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 4 种药剂浸种处理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安全性较高;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400倍和80%乙蒜素乳油2 000倍液处理、25%氰烯菌脂悬浮剂2 000倍+45%咪鲜胺乳油3 600倍混配液处理对水稻恶苗病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单独使用氰烯菌脂、咪鲜胺处理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出更好的浸种药剂以替换17%杀螟·乙蒜素WP,于2015年进行了浸种药剂25%氰烯菌酯SC防治水稻恶苗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氰烯菌酯SC浸种后,水稻恶苗病秧田病株防效、穗期病穴防效、病株防效均为100%,与17%杀螟·乙蒜素WP的应用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开展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不同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9%吡萘·嘧菌酯SC 1000倍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最高防效达81.25%;29%吡萘·嘧菌酯SC 1500倍和32.5%苯甲·嘧菌酯SC 1500倍液防效次之,以上几种药剂生产中均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新型杀菌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有效防治恶苗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评价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25%氰烯菌酯悬浮剂0.25ml/kg种子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0.15 ml/kg种子与种衣剂混用对水稻安全且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较好,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咪鲜胺和单独使用种衣剂。[结论]建议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5.
进行25%氰烯菌酯(劲护)悬浮剂浸种对稻种安全性及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劲护)悬浮剂1 000~4 000倍液浸种72 h,对种子破胸露白率和发芽率没有表现抑制现象,对水稻安全。分蘖期和拔节期均未查到恶苗病,表明其对早稻恶苗病有良好的防效。从经济、有效的角度看,在生产上推荐3 000~4 000倍液浸种为宜。  相似文献   

6.
3种药剂浸种对水稻安全性及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3种水稻种子处理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水稻安全性及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浸种剂浓度较大时,对水稻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建议使用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浸种,不仅对水稻萌发及成苗安全,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但需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恶苗病的抗性产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明确不同杀菌剂的不同处理方式对直播晚稻安全性及恶苗病的防治效果。比较了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成苗及对恶苗病防治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种子发芽势均低于对照;24.1%肟菌酯·异噻菌胺800倍、4.23%甲霜·种菌唑400倍、40%丙硫·戊唑2 000倍及17%杀螟·乙蒜素300倍处理发芽率分别达到88.3%、90.3%、91.7%、91.0%,显著高于对照,其余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25%氰烯菌酯+25%咪鲜胺1 500倍浸种种子成苗率达93.7%,显著高于对照,17%杀螟·乙蒜素300倍浸种种子成苗率为67.5%,显著低于对照,其余处理种子成苗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5%氰烯菌酯1 500倍浸种和10%噁霉灵·精甲霜·氰烯酯175 mL·kg-1拌种处理对苗期和分蘖期水稻恶苗病的防效均较低,17%杀螟·乙蒜素300倍浸种在苗期和分蘖期对恶苗病防效分别为80.2%和80.6%,其余处理均高于86%。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农药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5%氰烯菌酯SC,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据试验,在小麦齐穗初花期(扬花5%~10%)用第一遍药,隔5~7 d用第二遍药,施用25%氰烯菌酯SC1 050 g/hm~2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56.08%、58.05%,与施用40%多·酮WP 2 250 g/hm~2的防治效果相当;施用25%氰烯菌酯SC 1 500 g/hm~2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68.61%、72.15%,优于施用40%多·酮WP 2 250 g/hm~2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稻恶苗病是重要的水稻病害。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并进行了新型药剂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的浸种试验,通过室内发芽率测定等试验评价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桶混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桶混浸种48 h对杂交稻芽和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出芽率无显著影响。药剂筛选试验发现,各处理2 a防治效果不稳定,但当前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不佳,0.3%四霉素水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0~8 000倍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0和1 000倍各小区均未查到恶苗病病株。0.3%四霉素水剂和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可以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10.
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等4种药剂处理水稻种子,预防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500倍液浸种或种子用4 mL·kg-1药剂包衣后浸种对水稻恶苗病防效分别为100.0%和97.2%,效果好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2 mL·kg-1、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浸种,并且对水稻立枯病具有良好预防效果,防效达100%,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相当。  相似文献   

11.
25%氰烯菌酯和20%氰烯·杀螟丹对水稻苗期、分蘖期恶苗病防效均优异,与其浸种方式和浸种时间关系不大;亮盾、亮盾+适乐时对水稻苗期恶苗病防效优良,略低于氰烯·杀螟丹防效,远远高于常规药剂;亮盾对水稻分蘖期恶苗病防效下降,适乐时与亮盾混用延长了恶苗病防效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2.
25%氰烯菌酯和20%氰烯·杀螟丹对水稻苗期、分蘖期恶苗病防效均优异,与其浸种方式和浸种时间关系不大;亮盾、亮盾+适乐时对水稻苗期恶苗病防效优良,略低于氰烯·杀螟丹防效,远远高于常规药剂;亮盾对水稻分蘖期恶苗病防效下降,适乐时与亮盾混用延长了恶苗病防效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3.
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500倍液等5种药剂,分别在镇稻14、皖稻86、盐丰稻2号等3个感病品种上进行试验,探索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种子处理药剂和处理方式。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500倍液、55%二硫氰基甲烷水剂5 000倍液浸种处理,15%多·福悬浮剂1∶25包衣处理对水稻恶苗病均有好的防治作用,且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伊犁地区开展了筛选水稻病虫害防治药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秧苗期1 7%杀螟·乙蒜素w p对水稻出苗有一定影响,25%氰烯菌脂sc对水稻出苗有促进作用;对恶苗病的防效20%氰烯·杀螟丹w p、1 7%杀螟·乙蒜素w p200倍+25%咪鲜胺ec2 500倍液的防效较好;对稻瘟病的防效以1 7%杀螟·乙蒜素w p与25%咪鲜胺ec复配的防效较好;对稻水象甲的防效以1 7%杀螟·乙蒜素w p防效较好。1 7%杀螟·乙蒜素w p对稻水象甲、稻瘟病的防效虽然较好,但影响水稻育秧的出苗率,可以结合复配25%咪鲜胺ec2500使用,20%氰烯·杀螟丹w p既能防治稻水象甲,也能防治稻瘟病,对水稻育秧出苗影响较小。综上所述,生产上可以建议使用1 7%杀螟·乙蒜素w p200倍+25%咪鲜胺ec2 500倍液、20%氰烯·杀螟丹w p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药剂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进行苗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处理的秧苗素质高,对水稻生长安全,对水稻恶苗病防效好,防效为100%。3%咪鲜胺·恶霉灵悬浮种衣剂的药种比分别为1∶105、1∶135、1∶165,对水稻出苗率有抑制作用,降低水稻出苗率较明显,对水稻不安全,对水稻恶苗病防效为83.2%~93.7%。  相似文献   

16.
咪鲜胺等药剂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咪鲜胺和氰烯菌酯对种子浸种,进行预防水稻恶苗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氰烯菌酯浸种对水稻恶苗病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氰烯菌酯防效优于咪鲜胺,其安全性好,对稻种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对发芽势均有一定的影响,氰烯菌酯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5%氰烯菌酯悬浮剂为供试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浸种处理对秧田恶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96.70%~100.00%,对本田恶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97.62%~100.00%,防治效果好,对作物生长安全。推荐用量以3 000~4 000倍液为佳,按种子与药液1.0∶1.2的比例进行浸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浸泡法测定了32.5%SC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对甘蔗凤梨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甘蔗下种期使用32.5%SC苯醚甲环唑·嘧菌酯1500倍液浸泡蔗种茎5min.对甘蔗凤梨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68.93%,显著优于25%SC嘧菌酯1500倍液、50%WP多菌灵1000倍液的。该药对蔗种安全、高效.是防治甘蔗风梨病较为理想的新一代农药,使用剂量,以15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第三次药后10d防效达77%以上,对香蕉叶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20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相对较差。生产上,推荐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天长市场上几种新型杀菌剂对新麦21赤霉病的防效,特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6%氰烯菌酯·12%戊唑醇SC、15%氰烯菌酯·5%己唑醇SC、8.5%戊唑醇·26.5%福美双SC、25%氰烯菌酯SC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高于70%甲基硫菌灵WP的,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推广应用,生产中赤霉病流行的年份建议取代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