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油松无性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青山万家沟油松无性系种子园进行初步研究,对种子园花粉水平、垂直分布及其飞散规律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散粉盛期7-10d,花粉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9-15时,花粉浓度的空间变化在垂直方向以2米处最大,在水平方向上花粉分布不均匀,主要受风、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油松无性系种子园花粉密度与飞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松无性系种子园初果期,园内花粉密度随树龄的增加急剧增大。5月初开始散粉,散粉期一般持续15~20天。散粉期内早晨、下午花粉很少,晚上几乎收集不到花粉,一日内花粉密度的最大值在8~12时出现。散粉的适宜温度为12~15℃,相对湿度为50~70%。山坡上部花粉密度最大,下部密度最小。以距地面高1.5米处花粉密度最大,占43.3%,3米处次之,6.0米处最小,占18.7%。据观测,该种子园在散粉期内,多南风或偏南风,频率达60~80%,收集花粉总数占42~52.4%,故当地花期以主风向对花粉飞散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辽宁省抚顺县哈达林场台沟种子园的长白落叶松花粉飞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散粉期历时8天左右,主要集中在前3天。在无风条件下,一天内花粉的飞散数量,随着温度由低天高呈现由少到多的变化,在有风的条件下,散粉量随着风速的增减而呈现增多或减少。树冠不同部位花粉密度不同,树冠上部明显小于下部,花粉在园内水平分布不均匀,由西到东花粉量逐渐增加,在种子园的西部花粉量由北到南逐渐增加,花粉量在水平  相似文献   

4.
油松种子园花粉密度的动态变化与种子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进入结实期的油松种子园观察结果表明.花粉密度随结实年龄的增加大幅度上升.并具有大年、平年和小年之特点。进入撒粉期后花粉高密度很快达到峰值,随即大幅度下降,花粉高密度持续时间很短.低密度延续时间稍长。国内大区间、各区内采粉点间相同高度水平位置点花粉密度差异显著,不同高度水平位置点的高位点比低位点要小,同一高度处侧方的比水平方向的要低。球果出籽率是动态值.当种子产量为大年时.其前一年如花粉密度大,则一般大年的出籽率增高。但受花粉密度、气象、无性系结实特性、树体营养的综合影响。试验观察还表明,种子园结实初期,辅助授粉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把辅助授粉作为重要管理措施。花粉产量在无性束间有显著差异,有明显的高产和低产之分,高产无性系的花粉量与种子产量构成显著的负相关,是改建或重建种子园时,对亲本再选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油松种子园交配系统的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配系统是植物重要的生活史特征 ,是指控制配子如何结合以形成合子的所有属性。本文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方法 ,共分析了 8种同工酶的 10个位点。从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中研究了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的交配系统。 (1)通过对开花结实的调查以及结实初期、结实盛期和疏伐前、后跨度 2 0a种子试样的同工酶分析 ,揭示了种子园在不同时期的交配状况 ,去劣疏伐前 (1984和 1993年 )种子试样多位点异交率分别为 0 975和 0 96 2 ,而疏伐后 2个年份 (1996和 2 0 0 0年 )试样的多位点异交率明显减小 ,分别为 0 795和 0 80 1,疏伐后种子园的自交率有升高的趋势 ,并讨论了影响配子结合的因素。 (2 )通过对种子园树冠不同部位采种试样交配指标的分析 ,揭示种子园交配系统的树冠空间变化规律。 (3)分析了种子园花粉污染率的时空变化 ,估算花粉污染率在 1984、1993、1996和 2 0 0 0年分别为 0 35 4、0 4 92、0 5 83和 0 4 18,平均污染水平达 0 4 6 2 ,揭示了影响污染程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7.
灌溉对种子园油松生长与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省兴城种子园对油松无性系9年生树进行连续二年的灌溉试验,5月1日开始每10天(1983年)或7天(1984年)灌溉一次,10月底停止灌溉,每株每次灌溉量0、180和300公斤,灌溉植株当年针叶长度和重量显著增加,第二年高生长增加25.7-34.8%,灌溉使针叶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10.2-11.4%,含氮量增加4.8-3.9%,但是,灌溉使针叶含磷量比对照降低6.5-12.9%,含钾量降低0-11.4%,灌溉使雌球花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种子园日本落叶松花粉传播和辅助授粉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位观测方法,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花粉传播规律及辅助授粉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内日本落叶松的花粉密度在散粉期内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规律,并随距花粉源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施行人工辅助授粉措施能够促进花粉粒的飘移,显著增大种子园内树冠层的花粉密度,从而提高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9.
施肥促进油松种子园母树结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促进油松种子园母树开花结实的有效措施。农家肥是种子园母树施肥的首选肥料,30 a生的油松母树,每株施农家肥300 kg为宜。化肥的施用,应根据树木的年龄和当地的土壤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种类和数量。北票种子园30a生油松母树,以株施尿素300 g,过磷酸钙450 g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白榆种子园内花粉飞散规律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榆种子园内花粉飞散状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一天中花粉浓度的高峰值多出现在11~15时,最大浓度可达900~1000粒/cm2·h,夜间花粉飞散量较小;园内花粉的空间分布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不同方位花粉接收量与风频一致  相似文献   

11.
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28无性系嫁接树,自7a生时雌性孢子叶球就能正常生长、膨大和开裂,经不同杂交组合制种,至15a生时仍不能生产正常的种子。据对大、小孢子叶球发育的观察,胚珠中途停止发育,球果成熟时,胚珠直径仅3mm,内部空瘪。本文首次报道油松雌配子体不育。  相似文献   

12.
油松授粉机制与授粉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3~1995年在河南卢氏种子园作了授粉试验,分析了不同授粉试验的授粉效率,证实在油松雌球花授粉期内,最先到达珠被臂的花粉,具有进入珠孔和珠心的优先权;在花芽绽开后第1~4d为雌球花的最适可授期,其中又以第2~3d的授粉效率最高;在可授期内重复授粉,对提高授粉效率和增加球果中饱满种子数量的效果不明显;一个授粉袋一次授粉用量以02mL为宜,小于01mL时授粉效率明显下降,大于02mL也不能增加球果中的饱满种子数;当交配设计的亲本花粉缺乏时,可用死花粉或滑石粉与新鲜花粉以1∶1的比例混合使用。本文还对各种授粉试验的授粉效率,开花同步指数估算时加权植的确定,及其加权后同步指数的变化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油松生长性状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伯望  沈熙环 《林业科学》1992,28(5):450-455
近30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林木早期选择的可靠性、年限和遗传增益等作了探讨,多数试验材料对林木早期选择持肯定态度。国内近10年来对一些树种作过研究,也表明早期选择是可能的。子代测定试验林是早期选择研究的理想材料,但只适用于育种研究历史长或轮伐期短的树种。国内除杉木外,其它树种都以解析木、伐倒木或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目前我国最早营建的油松子代林木15年,且面积小,还不可能提供这项研究所需的足够数据。本文用树干解析材料,综合前人的方法,并从个体生长节律和群体竞争性分化的角度研究了油松生长的早晚期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4.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球果与种子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32个油松无性系的球果与种子的性状变异,初步了解到种子园各无性系的种子品质,分析了球果与种子之间的性状相关性,为油松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和初级种子园留优去劣疏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油松—白桦混交林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道平  沈国舫 《林业科学》1997,33(5):394-402
在调查河北隆化县油松-白烨混交林的林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林下草灌木、林地枯落物的总量以及不同混交距离油松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上,研究了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该混交林作为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林型,林下草灌木繁茂,林地枯落物分解迅速,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营养状况的改善,种间关系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由于林龄及密度原因,混交林生物量略低于油松纯林,在混交林中白桦对油松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因混交距离而变化。本文提出了合适的混交距离和混交方式。  相似文献   

16.
油松种子发芽的生态学及其与种源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徐化成  唐季林 《林业科学》1989,25(6):493-501
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油松不同种源及生态型的种子发芽与温度、光照、水分逆境和层积处理的关系。温度采用了5个水平:20℃,25℃,30℃,35℃(以上为恒温)和30℃/20℃(变温)。光照分为2个水平(有光和无光)。以PEG-6000的不同浓度组成水势逆境梯度:0,-2,-4,-6(bar)。层积处理的条件是以蛭石为介质,湿度为60%,温度为3℃,层积时间37天。研究结果说明,油松种子发芽要求的最适生态条件;20—25℃,有光,水分充足。30℃特别是35℃以上的高温,无光,水势低于-2(bar)均对发芽不利。不同种源和不同生态型种子发芽的差异表现在对上述逆境条件的敏感性和休眠要求的有无上。不同生态型种子发芽对高温和水分逆境的敏感性的顺序是(从最不敏感的开始):东北型、东部型、中部型、西南型、西北型、南部型。对无光敏感性的顺序(从最不敏感的开始):东部型、西南型、中部型、东北型、西北型、南部型。经层积处理后,南部型的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东部型略有提高,中部型、西南型无变化,而西北型和东北型则大为降低。可见,南部型的种子有明显的休眠要求,这是原产地冬季比较温暖湿润的种群,为了避免过早萌发,所进行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巴山松和油松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山松和油松二者的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对包括巴山松分布区和油松分布区南缘部分的15个天然林分球果、种子和针叶方面的24个形态特征的测定,采用多变量分析技术,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巴山松和油松的形态差异和地理分界。结果表明,巴山松和油松在球果、种子等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巴山松作为一个独立种为宜,它与油松的地理分界在米仓山至大巴山一线。  相似文献   

18.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及滞后诱导抗性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对当年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受害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生物碱含量及总糖/投案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单宁、酚类化合物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用其饲不养的赤松毛虫幼虫体三 ,死亡率比对照高19.2%,油松对赤松毛虫的滞后诱导  相似文献   

19.
应用Askew和Blush的针叶树种子园开花物候重叠指数模型,在1987~1989年,对卢氏油松种子园31个无性系的花期物候观侧数据,做了异交、自交的重叠指数和种子园重叠指数的计算,为新建种子园时亲本的优化组配和现有种子园的去劣疏伐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红松种子园树木整形丰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安  刘吉祥 《林业科学》1992,28(4):349-352
近年来,东北三省营造了相当数量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无性系种子园,目前普遍存在结实偏低的问题。我所于1981—1986年在草河口红松无性系种子园进行了整形修剪实验,1986—1990年分别在草河口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本溪县清河城实验林场的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对促进结实效果明显的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中试,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辽宁省本溪县草河口山城沟。位于东经123°51′,北纬40°53′,海拔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