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尿素与甲醛加成及缩聚产物~(13)C 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并研究了几种尿素与甲醛的加成、缩聚产物结构,使用高分辨13C核磁共振仪(DRX-500)确定了几种典型结构的化学位移并对化学位移的变化规律展开讨论;研究了一种脲醛树脂合成中间产物及最终液体树脂的结构,指定了各吸收峰的归属;结合模型化合物研究结果并参考文献,给出了脲醛树脂各结构单元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为阐明亚热带次生林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森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湘中丘陵区杉木人工纯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和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作为1个恢复系列,分别在其1 hm~2的长期定位观测样地内,沿着坡面选择6块10 m×10 m小样地,每块小样地随机设置2个1.0 m×1.0 m样方,采集地表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枯落物和0~10,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C,N,P含量并计算C,N,P的化学计量比。【结果】随着森林恢复和阔叶树比例增大,同一分解层枯落物C含量呈下降趋势,而N和P(除已分解层外)含量大体呈增加趋势;C含量随枯落物分解而下降;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N含量表现为半分解层已分解层未分解层,杉木人工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表现为半分解层未分解层已分解层;南酸枣落叶阔叶林P含量表现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杉木人工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和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均表现为半分解层最高,已分解层最低(除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外);同一分解层枯落物C∶N、C∶P和N∶P比值随森林恢复而下降;C∶N、C∶P比值随枯落物分解而下降,N∶P比值无明显变化规律;同一土层C,N,P含量随森林恢复而增加;4种林分0~30 cm土壤层C∶N和C∶P平均比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最高,其次是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杉木人工林最低;4种林分0~30 cm土壤层N∶P平均比值无显著差异;未分解层枯落物C含量与0~10和0~30 cm土层C,N,P含量显著负相关,而N,P含量与0~10和0~30 cm土壤层C,N(除N外),P含量显著正相关;未分解层枯落物C∶N、C∶P和N∶P比值与0~10和0~30 cm土壤层C(除N∶P比值外),N,P含量显著负相关;枯落物层C∶N、C∶P和N∶P比值与土壤层C∶N、C∶P和N∶P比值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随着森林恢复,阔叶树比例增大,枯落物层C∶N、C∶P和N∶P比值逐渐下降,土壤层C,N,P含量增加,未分解层枯落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层C,N,P含量影响显著。在森林恢复和森林经营过程中,如何调整林分树种组成,改变枯落物层的质量显得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伊犁河谷沙枣、新疆杨、加小杨×俄罗斯杨和白榆等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对0~20cm和20~40cm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并研究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酶和养分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20~40cm土层较少;各模式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白榆林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全钾和速效钾处于较高水平,新疆杨林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有一定的相关,其中脲酶与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与碱解氮和速效磷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印度东部曼尼普尔亚热带橡树混交林中的土壤养分收支平衡情况,研究了全年不同月份的3个主要树种,枹栎(Quercus serrata)、木荷(Schima wallichi)和滇石栎(Lithocarpus dealbata)的枯落物分解和营养回归情况。印度东部橡树林是生产柞蚕丝的重要经济树种。林下2-7月月枯落物为25.6 g·m-2(7月)和198.0 g·m-2(2月),年枯落物为1093 8g·m-2。在初始月(11月3),滇石栎森林壤土的氮和碳浓度最高,其次是在枹栎林。最低的是木荷林。但就木质素和纤维素含而言,木荷林中的最高,其次是袍栎林和滇石栎林。滇石栎林(k=0.54)具有较高的枯落物分解率,这与月初枯落物中含有较高的氮和碳浓度以及低含量的纤维素相符合。然而,在木荷森林中枯落物分解率低,是与月初时森林土中具有低浓度氮和碳及高浓度木质素和纤维素相符合。在不同月份,剩余的生物量与木质素、碳、碳氮比和纤维素含量呈正相关,但与氮含量呈负相关。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寒冷和冬季枯落物分解率最低,而在雨季枯落物分解率最高。图3表5参52。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江西四年生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树皮单宁中分离鉴定了三个二聚原花色素:刺槐亭醇-(4α→8)-儿茶素、菲瑟亭醇-(4β→8)-儿茶素和刺槐亭醇-(4β→8)-儿茶素。其中刺槐亭醇-(4β→8)-儿茶素为首次从黑荆树树皮中以天然形式分离得到,为一新天然化合物。文中首次对黑剂树树皮二聚原花色素的~(13)CNMR进行了报道,并就其特征和确定二聚原花色素的相对和绝对构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