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This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rotation problem is based on theactual decision which the forest manager must make for everystand, i.e. whether to fell now or in five years or so. Thismarginal decision becomes important, and need only be carefullyconsidered, when the stand nears financial maturity. The marginalapproach is perhaps the most realistic approach to the problemof financial rotations. The financial decision is based uponthe recognized criterion of maximum net discounted revenue (N.D.R.)per unit total invested capital. Certain theories of productioneconomics are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methods of forestvaluation. These principles are used to present the economicanalysis as a graphical choice of the rotation at which thecombined yield of pulpwood and sawtimber maximizes N.D.R. Finally,current product pric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optimum rotationis found. These current prices may genuinely be assumed to beconstant for any particular five-year period. A subsequent paperwill develop the basic principle into a multi-product technique.The principle is presented essentially as a fundamental techniquefor the projects of forest economics: its application and useare considered here in general terms, and for a specific Sitkaspruce (Picea sitchensis) stand type. An instrument for therapid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rotation and N.D.R. has beendeveloped from this principle of rotation determination.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地开发中经济效益和生态影响之间的平衡要求,介绍了山地开发经济、生态效益分析的软件实现方法,提出了利用GIS方法获取各项指标的方法;通过分析为山地开发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试析大兴安岭林区第一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我国的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林区的林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新时期生态建设政策的影响,呈现出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文章针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第一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变化,着重分析了第一次产业内部各项产业对其增长的贡献,指出农、林、牧、渔四业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毛竹不同营林类型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竹不同经营类型的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表明:不同松土深度的产值间具有极显著差异,松土以25cm为最好,纯收入高;不同氮肥用量的产值间具极显著差异,每333m2施用5kg、10kg、15kg、20kg尿素,增值幅度分别为32.55%、78.25%、102.46%和136.56%,边际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7.6、1:1.08、1:5.6、1:8.0,这个施肥范围属于施肥量-产值曲线的快速上升期;5种营林模式的△NPV均大于零,劈山、松土、伐桩施肥、松土施尿素10kg、松土施NPK(5:2:3)配合肥的增值幅度分别是55.29%、97.71%、42.34%、100%、162.86%。 相似文献
5.
根据人工用材林培育目标和对木材分级利用的观念,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模型预估得到各个径阶的详细收获量和各材种的出材量。由此得到不同利用方式的经营收入,结合生产投入,运用经济效果评价动态分析法中的效益成本比、净现值指标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济轮伐期为:13~18a。林分密度为1000株/hm^2时,效益成本比RBG最大值为3.8653,净现值胛矿最大值为9574.3元;l500株/hm^2时,RBC为4.2486,NPV为14408.6元;2000株/hm^2时,RBC为4.4937,NPV为16705.9元;2500株/hm^2时,RBC为4.685,NPV为19256.3元;3000株/hm^2时,RBC为4.8671,NPV为21749.7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越大,经济轮伐期越大。 相似文献
7.
8.
9.
利用微观经济学手段,对林分生长过程进行了经济分析.根据林分经济成熟的内涵,结合林学知识,分析了净现值法在林分经济成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森林旅游产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森林旅游产品的特征、发展趋势等因素,总结出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即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主题定位为理念、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休闲体验为重点、以乡土开发为特色。以期对不断发展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及经营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纤维板业飞速发展,2005年纤维板出口量第一次超过了进口量,并且纤维板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国正逐步从纤维板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本文对中国纤维板的生产量,生产能力,纤维板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纤维板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以引导生产者控制过热产品,发展特色产品,挖掘潜力产品,更好地发挥经济林产品在林业产业建设和农村脱贫致富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森林资源急剧下降而严重地困扰着内蒙古森工集团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的现状,文章通过分析森工集团公司关于如何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探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张新民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2,(2):11-13,19
对木工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指出未来五年是加快木机行业转型发展、产业转移突破发展的关键五年,要坚持把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作为未来五年木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向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新型产业转向,要扩大企业知名品牌,推进强强联合,做大做强,要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内部管理等软实力建设,增加企业发展的无形财富,实现企业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