄牛,向肉、乳、役三兼用发  相似文献   

11.
阜阳地区是安徽省的重点小麦产区之一,年播种小麦1100万亩,产麦秸25亿公斤。麦秸是本地区100多万头黄牛的主要饲草。随着人们对黄牛要求的改变,本地黄牛将由役用向肉役兼用方向转变。而麦秸营养差、消化率低,不能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急待提高其营养价值和消化率。为此,我们于1985年1月至9月在毫县家畜改良站做了一次尿素氨化麦秸饲喂肉牛试验。  相似文献   

12.
晋南黄牛是我酬黄牛六大良种之一,这诚然是不错的。为避免引起品种混杂而多年来严禁引进外种。这个“封锁”也显然是应该的。但我个人长期以来对此有不同看法,分歧就在于:1.晋南黄牛到底要向何处发展?如果向乳肉方面发展其生产性能离不高?适不适应当今的社会要求;2.保种需要多大范畴,能否把保种和改良区分开来,以便解放大多数,为社会增加财富。  相似文献   

13.
秦川牛是产于陕西渭河流域关中广大平原地区、国内外驰名的地方良种,具有体格高大,体质紧凑、结实,肉、役性能较高,毛色紫红,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等特点。全国许多省、区用它来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显著,深受省内外广大群众欢迎。但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期作为单纯役用的秦川牛,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向乳、肉、役综合利用方向转化,以迅速提高其乳肉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为此,1979年农业部给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农区养牛业在大发展的基础上“肉改”工作蓬勃开展。由于冻精配种的推广和普及,“肉改”杂交牛犊已有相当数量,我们南阳地区目前已有肉杂牛8.53万头,在非保种地区及山丘地区肉杂改良牛犊已占犊牛总数的28.3%。由于肉杂改良牛的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快、经济效益高,今后“肉改”势头仍将加快,南阳地区冻精站1989年以前基本上只生产黄牛冻精,而近年来每年生产肉牛冻精12万份,仍然供不应求。黄牛由单一役用向肉役兼用或以肉为主的改良转化中,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一、提高繁殖成活率 黄牛单一役用时,主要经济效益表现在役用方面繁殖成活率往往很低,农区牛的繁殖成活率仅30~35%,近几年来多数地区已达到50%左右,在“冷配”  相似文献   

15.
宣汉黄牛属山地役用型地方品种,80年代以来用西门塔尔品种杂交改良,杂交后代具备了乳、役、肉兼用性能.2000年我们又引进世界著名肉牛品种杂交改良宣汉黄牛,其改良效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役牛必须向乳、肉型改良。永吉县从1978年开始用西门塔尔种牛和夏洛来种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根据1981年测定,永吉县的黄牛用兼用型西门塔尔种牛改良效果比较明显。虽然改良牛的生长曲线明显高于本地牛,但是随着月龄的增长而降低。其原因是:由于改良犊牛初生重大于本地犊牛,而且对饲养条件及饲料的要求也高于  相似文献   

17.
养牛,怎样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最近到一些养牛专业户调查,总结他们的经验,用“八改”保“一最”是个好办法: 一、改一用为多用牛。养本地牛(如水牛、黄牛)主要为役用,肉质差,出栏慢,效益低。如果用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黑白花牛为父本,改良黄牛,向肉、乳、役“三兼用”发展,不仅可以役用,而且产公牛可发展为肉牛,产母牛可成为奶牛。农民从改良中得到实惠,他们说:“黄牛变肉牛,  相似文献   

18.
我州养牛业生产正处在由封闭式、自给自足、以役用为主的养牛业向开放型、商品型的以肉用为主的外向型养牛业转化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提高黄牛的经济效益,是养牛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延边黄牛虽然是我国地方良种,役用性能高,但它具有生长发育慢、增重不快、尻部尖斜、大腿肌肉不够充实、母牛乳房发育差、产品率和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缺点。为了提高延边黄牛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农村养牛户增肉增收新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19.
鲁西黄牛是我国著名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以体型大、肌肉丰满、肉质鲜嫩、耐粗饲、好管理的优良特性而驰名.近年来,在我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鲁西黄牛由役肉兼用向肉役兼用和肉用方向急刷转化,在饲养上继续沿用农村习惯饲养方法已不能适应,采取哪些育肥技术?是鲁西黄牛饲养技术中急需解决的课题,而且在科研和生产中形成的成果和资料还不多,采用标准饲养配合日粮进行育肥尚未见报导.为了探索鲁西黄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商洛地区重视养牛业的商品生产开发,坚持黄牛改良,使养牛业开始由单一的使役向肉乳役兼用方向转化;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的专业化方向转化:由不重视商品生产向商品生产方向转化。并出现以下7个方面的新变化。1. 养牛存栏量回升。据1987年末统计,牛存栏20. 21万头,比1984年16. 51万头增长22. 4%。接近最高年份1980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