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参照国际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方法,从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做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草履蚧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其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
林业有害生物杨干象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子英  张海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1):51-52,59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t Analysis,简称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杨干象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杨干象在我国属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林业有害生物杨小舟蛾的危险性分析和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淮安市林业资源状况,从杨小舟蛾的国内分布情况、在淮安市的潜在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杨小舟蛾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杨小舟蛾在淮安市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云南油桐黑斑病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黑斑病(Mycosphaerella aleuritidis)2003年被列入国家林业局首次发布的23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文章从省内分布状况、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可能性、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危险性定量分析,其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37,属于高度危险性级别。  相似文献   

5.
斑膜合垫盲蝽是近年来临夏地区国槐上严重发生的害虫之一。对斑膜合垫盲蝽在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虫危险性综合评价值R=1.06,属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6.
参照国内外专家对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结合辽宁省森林资源状况,从松材线虫病的国内分布情况、在我省的潜在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松材线虫病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在我省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RiskAnalysis)方法,从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8.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对大栗鳃金龟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的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作出危险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栗鳃金龟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9.
松黄星象的危险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森林有害生物松黄星象Pissodes nitidus Roelofs的生物学特性,从该虫的潜在危险性、寄主的经济重要性等方面,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该害虫进行了有害生物危险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松黄星象属中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建议列为补充检疫对象,以控制其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0.
森林有害生物红脂大小蠹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 (Pest Risk Analysis,简写 PRA)方法 ,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云杉小卷蛾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云杉小卷蛾在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虫在中国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虽然该虫目前在我国仅有局部发生,但能危害大部分青海云杉,其侵害力和适应性都很强,因此,应加强检疫,防止其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区域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对枣食蝇入侵沧州市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枣实蝇的寄主植物分布广泛,适生区广且根除难度大,对沧州枣区的潜在威胁很大;枣实蝇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66,在沧州属于特别危险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3.
参照国际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RA)方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指标体系,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危害对象的重要性、扩散蔓延的可能性以及检疫和铲除的难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辽宁省属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一定扩散蔓延的危险。该文结合辽宁省实际,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椰心叶甲的风险评估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椰心叶甲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椰心叶甲风险性R值为2.132,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福建省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参照国家评判标准,结合福建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福建省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森林有害生物萧氏松茎象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萧氏松茎象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在我国属于接近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7.
简阳市麻栎二叉瘿蜂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分布状况、扩散蔓延可能性、潜在影响、管理难度及对麻栎二叉瘿蜂的定量评估等方面,综合评价分析了麻栎二叉瘿蜂的危险性,其危险值R为1.88,表明麻栎二叉瘿蜂在简阳市属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8.
飞机草于20世纪80年代入侵贵州以来,种群快速蔓延,给贵州的经济、社会及生态造成重大损失。为研究飞机草的扩散规律和风险等级,对其作了适生区预测和风险分析。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以飞机草分布点的气候和海拔因子作为模型运算的基础数据进行适生区预测,得到飞机草在贵州省的高度、中度、低度适生区和非适生区。采用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飞机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其在贵州的风险等级。结果显示:对预测结果进行准确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飞机草在贵州省的高度、中度适生区分布范围为24.63°~26.72°N、104.35°~109.35°E,面积约26 800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飞机草的风险评估值R=2.32,在贵州属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飞机草在贵州的适生区主要是西南部的南亚热带河谷区域,适生区面积大,风险等级高,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均构成严重威胁。要阻止飞机草在贵州的进一步传播和危害,须加强检疫,在高、中适生区范围开展面上监测,加强对分布区飞机草种群的防控。  相似文献   

19.
参照国际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方法,从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日本松干蚧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其风险评估值(R)为1.62。评价结果表明,日本松干蚧在辽宁省属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传播扩散的危险。文章结合辽宁省实际,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纵坑切梢小蠹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参照国际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方法,从纵坑切梢小蠹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 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 析,对纵坑切梢小蠹的危险性作出了综合评价,认为纵坑切梢小蠢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