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calyptus urophylla)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诱导桉树对焦枯病抗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SA能降低Fo值,提高Fm、Fv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SA处理的桉树叶片Fv/Fo、Fv/Fm值,第3天达到最大值,说明SA 1~3 mmol.L-1处理的抗焦枯病的持久期为3 d。SA 1 mmol.L-1处理的桉树叶片Fo值最小,Fm、Fv、Fv/Fo和Fv/Fm值最高;说明SA 1mmol.L-1处理的效果最好,能有效地减轻光合机构的损伤,一定程度上抑制焦枯病菌的侵害。  相似文献   

2.
以4年生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为试材,实验前1个月将苗木移栽至花盆中置于大棚内进行正常水分管理.将苗木分为3组,每组10株,3个重复,分别进行干旱胁迫.重度干旱(从试验开始时停止浇水),中度干旱(试验期间3d浇1次水,浇水量为对照的50%),对照(充足供水).在重度干旱和中度干旱下分别胁迫35 d,研究曼地亚红豆杉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分析曼地亚红豆杉的抗旱性及抗旱机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曼地亚红豆杉PD、E、Gs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Ci在胁迫初期升高,胁迫21d后下降.水分利用效率(RwuE)先升高后下降,羧化效率(RCE)显著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后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Fv/Fm在胁迫期间没有显著变化,而IP1随胁迫强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显著下降.推测曼地亚红豆杉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Ⅱ (PSII)光能转化能力保持相对稳定,对水分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引起光合下降的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即羧化效率的显著下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曼地亚红豆杉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Pro含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说明曼地亚红豆杉在水分胁迫初期能通过增加保护酶活性来提高对逆境下产生的过氧化物的清除能力,同时增加细胞中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植株的吸水保水能力,维持自身水分平衡,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北美豆梨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和100 mg/L多效唑均能提高北美豆梨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Fv/Fm),降低非光化学猝灭参数(qN);200 mg/L和300 mg/L多效唑则降低了北美豆梨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Fv/Fm),提高了非光化学猝灭参数(qN),说明叶绿素含量和PsⅡ光能转化效率的高低是Pn升高或降低的内在原因。100 mg/L多效唑处理不仅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含量和PSⅡ反应中心的光能转化效率(Fv/Fm),而且降低了气孔阻力,加速了北美豆梨光合作用的进行;而300 mg/L多效唑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绿素a含量和PSⅡ反应中心的光能转化效率(Fv/Fm),不利于北美豆梨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园林栽培上可根据不同目的加以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油菜素内酯对沙棘抗旱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控水、根系浸蘸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S)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沙棘苗重要保护酶活性、重要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质膜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沙棘苗经BRS0.1~0.4 mg/L处理后,SOD和CAT活性在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2%~13%)和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8%)下,虽较清水对照升高,但无显著差异;在轻度干旱下,POD活性0.3 mg/L处理显著高于对照,类胡萝卜素含量0.1~0.3 mg/L处理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在轻度和重度干旱下,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增加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0.3和0.4 mg/L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质膜相对透性,较对照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在轻度干旱下,较对照显著降低,重度干旱下降低不显著.综合以上结果:BRS处理提高了沙棘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以2a生胡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法研究轻度(持续干旱6d)、中度(持续干旱12d)和重度(持续干旱18d)干旱及旱后复水过程中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色素、可溶性糖、丙二醛(MDA)等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程度干旱及复水过程中胡杨幼苗生理生化响应与旱后恢复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持续干旱,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n)、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II反应中心光捕获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及光合色素含量均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和土壤含水量的减小逐渐下降;轻度和中度胁迫幼苗Pn分别下降了25%和60%,但Fv/Fm、Fv'/Fm'、ΦPSII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较短期的缺水条件下幼苗光合系统稳定;重度胁迫,幼苗Pn接近零,光合几乎完全受抑,Fv/Fm下降17%,长期缺水致使幼苗光合器官受损。(2)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细胞膜遭到破坏;幼苗可溶性糖、Chl a/b、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大,其通过渗透调节提高抗旱性,减少光捕获及热耗散以避免过剩光对光合机构造成更大损伤;(3)轻度和中度胁迫后复水,幼苗光合、荧光参数均在短期内快速恢复,重度胁迫也在复水8d完全恢复,反映了幼苗较强的旱后修复能力;轻度胁迫幼苗叶片Pn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表现出补偿效应,表明适度干旱诱导了幼苗的抗旱适应性。研究发现,干旱胁迫对胡杨幼苗光合生理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胡杨通过一些列光保护、光适应机制以及渗透调节等使其在干旱胁迫环境下生存,并能够在复水后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0g/L、0.25g/L、0.5g/L、0.75g/L、1g/L)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和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0、5%、10%、15%)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研究水杨酸浸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SA浸种处理时,轻度干旱胁迫就显著抑制了云南蓝果树种子的萌发,且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的增加,云南蓝果树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长、根冠比以及根干重、根鲜重、子叶鲜重和子叶干重都显著下降。SA溶液浸种后(SA溶液浓度范围为0.25~1.0g/L),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条件下(PEG-6000浓度为5%~15%),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干重、根鲜重、子叶鲜重和子叶干重都显著高于对照,并随着S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SA浓度为0.75g/L时,增加幅度最显著。因此,云南蓝果树对干旱环境具有非常差的耐受性,但是SA的浸种处理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建议育苗前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SA预处理,最适浓度为0.75g/L。本研究为水杨酸在云南蓝果树保育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信宜、浙江江山、湖南汝城、重庆黔江和湖北大悟等5个种源的马尾松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及相对水分亏缺。结果表明:大部分种源马尾松苗木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低于对照,相对水分亏缺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高于对照,均表现出积极的抗旱反应。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云南松苗木的水分及其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松苗木为材料,采用盆栽连续干旱法,测定不同干旱胁迫时间下云南松苗木的含水率、相对含水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以探讨云南松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和抗旱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云南松苗木其茎含水率与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叶片含水率、相对含水量及根含水率均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时云南松苗木优先将水分供给根与叶片。对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潜在光化学效应(Fv/Fo)与最大化学效应(Fv/Fm)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干旱胁迫下云南松体内的水分供给机制有关,胁迫初期,干旱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影响不大,表明云南松苗木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3种引种杨树和3种乡土杨树苗叶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3种引种杨树和3种乡土杨树苗木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3种引种杨树为芬兰山杨A21、芬兰山杨16、加杨,3种乡土杨树为小青杨、小叶杨、兴安杨。其测定结果表明,3种引种杨树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3种乡土杨树,同时蒸腾速率(E)、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平均值也高于3种乡土杨树的苗叶。从而说明3种引种杨树的光合能力较强,对吸收的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效率较高。3种引种杨树苗叶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光能捕获效率(F′v/F′m)、稳定荧光(Fs)、光适应下最小荧光产量(F′o)、最大荧光产量(F′m)的平均值均高于3种乡土杨树,3种引种杨树的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之比(Fv/Fo)、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平均值均低于3种乡土杨树。相关分析表明,Pn与Tr、Tr与Ci、Fm与Fo、Fv/Fo与Fv/Fm、ΦPSⅡ与Fo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ΦPSⅡ与Fm、F′v/F′m与Fv/Fo呈显著正相关(P0.05);Fv/Fo与Fo、Fv/Fm与Fo、NPQ与Fv/Fm、NPQ与Fv/Fo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qP与F′v/F′m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对竹柳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盐碱地区开发利用竹柳,以2a生竹柳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15%、0.30%、0.45%和0.60%NaCl胁迫处理对竹柳苗木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和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处理浓度的不断增大,竹柳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Pn、Gs、Ls)以及荧光参数(Fm、Fv/Fo、Fv/Fm)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i和Fo呈逐渐升高的趋势;0.15%和0.30%NaCl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而0.45%和0.60%NaCl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说明0.45%和0.60%NaCl处理显著阻碍了竹柳苗木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枣树生长发育调控提供新途径。【方法】以冬枣为试材,设置30、60、90 mg/L莽草酸(ShA)处理,及60 mg/L ShA+5 g/L复合肥、5 g/L复合肥、60 mg/L ShA+5 mmol/L水杨酸(SA)、5 mmol/L SA、60 mg/L ShA+50 mg/L生长素(IAA)、50 mg/L IAA等9个处理,分别编号T1~T9,以清水为对照,分别于枣树展叶后和幼果期进行叶面喷施各2次,每次间隔10 d。观测枣树枝叶生长状况,并测定半红期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T2、T5和T6处理均可以促进枣树叶片和枣吊的生长。其中,T6处理的冬枣叶长、叶宽、叶面积、枣吊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莽草酸及其组合处理可显著促进枣树枝叶生长和提高光合速率。各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为8.04~13.28μmol/(m2·s),其中T1、T2、T4、T6、T7、T8和T9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T5处理显著低于对照,T3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T6处理促进冬枣叶片叶绿素积累和提高光合速率的效果最为显著。在果实外观品质上,T1处理显著提高了单果...  相似文献   

12.
水分和热胁迫处理对三个针叶树种苗木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测定了三个周期水分和热胁迫处理对杉木、马尾松和北美乔柏苗木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树种的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之比值(Fv/Fm)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后北美乔柏的(Fv/Fm)值大大降低,而杉木的(Fv/Fm)值只有轻微下降,马尾松的(Fv/Fm)值则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结果还表明:热胁迫处理对三个树种的(Fv,Fm)值都有显著影响。就三个水分和热胁迫周期而言,研究发现:在每个水分和热胁迫周期结束时测定的杉木和马尾松(Fv/Fm)值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北美乔柏的(Fv/Fm)值显著下降。图4表4参20。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白木通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对白木通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白木通水肥管理及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轻度干旱(LS)提高了白木通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P0.05),对其它光合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中度干旱(MS)使白木通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P0.05),而对Ru BP羧化酶活性、气孔导度(Gs)、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及暗下最大荧光(Fm)影响不显著(P0.05);重度干旱(SS)导致白木通叶绿素含量、Ru BP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PSII的潜在活性(Fv/Fo)、暗下最大荧光(Fm)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P0.05),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CNPQ)显著升高(P0.05);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白木通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关闭引起的,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由光合机构活性降低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植物可以通过减少色素和捕光色素复合体Ⅱ的含量来降低叶片对光能的捕获。土壤水分胁迫会影响叶绿素的生物合成,促进已合成的叶绿素分解,使其含量降低,这可能是土壤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产生的多种活性氧使光合色素发生降解所致。为研究持续干旱对巨龙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以巨龙竹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模拟自然持续干旱,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巨龙竹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大荧光(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Fv/Fm)均降低;初始荧光(Fo),说明干旱胁迫伤害了光系统Ⅱ(PSⅡ),使得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降低,光合电子传递、光合原初反应过程受到抑制,起光保护作用的热耗散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培养和无土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强度的NaCl胁迫对彩叶草的种子萌发、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和无机离子代谢的影响,以探讨彩叶草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0-180mmol/L)的增加,彩叶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降低;胚根长和活力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180mmol/L范围内,彩叶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至NaCl浓度180mmol/L时较对照分别降低48. 08%、49. 36%和73. 51%;而叶片胞间CO_2浓度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在NaCl浓度20mmol/L时最低,较对照降低10. 20%; NaCl浓度180mmol/L时达最大值,较对照增加34. 87%。NaCl浓度0-180mmol/L范围内,Fm、Fv/Fo、Fv/Fm、K~+含量、K~+/Na~+和Mg~(2+)/Na~+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Fo与Na~+趋势与之相反; Mg~(2+)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NaCl浓度20mmol/L时,Fv/Fo、Fv/Fm、Fm与对照差异不显著。Fo、Na~+与NaCl胁迫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而Fv/Fo、Fv/Fm、Fm、K~+、K~+/Na~+和Mg~(2+)/Na~+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彩叶草优化栽培品种及园林绿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叶黄素循环在竹子光保护中的作用,研究了叶黄素循环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后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f.spectabilis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随强光(1 200μmol·m-2·s-1)处理时间的延长正常叶片的q P,Fv'/Fm',Y(Ⅱ)和Fv/Fm值均显著降低(P0.01),Fo显著升高(P0.01);而DTT处理叶片的q P和Fv/Fm下降更为显著(P0.01),Fv'/Fm'和Fo下降较缓慢,但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DTT处理叶片在黑暗恢复阶段,Fo和Fv/Fm均呈恢复趋势;黑暗恢复12 h后,与未经DTT处理的叶片相比,用于光保护的Y(NPQ)所占比重较小,反应光损伤的Y(NO)所占比重较大,分别是未经DTT处理叶片的0.53和1.80倍;DTT处理的叶片经强光处理后再进行黑暗处理,其Fo和Fv/Fm无明显变化。由此表明,DTT通过抑制叶黄素循环来影响光胁迫条件下金镶玉竹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一步证明叶黄素循环在抵抗强光胁迫、防止光抑制、缓解反应中心蛋白失活以及平衡PSⅡ量子分配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3年生闽楠幼林为实验材料,采用利用德国min-pam植物荧光测量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Yie(Yield),研究不同施肥量在高温季节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闽楠幼林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显著影响。5个施肥处理中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中,初始荧光Fo在264.67~639.33之间;最大荧光Fm在1 320.33~2 495之间;最大荧光比率Fv/Fm在0.69~0.82之间;光化学量子产额Yie在0.516~0.597之间;Fo、Fm、Fv/Fm可做为不同施肥处理闽楠幼林荧光特性参数的实力因子;5个处理间样地3光化学能力最高,样地1最低。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分别测定香樟8个无性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无性系Pc-2、Pc-1、Pc-706的叶绿素仪测定值(SPAD)、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Y)等值均高于其它5个无性系,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相对较低,这3个无性系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相关分析表明:Fv、Fm、Fv/Fm、Fv/Fo、QY、qp、ΦPSⅡ与SPAD值呈正相关,npq与SPAD值及其它荧光参数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花后鹅毛竹为试验材料,10~50 mg·L-1硝普钠(SNP)为NO供体,研究外源NO对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显示:SNP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缓解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以30mg·L-1SNP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离体处理5天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下降26.2%,35.6%,PSⅡ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o)分别降低42.1%,38.2%,77.0%,而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o)则升高89.5%;经30 mg·L-1 SNP预处理后,上述生理指标的变化均受到显著抑制.适当浓度的NO预处理能够有效延缓花后鹅毛竹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20.
遮荫对曼地亚红豆杉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年生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为试材,用一层遮荫和两层遮荫处理3个月,研究不同程度遮荫对曼地亚红豆杉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前1个月将苗木移栽至花盆中置于大棚内进行正常水分管理。将苗木分为3组,每组10株,3个重复,分别进行遮荫处理。处理3个月后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胞间CO2浓度(Ci),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和可变荧光(FV)光系统II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结果表明遮荫处理下曼地亚红豆杉Pn、E、CE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水分利用效率(WUE)一层遮荫处理最高。叶绿素a/b升高,总叶绿素含量下降。Gs,Fv/Fm在胁迫期间没有显著变化。推测曼地亚红豆杉在遮荫处理下光系统II(PSII)光能转化能力保持相对稳定,对水分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引起光合下降的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即羧化效率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