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剪春韭鲜     
正一直不大喜欢杜甫,太忧国忧民,没有李白洒脱,他的诗像沉郁顿挫的呐喊,太沉重。唯有一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无比清新明丽,让人觉得他整个人一下子落到了凡间,有了烟火气。"夜雨剪春韭",春天的味道呼之欲出。韭菜入了诗文,便也风雅了几分。《诗经》中有"献羔祭韭"一说。《山家清供》中记载,六朝的周终年常蔬食,文惠太子问其蔬食何味最胜?周赞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本草纲目》也有"正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文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韭菜园子,读《韭菜帖》,吃韭菜炒鸡蛋、韭菜合子、韭菜饼,夜雨剪春韭。绿韭在田,采撷方便。在乡下,下雨天,如果家中来了人,又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就想到屋后有一畦地,雨中春韭,长势喜人,便撑一把伞,下地剪春韭。春韭是鲜嫩的,此时在地皮长及几寸,韭菜地里刚下过雨,水珠晶莹,颤摇动晃,一畦春韭带雨欢。头刀韭精贵,蒲松龄觉得菜价昂贵,消受不起。他说,“三寸四寸,与我无份;四寸五寸,  相似文献   

3.
一剪春韭鲜     
<正>一直不大喜欢杜甫。老杜太忧国忧民,没有李白洒脱,他的诗像沉郁顿挫的呐喊,太沉重。唯有一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无比清新明丽,让人觉得他整个人一下子落到了凡间,有了烟火气。"夜雨剪春韭",春天的味道呼之欲出。韭菜入了诗文,便也风雅了几分。《诗经》  相似文献   

4.
正去太行山登高,路过朱庄韭菜种植区。远远的,就被一种气味包围:辣、鲜、冲,越来越浓烈。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一片平地,绿色的田野上像落了一层小雪,原来,韭菜开花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的名句,让韭菜在唐诗里散发着脉脉清香。头茬的春韭最好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市场》2005,(2):30-31
"三韭"生产是以收获韭苔、韭黄、青韭为目的的韭菜生产方式。近年来江苏滨海县坎南农干校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十项技术改革,亩增收1500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逢春食春芽     
子曰:"不时,不食。"《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春芽",则是春天独有的美味。春风入关,天渐渐暖和起来,山上的树、地里的草比着赛似的疯长。自然,长得快的还是那些田边地头香椿树上的香椿芽。香椿树头春来早,老人们都爱把那香椿芽又叫做"春芽"。香椿、鲜荠、春韭、柳芽等都是春天里才能享用的美食。  相似文献   

7.
江致 《技术与市场》2005,(2A):30-31
“三韭”生产是以收获韭苔、韭黄、青韭为目的的韭菜生产方式,近年来江苏滨海县坎南农干校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十项技术改革,亩增收1500元,效益显。  相似文献   

8.
春韭     
春又到了。柳丝轻扬,春鸭呜暖,万物有了生机。一畦畦春韭,脆鲜鲜地在眼前晃动。那是母亲种的一畦韭。那年那月,母亲在老屋前开垦了一片空地.种了一畦韭。每到春天,新韭便蓬勃地长出来,翠盈盈地吐着新绿。  相似文献   

9.
食笋诗趣     
正笋,也叫"竹笋",是竹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视为传统佳肴,故有"无笋不成席"之称,并被誉为"素食第一"的山珍。用笋烹制的各种菜肴,香气清逸,滋味鲜美。周成王在临终召集文武诸侯拥戴康王登基时,"敷重笋席"款待文武诸侯,由此可见笋席在当时之隆重。《诗经》中也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蔬伊何,惟笋及蒲"的食笋记载,意思是说,饯行的酒席上,吃的上好蔬菜就是新鲜竹笋和香蒲。而在《周礼》中,则把"笋菹"列为居家美食。唐太宗当朝执政期间,着迷"鲜镜",每年春  相似文献   

10.
初夏话石榴     
撩开春的帘幕,我们进入了初夏的庭院。初夏的季节是榴花灿红似火的时节。石榴引入我国是在汉武帝刘彻时,由"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这在古农书《博物志》、《艺文类聚》、《广群芳谱》中均有记载,张骞出使的"安石国",距今约2100年,大致在今天的伊朗和伊拉克一带。  相似文献   

11.
王者之香     
文人莳花种菜是一种雅趣。种菜属"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收获,以物质层面居多;莳花则纯是"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的欣赏,是精神上的享受。但种菜容易莳花难;尤以栽培国兰更难。妻喜欢国兰的清香淡雅,闻到花香常恋恋难忘。因此我看到报岁或四季兰,都情不自禁买回家,看她陶醉在花香中,是最开心的事了。但我栽种的兰花寿命都不久常,花谢后,兰株往往也跟着香消玉殒。我多次请教商家或养兰  相似文献   

12.
阳波 《新疆林业》2010,(4):63-63
<正>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不少花卉名称源于古诗。因生长习性得名:芍药的开花时节在春末,苏轼《芍药》中说:"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因得别名"殿春"。兰花生长在空旷幽深的山谷,《诗经·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得别名"空谷"。菊花在万花凋零之际仍凌霜开放,得名"傲霜",名源自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相似文献   

13.
千秋万代有良方说到蜂蜜的价值,可谓神奇。《神农本草经》把蜜列为有益于人的上品,古希腊人认为蜂蜜是"天赐的礼物",而印度的《吠陀经》则说蜂蜜可益寿延年。我国梁代名医陶弘景说过:"道家之丸,多用蜂蜜,修仙之人,单食蜂蜜,谓能长生。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蜂蜜"主治心腹邪气,安五脏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写到"蜂蜜入药之  相似文献   

14.
通过作水培营养液中不同磷量培植韭菜的实验,研究了在低磷胁迫下对一代杂交、791雪韭、甜脆791、久星2号4个韭菜品种植株的根角(基根与水平线的夹角)与根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低磷胁迫下不同韭菜品种植株根的生长角度存在着差异,低磷胁迫使韭菜植株的根生长角度变小。(2)不同韭菜品种植株根毛的数量亦受低磷胁迫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在低磷胁迫下有利于韭菜植株根毛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健康平安就是幸福,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然而,要拥有健康,首先需要认识一个"和"字。"和为贵",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周易》中认为世界分为阴阳两极,阴阳也因此成为了《周易》的符号。八卦分阴阳,六十四卦也分阴阳,代表了宇宙两个组成部分,并且彼此依存、互不分离,也称作"独阴不生,孤阳不长"。倘使阴  相似文献   

16.
菊说     
<正>秋日之菊香不及百花,却卓尔不群。"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诗圣杜甫一语道出了它的独到和不俗,其淡雅之美,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倾赞。菊的历史长河里,菊的佳话更是品说不尽。人们对菊自有偏爱,古诗词中,以菊咏怀的佳作名句详说不尽。汉武帝《秋风辞》中有"兰有秀兮菊有芳"之句。晋王淑之《兰菊铭》:"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色艳群英。熟是芳质,在幽俞馨。"诗句赞颂了菊花的清香和秀美。唐朝诗坛咏菊百花齐  相似文献   

17.
一项世界首创技术将生产"世界最好的食用油"的梦想变为现实茶油,是大自然赐给我国的珍宝油茶树扎根无三废污染的丘陵山地,即便不施肥料,也能茁壮生长,且抗病虫害能力特强,四季常青,树龄百岁,载果百年。油茶果从开花到成熟历时13个月,沐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采日月光照之精华,自古就有长寿果之称。《本草纲目》称"茶油性温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肝血亏损,驱虫。益肠胃",不  相似文献   

18.
正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做:"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这种说法其实是很有科学道理的。??春吃芽春生万物,春天的气温由寒转暖,这个季节的芽类蔬菜肥硕鲜嫩,可以促进升发,所以人们应该顺应时令,多吃一些绿豆芽、黄豆芽、豌豆芽、韭菜芽、香椿芽之类的蔬菜。其中被古人们称为"种生"的豆芽最适合在  相似文献   

19.
说说鸟和隹     
<正>"鸟"是什么?"鸟"就是"隹";"隹"是什么?"隹"就是鸟。有人说,北方称鸟,南方称隹;有人说,张嘴称鸟,闭嘴称隹。《说文解字》说:"尾羽长的为鸟,尾羽短的为隹。"尽管事实上也不是尽然,但现代人多采用此说,故,"鸠占鹊巢"只能是长尾羽的"鹊",不能是短尾羽的"雀",雀巢鸠占了也没用,住不下。不管怎么说,"隹",是鸟的另一种称呼,毋庸置疑。可不是吗?一个鸟称一只(隻),一对鸟一双(雙),"双(雙)"的繁体就是两个隹一个言,雌雄互答,  相似文献   

20.
秋深桂自香     
正自古以来,桂花就是秋天的象征,也可以说是到了无桂不秋的地步。特别是中秋前后,银蟾秋皎,波光醉人,金风送爽,桂花飘香,沁人心脾。无论是赞其"虽无艳色惊群木,却有清香压九秋",还是赞其"江汉光翻千里雪,桂花香动万山秋",都一点也不为过。我国自古就是桂花的故乡,桂花栽培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早在《山海经》中就有"招摇之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