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充分湿润与淹水栽培对设施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充分湿润和淹水栽培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差异不大,均会使04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和04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和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小幅下降;两种水作后期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小幅下降;两种水作后期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均略有增加,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均略有增加,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20g/kg以上;两种水作均会降低土壤酶的活性,但充分湿润栽培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小。相关分析发现,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充分湿润与淹水栽培对设施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充分湿润和淹水栽培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差异不大,均会使0~4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和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小幅下降;两种水作后期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均略有增加,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20g/kg以上;两种水作均会降低土壤酶的活性,但充分湿润栽培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小。相关分析发现,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设施菜田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剖面中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及电导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及电导率有增加的趋势。(2)0~40 cm土层,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及电导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土壤养分出现表聚现象,在20~40cm、40~60cm土层无明显变化。(3)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处于较低水平,种植3年以上的设施菜田硝态氮含量出现"陡增"现象,有次生盐渍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菜田土壤肥力、盐渍化及酸碱度的影响,采集西安市8个涉农区县露地、大棚和日光温室全部菜田共422个样本0~20 cm土样进行了土壤养分及盐分和p H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大棚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露地和大棚蔬菜土壤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变化,大棚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大棚和日光温室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总的来看,随种植年限增长,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养分富集十分明显,这与设施蔬菜化肥投入过高有关,必须控制设施蔬菜化肥用量,从而避免肥料的浪费与环境污染。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盐分均无显著变化,但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是露地蔬菜的2.2~2.3倍,土壤电导率是露地的2.0~3.3倍,说明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和盐分累积十分明显,对蔬菜生产形成潜在不良影响,应通过控制化肥用量加以防控。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p H值均无显著变化,两者之间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为设施栽培土壤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农田和菜地土壤为对照,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5个不同种植年限(1,3,5,7,10年)的25个大棚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40cm)土壤的pH、电导率及养分含量,通过分层聚类分析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土壤养分指标。【结果】相对于农田和菜地土壤,种植1~5年的设施栽培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有效态锰、铜、锌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升高,种植5~10年后各养分含量则趋于稳定,其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种植1~3年时,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电导率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各种植年限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电导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设施栽培土壤的硝态氮累积形成了一定的硝酸盐淋溶和次生盐渍化的风险。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栽培土壤pH呈下降趋势,且与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硝态氮和速效磷的累积是导致土壤pH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以pH、有机质、速效磷和有效锌为典型指标,来表征土壤养分随栽培年限的变化状况。【结论】与农田和菜地土壤相比,设施栽培土壤pH下降、电导率上升且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应提倡合理施肥,以保证设施栽培的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秸秆还田和氮肥供应对设施蔬菜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夏秋茬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氮肥供应情况下设施番茄土壤0~20 cm土层土壤肥力和土壤氮素淋溶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提高了土壤0~2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不同秸秆还田量均可以提高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施加氮肥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和氮肥减施可以分别降低淋溶液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浓度和淋溶损失量,最高可降低全氮淋溶损失量31.44%和49.25%,氮肥减施可降低硝态氮淋溶损失量达56.65%;秸秆还田和低氮肥供应可以增加设施番茄的产量,氮肥过量会导致设施番茄减产。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榆树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趋势及其规律,以大青山3种不同林龄(10、25、40 a)榆树林为研究对象,测定0—10、10—20、20—30、30—40 cm土层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共8个指标,分析不同林龄榆树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林龄增加榆树林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速效氮、速效磷先升高后降低,土壤pH逐渐降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现较明显的表聚现象。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林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蔗糖酶、脲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酶活性逐渐降低。土壤养分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速效氮和速效磷与蔗糖酶和脲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速效钾和有机质与过氧化氢酶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5 a林龄0—10 cm土层土壤肥力最高。研究结果为榆树林可持续经营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陕西关中蔬菜设施栽培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陕西关中主要蔬菜产区设施栽培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现状,探讨了习惯施肥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试验菜地氮、磷、钾肥施用不合理,作物所需钾肥仅靠有机肥补充;设施栽培0~2 m土层硝态氮累积总量远远高于相邻粮田,硝态氮含量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二者呈显著负相关;部分试验地1~2 m土层中硝态氮相对含量大于40%;部分区域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接近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限地表覆盖对毛竹林土壤酶 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年限地表覆盖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土壤酶、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山地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覆盖1年翻土、覆盖2年翻土和自然生长(对照)的毛竹林0~50 cm土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毛竹林地表稻草覆盖年限的增加,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下降的趋势,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和对照相比,部分土层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着覆盖年限的延长而提高,在10~20 cm土层达最大值;与对照样地相比,地表覆盖后,土壤脲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均较高,并且在部分土层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各层土壤养分含量都随着覆盖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覆盖后,10~20 cm土层处土壤养分元素含量达到最大值。(3)地表稻草覆盖后,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具有相关性,土壤全氮、有效磷等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土壤各养分元素含量和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毛竹林地表稻草覆盖后,土壤中不同酶的活性随着覆盖年限的延长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地表稻草覆盖年限的增加也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土壤酶和土壤养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津市主要蔬菜产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棚内菜地耕层土壤及0~90cm垂直分层土样,研究蔬菜地氮肥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耕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表现为蓟县>西青>静海>北辰,且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递减趋势;蔬菜地土壤盐分与土壤硝态氮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手持田间快速硝态氮测定仪对农田测土施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露地与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pH值及无机氮含量变化特征,给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米林县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1 a、4 a和6 a)和相邻露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露地和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0~20 cm表层)和(0~70cm剖面)土壤无机氮浓度及pH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浓度表现为,1 a大棚4 a大棚6 a大棚露地;铵态氮浓度表现为,6 a大棚4 a大棚露地1 a大棚;pH值分布为,1 a大棚露地4 a大棚6 a大棚。随着剖面土壤层次的加深,大棚土壤硝态氮及矿化氮浓度呈降低趋势,露地土壤硝态氮浓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露地土壤铵态氮及矿化氮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与露地相比,大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及pH值具有更大的垂直空间变异性。土壤pH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露地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蔬菜大棚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大棚土壤pH值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露地土壤pH值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林芝区域大棚生产过程中,表层土壤酸化现象加重,且增加了土壤无机氮的积累,故在生产管理中宜适当减少氮肥的供应。  相似文献   

12.
王思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50-2951
大棚栽培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土壤中盐分含量高于露地,pH值低于露地,养分含量高于露地,土壤物理性质优于露地;随着大棚栽培年限增加,山东省大棚栽培土壤盐渍化程度逐年加剧;土壤盐分主要积聚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盐分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太行山南麓3种典型人工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选取太行山南麓20年生侧柏、刺槐、栓皮栎人工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含水率和孔隙度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3种人工林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碳、氮(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总体上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最高、侧柏人工林最低。3种人工林林下土壤剖面的C/N比值介于6.44~12.00,没有明显差异。3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除侧柏人工林)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3种人工林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除侧柏人工林)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容重与之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仅侧柏人工林的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不同有机肥对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了甘薯地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全氮、硝态氮、速效磷、全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总体上呈增加趋势,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以牛粪处理最低,10~30 cm土层以CF处理最低;0~30 cm土层牛粪处理土壤全氮最高,30~60 cm土层鸡粪处理全氮最高;0~20 cm土层鸡粪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20~30 cm土层猪粪处理硝态氮含量最高,30~60 cm土层CF处理硝态氮含量最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0~1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以鸡粪处理最高,10~60 cm土层以猪粪处理最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全钾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0~30 cm土层鸡粪处理全钾含量最高,30~60 cm土层猪粪处理全钾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选取陕北延安市子长县具有代表性的设施农业土壤,以不同建棚年限(1、3、6、11a)的设施农业土壤为试验材料,分别取0~10cm、10~20cm和20~40cm的分层土样,以大田土壤作为对照,对其基本养分含量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栽培年限、不同土壤层次设施农业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和富集规律,对设施农业土壤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设施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都表现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都是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含量逐渐降低。并且0~20cm的含量和增加幅度都要高于20~40cm。随着设施土壤种植年限的增加和逐年肥水的施入,全氮、碱解氮含量也逐渐富集。设施农业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高于对照。(2)硝态氮和铵态氮随着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含量逐渐升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含量逐渐降低。相同地方和相同种植时间的设施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相比较,硝态氮要高于铵态氮含量。(3)设施农业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由于大多设施作物属于浅根性作物,逐年施肥大多集中在0~20cm,因此,0~20cm的含量要高于20~40cm的含量。在0~11a内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磷素含量逐渐呈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磷素养分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pH值表现为免耕旋耕翻耕,土壤容重表现为免耕翻耕旋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含量和有效养分(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变化均呈现出一致性规律,具体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与免耕相比,翻耕和旋耕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和纤维素菌)数量、土壤酶(蔗糖酶、脱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明显的增加,具体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蔗糖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蔗糖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微生物量碳仍是有效养分的主要来源,其中土壤pH值对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贡献为负,这是造成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差异的重要原因。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与微生物量氮含量、固氮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固氮菌数量主要依赖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7.
张生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74-12175,12183
[目的]为青海省设施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温室栽培。[方法]测定不同地区、种植年限设施土壤中全盐、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与露地土壤养分作对比。[结果]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达到了0.31%,是露地的4.2倍,次生盐渍化发生率达到了65%。而且随着温室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含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剖面土层的加深,盐分和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主要集中有表层,存在一定的表聚倾向。[结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青海省设施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以飞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及飞播马尾松—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2种林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种林型同一土层蔗糖酶活性、全氮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脲酶活性在0~10 cm土层差异显著(P0.05),酸性磷酸酶活性在10~20 cm和20~40 cm土层差异显著(P0.05),全磷、有机质质量分数在0~10 cm、10~20 cm土层差异显著(P0.05);随着土层加深,2种林型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土壤养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脲酶、蔗糖酶与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酸性磷酸酶与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分析表明,飞播马尾松纯林补植木荷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脲酶、蔗糖酶的活性,改善土壤状况。  相似文献   

19.
以宁波市主要叶菜类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了不同深度(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等指标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叶菜类蔬菜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高于浙江省蔬菜种植区平均水平,有效磷含量中等,硝态氮含量偏低,土壤硝态氮富余风险较小。土壤速效养分呈现表层高于亚表层,且大棚表层土壤速效养分高于露地(有效磷除外)。不同区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效磷等指标变异程度较大,表层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和全氮等性质变异程度高于亚表层,大棚土壤表现出一定的酸化和次生盐渍化危害。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和平衡施肥制度来保证宁波市叶菜类蔬菜种植区的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20.
江苏宜兴地区典型菜地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宜兴市典型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采样,并做土壤养分均衡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和露地土壤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且耕层(0~25 cm)酸化程度大于亚耕层(25~50 cm),大棚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露地蔬菜地土壤,两种栽培模式下蔬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都有在表层过量累积趋势,且大棚蔬菜地较露地蔬菜地土壤更明显,而速效钾在露地蔬菜地土壤的积累较大棚蔬菜地更明显.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硫、交换性Ca2+、交换性Mg2+及有效锌、有效硼等都处较丰水平,而土壤有效硅含量较低,增施硅肥可能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对大棚蔬菜进行盐分分析表明:10个点的蔬菜大棚土壤已达到中盐土盐渍化水平,其中盐分大于1.0 g/kg小于2.0 g/kg的占50%,盐分接近3.0 g/kg的比例为40%,对应的土壤电导率也呈相同趋势,且所测定土壤盐分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重施氮肥造成的硝态氮积累是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