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纳米科技是21世纪三大前沿科技领域之一,各发达国家的许多产业均在开发研究。法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均已应用纳米科技养虾,我国在上世纪末已开始探索,广东已走在前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运用了上海的“三合一”和“三加一”纳米对虾养殖的复合技术。  相似文献   

2.
纳米功能材料应用于上海郊区对虾养殖正值萌芽期;在2003年初试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在奉贤、南汇、金山、嘉定、青浦等区推广。根据纳米功能材料的机理,应用于养虾,初步探索具有一定效果。如:“促进生长,节约饲料”;“减少换水,改善水质”;“抑制虾病、推迟发病、“小分子水,长效记忆”。但实践证明当今的纳米功能材料尚在发展,并非已经“万能”,尚需与其他高新技术集成,当是今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几年对虾病毒病害在我国北部沿海暴发流行的现状,我们在山东圣海集团养虾场进行了1年三茬养虾试验,现将主要技术措施和经验介绍如下:1 放苗前准备工作 面积为80亩的虾池1个,东西长方形,池底为沙泥底质,中间筑土坝平均分成两半,一半蓄水,另一半养虾。虾池两端  相似文献   

4.
对虾安全养殖技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笔者运用纳米科技等综合技术对对虾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试验。实践证明,只要具备对虾健康养殖的基本条件及选用无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ke,SPF)虾苗,遵循物理学原理,运用纳米量子生物效应等综合技术,即“3+2”技术,就可以免用药进行对虾安全养殖。在各地近几年几十个案例中,绝大多数是安全的,但不能确保100%安全,这是由量子效应的不确定特点决定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一切都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5.
复合微生物制剂在改善水质,促进对虾的生长发育,促进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营养价值,防病治病,增加产量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混合在饵粒中使用,可显提高对虾的生长和成活率;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抓好塘底处理、饵粒处理、水质处理三项措施结合进行,更能充分有效发挥其作用,保持运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于对虾养殖的全过程,将对虾塘的生态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二、对虾精细养殖和生态养殖相结合的复合养殖系统的主要内容养殖过程生态能量转换效率和生态系统调控是水产养殖的核心问题。再好的理想养殖模式,如果没有可操作性及合理的经济效益就不会被养殖者接受。该复合系统主要着眼于在系统内建立多品种的不同营养级的养殖种类的合理组  相似文献   

7.
一、为什么要发展对虾精细养殖和生态养殖相结合的复合养殖系统1.传统的对虾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导致养虾业的不可持续发展以亚洲为代表的原始的鱼式鱼虾混养技术——即所谓的粗放式养殖,经历了200~300年漫长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对虾人工培苗、配合饲料的产业化,从而快速地大规模发展了单一品种的对虾半精养、精养技术。虽然仍是土池塘,但它更多地利用了工程及机械设备,例如建设进排水闸门、水泵站。人为控制放苗量及投饵量,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池塘的容纳量,调控水质主要依赖大水量交换,有些也适当使用增氧机。控制疾病主要依赖使…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是一项全球性产业,涉及五大洲,对虾安全养殖是一个世界难题,历年来运用生物及化学技术等传统技术均未能解决。笔者多年来采用纳米科学技术,运用物理、生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相比常规技术,成功的机率大为提高,但不能确保100%。"3+2"对虾安全养殖法,实际上是一项"锦上添花"的技术。养殖户必需具备对虾健康养殖的基本条件,并选用无特定病原(SPF)第一代虾苗,再遵循"3+2"技术,才能见效。  相似文献   

9.
对虾养殖是一项全球性产业,涉及五大洲,对虾安全养殖是一个世界难题,历年来运用生物及化学技术等传统技术均未能解决。笔者多年来采用纳米科学技术,运用物理、生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相比常规技术,成功的机率大为提高,但不能确保100%。"3+2"对虾安全养殖法,实际上是一项"锦上添花"的技术。养殖户必需具备对虾健康养殖的基本条件,并选用无特定病原(SPF)第一代虾苗,再遵循"3+2"技术,才能见效。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人士预测:我国的对虾养殖事业近年来将步入低谷。能否提高江苏省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将直接关系到能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87年辽宁、河北等省的对虾养殖平均单产已达到100公斤以上,其规格和经济效益也大大高于江苏。笔者现就结合江苏的养虾现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1.当前江苏省对虾养殖业现状1987年江苏省对虾养殖平均单产为73公斤,低于全国平均单产80.2公斤的水平,养虾经济效益基本是从北向南呈下降趋势,有的单位还出现了较严重的亏损。原因是江苏省生物饵料资源贫乏,除赣榆县有少量兰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