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六个快慢羽纯系及九个自别雌雄杂交母鸡连产性状及与产蛋量的关系,探讨了连产性状的快慢羽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六个纯系37~52周龄平均连产大小为2.78~3.82,存在品种(系)效应。平均连产大小与产蛋量率)的相关系数为0.4054~0.9030。开产日龄和连产性状是影响产蛋量(率)的主要性状,选择平均连产大小可以提高产蛋量。平均连产大小的快慢羽基因效应因鸡生产类型及品种的不同而异。杂交母鸡连产性状和产蛋率除CD组外均较亲本均值有所提高。连产性状可能存在母体效应。BK和BD两组合最优,JH、JK和JD组合次之。本文还提出了用连产相关系数来研究母鸡产蛋量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常羽(七彩山地)乌骨鸡三种不同羽色系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常羽山地乌骨鸡三种不同羽色系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比较了各羽色系绝对生长、累积生长和产蛋曲线.结果表明:常羽山地乌骨鸡具有开发为优质肉鸡的前景;三个羽色系的生长高峰期均在12-14周龄,此期的绝对生长值以H系最高;整个试验期的累积生长值H系最高;产蛋高峰期的曲线以H系最平稳.进行成年体重选择对前期增重有效.建议以H系作为主要的选育品系.  相似文献   

3.
川南常羽乌骨鸡羽色、肤色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用川南常羽乌骨鸡的三种羽色(黑羽、麻羽、白羽)进行纯繁和杂交来研究乌骨鸡羽色和肤色的遗传现象。试验结果表明,所用常羽乌骨鸡的黑羽主要为杂合型,白羽是隐性,麻羽的遗传尚待进一步研究。乌骨鸡的肤色存在杂合类型,黑羽和麻羽鸡的肤色相对较为稳定遗传。乌骨类型可保持不变,各部位色素沉着有高度相关。川南常羽乌骨鸡经统警选育可培育出黑羽和白羽品系。乌肤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应着重对乌肤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对三个快羽系、三个慢羽系及其九个杂交组合共1440只雏鸡在42日龄内的羽速羽型特征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出壳时的羽型可根据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绝对差度分为六型。2、在42日龄内,三个快羽系的羽型特征较一致;而三个慢羽系的羽型却有较大的差异。3、亲本对杂交鸡的羽型影响在品系间有差异。4、在42日龄内的不同阶段,羽速(即快、慢羽)的鉴别要按不同部位的羽型特征的差异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了建昌鸭白羽系与天府肉鸭M系(♀)、L系(♀)以及G系(♂)的三个杂交组合,并设四个亲本对照。测定参试各组在舍饲和放牧方式下0-8周龄的体重和饲料消耗,7、8周龄屠宰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显著地提高了建昌鸭白羽系的早期生长速度和内用性能.三个杂文组合均可供在台词和放牧条件下推广生产中型白羽肉鸭.从在放牧条件下饲养制种鲜考虑,以推广GJ最为可行。本文还就杂种优势与环境问的工作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蛋鸡慢羽羽型的分布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白羽蛋鸡慢羽品系不同羽型的分布比例及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在观察和测定1203只出壳雏鸡中,按四种羽型分类法,以倒长型(S1)所占比例最大(72.7%),其次为未出型(S2)(19.64%)、等长型(S3)(6.7%),最少是微长型(S4)(仅占1%)。统计慢羽母鸡的结果表明,四种羽型鸡在0、20周龄生长发育差异不大,各周龄的体重顺序从大到小均依次为做长型、等长型、倒长型和未出型,但在谷羽型之间一般均未达到统计上的差异。开产日龄和蛋重在各羽型鸡之间无显著差异(p>0.1),43周龄产蛋量除等长型显著多于做长型外(P<0.1),其它羽型间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P>0.1)。  相似文献   

7.
评述了种间杂种和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它们可能存在共同的基因系统。讨论了克服栽培稻远缘杂交育种障碍的途径。在籼粳亚种间杂种中,有证据表明在S—5附近存在一个控制杂种染色体联会的ds基因,S—5与ds的非等位互作使染色体交叉频率和亲和性同表达。  相似文献   

8.
鸭绒羽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天建鸭、建昌鸭、四川麻鸭和天府肉鸭[每个品种(系)42只,公母各半]为材料.0-8周龄放牧补饲,9周龄开始舍饲.从7周龄开始采集各部位绒样,12周龄试验结束。本文分析了鸭品种(系)间、公母间、五个部位(胸部、腹部、背部、腿部)间产线性能的差异性;比较了四个品种(系)内性别之间和部位之间城羽生长发育的差异;也分析了四个品种(系)绒羽7-12周龄的生长发育随日龄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水禽绒羽的生长发育存在品种(系)间的差异;②鸭绒羽千朵重受体重的影响较大;③鸭绒羽在12周龄时已基本成熟,可以在此时实施第一次人工技羽;④公鸭与母鸭绒羽的性别差异不明显。本文还对衡量绒朵大小的方法进行探讨,提出绒羽长成后用绒羽的丝数、绒朵长和千朵重来衡量绒朵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山羊超数排卵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四种方法对30头次山羊进行超数排卵。方法1:PMSG(700~1350IU)静注+hCG(750~1000IU)或LH(150IU)静注;方法2:PMSG(1000IU)肌注+LH(100~200IU)静注;方法3:PMSG(1000~1350IU)肌注+hCG(750~1000)静注;方法4:FSH(总剂量为300IU,分六次肌注,每日二次,连用三日)+LH(100~150IU)静注。结果发现方法3得到的平均排卵数最高(7.4个/头),其次为方法4(6.5个/头),再次为方法2(3.4个/头)。方法1平均排卵数为2.4个/头。试验表明应用常规的方法3、方法4对山羊进行超数排卵是较为有效的超排方法,其中以方法3采卵手术率最高,为42.9%(3/7)。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初步选育成的蛋鸡二系配套新品系(SK),测定了父系(S)和母系(K)的性能特征及杂交配套效果.对F1代与亲代的性能差异及其主要生产性能的杂交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配套系具各现代家禽品系的特征特性,配套系和商品鸡生产性能优良.亲本品系间遗传差异显著,商品代产蛋性能极显著高于亲代。基因效应分析表明,产蛋性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二系配套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三个快羽系A、B、C和三个慢羽系α、β、γ及它们的自别雌雄杂交鸡Cβ、Bβ、Aβ、Cα、Bα、Aα、Cγ、Bγ、Aγ的早期生长和产蛋性能,并探讨了C、α系和A、β系羽毛生长速度(快慢羽速)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蛋性能明显得到提高,并表现出明显的羽速效应,而且羽速效应因品种(系)的不同而异。九组杂交鸡产蛋性能均表现较好,具有较高的优势率,其体重均低于其双亲均值。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三个品种、两种光照制度和两种饲养制度,测定不同处理对产蛋率的影响及其三因子互作效应。产蛋期采用两种舍饲温度,测定不同舍温对互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产蛋率有显著影响,罗曼白鸡的产蛋率显著高于西赛克斯和伊莎褐鸡,鸡只生长期恒定光照的产蛋率显著高于逐渐减光的产蛋率,而生长期适度限制饲养与自由采食和产蛋期15℃与22℃舍温的产蛋率没有显著差异。全群鸡三因子互作效应表现在品种X光照、品种X光照X饲养具有显著性,但在不同舍温下互作效应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用鸡十一只,其中八只静注,三只皮下注射。制菌磺钠的剂量为70mg/kg。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Annino法)显色,用7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为550nm。经测定主要动力学参数:半衰期为9.21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60L/kg;零时血药浓度为25.80mg%;血药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为12.39小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69只,6—21日龄鸡胚的胸腺和腔上囊的位置、形态大小、分叶、重量进行观察。对14—21日龄鸡胚的胸腺作II.E染色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主要结果:1,胸腺和腔上囊在胚胎期生长发育迅速,17日胚龄以后的胸腺生长发育更快。从生长倍数看,每日增重倍数为两倍以上,大于同期胚重的生长倍数,但在出壳前夕,胚重的生长发育相对的增高。2,15日胚龄鸡的胸腺小叶已出现,16—17日胚龄时,皮质和髓质能明显区分开,19日胚龄时,髓质中出现胸腺小体。  相似文献   

15.
不同稀释液和稀释倍数对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鸡人工授精中两种稀释液及其不同稀释倍数对受精率的影响。测定了输精后一周内不同集蛋天数的受精效果.结果表明,用1%NaCl液的受精率显著高利6.7%葡萄糖液(P<o.05)。用1%NaCl波稀释,以1:1的稀释倍数的受精率与原精液无显著差异,而以1:2稀释的受精串则较低。输精后的受精率以第三天为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输精间隔以4-5天为宜。  相似文献   

16.
60只四日龄AA肉鸡和60只一日龄天府肉鸭各分为三组,分别喂给缺钙(鸡Ca0.02%,P0.71%;鸭Ca0.129%,P0.65%)、缺磷(鸡Ca0.95%,P0.30%;鸭Ca0.80%,P0.366%)和正常对照(鸡Ca0.95%,P0.71%;鸭Ca0.80%,P0.65%)日粮,进行比较病理学观察。其结果:鸡鸭钙缺乏和磷缺乏特征性肉眼变化见于肋骨,是实验观察中获得的最新成果。钙缺乏,鸡肋骨增粗变圆,质软弯曲呈“V”字形,鸭肋骨内表面出现佝偻珠;而磷缺乏时,鸡肋骨头肿大呈串珠状,鸭肋骨质软弯曲突入胸腔。长骨组织学变化,缺钙鸡鸭相同但与缺磷鸡鸭明显不同,前者骺生长板之增生带增宽,于骺端类骨组织和结缔组织大量增生,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增多;缺磷鸡鸭长骨骺生长板之肥大带增宽,于骺端类骨组织增生。临床病理学变化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异常升高,血清钙含量(缺钙鸡鸭)和磷含量(缺磷鸡鸭)及骨灰分、灰分钙磷含量显著降低,上述结果为鸡鸭缺钙和缺磷的鉴别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还讨论了临床症状与病变的关系及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