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我国自然保护地经过60余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自然保护地已逾12 000个,覆盖陆域面积约18%。但因体制机制等原因,自然保护地间交叉、重叠、管理目标冲突越来越严重,没有形成真正的保护地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与规律,首次以保护管理效能为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方案,即以管理目标为主线、保护管理效能为导向,可将自然保护地划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自然遗迹景观保护区、自然资源保育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等6类。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为首要目标,能够涵盖最广泛的管理目标,将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分析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基本特征,对自然保护地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以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包含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沙漠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类型;管理体制存在生态保护多头管理、政出多门问题严重,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庞杂交叉甚至矛盾,土地权属复杂混乱等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体系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转变;服从大局,整合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尊重自然法则,实现严格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统一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国家公园概念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定义,通过系统分析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现状、发展历程、建设形势、国际借鉴、取得的成绩,结合中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和各类自然保护地情况,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中国自然保护地定义,对今后的建设重点、目标、方向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决定了建立自然保护地的必要性。文章分析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发展状况,分析自然保护地管理、科研和法律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从保护地的顶层设计、管理模式,以及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促进自然保护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相似文献   

5.
绿文 《国土绿化》2020,(4):48-49
记者从3月31日召开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国家林草局与青海省共同启动示范省建设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保护、管理和建设之路,在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职能改革创新、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累了经验。据介绍,自开展示范省建设工作以来,青海省制订印发了《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建立由青海省林草局行使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的统一管理机构,明确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管理机构的级别和管理层级等机构设置问题,为自然保护地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全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域自然保护地类型丰富,分布广泛。通过梳理江西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保护为目标、以空间优化为重点、以生态管控为手段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技术路径,以及"四园七区多点五廊"的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构想,并对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地分区及目标管理等关键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当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作了解读。从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体现改革创新、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意义、核心理念以及国家公园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分类系统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建立统一分级分类的管理体制、创新科学规范适用的监管机制、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解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和构建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保障机制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2020,(1):64-67
一、《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政策支撑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回答“为什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怎样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怎么管好自然保护地”等一系列问题,立足我国现实,对接国际做法,大胆改革创新,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整体设计思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湖南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布的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结合中国和湖南省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以3大类别、5大类型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类型标准。通过分析当前自然保护地建设过程中存在区域布局、管理机制、基础工作、保护与利用、产权权属、法制体系和投入等7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组建省级层面保护地统一管理机构、推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法的立法进程、科学编制湖南省国家公园发展规划、强化保护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力推进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科学规划湖南省国家公园布局的建议,以保护湖南"一湖四水三山"(即洞庭湖,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武陵、罗霄、南岭三个山脉)的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原真性、系统性为核心,拟建6个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园体制下的自然公园保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也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的不同级别、数量众多的各类自然公园,在改革的背景下,其定位和管理目标需要进一步厘清。本文阐述了自然公园的概念、定位和建设理念,提出了服务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总目标的自然公园保护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地普遍面临着保护管理与社区居民关系的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内原住居民的现状、梳理了目前涉及自然保护地内原住居民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对如何分类管理不同类型的原住居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各省在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精神,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自然保护地全民所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权属并存的现象较为普遍,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何妥善处理社区居民权益与自然保护二者关系是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面临的挑战。在总结与提炼钱江源国家公园创建区保护地役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探索、构建国家公园保护地役权管理和评估技术体系。该体系在管理层面涉及管理流程、方案编制、调查核实、供役地授权文件形成、合同签订、管理制度建设等环节;在评估技术层面涉及评估对象、内容与类型、评估流程、数据获取,以及合同履行情况、集体林地与农村承包土地保护地役权资产和生态效益评估等内容。该体系建设提供了以集体土地为主的国家公园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的实操性规则,对高质量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园管理局内部机构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8年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正在有序展开,稳步推进。2018年3月,党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我国将结束各类自然保护地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局面,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将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管理成效。本文介绍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并根据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提出了我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与管理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阐释了自然保护地定义,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各类型显著特征及管理要求,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框架对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是我国国家治理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科学规划、完备制度"是保护地体系稳健发展的必然路径,保护地规划制度研究及建设非常紧迫。文中剖析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的组织管理结构与国家公园体系的构成,梳理了国家公园体系百年发展的重要法案历程,探析了隶属NPS的丹佛规划设计研究中心(DSC)全权负责下的规划体系,发现NPS垂直式统筹管理和从"一园一法"到"基本法"进而"各专项保护"的法案发展历程,二者正是美国国家公园规划制度建设发展的双重基石。研究启示有3个方面:一是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亟待与管理体系的重构协同发展;二是完善立法以实现强制性保护和引导性发展;三是结合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特征,提出由6个层级构建规划体系及其规划制度建设设想,以期探索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科学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国家公园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社区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关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特许经营是国家公园资源合理利用的手段。社区参与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就是主动参与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补偿社区受损权利,具有"造血"式增进社区利益,活态展示独特人地关系,持续助力保护目标实现的价值。未来我国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社区参与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对整个自然保护地体系而言意义重大,其多重价值应得到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7.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合理的特征指标是重要步骤。本文从现有自然保护地存在问题入手,阐述了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体制的不同层次建设目标与指标,提出用生态系统方法梳理、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为推动来完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引入智能化、一体化管理体系,以省级自然保护地管理为研究案例,探索自然保护地的综合信息化管理,研究自然保护地多类型、多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和融合管理,分析自然保护地不同数据类型特点。根据自然保护地的管理需求,研建数据、资源、监测、管理等4个独立模块系统组成的自然保护地管理平台,从技术上解决多部门、多类型数据的传统管理、数据更新等问题,从管理上理顺自然保护地设立、调整、撤销以及建设项目等工作的线上流程,从应用上实现单个平台对自然保护地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管理,有力支撑了自然保护地的智慧化、便捷化管理,提升了自然保护地的综合管理水平。构建的平台适用于省级自然保护地管理,可推广至各省级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使用,以推进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既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空间交叉重叠、权责模糊、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难题。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是国家破解这一难题的制度举措。文中在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概念、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现有法律制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衔接的设想。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过程中,理顺国家公园与既有自然保护地之间的关系,加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思路为:在宏观政策法律层面,从国家统一立法、提升立法协调性、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法律建构的整体设想;在微观制度保障层面,吸纳保护原则、差异原则及衔接原则,建立国家统一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建议以《国家公园法》的制定为契机,统筹考量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统领自然空间保护的基本法——《自然保护地法》。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优化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推动力,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中介绍巴西国家公园发展状况,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共管或参与式管理模式、法律保障体制、资金保障机制等角度对巴西国家公园管理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巴西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经验,从建立统一分级管理体系、健全资金投入及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共管、建立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建议,对于我国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切实提升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具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