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黑木耳栽培原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五味子,进行黑木耳生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7.5%五味子栽培出的黑木耳产量为55.64 g/袋,比空白对照增产48.56%;总木脂素含量为29.28 mg/g,比空白对照提高199.08%。黑木耳的产量和保健效果都有明显提高,单袋总木脂素含量达到1 629.14 mg/袋,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沙棘鲜果渣在真空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进而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笔者选用了不同的干燥温度、真空度和物料厚度对沙棘鲜果渣进行脱水干燥试验,测定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沙棘果渣的干燥特性,并对干燥后沙棘果渣的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沙棘鲜果渣真空干燥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60℃,真空度80 k Pa,物料厚度1. 0 cm.干燥后的沙棘果渣总黄酮含量最高达4. 98 mg/g,原花青素含量最高达35. 67 mg/g.  相似文献   

3.
对吴起野生沙棘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沙棘果泥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814.03mg/100 g,其次为沙棘果皮、果油、果渣等,沙棘杆中含量最少为90.39 mg/100 ml,这将为吴起沙棘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起野生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吴起野生沙棘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沙棘果泥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814.03 mg/100g,其次为沙棘果皮、果油、果渣等,沙棘枝中含量最少为90.39 mg/100 g,这将为吴起野生沙棘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对沙棘果加工废弃物沙棘果渣中的总黄酮物质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辅助法提取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了酶用量、液固比、提取温度和pH值4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78.9 IU/g,液固比值25.9,温度59.1℃,pH值3.9。试验证明,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48±0.16)mg/g(n=3),与模型预测值8.57 mg/g基本一致。响应面模型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大果沙棘果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沙棘果浆筛选合适的微生物发酵剂,并探究试验条件下最佳的发酵工艺,为沙棘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结果发现,沙棘原浆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为17.2 mg/mL,总酸含量为26.90 g/L,总黄酮含量为7.294 mg/mL.沙棘果泥酵素发酵工艺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菌发酵方式,酵母菌粉的接种量为0.01%,乳酸菌粉的接种量为0.1%,发酵条件为37℃,发酵40 h效果最佳。经40 h发酵后,沙棘中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为2.481 mg/mL,总酸含量为20.493 g/L,总黄酮含量为11.187 mg/mL.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白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ck)Underw白粉病是近年来袋用料栽培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病害,可导致黑木耳产量降低30%.试验显示黑木耳白粉病在牡丹江市一带始发期6月下旬-7月上旬,高峰期在发病后的8~12 d,末期在8月上旬;有效杀菌剂为0.2%三唑酮,施用剂量15 mL/栽培菌袋,治愈率78%~83%.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利用竹林空间,促进竹菌复合经营发展,开展了不同栽培方式下黑木耳生长和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竹林下袋料立体栽培的黑木耳具有大小均匀、光泽度好、杂质少等优点,每袋采收产量比农田的增加17.2%,单朵质量增加19.7%;竹林下黑木耳采收时间少于农田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管理时间与成本。黑木耳营养成分受栽培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竹林下黑木耳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Na、Mg、Fe等矿质元素含量高于农田,除竹林第1批黑木耳可溶性糖含量为最高值(6.070%)以外,第2批黑木耳营养品质总体高于第1批。选择适宜的林地光照、湿度、温度等生态环境要素,可实现竹林下黑木耳复合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香菇渣基质添加污泥对油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香菇渣和污泥为试验材料,将香菇渣添加不同含量的污泥进行1年生油松苗育苗试验,测定油松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香菇渣添加20%污泥的基质最有利于油松苗生长,其侧根数最多为13.36根,高径比最优为3.73,苗木品质指数和品质综合评价值最高,分别为0.168和1.000,顶芽干重最大为13.42mg/株,综合侧根数量、根茎比、苗木品质指数、品质综合评价及顶芽干重等指标分析,20%污泥含量的香菇渣基质最适合栽培油松苗。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不同干燥方法对沙棘果渣营养成分的影响。通过热风干燥、远红外快速干燥、真空电热干燥、工厂带式干燥、室温阴干五种方法对沙棘果渣进行干燥,根据沙棘果渣脂肪、蛋白质、纤维素、黄酮、原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干燥方法对沙棘果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脂肪含量的影响较小;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小的是室温阴干;真空电热干燥对黄酮含量破坏最小,经过真空电热干燥处理的沙棘果渣是室温阴干黄酮含量的1.92倍;经远红外快速干燥的沙棘果渣,能够较好地保存原花青素的含量,并使纤维化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1.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代料栽培黑木耳达10几亿袋,滑菇生产近亿袋,平菇、香菇、榆黄蘑等菇类栽培数量也较多,逐年呈递增趋势。每年菇、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废弃菌渣,这些废弃菌渣如果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将这些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针对以杂木屑栽培黑木耳、滑菇;以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榆黄蘑等菇类的废菌渣二次利用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平菇(PB4、PB5)为供试菌株,采用木糖渣为试验材料,研究木糖渣提取液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利用木糖渣栽培平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木糖渣提取液对平菇的菌丝生长速率影响差异显著,但在栽培试验中,木糖渣基质对菌丝生长速率影响不明显,木糖渣栽培平菇的第一潮菇平均产量为179.76 g/袋和169.17 g/袋,略低于对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生物学效率为35.95%和33.83%。  相似文献   

13.
匀浆法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方法,对匀浆法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提取原料为含水率85%的沙棘果,溶剂为85%的乙醇,匀浆时间10 m in,液固比为5∶1(mL∶g)。将该法与常规的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匀浆法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76%,与回流提取相当。匀浆提取法所用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该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沙棘果总黄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板栗枝条对黑木耳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栽培所用的阔叶树木屑变得越来越紧缺。每年板栗抚育修剪会产生大量废弃枝条。调查了板栗枝条对黑木耳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5个不同比例的板栗枝条和阔叶树木屑(0∶100、30∶70、50∶50、80∶20、100∶0)与7.5%麸皮、1%红糖、1.5%石膏混合作为黑木耳栽培基质,考查每个处理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含量。随机区组三次重复,5个处理分别代号为T1、T2、T3、T4、T5。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黑木耳产量、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T2产量最高,为365.5g/袋。T3生物学效率最大,为47.9%。粗蛋白、总糖的最高含量分别出现在T1和T5,分别为13.55%、63.14%。粗多糖、粗纤维、粗脂肪的最高含量则分别出现在处理T3、T4、T3,分别为7.01%、6.80%、0.26%。板栗枝条与阔叶树木屑混合使用,可提高黑木耳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比例的板栗枝条、阔叶树木屑混以7.5%麸皮、1%红糖、1.5%石膏可使黑木耳获得最高生物学效率和最大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山核桃外果皮与桑枝屑不同配方组合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 a对山核桃外果皮与桑枝屑不同比例配方组合生产栽培黑木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中添加30%~40%的山核桃外果皮栽培黑木耳,其产量、品质、出耳率均接近单纯桑枝屑配方栽培木耳,每袋干耳产量在74 ~ 74.5g,其中40%山核桃外果皮加12%麸皮其排田量、成品率和单袋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山核桃陈外果皮配制的菌棒其排田数、成品率、单袋重普遍优于新外果皮配制菌棒,并以40%陈山核桃外果皮+47%桑枝屑+12%麸皮+1%石膏配方组合为最优.  相似文献   

16.
利用树锦鸡儿枝条粉碎物作为黑木耳栽培原料,通过供试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及产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树锦鸡儿枝条粉栽培黑木耳,产量与阔叶木屑栽培原料栽培相当;在树锦鸡儿枝条粉中添加30%以上的阔叶木屑,菌丝浓密,生长势强,日均长速快,黑木耳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沙棘》2000,(1)
沙棘是一种优良灌木树种 ,它不仅适应性强 ,能生长在干旱贫瘠之地 ,而且沙棘籽和叶富含粗蛋白、氨基酸、钙、磷以及维生素 C、E、A等。沙棘叶片含粗蛋白 2 1 .7%、赖氨酸 0 .32 %、钙 0 .98%、磷 0 .2 1 % ,沙棘籽含粗蛋白 2 6.1 % ,含量仅次于大豆、蚕豆 ,比豌豆高。作为饲料开发的潜力很大。喂牛 :在育肥牛的饲草中添加 1 4 %的沙棘叶 ,牛的增重率比对照提高 1 8.5% ,饲料利用率提高 1 2 .7% ,而且肉质细嫩、香味更浓。在奶牛的精料中添加 8%沙棘果渣 ,日产奶量较对照提高 9.5% ,乳蛋白提高 3.5% ;在母牛饲料中加入 1 0 %沙棘果渣 ,母牛…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是大兴安岭地区食用菌产业的主栽品种,由于气温低,生长期短,各生产单位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不同,使大兴安岭地区黑木耳的产量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寒温带黑木耳标准化栽培模式的研究,采用密摆、覆盖、搭设遮阳网等措施,使黑木耳的产量由原来的35g·袋-1提高到56g·袋-1。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是一种较适宜在辽东山区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辽东山区黑木耳林下集约栽培技术主要分为菌袋培养和林下栽培管理两部分:菌袋培养包括培养基配方、制袋、菌丝培养等;林下栽培管理包括耳场选择、清场、摆袋、水源选择、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干制加工等。  相似文献   

20.
不同配比浓度的污泥对土壤保水性及有效养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污泥能提高基质的保水能力,延长植物的萎蔫时间,当添加浓度为60.5%时,达到最大值238h。栽培基质中速效氮、磷、钾含量随着污泥添加浓度增大而增大。当污泥施用浓度为80%时,种植植物的系列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达到:296.76mg/kg、199.45mg/kg、246.24mg/kg。因此,添加污泥能使栽培基质的保水能力和有效养分含量提高,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