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宁枸杞具有悠久的栽种历史 ,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 ,广大科技人员和林农总结出了一整套栽培技术和传统建园模式。然而 ,随着枸杞科技力度的加大和枸杞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建园模式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主要是由于传统模式定植密度小、前 3年单产水平低、产量提高慢、经济效益差。为了大幅度提高枸杞建园后前期产量和效益 ,广大科技人员和林农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栽培技术———枸杞直插建园技术 ,并在生产中广泛运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结合枸杞生产实践进行归纳整理 ,供参考。1 选地与施肥1.1 选地枸杞直插建园…  相似文献   

2.
油茶工程造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调查分析本地区油茶工程造林项目实际的基础上,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油茶工程造林项目进行现金流量、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的测算,结果表明,油茶工程造林项目投资周期短,收益期长,项目实施后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养分管理对油茶低效林的改造及油茶林的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以龙川万泰油茶示范林为例进行了调查,对该案例的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指标进行了静态与动态及不确定性分析,评价了油茶林养分管理的经济社会贡献。结果表明:该案例从第9年开始,累计净现金流量为正值,其投资回收期为8.9 a,净现值为301.1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4.1%,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9%。这一分析结果表明,建立集约化养分管理油茶经营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林地产值,能加快山区茶农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油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加快湖南省油茶的产业化发展,分析了湖南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一是湖南是著名的"油茶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二是"粮油安全"、"食用油木本化"为茶油工业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探讨了制约湖南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一是经营粗放、大面积单产低;二是经营方式落后.产业发育不完善.据此,提出了限实现湖南油茶产业化的战略途径,一是实施低产林改造,建立高效栽培基地;二是开展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油条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5.
油茶工程造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调查分析本地区油茶工程造林项目实际的基础上。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油茶工程造林项目进行现金流量.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的测算。结果表明。油茶工程造林项目投资周期短,收益期长,项目实施后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史芬  史锋 《湖北林业科技》2010,(6):19-20,23
作者在综合调查分析本地区油茶人工林项目实施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动态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油茶人工林进行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指率的测算,结果表明:油茶人工林投资周期短,收益期长,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旨为麻城市油茶人工造林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育娟 《绿色科技》2022,(1):165-169
肇庆市宜林地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油茶,油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全市油茶林面积小、产量少、多为散生、不成规模,应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为此,提出了肇庆市发展油茶产业要重视栽培区域与立地、油茶品种与苗木、茶油产量与品质等3大关键科技问题.油茶基地规划与建设务必考虑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及...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目前,大部分油茶林经营粗放,品种良美不齐,病虫害滋生,地力下降,致使油茶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是近年出现的油茶生产逐年萎缩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现有油茶林要实行分类经营,重点抓住生态条件好,优良品种类型比例高(50%以上),林相整齐,树龄不老,增产潜力大的一类林分,把有限的资金、劳力、技术投放到占总面积的10%~20%的这一类林分上,使各生产要素得以优化组合,以达到比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本文主要讨论一类林分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1垦复油茶成林大面积丰…  相似文献   

9.
为给油茶低成本造林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以2年生油茶嫁接容器苗和嫁接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栽培方法进行了6 a的造林对比试验,比较了以不同方法栽培的种苗保存率、生长量(树高和冠幅)、产量及投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栽培保存率的平均值,裸根苗造林新方法与容器苗造林方法的相差2.1%,其差值为1.2%~10.0%;但栽培后第5年的油茶生长量(树高和冠幅),裸根苗造林的油茶树高、冠幅生长量均值比容器苗造林的分别增大了44~86.8、70.4~129.7 cm;栽培第6年的油茶果产量均值,裸根苗造林比容器苗造林的提高了1 960.5 kg;投资效益方面,栽培6 a内,容器苗造林的需要投入6.94元才能收回1.00元的成本,而裸根苗造林的只需投入3.29元就能收回1.00元的成本。综合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在生产应用中,裸根苗造林方法比容器苗造林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2013-2015年连续对浙江省21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重点县(市、区)的低产改造林和良种新造林的油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浙江省油茶种植总面积16.6万hm~2,其中新造良种面积4.3万hm~2;低产林主要分布在丽水和衢州,约占总面积的80%。新造良种油茶林优势明显,6~8年生每公顷产量已超过低产改造林,经济效益也更加可观;不同地区油茶产量不同,青田县油茶产量最高。对油茶产量与立地条件各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茶产量与坡度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271,Sig=0.009),进一步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坡度与因变量产量的线性关系的非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产量)=340.61-5.299X(坡度)。提出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扩大油茶良种栽培面积,增加油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云南油茶产业前期基础薄弱等因素所致,全省现有油茶林总体产量不高,生产中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种植密度不合理等丰产、稳产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本文针对目前云南油茶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矮化密植、园艺化栽培、林粮间作等丰产栽培模式;总结出持续选育和应用高产优质良种,5个以上优良无性系(品系)混合栽培,合理整形修剪,加强水肥管理及综合分类改造油茶低产林等关键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常山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指出其存在的品种混杂、油茶林地利用率低、附加产品不足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发展良种油茶林基地、推广优良品种的种苗,优化油茶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加强油茶生产新技术研发、推广园艺化栽培管理,挖掘油茶副产品潜力、拓宽油茶产业发展新路子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汪超文 《湖南林业》2010,(10):32-32
油茶是我省主要乡土树种之一,面积大,但单位平均产量低,效益差。为有效开发现有油茶资源,必须提高油茶种植的科技含量,提高现有油茶资源的效益,建立高效油茶原料基地,实现油茶产业化经营必须根据不同杂灌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垦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优化广西地区油茶的育苗栽培技术,提高油茶的产量,增加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从选地、选种、育苗抚育、种植、施肥、树形培育、松土和除草、病虫害的防治及授粉采收等方面探讨了油茶的育苗栽培及防治技术,详细分析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油茶发展的经济效益,以期实现油茶产业高产量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湖南省内40个油茶基地的经营模式与种植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个样本测算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在10.14%~16.88%之间,平均收益率为16.60%,新造林内部平均收益率为12.68%,低改林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32%和16.88%。财务净现值绝对值在12.44万元和4 416.76万元之间,财务净现值在1.2万元/hm2至5.1万元/hm2之间。油茶种植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64,分布区间在1.17和1.87之间。油茶种植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回收期在10~13年。从样本测算得出各项经济指标比较来看,"公司+农户"模式为最优。最合适的经营规模,取决于经营主体的资金筹措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油茶是我省主要乡土树种之一,面积大,但单位平均产量低,效益差。为有效开发现有油茶资源,必须提高油茶种植的科技含量,提高现有油茶资源的效益,建立高效油茶原料基地,实现油茶产业化经营必须根据不同杂灌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垦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油茶现代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8年9月国家林业局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建国后首次全国油茶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油茶生产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因为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水平的提高,每年需要进口食用植物油1 000余万t,这严重地威胁着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的安全,因而增加茶油产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就如何创建油茶现代产业化体系、优化油茶产业布局、建立油茶生产基地、实现油茶栽培良种化与油茶栽培经营标准化、创建茶油名牌、保护油茶产品地理标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草菇栽培产量不稳、单产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进行了以稻草为床垫,棉子皮为培养料的床式栽培草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法栽培比传统栽培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好,出菇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正> 油茶是我国南方各省广为种植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适应性强,油质好,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落果严重导致产量低,经济效益不能发挥,影响了油茶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油茶座果率,争取油茶丰产,从一九八二年冬季起至一九八五年止,  相似文献   

20.
油茶是中国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已有2300多年的利用和栽培历史。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种于广大的红壤丘陵低山地区,其中尤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栽培甚广,面积颇大。油茶不仅能产生茶油,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江西省新余市采用油茶无性系系列优良品种在荒山坡上大面积栽种、进行试验示范,200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作为退耕还林高效生态型油茶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科技支撑项目实施。该项目实施五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经江西省林业厅科技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