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梨小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迷向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合成的性信息素干扰和阻断害虫雌雄之间的化学通讯联系 ,使之不能交配和繁殖的治虫方法即为阻断交配技术 ,俗称迷向法。该法具有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环境、简便易行等优点 ,于 2 0 0 1年对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 试验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成 ,散发器为浸有合成性信息素的橡胶诱芯。每个散发器含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2 5 0 μg。迷向试验区设在河北省丰南市刘庄村梨园内 ,主栽品种为 8年生鸭梨和酥梨 ,附近设一个对照区。其中迷向区于 7月上旬每株树按东西南北中分别挂 5个诱芯 ,于 …  相似文献   

2.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因其发生范围广、寄主作物多、危害损失大而成为江苏省果园主要防控的害虫。目前生产上防控该虫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其钻蛀为害、转主为害的特性使得化学防治效果不甚理想。通过在张家港、无锡等地桃园开展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控梨小食心虫试验发现,该项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在99%以上,对于蛀梢和蛀果的防效分别在93%和90%以上,农药施用量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在生产中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4.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化学防治使其抗药性发展很快,且防治困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可作为大面积害虫治理的防治技术,通过干扰雌雄虫正常交配达到害虫防治的作用。综述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发现、结构鉴定及梨小食心虫迷向技术原理、迷向散发器的种类和技术研究应用进展,以期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和迷向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应用性信息素缓释剂迷向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性信息素缓释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持效期及合理使用密度,我们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对每根应用0.24 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丝迷向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活动前以350、500、650根·hm-2处理,处理后5个月内均保持了较好的防治效果;350根·hm-2处理在8月份以后防效迅速降低,密度较高处理则保持相对较好防效。结合防治成本,建议中早熟品种可使用350根·hm-2密度进行处理,晚熟品种使用500根·hm-2以上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6.
在桃园用不同数量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处理防治梨小食心虫,均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较好地降低折梢率、蛀果率。495条迷向丝/hm~2处理的效果较好,对梨小食心虫迷向率为94.84%,降低折梢率和蛀果率的防效分别为77.32%、78.82%,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2010 ~2013年,利用梨小食心虫性息素迷向发散器(迷向管)对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迷向管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业避作用明显,能有效地阻止其与雌虫交尾、繁殖后代,降低桃虫果率和虫梢率,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在桃树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在安徽省宿州市老海寺生态黄桃园使用梨小性信息素迷向法进行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迷向法对梨小成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方法简单、持效期长、无公害,与正常园相比,迷向园在少喷2遍杀虫剂的情况下,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达98.5%。  相似文献   

9.
在桃园使用梨小食心虫迷向丝进行防控试验,结果表明,迷向丝对梨小成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使用简便,省工省力,持效期长,无公害。在正常管理的前提下,应用迷向丝的桃园梨小食心虫平均蛀梢率、平均蛀果率分别为1.89%、0.16%,较对照桃园危害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性信息素技术在梨小食心虫测报与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指导梨园用药,介绍了性信息素技术在江苏省常州市果园梨小食心虫测报与防治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单一梨园迷向率为95.4%~100.0%,桃、梨混栽园迷向率为85.1%~94.3%;应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蛀果防效在83.47%以上,并可显著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复合式信息素迷向剂处理(600、900、1 200个·hm-2)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以期为合理应用性信息素迷向剂防治虫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复合式性信息素迷向剂胶处理与对照相比迷向干扰效果显著。7月20日和9月10日的蛀果率调查结果显示,上述3个使用密度处理区苹果蛀果率分别比对照低72.46%、90.58%、90.58%和79.79%、93.09%、93.09%,随时间延续防效略有提高,复合式性信息素迷向剂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持效期可达5个月。  相似文献   

12.
连续两年在梨园使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结果表明,于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期前(库尔勒地区4月5日前开始悬挂)悬挂迷向管,每株树悬挂2个迷向管防治效果较好,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可达97%以上,蛀果率控制在0.3%以下,且每年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4次,节本增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新型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性迷向素胶条对中晚熟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通过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折梢率和蛀果率调查,综合评价性迷向素胶条规模化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迷向素胶条2个施放密度(495条/hm~2和660条/hm~2)结合常规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的迷向率为98.67%~100.00%,幼虫折梢和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89.28%~100.00%和93.33%~98.68%,均显著高于常规化学药剂防治。该研究结果探明了性迷向素胶条防治中晚熟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最佳施放密度,为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1 a发生多代,测报防治较为困难.为明确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不同世代的诱杀效果,现采用6种不同类型的诱捕器在桃园对4个世代的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世代的梨小食心虫对不同类型诱捕器表现有差异:对梨小食心虫越冬,以船型诱捕器最佳;第1代以自动补水诱捕器为最佳;第2代以水盆+粘板诱捕器最佳;第3代以三角形诱捕器最佳.该研究对应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大量诱杀梨小食心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角形、船形和干式3种诱捕器诱捕梨小食心虫的效果比较表明:在晋州7~9月份出现3次发生高峰期,诱集数量相对较大,峰值显著。三角形、船形诱捕器诱捕效果明显高于干式诱捕器。  相似文献   

16.
性信息素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率达到 82 .7%。可见 ,利用性信息素诱杀成虫及干扰、迷向作用 ,打破了害虫的生殖规律 ,使大量的雌性成虫未能产下受精卵 ,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幼虫数量 ,可有效地控制梨小的危害。3 小结近年来 ,昆虫性信息素由于具有高效、低毒、针对性强、不污染环境和不伤害天敌等优点 ,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果、蔬等害虫监测和防治 ,成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蛾试验 ,不仅降低了幼虫蛀果率 ,取得了较好的防效 ,而且初步摸清了梨小在河西走廊的发生规律 ,为今后结合其他辅助措施进行防治 ,进一步提高防效 ,奠定了基础性信息…  相似文献   

17.
用性外激素迷向法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0-2001年用人工合成的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实施迷向法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第1代成虫迷向率分别为95.9%和95.7%,迷向区比对照区的虫梢率分别减少82.1%和80.9%;2001年,第3代幼虫虫梢率,迷向区比对照区减少了74.4%,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迷向法防治不套袋苹果园的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苹果园应用信息素迷向法干扰梨小食心虫的交配达到防治的技术要点,包括迷向素的使用时间、用量、方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迷向法在防治梨小食心虫过程中迷向管的最佳使用数量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的对比和分析,总结出经济、适用、有效的方法。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迷向率达97.15%;蛀果率控制在0.3%以下。  相似文献   

20.
乙酸叶醇酯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植物寄主挥发物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方法】将不同剂量的乙酸叶醇酯[(Z)-3-hexenyl acetate]制成增效诱芯或直接滴加到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芯,通过对比田间诱蛾量,比较不同处理诱芯的诱蛾效果和诱蛾动态。【结果】乙酸叶醇酯单独使用不能诱捕到梨小食心虫,直接滴加到性信息素诱芯也不能提高其诱蛾效果;30μg的乙酸叶醇酯制成的增效诱芯能显著提高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能力。【结论】乙酸叶醇酯可以作为性信息素增效剂,能显著的提高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和反映田间发生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