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病毒是专性侵染节肢动物的一类微生物,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痘病毒、虹彩病毒等很多类群。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核型多角体病毒属(Nucleopolyhedrovirus),是昆虫病毒中最大的类群。它能够专一性地侵染并杀死一种或者几种农林害虫,并且对害虫天敌、环境、人畜无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生物农药。本文总结了获得全基因组序列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综述了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组主要功能基因(RNA转录相关基因、DNA复制相关基因、结构相关基因)及其他基因,并对核型多角体病毒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乌桕毒蛾(Euproctis bipuetapex Hampson)在湖南分布较广,是一种杂食性昆虫。乌桕毒蛾能被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致死。该多角体大小为1.5—2.5微米,多数呈不规则正方体,少数呈三角形四面体。降解后,病毒束呈长方体,大小为120—160×400—450毫微米。病毒粒子棒状,大小为60—80×340—360毫微米。一般两个病毒粒子组成一个病毒束。经鉴定,该病毒属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A亚组的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3.
四、昆虫病毒制剂的生产及质量检验目前应用较多的昆虫病毒有杆状病毒属中的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属中的质型多角体病毒。病毒制剂于1944年开始研制,1960年昆虫人工饲料研究的成功大大促进了病毒制剂的生产,但大量饲养昆虫还存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一些困难。目前国内、外已能生产棉铃虫、叶蜂、尺蠖等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赤松毛虫、松带蛾等质型多角体病毒制剂。  相似文献   

4.
lef-8基因作为杆状病毒重要的早期表达基因,编码病毒RNA聚合酶的最大亚基。本文通过对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ef-8基因进行测序,对其基因结构及其在杆状病毒中的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发现lef-8基因在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编码区长2 634 bp,编码877个氨基酸。在5’-UTR区具有可能为其启动子及转录起始位点的信号序列,在3’-UTR区具有加尾信号序列,但这些序列的具体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蛋白序列与常见的模式NPV同源性较低,但具有共同的签名序列。通过对杆状病毒lef-8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颗粒体病毒和核型多角体病毒明显分为两支,而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又明显分为4个分支,其进化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寄主的进化关系相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病毒可有效地防治害虫,这在加拿大已被证实.但由于使用均为未提纯的病毒,其防治范围也比较小.为探索高度纯化核多角体病毒的毒杀力,笔者于1977年在苏格兰进行防治松叶蜂试验,用能喷洒直径50微米微粒的喷雾器,多角体每公顷使用3×10~7、3×10~9和3×10~(11)三种处理(每公顷加水约6升,并加0.25%界面活性增湿剂),喷洒时间为松叶蜂卵孵化90%时进行.结果认为,以每公顷用3×10~9多角体即达良好效果.1978年,采用多角体油剂试验,地面用手持旋转喷雾器喷洒,空中用直升飞机喷雾.结果表明:地面每公顷用1×10~(10)多角体效果良好;空中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但昆虫种群密度过高,仍落叶较多,由此可见,仅用病毒一种方法能否达到完全防治目的,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国森林昆虫病毒资源调查工作进展较快。从60年代首次发现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至今,已从171种森林昆虫中分离出214株病毒。其中属于杆状病毒属A亚组核型多角体病毒131株,B亚组颗粒体病毒41株;呼肠孤病毒属质型多角体病毒30株;昆虫痘病毒4株;浓核病毒3株;其它非包涵体病毒5株。有些病毒已被开发利用,如春尺蠖核型多角体  相似文献   

7.
黄刺蛾 Cnidocampa flauescens (Walk-er)俗名洋辣子,是“三北”防护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多年来,四平市杨树人工林受害面积达40多万亩,株虫口密度达550~670头,初孵幼虫近千头,树叶、杂草全被吃光,造成严重为害。在虫害调查时,发现大量病死虫尸,经鉴定其虫尸溶液含大量核型多角体病毒,为杆状病毒 A 亚组病毒,是典型的多粒包埋型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病(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几年来,我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昆虫病毒已成为害虫综合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带有各种病毒病的森林害虫相继被发现,有的已用于生产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我们发现的一些病毒和国内其它单位已经发表的39篇文献,61种林虫病毒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供参考。本文中61种森林害虫所带的病毒,分別隶属于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颗粒体病毒(GV)、质型多角体的核品系(EP-CPV-N)以及浓核病毒(DV)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波纹杂毛虫[Cyclophragma undans (walker)]在湖南西部地区相继发生,一年一代,幼虫出现在4—9月,共8龄。以马尾松、栎类为主食。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初期,行动呆滞,食欲不振,体色由正常逐渐变为棕褐色。死虫体内部组织液化,体壁一触即破,并流出茶色稀脓液,不臭。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多角体呈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1.8—2.9微米,有些可大到4.0微米。超薄切片观察为多粒包埋,多数为2—4个,病毒粒子杆状,大小为250—300毫微米×30—40毫微米。多角体蛋白质晶格为点线型,两点中心距离约为44(?),晶格点直径约为25(?)。病毒束外面有一层共同的疏松蛋白质膜包围,膜厚为15—20毫微米。据此可知,本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杆状病毒属A亚组的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0.
病毒制剂的毒力,只有用敏感昆虫作生物测定的方法来测定才比较可靠。 Dulmagc(1971)用甘兰尺蠖核型多角体作病毒材料,创造了丙酮——乳糖沉析法制备标准样品;并给这种样品规定了毒力单位,但未能得到国际公认。到目前为止,病毒杀虫剂的产品,通常只标+明活性成份的比例和多角体的数量。近年来,我国昆虫病毒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较大发展,在病毒生物活性测定方面已有许多报道。我们在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与防治应用中,采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细胞水平及亚细胞水平观察研究了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viruses,缩写为 DPCPV,下同)对人体及两种哺乳动物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对人体及哺乳动物细胞不发生影响。为安全应用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昆虫病毒尤其是杆状病毒(NPV 和GV)和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在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从1961年起,到1973年完成了棉铃虫(Heliothis zea)NPV 制剂的注册登记。在随后的十年里美国又相继批准了黄杉毒蛾(Orgyia pseudotsugata)NPV(1976)、舞毒蛾(Lymantria disoar)NPV(1978)和松柏锯角叶蜂(Neodiprion sertifer)NPV(1983)病毒制剂。加拿大在1983年也注册登记了两种病毒杀虫剂。同时,在这两个国家里还有十余种病毒制剂小批量生产。日本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道了绵山幕毛虫软体病的一种致病病毒,同时记述了该病的病症、病态特点及该病毒的分离提纯与感染检验的结果,并依据这些试验观察的结果将该病毒定名为绵山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4.
<正> 1977年7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片混交林中进行了应用核多角体病毒油雾剂防治松红头锯角叶蜂(Neodiprion lecontei)的试验,混交林由红松(Pinus resinosa)和班克松(P.banksiana)组成,树高1—1.5米。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核多角体病毒油雾剂防治松红头锯角叶蜂是一种实际可行的方法。油雾剂的喷幅和覆盖面积是好的,同时未发现矿油(Volck oil)对病毒有不良影响。用3.75升核多角体病毒制剂(每毫升含4.4×10~8核多角体)、3.75升水和3.75升矿油的混合液进行喷雾,防治松红头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绿刺蛾质型多角体病毒RNA(Ps CPV RNA)用热酚法从提纯的病毒多角体中提取。紫外吸收光谱测定最高和最低吸收值分别在260 nm和230 nm处,经测定其T_m值为805℃.在3%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经电泳CPV RNA可分离得到10条基因片段,各片段大小为0.34×10~6~2.57×10~6,总分子量为14.88×10~6.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影响DCPV(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使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概述,对DCPV科学高效利用提出了建议,以便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昆虫病毒的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病毒的种类迅速增加,目前全世界已经报道从昆虫体内分离出的病毒1700多种,其中以包涵体病毒为主,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占很大比例。从寄主昆虫来看,鳞翅目昆虫885种、鞘翅目昆虫178种、膜翅目昆虫83种。  相似文献   

18.
在林间利用微生物烟雾剂防治危害桉树的3种主要尺蛾,结果表明: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烟雾剂(EcgrNPV1:800)、小用克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烟雾剂(JafuNPV1:800)、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烟雾剂(BusuNPV1:1000)对相应的靶标尺蛾杀灭效果最好;复配剂不仅表现出较强的杀灭性,还表现出了较好的速效性。  相似文献   

19.
雪毒蛾(Leucoma salicis Linnaeus)是杨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生。1981年8月中旬,我们在辽宁省凤城县城郊大坝的护岸林中发现雪毒蛾病死的幼虫和蛹。初步镜检其病原为多角体病毒。用其粗提掖通过口服的方式接种到从野外采回的健康虫上,6、7天后幼虫发病,而对照幼虫不发病。经鉴定其病原为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A亚组的一种病毒。本文仅就其病原、病理作一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利用昆虫病毒治虫,是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各地已相继开展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们对河北省的昆虫病毒资源开展了调查、采集、试验研究,已采集分离到部分昆虫病毒,现报导如下: 一、红腹灯蛾(Spilosomα Punctorα)核型多角体病毒(NPV)。1982,83,84年分别在保定、石家庄的甘兰、芹菜、和桑树上采到病死虫。 据电镜观察:多角体形状不甚规则,呈近似三角形,四边形,六角形以至近球形。一些多角体表面有乳头状突起或凹陷,多角体直径1.6—2.4微米,平均2.1微米。核衣壳杆状,大小约330×33毫微米。此病毒国内外未见正式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