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马尾松采伐除治迹地造林的5 a林龄杉木楠木混交林不同坡位林木树高、胸径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楠木树高、胸径生长不同坡位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下坡位杉木、楠木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最好,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差。在生产实践中楠木应选择在下坡位阴湿肥沃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杉木木荷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木荷杉木混交林的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木荷以2:1的比例行状混交,两树种种间关系协调,可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明显地提高了林分生产力和木材材质,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可进一步营造该混交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省尤溪县6年生的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杉木、乳源木莲的生长量呈半阴坡阴坡阳坡,半阴坡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保存株数、蓄积量分别达6.8㎝、5.1m、2347株/hm~2、24.878m~3/hm~2,乳源木莲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保存株数、蓄积量分别达5.2㎝、4.0m、630株/hm~2、3.024m~3/hm~2,杉木与乳源木莲总蓄积量达27.902m~3/hm~2。不同坡位乳源木莲、杉木的生长量呈下坡中坡上坡,下坡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保存株数、蓄积量分别达6.9㎝、5.5m、2355株/hm~2、27.318m~3/hm~2,乳源木莲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保存株数、蓄积量分别达5.5㎝、4.2m、628株/hm~2、3.517m3/hm~2,杉木与乳源木莲总蓄积量达30.835m~3/hm~2。  相似文献   

4.
以金洞林场14年生闽楠木荷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分层收获法对闽楠与木荷的生长规律以及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闽楠与木荷胸径的速生期均为8~12 a,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分别在10 a和12 a时达到最大值;2)闽楠与木荷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分别在第12 a与第10 a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急速下降,闽楠树高连年、平均生长量在13 a左右相交;3)0~8 a时,闽楠与木荷的材积生长速度缓慢,8 a以后生长速度上升,14 a时仍处于材积增长的速生期;4)闽楠与木荷单株材积生物量分别为61.43 kg和83.29 kg,各个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均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树皮;5)林分总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36.29 t·hm-2,其中乔木层所占比值高达93.09%,各层次单位面积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乔木层>半分解枯落物层>未分解枯落物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5.
于2021年,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对杉木人工林(1代)皆伐后更新的32年生的杉荷混交林和杉木纯林(2代)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2年生的8杉2荷人工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20.1 m、胸径25.8 cm、单株立木材积0.4727 m3,林分蓄积量425.43 m3·hm-2,达到杉木最适宜区Ⅰ级立地速生丰产林大径材生长量指标;比前茬相同林龄的杉木纯林平均树高(20.5 m)、平均胸径(26.1 cm)和单株立木材积(0.4923 m3),分别减少2.0%、1.1%和4.0%,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比连栽杉木(2代)纯林平均树高(18.0 m)、平均胸径(23.6 cm)、单株立木材积(0.3628 m3)和林分蓄积量(392.89 m3·hm-2),分别增加11.7%、9.3%、30.3%和8.3%,二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杉木大径木占51.7%,比杉木纯林(2代)增加17.0%。表明杉木皆伐更新杉荷混交林有利于杉木大径材培育,...  相似文献   

6.
选择福建省建阳范桥国有林场不同坡位18年生杉木米老排混交林,开展生长及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坡位对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生长量及生物量有较大影响,杉木、米老排生长量、生物量的高低顺序均为:下坡>中坡>上坡。下坡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量、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6.5 cm、13.2 m、207.4416 m3·hm-2、161.55 t·hm-2,分别比上坡杉木米老排混交林高出34.1%、25.7%、111.3%、89.0%。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生长量、生物量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7.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距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的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平均比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高大.混交林的蓄积量比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的蓄积量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林业生产中因纯林造成的林木生产力和地力下降、病虫害频发等问题,开展杉木与桉树混交试验,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标准地内的9 a林龄林木生长量和林地土壤进行调查,测定分析林木胸径、树高、材积、蓄积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结果表明:混交林可促进林木生长,杉木混交林胸径、树高、总蓄积量均高于纯林;不同坡位混交林和纯林杉木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为下坡>中坡>上坡,且下坡位的土壤理化性质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混交林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顺昌县杉木-闽楠复层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保留密度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林分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杉木保留密度的增加,闽楠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冠幅、枝下高以及最大分枝粗均降低。西坑试验点内,1~6号样地(杉木保留密度为180株·hm^-2)的林下闽楠平均胸径和树高较7~8号样地(杉木保留密度为480株·hm^-2)的分别增加149.01%和88.95%;八一工区试验点内,1~2号样地(杉木保留密度为485株·hm^-2)的林下闽楠平均胸径和树高较3~4号(杉木保留密度为630株·hm^-2)、5~6号样地(杉木保留密度为825株·hm^-2)分别提高了19.75%、7.02%和40.04%、42.46%;西坑试验点内,1~6号样地,胸径超过30 cm的杉木株数占杉木总株数的88.30%,径阶分布更集中,7~8号样地,这一比例则仅为69.40%;八一工区试验地内,1~2号样地,胸径30~40 cm的杉木株数占杉木总株数的比例较3~4号、5~6号样地分别提高了70.89%和221.29%。结果表明,降低杉木保留密度(或增加间伐强度)有利于下层闽楠的生长和上层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杉木木荷混交林的最佳施肥量,设置不施肥和施肥量0.1 kg·株-1、0.25 kg·株-1、0.4 kg·株-1等4个不同处理。造林3 a后,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混交林中杉木与木荷的树高和地径的年平均生长量、保存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但不同施肥量影响有差异。杉木最佳的施肥量为0.1 kg·株-1,树高和地径的年平均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其他处理;施肥量0.25 kg·株-1是木荷的最佳施肥量,此处理木荷生长情况最优。综合森林培育经营成本,以0.1~0.25 kg·株-1为杉木木荷混交林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坡位6年生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生长及生物量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木荷混交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生长量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个器官生物量均体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杉木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树干>树叶>树枝,木荷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树干>树枝>树叶;就杉木及木荷不同径级根生物量差异而言,杉木各径级根表现为骨骼根>中根>大根>粗根>小根>细根,木荷则表现为骨骼根>中根>大根>小根>细根。  相似文献   

12.
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杉木、木荷纯林、混交林试验,同样的整地,造林密度不同,经过14年的经营管理,除草、施肥,抚育间伐,其林木生长效果不同.杉木、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比纯林的林木生长效果好,平均树高分别高8.8%、22.8%,胸径粗17.3%、24.3%,树冠大31.5%、4.4%,蓄积量多27.8%、76.3%.对不同的试验地土壤肥力进行比较,杉木、木荷混交林的土壤肥力养分N、P、K,比杉木、木荷纯林的土壤肥力养分N、P、K分别高25%、14.5%,25%、12%,11.8%、6.5%.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6a生的杉木林下套种的闽楠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杉木保留密度下套种闽楠的生长量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保留900株/hm2的处理最优,通过林下套种闽楠,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率。杉木林下套种闽楠可以作为杉木纯林改造的栽培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杉木、檫树混交林生长及其土壤肥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不同比例杉木、棒树混交林的生长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a生杉檫混交种间关系比例协调.林分较稳定,可以促进两树种的生长。从林分群体结构的整个生长同期展望,4:1杉檫混交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高产类型,不同混交比例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所变化,杉檫列间比杉木列间土壤变得疏松、湿润、较肥沃。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红花香椿与闽楠混交,对不同造林比例混交林生长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花香椿在与闽楠1∶2比例混交时,红花香椿的生长量明显高于红花香椿与闽楠1∶1比例和2∶1混交,混交林中闽楠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生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秃杉×杉木、秃杉×木荷混交试验,并与秃杉纯林、木荷纯林、杉木纯林、杉木×木荷混交林对比,15 a的试验结果表明: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后,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混交林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都大于秃杉纯林,增益可达18%~28%以上。其中秃杉×杉木、秃杉×木荷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且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及其习种不同的混交林分生物量和空间分布状况的调查分析,揭示混交林与生物量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便合理利用土壤、防止地力衰退,保持林业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同林龄楠木+杉木、鹅掌楸+杉木混交林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造林9年后,鹅掌楸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均高于楠木,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差异不大,但胸径和材积显著小于纯林;2种混交林的经济产出均高于纯林,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与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混交造林试验研究表明:14年生的杉木与木荷混交造林实验在同一立地条件和相同经营管理条件下,不同的混交方法造林中,以带状混交方法造林最为合适,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株间混交,块状混交高出49.7%、68.8%;不同的混交比例造林中以杉木︰木荷=7︰3混交比例最为合适,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木荷=8︰2,杉木︰木荷=6︰4混交,高出25.4%、55.6%。  相似文献   

20.
不同坡位对21年生闽楠人工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1年生闽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不同坡位对闽楠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闽楠生长及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均有不同的影响。闽楠生长量及生物量积累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就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而言,下坡有利于叶、大根和细根的积累,上坡有利于干、骨骼根、中根及小根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