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许多母畜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所以在胎儿阶段及刚出生的幼畜血液中,一般都不含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含量很低。因此幼畜对许多病原微生物非常容易感染。其中以马、牛和猪最明显。哺乳期不喂给初乳或乳汁(母乳),幼畜得不到足够的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幼畜的生理特点,幼畜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母体,特别是初乳含有大量抗体,具有预防、抵抗微生物入侵的作用,对幼畜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1引起幼畜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1.1母畜的一些疾病如乳房炎、慢性消化不良、寄生虫病等,可通过乳汁感染、产道感染而引起幼畜发病。1.2幼畜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刮风下雨均可引起幼畜的消化不良。1.3幼畜各个器官系统组织结构发育不健全,对一些病原的防护能力较差,小肠的蠕动较弱,消化腺的分泌较弱,消化食物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对部分病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FMD)是感染反刍动物和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主要依赖疫苗控制口蹄疫的国家里,幼畜从初乳中获得特异性抗口蹄疫病毒抗体,这些母源抗体(MDA)能及时预防口蹄疫病毒的感染,但同时也干扰接苗后主动免疫抗体的产生。然而,在MDA存在时,机体对感染的敏感性先于其对疫苗作出的应答。目前有效的疫苗还不能克服MDA的控制作用,对幼畜只能采取隔离措施。初生犊牛能通过产生中和抗体对蓝舌病病毒和(FMD)病毒  相似文献   

4.
初生的牛、羊、猪几乎完全靠初乳被动获得免疫球蛋白(抗体),母畜的子宫内母源抗体的传递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初乳中的抗体可保护初生幼畜不受外来疾病的侵袭,因此,初乳必须具有较好的质量,动物出生后24小时内能吃到初乳。这样,幼畜就能对母畜感染过的疾病或接种过疫苗的疾病产生抵抗力。母畜产生抗体的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抗原(即疾病、疫苗)类型、抗原数量(即强度)和感染疾病或疫苗接种的时间,此外还与母畜个体免疫能力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初生的牛、羊、猪自身没有免疫能力,到4周龄以上才能产生。4周龄前,如果不能稳定地从母畜被动获得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5.
幼畜感染疾病有季节性,幼畜抵抗力差,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容易受到感染,每年冬春雨季是幼畜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本文针对冬春两季幼畜存活率降低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还发生相应的疾病 ,造成免疫失败。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不排除有疫苗质量问题的因素 ,尤其是使用了非正规厂家的产品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 ,综述如下。1 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对初生幼畜有保护作用 ,但也会影响幼畜的免疫效果 ,即母源抗体的双重性。因此 ,幼畜使用疫苗能否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与母源抗体滴度有关。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 ,实施免疫接种 ,疫苗病毒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不起保护作用。因此 ,在实施免疫接种时要考虑母源抗体的滴度 …  相似文献   

7.
新生幼畜败血症的致病菌为各种化脓性细菌,其中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最常见,大肠杆菌次之。感染可发生在胎内,也可在分娩过程中因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而感染,或在出生后致病菌由脐带、皮肤和各部粘膜侵入血液而引发。由于新生幼畜的抵抗  相似文献   

8.
抗母源抗体干扰的病毒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许多传染病 ,幼畜从初乳或家禽从卵黄可获得特异性的抗体 ,这些母源抗体可以预防微生物的感染 ,但同时也干扰疫苗接种后主动免疫抗体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已出现了许多抗母源抗体干扰的疫苗 ,如痘病毒载体疫苗、以高分子微球作载体制备的口服疫苗、多肽 -免疫刺激复合物 ( ISCOM)疫苗、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DNA疫苗等。文章着重对母源抗体的由来、免疫抑制原理、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接种后主动免疫抗体产生免疫的理论与事实根据、早期抗母源抗体干扰的措施 ,以及作为具有抗母源抗体干扰作用疫苗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幼畜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病,若治疗不当,容易导致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等,严重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中兽医学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称谓,临床多将其归属于虚体感冒、伤风等范畴。笔者仅就其中兽医病因病机及临床辨治浅谈体会如下。1病因探讨1.1体质稚弱,邪气易犯就幼畜  相似文献   

10.
幼畜抗肠道感染免疫林继煌,徐元昌(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幼畜腹泻是影响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主要依赖于母畜提供坚强的被动免疫以保护幼畜免受早期感染以及幼畜自身逐渐产生的免疫力以抵御外来病源的侵袭。本文拟对猪、牛...  相似文献   

11.
幼畜消化不良是幼畜由于消化障碍或胃肠道感染所致的以腹泻为主症的疾病。驹、犊牛、羔羊及仔猪均可发生,各季都有发病,而以春季较多见,且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新生幼畜大肠杆菌病的特殊予防法,是用较为流行的O血清型艾希氏菌的分离株制成菌苗给母牛和母猪接种、或应用大肠杆菌高免血清给幼畜注射来实现的。但都不能保证新生犊牛和仔猪不发病。因为用菌苗为抗原免疫怀孕母畜而获得的高免血清中,不可能含有引起各个农场幼畜发病的艾希氏菌各种血清型的抗体。  相似文献   

13.
RRSI(反复呼吸道感染)指的是在一天当中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非常频繁,故被称之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果没有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会造成幼畜出现心肌炎、哮喘、肾炎等相关疾病,严重的还会造成幼畜死亡。因此,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笔者就其中兽医病因机制和辨治给予分析研究,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 免疫接种的目的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把有效的疫苗引入动物体内,让动物产生主动免疫来防止某些特定传染病,同时通过母源抗体来预防幼畜(禽)早期感染。免疫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点,除注射法外,尚有滴鼻、刺种、饮水、口服、气雾等方法。目前,常用的是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牛皮蝇蛆病是世界上危害人畜健康的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在家畜生产中,该病对牛的危害最为严重,玉树地区牛皮蝇病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仅感染牛、马、骡、驴,人感染的病例在牧区也常见。牦牛感染牛皮蝇后,造成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肉品质下降,皮张废弃,尤其是对幼畜影响严重,常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幼畜死亡率增高,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全面防治玉树县牛皮蝇病感染,玉树县从2006年开始。  相似文献   

16.
胎儿和新生幼畜的免疫机制及其免疫程序的合理制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胎儿期的免疫系统不完善,但也能产生抗体,72日龄猪胎儿对细小病毒可产生抗体。132—150天的胎犊也能对钩端与流感Ⅲ型产生免疫力,但不牢固。胎儿的吞噬细胞缺乏杀菌能力,到100天胎龄时达到成年猪的水平,新生幼畜的血液内也缺乏某些补体成分,因而调理活性表现微弱,易于发生感染。胎儿抗感染强度较成年动物为弱,给妊娠50天的母羊注射对成年羊不致病的兰舌病毒疫苗,可发生胎儿神经系统严重病变,给100日龄或出生羔羊注射反应轻微,出生前犊牛感染鼻气管炎毒可以致死,生后感染,病程轻微。从母畜传给子代免疫力,因动物种类不同而  相似文献   

17.
一、免疫程序制定及免疫途径不合理1、母源抗体的影响:由于近年来种畜、种禽各种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幼畜、雏禽的母源抗体水平可能显著提高,若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忽视了这个问题,过早接种,那么疫苗注入机体内时,就会被母源抗体所中和,从而影响了免疫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1早喂初乳初乳中富含抗体,幼畜获得抗体有3个途径:(1)在胎儿期通过胎盘将球蛋白传递给胎儿;(2)通过初乳获得抗体;(3)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如家兔。羔羊不像家兔那样,而是从初乳中得到抗体。初乳除抗体外,营养极为丰富,与常乳相比较,干物质含量高1.5倍,脂肪高1.0倍,维生素A高10~30倍,容  相似文献   

19.
家畜肺炎在兽医临床上常见多发,而且多和呼吸道病毒(如流感、副流感、腺病毒)混合感染,特别是幼畜,因其机体抵抗力较差,更易感染。以往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疗效不明显。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幼畜肺炎76例,治愈65例,治愈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生产的多种畜禽疫苗,均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在防疫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疫苗的使用上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如不考虑幼畜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接种疫苗,结果仍然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