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针对目前沉香市场真假混杂、难以鉴别的现状,采用多种方法对10批次伪品沉香进行鉴别,分析各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及可替代性,探究沉香真伪鉴别的有效手段,为沉香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为识别伪制沉香、完善沉香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典》(2015版)中规定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色反应、薄层色谱分析以及具有专属性分辨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沉香鉴别方法,对10批次伪品沉香进行鉴别,并通过对比8批次正品人工沉香样品和对照样品,探索各方法的准确性以及相关性。【结果】在10批次伪品沉香样品中,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达到要求;显色反应对颜色的判断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薄层色谱分析鉴别具有专属性,但受沉香成分多样性、含量不一等因素影响,部分样品判别荧光斑点不清晰;HPLC方法制样简单,节省原料,可有效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能够对复杂沉香成分进行分离,通过对照指纹图谱6个特征峰和4个辅助峰,判断结果精确度高。【结论】各方法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佐证,考虑到沉香样品检测过程需降低时间和原料成本,基于各方法的优势及精准程度,建议在沉香真伪鉴别中采用以醇溶性浸出物含量、HPLC指纹图谱结合显微鉴别为主,显色反应和薄层色谱分析为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更加快捷、精确的沉香鉴别与定量分析技术,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介绍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沉香真伪及等级鉴别方法和技术发展,论述了各种沉香特征成分检测技术特点,指出现有鉴别分析技术的不足,从木材科学研究的视角对今后沉香定性及定量检测方法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使国内研究者对当前沉香鉴别分析研究有一个概括性了解,为沉香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沉香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1243万亩,是兼有我国南北气候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野生经济树木资源极其丰富。通过对各种野生经济树木野外鉴别方法的研究,为全面进行野生经济树木资源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野生、人工沉香的识别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48批次沉香的HPLC图谱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筛选野生、人工沉香识别特征峰,建立两者的Fisher线性识别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识别模型。结果表明:野生、人工沉香HPLC图谱的色酮种类及含量具有较大差异,为识别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多变量统计筛选出的9个色谱峰变量具有代表性,可用于识别模型的建立;所建立的Fisher识别模型对野生沉香和3年以内人工沉香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可用于野生与人工沉香的识别; Fisher线性识别模型的线性判别函数:y=-0.193 14x_1-0.086 49x_2+0.073 02x_3+0.136 65x_4+0.053 01x_5-0.058 5x_6+0.097 58x_7+0.040 24x_8-0.130 12x_9,y_1=-1.555 3、y_2=2.641 8、临界值y_0=0.543 3。  相似文献   

5.
沉香涅槃     
正香中之王、四大香首、颐养性情、安和身心、闻香悟道、启迪才思……这是玩味沉香的老司机们显摆套路中的关键词。一个平日心浮气躁、心猿意马的人听到了,心念大动,仿佛找到了灵魂的解药。沉香是瑞香科树木受伤后,分泌自我保护的油脂。树木倒伏日久、没于土中,树木朽蚀,腐而不朽的坚硬且含有油脂的部分,称之死沉香。置水不沉,自然状态下的死沉香能挥发出神气和高雅的味道,若燃烧少许,香气四溢,遍数十里。  相似文献   

6.
沉香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沉香生物学特性观察和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采种育苗、种植抚育、病虫害防治等较为完善的高效速生栽培技术,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沉香生物学特性观察和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采种育苗、种植抚育、病虫害防治等较为完善的高效速生栽培技术,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土沉香种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尤其是市场沉香较为紧缺,而且南方地区又较为适合种植土沉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对土沉香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种土沉香的栽培技术和方法,为土沉香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Aquilaria)植物含有树脂的木材,是我国、日本、印度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迄今全世界已发现该属植物有19种,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国外学者对于沉香的现代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我国则要晚些,最早报道的科技论文是广东省植物研究所1976年发表在《植物学报》的一篇论文《初步解开沉香结香的秘密》.我国学者杨峻山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对国产沉香的化学成分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系列的2-(2-苯乙基)色酮类及倍半萜类化合物.90年代后到本世纪初,我国对于沉香的研究不多.我们对于沉香的研究始于2005年,第一篇论文发表于《中药材》杂志,报道了利用GC-MS技术对五批沉香的化学成分分析,迄今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关于沉香的研究论文20余篇.近年来,随着沉香市场的持续升温,我国学者对于沉香的研究,已然成了遍地开花的状况,涉及内容包括化学成分、药理、结香机理与结香方法、种植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本文将探讨沉香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几个科学问题,有些已有定论,有些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壹盘古精魂化沉香鸿蒙初开,天地混沌中有巨人,盘古是名神斧铿锵,劈开阴阳浊者为地,清者为天天地寂寂,亘古一神意兴萧索,自解全身神之呼吸,风云叱咤神之怒吼,霹雳雷霆神之双眸,日升月浮神之须发,不灭星辰神之躯干,山川五岳神之血脉,湖海江河神之骨骼,金银铜铁神之汗津,雨露甘霖神之鼻梁,文笔耸峙神之精魂,袅袅沉香  相似文献   

11.
香山与沉香     
1925年3月12日,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一时举国哀伤,痛失导师和革命楷模。当时的“中法大学”悼祭孙中山的挽联是:“赤手创共和,生死不渝三主义;大名垂宇宙,英灵常耀两香山。”何谓“两香山”?原来,其一是指中山先生遗体停柩的北京香山,其二则是诞生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香山县。人们都知道,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香山县自此改为中山县,以后又因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的需要改称为中山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利用黄绿墨耳菌、镰刀菌、可可毛色二孢菌、黄绿墨耳菌、镰刀菌、可可毛色二孢菌混合液及乙烯利5种方法开展土沉香结香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绿墨耳菌、镰刀菌、可可毛色二孢菌、三菌混合液、乙烯利5种药剂中,以混合液诱结香效果最好,颜色最深,色块面积大,其次是乙烯利,再其次是可可毛色二孢菌。与乙烯利化学植物生长剂相比,三菌混合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沉香(Aquilaria yunnanensis S.C.Huang)是我国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特有的一个种。至今为止,发现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德宏、临沧及与其接壤的周边缅甸、越南、老挝。在云南主要生长于海拔1500m以下的杂木林或沟谷疏林中。是在云南已发现沉香的主要结香树种,其所结香块气味浓烈,香醇持久,是沉香中之佳品。云南沉香树干通直,分枝较少,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广东乡土树种土沉香的植物形态、生态习性、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同时介绍了目前土沉香的造香技术、药物研制、园林绿化、衍生品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土沉香的利用前景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沉香,一种神秘而又珍贵的自然产物,由古至今一直是香料、药材和艺术品的重要原材料,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必须对其栽培过程实施严格技术控制与管理。基于此,本文结合沉香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征,讨论沉香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希望对提高沉香栽培管理水平有帮助。沉香形态特点与生物学特征形态特点沉香树是一种大型的常绿乔木,属于香茶菜科的多个属中的一种植物。一般树高可以达到6至20米乃至30米以上,树干粗壮而挺拔,通常树干直径能够达到60厘米。  相似文献   

16.
香气是沉香质量等级的重要感官评价特征,赋予了沉香独特而优异的品质。沉香香气物质主要包括色酮及其衍生物、萜烯类和芳香族类化合物等。文中对沉香香气物质的检测方法、香气组分分析、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和关键酶、影响香气物质形成的因素以及相关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概述,并针对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展望,旨在为沉香香气物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燃一炷沉香     
香岛是一个沉香会所,坐落在南渡江边的琼州文化风情街内.步入风情街景区,沿着长廊大约100米,一个椭圆状的两层木屋小楼就是香岛会所了.与长廊隔着一池水,通过一座小拱桥连接,褐红色的招牌香岛挂门楣之上,门楣之下是一副对联,横批冠绝天下.小楼的门窗都敞开着,一层浅黄色的纱帘不让你看到里面的世界.廊、桥、楼,流水、绿树、木屋在夕阳下为香岛勾勒出一副热带的风情图.  相似文献   

18.
19.
9月24日晚,北京展览馆内弥漫着沁人的芳香,2014(第三届)中国国际沉香文化博览会在此隆重开幕。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土沉香、云南沉香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结香机理、分布及贸易情况进行了综述,提出沉香保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