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帽儿山实验林场DE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10.0的水文分析功能,对帽儿山地区进行了水文分析,提取该地区水流长度、生成河网并对河网进行分级等。结果表明,用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分析功能提取的河网与实际地形基本一致,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根据DEM数据来提取水文信息。  相似文献   

2.
以对森林经营规划软件的深入研究为基础,阐述森林经营规划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以及Rem-soft规划软件的原理和特点.介绍Remsoft软件中主要段的应用过程,其中着重探讨面积段中森林类型的划分方式,以及利用Avenue语言实现从传统小班数据向新数据格式转换的实现过程,并以帽儿山地区的数据为实例进行图文说明.  相似文献   

3.
以对森林经营规划软件的深入研究为基础,阐述森林经营规划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以及Remsoft规划软件的原理和特点。介绍Remsoft软件中主要段的应用过程,其中着重探讨面积段中森林类型的划分方式,以及利用Avenue语言实现从传统小班数据向新数据格式转换的实现过程,并以帽儿山地区的数据为实例进行图文说明。  相似文献   

4.
基于ERDAS软件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森林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以及如何利用ERDAS软件构建出虚拟林相.同时论述了如何将它同森林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并通过虚拟林相的二次开发功能来解决森林管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帽儿山地区森林生态效益的森林涵养水源效益以及森林释放O2和固定CO2效益进行了计量评估,计算结果分别为3715.2万元和2465.2万元。并为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维可视化能够使抽象概念且难以直接感知的空间现象现实化以及直观化,利用此技术可以对林地植被进行模拟,虚拟演示林地分布情况,能够获得各种超越现实的空间感知的经验。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县乌川湖村作为实验区,以1∶10 000的地形图、分辨率为0.5 m的航片以及2013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等为数据源,充分利用各种数据的优势,把各种数据融为一体,突破了传统的二维林相图,探索出了基于GIS平台的三维林相图的制作,通过三维林相图的制作,不仅能够体验三维森林景观空间变化,立体的、多角度的了解森林组成,直观了解森林空间结构及分布规律,还能够进行查询以及定位功能,方便了林业部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帽儿山地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姜帆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08,24(6):10-12
针对帽儿山地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实际情况,以原始阔叶红松林为参照,运用多样性指数、构成指数、结构-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通过对帽儿山7个典型示范区的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6营造樟子松与水曲柳带状混交林的健康恢复状况最好,符合实际情况,为山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最优恢复技术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利用帽儿山地区固定样地数据,根据一元生物量估算模型计算出各样地的生物量,然后利用 ArcView 中的插值功能计算出整个帽儿山地区的森林生物量,建立研究地区的生物量空间数据库。利用生物量实测值与插值得到的预估值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插值得到的生物量与实测的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基础,可以很好的衡量森林生产力。研究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揭示地表空间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帽儿山林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2004年帽儿山林区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帽儿山地区生物量进行全局自相关性分析和局部自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使用R软件建立生物量与各地理因子、生物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使用GWR软件,以每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和高程为解释变量,建立GWR模型。结果表明:帽儿山地区的森林生物量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在本研究区域内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较多元回归模型AIC值降低了90,决定系数R~2和调整型决定系数R~2均有提升,GWR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cGIS Engine帽儿山森林多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建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旭  刘兆刚 《森林工程》2011,27(2):23-27
以C#语言为开发平台,以ArcGIS Engine为开发组件,以帽儿山实验林场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森林多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实现帽儿山实验林场地区森林多种资源信息的查询、分析与决策,其中包括GIS基本功能、专题图的生成、森林灾害管理和伐区采伐管理等功能,最终完成帽儿山实验林场的一个较为完善、专题性强和可扩充的森林多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对帽儿山林场的经营管理及外业调查工作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制作虚拟林相的一些基本方法,它基于目前比较流行的以Visual Studio C 开发组件调用OpenGL三维图形库的方法,初步实现地形可视化以及一些基本功能.为了表现地形的真实显示,利用了OpenGL中的纹理映射、光照、反走样、雾化等三维可视化特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二维GIS和三维场景虚拟仿真技术的各自特点及优势,将二维GIS和三维场景仿真技术结合应用于森林资源信息可视化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使用VC、OpenGL开发工具,以全要素地形图、林相图数据为基础,构造各类地物要素模型,建立森林资源信息三维虚拟仿真系统。通过消息通信的方式实现二维GIS与三维虚拟仿真之间的交互,实现对森林资源历史、现在、未来的变化过程虚拟仿真,有助于拓宽森林资源管理人员的视角,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过程有更直观、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人工林空间结构优化及可视化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以帽儿山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可视化模拟为手段,以林分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以常用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为切入点,按照森林演替的一般规律构建樟子松人工林的空间结构优化方案,并将其与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模型进行耦合,建立樟子松人工林三维可视化经营模拟系统.模拟实例表明: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从0.461提高到0.487,林木分布格局由均匀分布变为随机分布;林分混交度由0.284上升到0.308,混交程度得到提高;林分大小比由0.515变为0.481,林木个体生长的优势程度得到提高;基于林分空间结构的择伐,使林分空间结构得到了显著优化.该系统可以在虚拟森林环境中实现对森林经营过程的模拟、经营方案的评价和优化、林分未来生长状况的预测以及森林经营活动对林分结构的影响,为我国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虚拟森林环境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不同尺度的森林可视化建模内容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从单棵树的建模、林分结构规律,森林场景的绘制技术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虚拟森林环境系统原型,系统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绘制的方法实现森林环境建模,场景采用八叉树空间分割方法,实现了虚拟森林三维场景模拟、小班信息查询等功能,为森林资源和经营可视化提供了虚拟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帽儿山实验林场红松标准种源试验中的17产地标准种源二年生苗期的生长性状为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典性相关分析,逐步回归以及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源红松的地理变异规律,并为帽儿山地区选择出了适合于该会区育苗造林的最佳红松种源。  相似文献   

16.
帽儿山地区是东北东部山区较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本研究利用帽儿山实验林场1999年航测照片及1999年调查材料绘制而成的110000的林相图,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999)和实地调查资料,在ARC/INFO及其它统计软件支持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帽儿山林场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选取的景观空间格局度量指标包括斑块数量、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结果表明帽儿山实验林场的森林景观以软阔叶林为主,以其很强的萌糵能力在各景观中占绝对优势;在帽儿山各森林景观斑块中,天然次生林各景观斑块平均面积大于人工林各景观斑块平均面积;人工林各景观类型斑块密度指数高于天然次生林各景观类型斑块密度指数;天然林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最高,其景观异质性程度也最高,但景观优势度小,各景观要素对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及其变化的控制作用较弱,人工林则相反。图1表1参16。  相似文献   

17.
人工林下天然更新种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红松、长白落叶松人工临时样地资料,分析了帽儿册地区人工林下天然更新种群的数量特征、水平分布、垂直成层结构以及天然更新种群枯死木状况。两种人工林林分中,水曲柳更新种群数量占绝对优势,且呈聚集分布,平均拥挤度m^*=5.1;水曲柳在林分的更新层、演替层、主林层均有合理分布,水曲柳在帽儿山地区属于巩固种。  相似文献   

18.
选取帽儿山地区阔叶红松林、红松人工林和水曲柳天然次生林3种典型群落,基于方差均值比、L函数和角尺度方法比较研究各群落乔灌层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关系。结果表明,帽儿山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阔叶红松林乔木优势种呈随机分布或不显著聚集分布;红松人工林中红松呈随机分布;水曲柳次生林乔木优势种主要呈随机分布。各群落灌木优势种均呈聚集分布。帽儿山典型森林群落中各乔木优势种间主要呈空间正关联或无空间关联,红松与阔叶树小尺度无关联,大尺度正关联,阔叶树种间主要呈正关联。红松人工林与水曲柳天然次生林乔木优势种间均呈正关联。帽儿山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空间关系良好,空间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快速获取森林三维数据的新手段,但是基于Li DAR的林业参数估计算法和提取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海南省三亚市热带区域森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其扫描获取的Li DAR点云数据提出了改进的动态移动窗口搜索算法,进行冠高模型建模与生成,并提出了基于此模型进行林木平均高度估计的方法。通过改进的算法,利用C#编程、Las Tools、Arc GIS等相关工具对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从而进行DEM和DSM提取、CHM生成、平均树高等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经过算法的改进,大面积森林的数字地面模型(DEM)、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冠高模型(CHM)可以从Li DAR数据中快速提取,但Li DAR点云获得的树高值比实际值低。这是由于Li DAR数据树顶的错失及点云的低密度所导致的,然而通过最低树高值的不断增加,其实测值与估计值的差值也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研究了基于Google Earth影像制作三维森林景观图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流程,重点探讨了在Google Earth平台提取研究区高程数据、制作DEM、三维森林景观图制作等,为Google Earth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应用探索了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