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烟草丛枝症病害是由烟蚜和烟盲蝽等害虫传毒引起的病害。病原目前尚有争议 ,以前认为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 ,1998年有人提出我省的烟草丛枝病害与 1977年谈文、李金和报道的烟草丛枝症病害是不一样的病害 ,云南的烟草丛枝症病害可能是由一种新病毒引起的。对该病的防治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化学药剂 ,只有采取以“治虫防病”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 ,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现将主要综防措施介绍如下。1 培育无毒烟苗培育无毒烟苗是丛枝症病害综防的基础。为了把好这一关 ,播种前应以村为单位集中统一田块育苗 ,苗床经整理搭好…  相似文献   

2.
云南西部烟区一种新的烟草病害——烟草丛枝症病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凡  陈海如 《植物保护》2001,27(4):50-51
近年来在云南大理、保山等西部烟区暴发流行一种新的烟草病害 ,暂称为烟草丛枝症病害。该病在大田烤烟上的主要症状为 :叶片先出现淡褐色蚀点斑并发展成坏死斑 ,随后新生叶坏死症状减轻 ,叶片逐渐变小变圆并褪绿或黄化。在发生褪绿的叶片脉间组织颜色较淡 (灰色或浅白色 ) ,隐约可见斑驳 ;有时可见叶面皱缩 ,产生疱斑 ,叶缘向背后翻卷 ,顶端优势丧失 ,腋芽比健株提早萌发 ,节间缩短 ,植株矮缩 ,生长缓慢。病株为密生小叶、小枝的丛枝状塔型 (封面彩图 )。苗期感病的烟株严重矮缩且不开花 ,由于为整株性感病 ,病株无任何经济价值。团棵期和旺…  相似文献   

3.
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在云南省的保山、大理等西部各大烟区频繁爆发流行了一类新的烟草病害,本文暂称为烟草丛枝症病害(tobacco witches' broom-like disease),到1998年止,全省累计发病面积达3.5万hm2,其中约0.7万hm2绝收,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害已有逐渐向其它烟区蔓延扩散的趋势。本课题组对这类90年代以来唯一导致云南省相当面积绝产的烟草病害开展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烟草丛枝症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影响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效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在田间主要依靠介质蚜虫非持久性方式传播,通过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对MDMV传毒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接毒蚜获毒前禁食与否及禁食时间的长短与传毒效率呈高度正相关,从蚜量与传毒效率的关系来看,多头蚜虫的传毒效率均比单头蚜高,随着MDMV浓度和传毒蚜量的增加,传毒效率也随之提高,单蚜获毒10min后不禁食其传毒效率最高,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其传毒效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测定了5种蚜虫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传播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免疫荧光(FITC)标记方法,观察到蚜虫口针中MDMV附着位点(VAS)的存在。结果发现不同蚜虫之间的传毒效率及VAS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的传毒效率最高,达66.8%。并且其VAS也最明显,位于口针末端约50μm处。通过试验发现,尽管在VAS存在的情况下,用提纯的不含HC的MDMV进行蚜虫传毒试验,其传毒率为零。只有当HC与MDMV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有效传播。至于蚜虫是如何释放病毒的还不清楚。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蚜虫对MDMV的传播是一个"识别-吸附-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在测定了5种蚜虫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传播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免疫荧光(FITC)标记方法,观察到蚜虫口针中MDMV附着位点(VAS)的存在。结果发现不同蚜虫之间的传毒效率及VAS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的传毒效率最高,达66.8%。并且其VAS也最明显,位于口针末端约50μm处。通过试验发现,尽管在VAS存在的情况下,用提纯的不含HC的MDMV进行蚜虫传毒试验,其传毒率为零。只有当HC与MDMV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有效传播。至于蚜虫是如何释放病毒的还不清楚。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蚜虫对MDMV的传播是一个"识别-吸附-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综合防治烟草黄瓜花叶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报道了综合措施防治烟草黄瓜花叶病(CMV)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以营养钵育苗移栽后覆盖地膜措施的防病增产效果好,移栽后46天,防治效果为73.87%,增产54.78%。其原因是,它综合了营养钵育苗移栽缩短感病时间和地膜驱蚜的双重机制。  相似文献   

9.
温州蜜柑萎缩病的分布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5-1991年,从9个省(自治区、市)采集84个由日本引进的特早、早、中和晚熟的温州蜜柑品系、杂柑以及脐橙类品种样品,采用草本指示植物白芝麻、黑眼豇豆和美丽菜豆以及用ELISA法对各样品感染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情况进行鉴定。结果表明80年代初四川奉节和浙江黄岩分别从日本引进的特早熟宫本温州蜜柑感染该病,而其余样品均不带SDV。不少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感染有柑桔碎叶病毒(CTLV),尤以从浙江黄岩采集的为甚。1991年秋梢嫩梢期从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采集除温州蜜柑以外的各地主栽品种25个进行ELISA法测定,结果表明均未带SDV。  相似文献   

10.
 首次采用dot-ELISA和RT-PCR 2种方法对受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侵染的玉米品种330、478、黄早四、获白及M o17病株上采得的花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供试玉米病株花粉中均检测不到MDMV,证明玉米花粉中带或存在玉米矮花叶病毒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1.
宁夏地区春小麦黄矮病流行趋势预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3年(1970—1993)的研究,初步明确了东南方冬麦区黄矮病情、春麦区拔节初期麦二叉蚜量和东南方冬麦区麦蚜迁出迟早等是影响宁夏春麦区黄矮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黄矮病历年流行程度与春小麦生长期间的主要气象因子相关不密切。针对麦蚜远距离迁飞所致春麦黄矮病,首次提出了以2个预测式为基础的黄矮病流行趋势预测办法,并据此进行了多次成功的预报。  相似文献   

12.
微刺盲蝽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概述(半翅目∶盲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刺盲蝽属 (Campylomma)昆虫既可取食植物如棉花、苹果、梨、芒果和茄子等 ,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危害 ,又可捕食多种害虫并成功地应用于生物防治。在害虫与益虫之间难以作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介绍了该属昆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研究进展 ,旨在为该属昆虫作为害虫和天敌昆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微刺盲蝽属(Campylomma)昆虫既可取食植物如棉花,苹果,梨,芒果和茄子等,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危害,又可捕食多种害虫并成功地应用于生物防治。在害虫与益虫之间难以作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介绍了该属昆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研究进展,旨在为该属昆虫作为害虫和天敌昆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92 ̄199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春麦区麦长管蚜是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的优势种群,占张家口坝上、坝下及承德麦蚜发生总量的94.75% ̄100%。有翅蚜迁入麦田的时期和数量是影响春麦黄矮病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张家口坝上小麦黄矮病毒株系以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株系(GAV)占绝对优势,张家口坝下及承德地区的株系种类较为复杂,除以GAV株系为主外,存在禾缢管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株系(PAGV)及麦二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