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94~2013年福建省四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样地统计数据,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BEF)、冠根比(S/R)、碳含率(CF)等指标估算乔木林碳储量,分析碳储量动态变化特点,并剖析碳储量动态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994~2013年福建省四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乔木林碳储量分别为215 871.43万t、264 091.41万t、280 301.10万t、302 919.10万t,碳储量呈递增态势,其中1999~2003年森林资源清查的碳储量增幅最大,达22.34%;碳储量以中幼龄、针叶林为主,且两者所占比例均总体呈下降态势;1994~2013年前后两次森林资源清查期的乔木林碳汇均是正值,呈先抑后扬的"V"态势,分别为176 806.60万t、59 435.52万t、82 932.675万t。  相似文献   

2.
利用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海南省乔木人工林样地数据,估算人工林碳储量和分树种、龄组、林种的碳储量分布情况,以及连续清查间隔期内的碳汇量。结果表明,截至2013年,海南省人工乔木林碳储量为878.4万t;近成过熟林储存了大量的有机碳,同时鉴于中幼龄林所占面积比例超过60%,这部分人工林有望在未来发挥良好的碳汇功能;2008―2013年人工林碳汇量为41.3万t/a,可抵消7.38%的工业碳排放份额,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可以抵消工业碳排放份额的11.7%~16.6%。  相似文献   

3.
根据第七、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从不同龄组、林型、起源对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云南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98.31×10~6 t,2013年增至831.81×10~6 t;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各林型(除灌木林)碳储量普遍增加,平均碳密度却有所降低,由第七次调查时的49.98 t∕hm~2,降至2013年的39.78 t∕hm~2;人工林各龄组间碳储量变化明显,平均变化率达55.28%;天然林碳储量却只增加了23.02×10~6 t,增长率为3.26%。适当扩大人工林面积可增加碳储量,但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云南碳汇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及碳密度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2013年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采用改良的计算参数,从不同龄组、林型等方面进行考虑,对云南省森林资源的生物量、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我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中,云南省森林林分生物量为1 640.92×106t,平均生物量为101.71 t/hm2,林分碳储量为775.30×106t C,林分平均碳密度为50.77 t C/hm2,森林植被碳储量总量为818.29×106t C。人工林碳储量只占林分碳储量的5.90%,幼龄林只占林分碳储量的17.09%;天然林与成熟林在云南省森林资源碳储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在扩大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方面,可以通过选择林龄结构及森林林分类型来加以实现。人工林将会在森林植被碳储量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以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云南省森林碳储量。结果表明:云南省森林碳储量为7.76×108t,阔叶林在面积、蓄积、生物量和碳密度等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固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天然林在各方面均优于人工林。森林资源动态分析结果,我国人工林面积得到大增长,森林面积和蓄积呈现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安徽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模型,从不同森林类型、起源、龄组、优势树种(组)等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安徽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碳储总量为11 843.59×10~4t,平均碳密度29.93 t/hm~2,其中乔木林碳储量为9 790.17×10~4t,占森林总碳储量的82.66%,乔木林平均碳密度为31.72t/hm~2,碳密度大小排序为:阔叶林针阔混针叶林,经济林、竹林碳储量为2 053.42×10~4t。乔木林中,天然林的面积、碳储量略小于人工林,但天然乔木林各龄组碳密度均大于人工林;阔叶混交林、杨树、马尾松、杉木、针阔混交林、栎类、针叶混交林的面积、碳储量占优势,其中又以阔叶混交林为最大,面积、碳储量均超过乔木林的28%。文章指出安徽省乔木林碳密度水平仍然不高,今后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仍需采取合理经营管理措施,促使森林质量和碳汇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2~2016年邵武市森林资源年度变更建档数据,采用国家认可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分年度对邵武市林分碳储量进行估算;采用平均生物量法,分年度估算邵武市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疏林和未成造的碳储量,并分析其碳汇及经济价值。结果表明,2012~2016年,邵武市年平均碳储量为3 254.739 3万t,年平均碳汇258.644 2万t CO2e;林地平均碳密度140.15 t/hm^2,林分平均碳密度150.77 t/hm^2;森林碳储量年平均价值21.48亿元,占GDP的12.02%;碳汇年平均价值0.47亿元,占GDP的0.27%。  相似文献   

8.
依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2000年和2013年大兴安岭森林的碳储量与碳汇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0年森林碳储量为22 875.88万t,2013年森林碳储量为24 928.66万t,2000—2013年大兴安岭森林碳汇量为2 052.78万t,年均增加碳汇157.91万t,年均增长率为0.69%,吸收CO2量为7 526.86万t;预测到2020年,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将达到26 865.34万t,森林碳汇量1 936.68万t,年增长率1.11%,可吸收CO2量达7 101.16万t。  相似文献   

9.
以漳州市2012-2016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为基础,应用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测算乔木层林分生物量,采用《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试行)》中不同树种(组)的含碳率,估算全市林分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林分碳汇和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漳州市2012-2016年林分平均碳储量19450866t;平均碳密度值为38. 57t/hm2,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福建省的平均值;全市碳汇均成正值,平均碳汇达到3317613 t CO2e。漳州市森林碳储量的平均价值为12. 84亿元,占GDP的0.51%;碳汇年平均价值为0. 597亿元,占GDP的0. 024%。  相似文献   

10.
科学准确求算森林碳储量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科学制定减排目标的参考依据,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前提,而乔木林碳储量是森林碳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河南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IPCC法和连续生物量扩展因子(简称CBEF)法计算得出河南省2018年的乔木林生物量,乘以相应含碳系数得到乔木林碳储量。结果表明:(1)IPCC法和CBEF法分别计算出的河南省2018年的乔木林碳储量为9065.55万t和9308.56万t,相比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5年间乔木林碳储量分别增加1642.77万t和1885.78万t;(2)分树种类型而言,阔叶纯林碳储量>混交林碳储量>针叶纯林碳储量;(3)分林种来看,防护林碳储量>用材林碳储量>特用林碳储量>能源林碳储量;(4)分起源来看,人工林碳储量>天然林碳储量;(5)分计算方法来看,CBEF法碳储量>IPCC法碳储量。因此,为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还需加快碳汇样地调查,确定适合河南省树种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9年湖北省林业资源连续调查第六次复查数据和标准地实测数据,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推荐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研究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和组分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710.01 Tg·C,其中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土壤层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15.74%、2.89%、2.11%和80.56%,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储量分别为420.43 Tg·C和151.59 Tg·C。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11.51 t·hm-2,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差异较大,介于88.32~177.79 t·hm-2之间。森林不同林层中,乔木层碳密度介于7.63~55.7 t·hm-2,灌木层碳密度介于0.25~12.49 t·hm-2,枯落物层碳密度1.14~3.53 t·hm-2之间,土壤层碳密度介于73.25~136.87 t·hm-2之间,主要集中在30 cm的土层厚度,呈现明显的表聚特征,土壤碳储量平均为植被层的3.88倍。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近成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湖北省森林主要以中幼林为主,林业碳汇潜力巨大,合理的经营方式,可以提高森林结构质量水平,有效增加森林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森林碳储量及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河南省1949—2003年间8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建立不同优势树种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河南省54a来森林的碳储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河南省54a间森林的总碳储量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但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全省森林的总碳储量由1949年的2 863.91万t C增加到2003年的4 673.43万t C,共增加1 809.52万t C,年均增加33.51万t C。阔叶林占全省各时期森林总碳储量的80%以上,栎类和杨树两个树种占主导地位。河南森林幼、中龄林占的比重较大。全省森林平均碳密度为22.86~23.64t C/hm2,远低于全国、世界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结合林木生长周期和森林资源经营模式,设定合理的森林资源利用计划方案,细化林分与优势树种,以材积源生物量测算方法为基础,根据林龄与蓄积的动态变化建立生物量与碳密度的关系模型,分树种、龄级和林分对不同资源利用方案的乔木层地上碳储量及碳汇潜力进行比较估算。结果表明:假定未来50年不进行规模采伐,林木固碳量在2065年将达到8 739.47万t,其中新造林占比71.74%;假定对原有乔木植被中处于碳密度增量较小时段的人工林优势树种进行采伐更新,林木固碳量则将达到8 799.95万t,其中新造林占比73.34%。表明是否采取人工采伐更新方案对于乔木层活立木总固碳量变化不明显,而定期新增林地造林与采伐更新造林能获得较大的固碳贡献,也能保障森林资源的社会经济功能,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历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研究,初步对蟒河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碳汇价值进行了估算。森林面积由2007年的4 235.6 hm~2增长到2014年的4 920.39 hm~2,生物量由2007年的16 4261.42 t增长到2014年的232 881.90 t,碳储量由2007的81 950.03 t增加到2014年的116 184.77 t,2014年自然保护区碳汇价值10 979万元。  相似文献   

15.
以抚顺地区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3类林分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二类调查及资源变档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的方法,获取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生物量,根据已公布的各组分碳含量,对抚顺地区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估算,进而研究其现实碳库大小及其分布特点,旨在为评估抚顺及辽宁东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五指山市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清查的相关数据,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出五指山市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并对不同林种和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五指山市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6.0609Tg,平均碳密度为52.22t/hm~2。不同森林林种碳储量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其碳密度大小顺序相同;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为:常绿雨林经济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竹林;碳密度为:常绿雨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经济林灌木林竹林。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盈江县森林碳储量和碳汇潜力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便更好地分析盈江县森林生物量和生长量。基于盈江县2012年和2017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异速生长方程,评估盈江县森林碳储量和碳汇潜力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盈江县森林生物量储量丰富,达85.55 t/hm2。其中:栎类林最大,为168.3 t/hm2;核桃林最低,为7.10 t/hm2。(2)不同林龄林分生物量差异较大,近熟林最高,其次分别为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幼龄林。(3)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生长量最大,其次是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结果表明:盈江县森林生物量储量丰富且以阔叶林为主;林龄和年均气温是影响林分生长和生物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火力楠是原生于我国南部、生长迅速、用途广泛的优良乔木树种。试验以生长10年的火力楠人工林为材料采集乔木各器官及乔灌草凋各层样本,采用相对生长法以胸径为变量与树木各器官结合,建立标准木主干、枝条、叶和根四种器官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模型,通过换算干重比的方法估算生物量并加以比较;乘以对应的含碳系数换算成碳储量,再加和估算林分总碳储量。火力楠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为21.60 t·hm-2;总森林生物量为25.96t·hm-2;林分总碳储量为12.60 t·hm-2。试验地火力楠人工林的郁闭度较大,林下植被较少,乔木层碳储量占比很高,反映出火力楠是较好的碳汇树种。  相似文献   

19.
以望城区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关系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模型对望城区主要树种的生物量、碳储量、碳汇价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望城区的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国外松、阔叶树,其中阔叶树是乔木树种的主体,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56.11%;幼中龄林占优势地位,其面积占到了全区林分总面积的93.47%;主要树种的生物量为1 362.59×103 t,碳储量为688.056×103 t,平均生物量为61.198 t/hm2,碳密度为30.898 t/hm2,碳密度低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说明望城区还有着巨大的碳汇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以当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年度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成果为基础,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对乔木林生物量进行了估算;采用平均生物量法,对竹林、灌木林生物量进行了估算。以估算的森林生物量结果为基础,运用生物量-碳储量转换系数法,估算了当阳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并运用碳税法,评价了当阳市的森林碳汇价值。结果表明:当阳市森林固碳总量达113.17×104 t,相当于CO2当量414.95×104 t,森林固碳价值达13.5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