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迷迭香挥发油的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用平板稀释法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迷迭香挥发油提取率为2.27%,从迷迭香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蒎烯和1,8-桉叶油素,分别占43.36%和32.10%;挥发油对多种菌株均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曲霉、黄曲霉和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80、80、10、20和10 m l/L。[结论]迷迭香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2.
以水蒸气蒸馏法从椒蒿不同部位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从而测定椒蒿不同部位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椒蒿花和籽挥发油中草蒿脑含量最高,茎挥发油中丁香酚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金银忍冬花蕾中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银忍冬花蕾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挥发油收率为0.2%,通过GC-MS分析,从中鉴定了2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以上。结论本文首次对金银忍冬花蕾中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金银忍冬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樟芝挥发油的提取及其GC-MS分析与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清香木叶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用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樟芝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8种化合物。樟芝挥发油中的活性物质对棉花枯萎病菌、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用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法评价竹叶挥发油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5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以TBHQ为对照,用DPPH·法研究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绿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为0.637%,而福建茶竿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252%,水蒸气蒸馏法适宜于提取竹叶挥发油.15种竹叶挥发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的浓度呈正相关性.其中银丝竹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强,,IC50值为3.605 mg·mL-1,绿竹竹叶挥发油的IC50值为4.464 mg·mL-1,短穗竹竹叶挥发油抗氧化活性最低,其IC50值为12.128 mg·mL-1.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竹叶挥发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双条杉天牛对不同提取法所得侧柏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侧柏树干部分的挥发性物质,测定双条杉天牛成虫对所提两种挥发油及侧柏木屑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与侧柏木屑均能引起双条杉天牛的EAG反应,但以挥发油引起的反应较强,在一定范围内EAG反应强度与挥发油剂量呈正相关;双条杉天牛对索氏提取法所得挥发油不产生显著反应;同种样品,雌虫的EAG反应略强于雄虫,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东北天南星茎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东北天南星茎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4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637%。本方法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光叶蚊子草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光叶蚊子草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化学成分.共鉴定了2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8.53%以上.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9.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木立芦荟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木立芦荟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1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3.66%以上.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甜菜叶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甜菜叶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2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6.07%.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合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路喆  王朴  蒋新明  王自健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36-1737,1739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3个品种薰衣草的精油成分及含量差异,为薰衣草进一步的品种改良及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方法]以NKS-L1、H-701、XDT-5 3个薰衣草品种为研究对象,首先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花穗中提取精油,然后借助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其精油化学成分。[结果]XDT-5精油含量最高,其次为H-701,NKS-L1最低。从NKS-L1、H-701、XDT-5中分别鉴定出35、43、38种组分,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结论]新疆薰衣草品种间精油成分及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贵州南北盘江地区姜科植物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了68个峰,确认了其中14个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是芳姜黄酮(28.17%)。[结论]该试验为贵州南北盘江地区姜黄植物药材的品质评价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汤丽昌  王宁  杨先会  邓世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05-5806,5809
[目的]分析和鉴定假臭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假臭草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通过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所提取各组分在该化学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分离出27个峰,确认了其中的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8%。新鲜假臭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含量23.63%;石竹烯,含量14.95%;α-杜松醇,含量8.00%;6-亚甲基-1,5,5-三甲基-环己烯,含量6.7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含量6.02%。[结论]新鲜假臭草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还含有少量的羧酸和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奇楠沉香精油,其得率为0.30%.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测定奇楠沉香精油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同时对13种香气特征成分进行了描述,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本研究从奇楠沉香精油中分离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精油总相对含量的92.19%,主要由倍半萜类(31个)、...  相似文献   

15.
枳壳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壳、麸炒枳壳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分析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化学组成;采用滤纸片法研究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枳壳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高于麸炒枳壳;枳壳和麸炒枳壳挥发油对试验菌均具有抑制活性,但麸炒枳壳挥发油活性较优。[结论]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可能与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面了解凤尾茶的挥发油成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重要药用植物资源。[方法]以采自云南大理的凤尾茶为试材,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凤尾茶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凤尾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GC-MS分析表明,从凤尾茶挥发油中鉴定出了4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峰面积的62.368%。化合物类型包括单萜(43.138%)、倍半萜(5.553%)、芳香族(11.447%)和脂肪族(1.781%)。主要成分为台薷酮(38.945%),其次为茴香苯甲醇(8.994%)、臭樟脑(2.324%)和β-渡旁老鹳草烯(2.313%)等,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48.691%。[结论]该研究为凤尾茶资源在药用和香料等方面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黑骨藤和青蛇藤挥发油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骨藤、青蛇藤叶中的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法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黑骨藤叶挥发油中鉴定了19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54%;从青蛇藤叶挥发油中鉴定了1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99%。黑骨藤、青蛇藤叶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相同,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甲酯、棕榈酸和亚油酸。  相似文献   

18.
大蒜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大蒜精油,用GC—MS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与溶剂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所提精油进行对比。超临界萃取后分离得到了具有较高相对含量大蒜素的大蒜精油,明显高于溶剂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所得。证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大蒜精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芩地上部分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芩地上部分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了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3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5.03%。[结论]黄芩挥发油中含量在3%以上的组分有:烯丙醇(5.53%)、苯乙酮(4.62%)、石竹烯(18.90%)、α-律草烯(3.99%)、香叶烯D(19.44%)、γ-榄香烯(6.23%)、1-乙烯基-1-甲基-2-(1一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3.98%)。  相似文献   

20.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长期鲜姜和种姜精油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生长的进行,鲜姜和种姜精油的含量逐渐增加,化学成分增多,生姜生长结束(10月21日)时,鲜姜、种姜的精油含量分别比幼苗末期(7月22日)增加175.61%和77.34%,化学成分分别由32、38种增加至54和53种。不同生长期鲜姜和种姜精油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α-姜黄烯、姜烯、α-法尼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醇等倍半萜类化合物,且尤以姜烯在不同生长期鲜姜和种姜精油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