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丙酮、乙醇及水作溶剂,研究了黄花蒿全株干粉的3种溶剂提取物及其提取物不同浓度对菜蚜的触杀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蚜虫都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回归分析表明随着浓度升高杀虫时间缩短。LD50结果说明丙酮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最强,乙醇提取物次之,最次是水提取物。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触杀效果和胃毒效果,表明黄花蒿各提取物均是触杀效果高于胃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苍耳根、茎、叶作为试验材料,以丙酮、80%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作为提取溶剂,利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苍耳不同器官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对2种细菌和1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苍耳各器官的不同溶剂提取液抑菌效果不同。对溶剂来说,苍耳叶丙酮、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6.32mm、15.66mm,叶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5.64mm,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总体抑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丙酮、乙酸乙酯、80%乙醇、蒸馏水;对不同器官来说,苍耳各器官提取液抑菌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叶、根、茎,尤以叶的丙酮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乙酸乙酯次之。苍耳叶的丙酮、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苹果轮纹病菌均表现为较强的抑菌活性,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高峰  屈宝林 《绿色科技》2013,(11):25-26
以甲醇、乙醇、氯仿和蒸馏水为溶剂获得的4种紫穗槐提取液,对沙地害虫大皱鳃金龟子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液(100mg/mL )对大皱鳃金龟子毒杀活性最强,氯仿提取液次之,蒸馏水和甲醇提取液在4种提取液中活性最差;紫穗槐4种溶剂提取液对大皱鳃金龟子均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但是活性均不高。  相似文献   

4.
对比林问荆和蔓乌头提取液对菜粉蝶三龄幼虫的杀虫效果。以林问荆茎叶、蔓乌头根作为原材料,对林问荆和蔓乌头原料采用70%乙醇、50%丙酮、沸水等进行提取试验,采用提取液分别对菜粉蝶三龄幼虫分别进行杀虫效果试验,并对比二者的对三龄前幼虫的杀虫效果。试验得出,林问荆的杀虫效果明显低于蔓乌头,70%乙醇提取液的杀虫活性最强。不同提取方法的杀虫效果差异较大,研究可为菜粉蝶的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对舞毒蛾幼虫的毒杀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提取法浸提核桃楸叶的杀虫活性成分,其中乙醇提取物对舞毒蛾有显著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且两种作用方式无显著差异,施药时间≥3 d、药液浓度≥5g/L时,平均校正死亡率均超过50%.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强于氯仿萃取相和乙酸乙酯萃取相.  相似文献   

6.
核桃楸外果皮提取物的化感作用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提取法浸提核桃楸外果皮的化感作用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外果皮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相对3种受体植物青菜、萝卜和紫花苜蓿具有化感作用(抑制萌发和抑制生长作用)。化感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大而增大。采用GC-MS分析核桃楸外果皮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楸外果皮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的主要化学成分为5-羟基-1,4-萘醌(胡桃醌),GC含量31.20%;正十六酸,GC含量9.99%;7-甲氧基-1-四氢萘酮,GC含量7.99%;1,5-萘二酚,GC含量7.15%;2,6-二甲氧基苯酚,GC含量4.36%;4-丁氧基苯醛;GC含量3.23%;5-羟甲基-2-呋喃醛,GC含量2.96%;二聚1,3-二羟基丙酮,GC含量2.94%;丙三醇,GC含量2.77%;1(3H)-异苯并呋喃酮,GC含量2.57%。  相似文献   

7.
张志田  王龙 《林业科技》2013,38(1):40-41,28
以甲醇、乙酸乙酯、氯仿和蒸馏水为溶剂获得4种马缨丹提取液,并以杨梦尼夜蛾和春尺蠖幼虫为受体,对其进行了拒食和触杀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液(100 mg/mL)对杨梦尼夜蛾和春尺蠖幼虫拒食活性最强,蒸馏水提取液次之,甲醇和氯仿提取液在4种提取物活性最差;马缨丹4种溶剂提取液对杨梦尼夜蛾和春尺蠖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但活性均不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条件下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毒杀活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计算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确定不同因素对核桃青皮毒杀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提取物浓度为100mg/mL、温度为25℃、时间为48h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毒杀活性最高。提取物浓度对核桃青皮毒杀活性影响最大,其次为时间因素。研究可为开发以核桃青皮为原料的植物性杀虫剂,实现安全高效的防治玉米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核桃外果皮中的抑菌活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以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菌核病菌等5种病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氯仿相进行初步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乔松酮,黄卡瓦胡椒素,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羟基-6,7-二甲氧基黄烷酮,乔松素,β-谷甾醇,均为首次从山核桃中分离得到,它们对玉米大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利用抽提试剂优化测定油茶籽的含油率,本文选用石油醚(沸点30~60℃)、正己烷、丙酮、氯仿、乙醇等5种试剂分别对油茶籽进行抽提试验.结果表明:除乙醇外,石油醚、正己烷、丙酮、氯仿均可作为测定油茶籽含油率的抽提试剂;正己烷、丙酮、氯仿、乙醇的回收率高于石油醚,均为90%左右;正己烷、氯仿的抽提时间最短,为6h,但正己烷的价格高于氯仿;综合考虑,氯仿的抽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