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长在海边的红树林,在抵御台风、抵挡海浪对海岸的冲刷和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海上森林”之称。红树林中的大部分组成树种都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我国红树林目前仅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地的沿海滩涂,资源非常稀少,应该得到重点保护。近年来,濒海房地产的开发,沿海工业园区和其他项目的建设,一些群众进入红树林内捕鱼、捞虾、捉蟹或放牧,承包商大量围海修建海水养殖塘等行为,致使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局部消亡。据统计,从1999年10月到2000年4月仅半年多时间内,在广西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北部湾海洋资源丰富,既有优良的港湾岸线,也有物种丰富的生物岸线。其中的红树林是广西十分重要的大陆海洋生物岸线。作为介于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生态系统,红树林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有着陆地森林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海洋生态保护也有着特殊意义。可以说只要是红树林生长好的地方,就有庞大的生物大家庭。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的一种独特的森林植被类型。在我区的沿海地区钦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近海滩涂上,就生长着大片的红树林。北海市合浦县的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目前正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级红树林保护区。处在茅尾海的钦州市钦南区的沿海岸线,也有大片或散带状的红树林分布,有红树植物16种,面积达3057.3公顷。这些红树林生长在沿海海堤堤岸内外、浅海滩涂上,为保护多种海洋生物物种的生长,为防风、抗浪起到了重大的作…  相似文献   

4.
红树林 中国海岸的绿丝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中国有红树林约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海岸一些受到良好波浪掩护的港湾或河口湾内,如海南东寨港、清澜港,广西珍珠港,广东雷州湾通明海、深圳湾,福建九龙江口、漳江口和台湾淡水河口等。  相似文献   

5.
北部湾红树林海岸的乡土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在海岸景观日趋重视的今日,红树林生态群落的重要性也愈加突显。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及城市环境建设,导致红树林生境破坏严重。广西南部沿海,拥有全国红树林生境面积最大的红树林生态群落,但该地红树林的分布状况也不甚乐观。在红树林原有生境破坏严重、外来物种过度引种、沿岸景观的不协调背景下,提出了将生态性与美学性特征相结合,构建合理的海岸红树林景观的建设原则及分部营造设计方法,以期为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景观后期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森林与人类》2022,(Z1):169-171
<正>红树林湿地是以红树植物群落为核心的热带、亚热带特有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目前,红树林在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均有分布,总面积98242亩。其中,海口市红树林面积最大,共有33094亩,约占全省红树林面积的34%;文昌市和儋州市的红树林面积分别为22438亩和17294亩,位列全省第二、第三,分别占全省红树林面积的23%和18%。  相似文献   

7.
<正>与大部分甲壳类动物的寿命相比,鲎算是一种相当长寿的海洋动物。在成长过程中,有红树林、海草床伴生的泥质滩涂是幼鲎重要的生长环境。在中国,鲎曾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等沿海滩涂。如今有些地方我们已很难见到它们的踪迹,值得庆幸的是,在广西北部湾沿海还有相当数量的繁殖种群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红树林是一种神奇的植物群落,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和珊瑚礁、盐沼、海草床等并列为重要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北可至浙江南部,主要植物有16科19属30种。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红树林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红树林面积总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红树林其实是绿色的,之所以被命名为"红树林",是因为红树植物体内富含单宁,一旦表皮暴露,单宁与空气接触  相似文献   

9.
湛江市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广东省红树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红树林物种最丰富的地级市,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湛江市红树林资源状况、中荷合作广东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在保护红树林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效,以及此项工作的开展对湛江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     
《森林与人类》2024,(3):6-7
<正>北部湾位于中国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海南岛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及越南之间。如今,这里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北部湾也是我国自然生态十分良好的洁净海域。这里的海洋资源丰富,既有优良港湾岸线,也有物种丰富的生物岸线。这里是明星物种中华白海豚的重点分布区、中国鲎赖以生存的理想家园,也曾是儒艮在中国国内分布最集中的栖息地,候鸟迁飞的重要补给站和中转站,还有重要的亚热带海草床生态系统和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提供生存栖息、繁衍发展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1.
引种推广红树林新品种--无瓣海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区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唯一沿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它南临北部湾,海岸线全长1595公里,滩涂总面积9.18万公顷,其中适宜红树林生长的面积有4.5万公顷。广西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沿海浅海滩涂,群落主要有木榄、红海榄、秋匣树、白骨壤等共19个种类,隶属12科18属,是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省区之一。但由于人为等各种因素的破坏,红树林面积在不断减少,1996年尚有1.12万公顷,2001年清查时为8533公顷,仅占适宜红树林滩涂面积的19%。无瓣海桑学名:SonneratiaapetalaBuch.-Ham,科属名:海…  相似文献   

12.
国家林业局最近发出通知,要求有关省、区从2001年初开始,用半年时间全面开展红树林资源调查,并做好权属清理和登记造册,进一步确认和稳定红树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通知强调红树林的培育、保护和管理是林业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广西红树林种类多、分布广、面积大,有5 654公顷,占全国总面积1/3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区。红树林是北部湾沿海突出的海洋资源优势之一。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水可淹没滩涂上的特殊森林,是沿海地区生态系统及防护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堤及堤内良田防风消浪、护堤的前哨阵地,是海…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认真吸取印度洋海啸的深刻教训,切实做好驻在省、区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的保护建设工作,近期我们分别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的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保护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沿海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管理和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内容。对沿海红树林的调查表明 :广东沿海红树林现存面积 14670hm2 ,其中湛江市各县 (市、区 )红树林占总面积 84 .8% ;全省主要红树林植物有 2 6科 4 0种 (其中真红树 10种 ,半红树 11种 ,伴生植物 19种 )。红树林主要树种有 :秋茄、红海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白骨壤、海漆、榄李、角果木、老鼠勒等。文中对红树林推广造林和恢复发展作了评价 ,为推进红树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水鸟多样性被认为是衡量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水鸟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不同会导致其栖息地选择的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影响了红树林水鸟的物种多样性。开展红树林水鸟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从景观尺度研究影响水鸟多样性的因子,可为广东省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水鸟保护提供重要参考。文章分析了广东省红树林水鸟物种组成及动态变化,并应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方法探讨了影响红树林水鸟多样性的因子及相关性。结果如下:(1)广东红树林水鸟物种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和香农指数分别由2018年的56种、10种和2.492 1提升至2022年的88种、23种和2.742 3;(2) RDA检验显示水鸟类群各典型轴对物种-景观因子关系方差的累积解释均超过96%,且蒙特卡罗排列检验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前两个典型轴可以很好地解释水鸟物种与景观因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3) RDA分析表明红树林面积、滩涂面积和水产养殖池面积是影响水鸟多样性的正向因子,人为干扰因子如道路和建设用地面积是影响水鸟多样性的负向因子。  相似文献   

16.
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联民村1林班的沿海滩涂上,以红树林为主的34公顷示范林整齐地生长着,给原先没有一棵绿色植物的滩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这就是广西首个“中日绿化合作示范林”。它的成功实施,为在立地条件差的滩涂上营造红树林树立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7.
正广西三匹虎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上游。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着桫椤、金花茶、红豆杉等珍稀物种,有"森林王国""绿色宝库"之称。摄影/吴仁宏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两个区域组成。内伶仃岛是猕猴集中的区域,福田红树林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摄影/邓飞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植物群落,在防浪护堤、净化海水、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沿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湛江红树林大面积减少,红树林质量明显下降,影响了红树林生态功能的发挥。通过人工造林,能迅速有效恢复红树林资源,提高红树林质量。文章结合湛江地区多年造林实践,对红树林造林技术及相关影响因素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短波     
建红树林湿地公园保护北部湾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步伐加快,林浆纸一体化、石化、能源等大型工业项目落户北海。由于一些企业急功近利,污水排放超标,沿海滩涂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北部湾局部海域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日益衰退。  相似文献   

20.
我国红树林有害生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有害生物侵入,给红树林造成严重威胁。红树林病害主要为真菌病害,如炭疽病、煤烟病以及锈病等;危害红树林的害虫种类多,危害重,主要是食叶性的蛾类,而且不断有新害虫出现,有严重危害广西红树林的可能;对于其它有害生物,螃蟹主要啃食幼苗,团水虱蛀干危害,藤壶虽不直接危害红树林,但因其在红树植物表面的附着性与营生性,影响了红树林的正常生长而成为危害红树林大面积的污染生物,也对红树林构成严重威胁。针对广西红树林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