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生菌根真菌(ECM)为土壤真菌与陆地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外生菌根真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等逆境条件,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宿主植物根系可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土壤养分吸收与利用、提高抗逆和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林业生产与...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4个地区采集松栎柱锈菌Cronartium quercuum侵染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的越冬和当年病叶,分离、培养和鉴定其上的真菌种群。结果表明:从4个地区共分离到18个属(种)真菌,不同地区的病叶上,真菌种群分布均有所不同,优势属也不同。大兴安岭地区越冬病叶上链格孢Alternaria为优势属,当年病叶上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毛霉属Mucor为优势属(种);兴凯湖地区越冬病叶上优势属也是链格孢,当年病叶上青霉菌Penicillium为优势属;内蒙古地区当年病叶上枝孢属Cladosporium为优势属;五大连池当年病叶上粉红单端孢为优势种。所有真菌在PDA培养基上均比在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不同培养基上分离得到的真菌种群也存在差异。4个地区均分离到具有生防作用的粉红单端孢。  相似文献   

3.
西藏森林植物锈菌区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锈菌广泛分布在各类森林植物群落之中,不少锈菌能引起森林病害,有的甚至是难以防治的毁灭性病害,如五针松疱锈病(Cronartium ribicola Fischer)等。每种锈菌的产生,发展成灾害都以一定的生态环境为条件,从大范围来看,它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的规律性。为了预防森林锈病的发生,需要研究锈菌的区域类型,找出锈菌、寄主植物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即锈菌区系。植物地理学是研究锈菌区系的基础,因为所有的锈菌目(Uredinales)都是专性寄生菌,在石炭纪蕨类植物上已寄生有锈菌,地质历史上锈菌就与有花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代的锈菌是长期适应寄主不断进化的结果。锈菌不同于其他真菌,它的生活史中产生一定顺序、多种形式的孢子,并选择固定植  相似文献   

4.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蒙古栎林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更好地认识暖温带森林植物特征及其演替规律,进行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蒙古栎林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其分布、生境、种类组成,外貌特征、结构特征,并对群落的演替动态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与林木共生的生态关系,在林业中被广泛研究与应用。该文分别从提高育种率、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木抗逆性和生态环境修复4个方面总结了菌根真菌在林业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旨在为菌根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锈病是冬孢菌纲锈菌目真菌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锈菌全是专性寄生菌,分布极广,自蕨类植物至显花植物上都有寄生。锈菌侵染植物的地上部分,在病部出现明显的锈孢子器,夏孢子堆或冬孢子堆,它通常为黄色、橙色至黑色似铁锈,故称锈病。   近几年,城市绿化建设不断朝“扩大绿地面积”的方向发展,受气候条件及区域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面积的绿色草坪遭受锈菌侵染,发生叶锈病,导致叶片褪绿,甚至枯死,严重影响着绿化建设成效。据 1990年大庆市报道,由冠柄锈菌引起的早熟禾叶锈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数万元。   为了控制草坪锈…  相似文献   

7.
<正> 松属(Pinus)的针叶锈病系由无柄锈科鞘锈属的真菌(Coleosporium sp.)所引起。在我国,已经鉴定下来的鞘锈属的种有5个:一枝黄花鞘锈菌[Coleosporium solidaginies(Schw.)Thum.],侵染云南松(P.yunnanensis)和马尾松(P.massoniana);紫菀鞘锈菌[Col.asterum(Diet.)Syd.],侵染台湾松(P.taiwanensis)等;千里光鞘锈菌[Col.senecionis(Pers.) Fr.],侵染云南松;白头翁鞘锈菌[Col.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物量估计是森林生产力和碳汇研究的基础,如何准确计量和预测其生物生产力,对科学地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贡献及其提升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以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蒙古栎为研究对象,用实测的75株蒙古栎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对75株蒙古栎样本数据的主要测树因子进行分析,选用了相关性紧密的胸径(D)、树高(H)和胸径—树高(D2H)因子作为自变量,应用常用的7种线性和非线性经验方程对蒙古栎建模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拟合、参数估计、筛选和独立性检验,构建了蒙古栎各个器官组分生物量模型。  相似文献   

9.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我国东北次生林中的重要树种之一。在东北林区分布有大量蒙古栎林,其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劣对蒙古栎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作用。以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典型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调查与定位试验,应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木空间结构参数对该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蒙古栎为主要树种,多度在62%以上,使得松花湖地区的蒙古栎林接近纯林;2)林分整体径级分布呈双峰山状曲线分布,幼年个体居多,更新状况良好;3)该林分混交度较低,平均混交度为0.43,属轻度混交,林分稳定性较差;4)从林分角尺度(0.485)和大小比数(0.50)结果来看,该地区蒙古栎林是一个空间结构呈随机分布、树种空间大小分化差异较小的森林群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了维护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除采取一些营林措施提高林分混交度外,还应适当引入针叶树种,按照群落自然生长过程和群落演替规律,营造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从森林林冠层、林下枯落物层、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对冀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效应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与数学软件MATLAB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冀北山地落叶松桦木针阔混交林、山杨桦木阔叶混交林、油松蒙古栎针阔混交林3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涵养水源功能的强弱,并进行了排序。结果为:落叶松桦木针阔混交林(0.348 4)>油松蒙古栎针阔混交林(0.334 1)>山杨桦木阔叶混交林(0.317 5)。事实证明,层次分析法是评价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数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雾灵山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和角尺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蒙古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栎种群密度和断面积占有优势,蒙古栎林平均混交度为0.253,蒙古栎林空间配置简单,林分混交度较低;蒙古栎种群和核桃楸种群以优势和亚优势为主,分别占总林分的57%和64%;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该林分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在对林分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为前提的经营时,应以森林群落自然生长和演替过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组成我国北方典型阔叶红松林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树种水曲柳、红松、蒙古栎、紫椴和核桃楸为研究对象,模拟不同土壤水分变化对树木生物量、光合特征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我国北方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对未来气候干旱化的响应及适应机制,提出北方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对未来气候变暖引起的对干旱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棉革菌属Tomentella真菌形成的外生菌根是北温带、温带和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特别是针叶林和阔叶落叶林中很常见且占主导地位的外生菌根真菌类群。研究表明,Tomentella不仅是外生菌根真菌,在兰科植物及很多灌木的根系内都发现有Tomentella真菌的存在,与这些植物形成菌根结构。文章从该属真菌菌根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中国该属真菌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火干扰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尤其在北方森林生态系统中火干扰的作用更为明显。但是关于火干扰到底如何影响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以及计划火烧开展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程度目前研究非常有限,相关科学问题尚不能给出准确答案。因此,本文选择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的典型3种森林类型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和蒙古栎林,通过小范围控制火烧试验采用LI6400测定火后不同时间(5~9月份)的土壤呼吸,研究计划火烧对3种林型土壤呼吸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火后5~9月份中,3种林型火后样地与对照样地相比,白桦林土壤呼吸速率上升了10%,蒙古栎土壤呼吸速率下降了30%,落叶松土壤呼吸速率上升了14%。白桦林、蒙古栎林、落叶松林对照样地与火烧样地的Rc值均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但并无一定规律,3种林型中白桦林火后短期内Rc的变化规律并不显著,而蒙古栎林与落叶松林火后短期内Rc的变化规律非常明显,蒙古栎林的Rc值的变化显著降低为34.98%,而落叶松林的Rc值变化却显著升高为13.77%。因为本次小范围计划控制火烧试验对环境温度改变最大,因此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试验控制土壤呼吸的因素中,温度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锈菌Endocronartium harknessii(Moore)Hiratsuka引起的西部瘤锈病是北美西部森林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菌侵染包括西黄松Pinus ponderosa、欧州赤松P.sylvestris、辐射松P.radiata和小干松P.contorta在内的多种硬松(二针松),在寄主枝干上形成球状木质瘤的典型症状。虽然该病一般不引起树木的直接死亡,但易引起病部的风折和次生真菌及啮  相似文献   

16.
抚顺林区的侧耳真菌,经调查种类较多、数量大、分布广泛,是森林中的重要物种。侧耳科的真菌属木腐菌类,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能力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重要。侧耳科的真菌多数是食用菌,同时具保健、药用功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他潜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逐渐的被认识。经过此次专项调查研究,对采集的侧耳真菌整理鉴定,林区中生长野生侧耳真菌有19种,分别隶属于6个属。  相似文献   

17.
锈菌是引致森林病害的一类重要病原,所有锈菌目的锈菌都是专性寄生菌,与森林植物关系十分密切,由它所致的林木病害种类繁多,不少种类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种实产量与质量,甚至是难以防治的毁灭性病害.我省川西高山林区森林,过去一直处于原始状态,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海拔高度在1600米—4500米间,峰峦起伏,地势参差,谷坡陡峻,相对高差一般为1000米—2000米,谷坡多在45°以上,林区气候受太平洋、印度洋和青藏高原三大气团的影响,年降雨量500—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6—15℃,最冷月平均气温-1-  相似文献   

18.
一、森林与土壤的生态关系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又是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森林植物和土壤之间有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此,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 1.土壤的物理性状与森林的关系土壤物理性状是指土壤质地、结构、容量、孔隙度等因素。本文着重介绍土壤质地  相似文献   

19.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研究与示范扬州试验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历史遗存植物造景、坚持乡土树种地被植物应用、加强生物多样性原则、开发水生湿地植被景观、推进生物防治管理等,阐明了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就自然植被资源保护、湿地植物景观以及生态绿地模式建没等设想,对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型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森林进行物质转化、养分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之一。研究不同植被生态类型中的真菌组成及其分布特点,对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转换和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1981—1983年考察所得资料,分析了尖峰岭垂直分布的各植被类型中的大型真菌分布及其特点,对特有种及常见重要种真菌,就其生态条件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