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经发酵消毒后的黑木耳和香菇菌棒废弃物,设计与泥炭、谷壳的不同配比基质处理,研究其对红豆树、木荷和黄连木3种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废菌棒复合基质的生长反应显著,其芽苗移栽成活差异也很大;当废菌棒量不超过20%、谷壳不低于40%时其容器苗生长量和芽苗移栽成活率较好,接近于生产上常用的60%泥炭+40%谷壳的对照配比基质处理,其中20%废黑木耳菌棒+40%泥炭+40%谷壳为最佳的基质配方,20%废香菇菌棒+40%泥炭+40%谷壳和40%废黑木耳菌棒+30%泥炭+30%谷壳次之;随着配比基质中废菌棒量的增多和谷壳量的减少,3树种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芽苗上袋成活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比较分析表明,配比废黑木耳菌棒的复合基质其容器育苗效果优于配比废香菇菌棒的基质处理,这主要是由于香菇菌棒颗粒小而易吸水,透水透气性差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食用菌人工栽培基质重复利用的可行性,促进食用菌人工栽培的低碳环保化发展。【方法】开展了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栽培废菌棒辅以毛竹屑为栽培基质的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栽培研究。【结果】以废竹屑为基质栽培棘托竹荪,产量为12.59 kg·m-2;在废竹屑基质中添加30%、50%的灵芝废菌棒,棘托竹荪的产量无显著性变化,分别为13.08 kg·m-2和12.73 kg·m-2,但棘托竹荪的现蕾时间会延迟8 d、11 d,采收期会延长3 d、7 d,同时竹荪采收期的产量肩峰会被削减,采收期产量主峰的时间段覆盖范围会被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竹荪采收期内产量的波动幅度。【结论】灵芝废菌棒成本远低于竹屑,采用灵芝废菌棒作为棘托竹荪栽培基质配料,相对于竹屑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基质培养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苗木,观察不同处理对容器苗生物量和地下部根系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红桦基质容器育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定4个处理,分别是:常规营养土(CK),木耳废弃菌棒+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混合物(Z1),玉米腐熟穗芯+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混合物(Z2),草炭土+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混合物(Z3)。结果表明Z1处理下,根系的比根长、总表面积和总根尖数最大,分别比CK提高了29.7%、49%和87%。根系直径表现为Z2最粗,为0.73cm,是对照的2.13倍。Z3根、茎、叶和总质量的干质量均最大,分别比CK提高了1.37倍、2.41倍、0.88倍和1.24倍。可见木耳废弃菌棒+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的育苗基质有利于根系的发育,而草炭土+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的育苗基质有利于干质量的增加,最有利于红桦的生长。考虑到草炭土价格较贵,且不可再生,所以,建议推广木耳废弃菌棒+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的红桦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4.
以泥炭、珍珠岩、稻壳、废菌棒四种材料作为基质成分开展正交实验,测定了红楠在不同处理下的高相对生长量、地径相对生长量、高径比、单株干重,发现配方P6(泥炭:珍珠岩:稻壳:废菌棒=1:0.4:0.2:0.3)生长效果最佳,通过极值分析,成本核算,筛选出的配方(泥炭:珍珠岩:稻壳:废菌棒=0.7:0.4:0.2:0.2)最适...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模式和基质对马兰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兰进行不同栽培模式和基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模式和栽培基质对马兰的采收时间、产量、品质、经济效益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全年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多采收1~2次、平均每次采收时间缩短2~7d;保护地栽培年均产量达9.12 kg/m2,比露地栽培的年均产量5.09 kg/m2高出79%;试验中以鸡粪 废菌棒为基质的产量最高,其年均产量为8.63 kg/m2,分别比单独以鸡粪、废菌棒为基质以及对照平均高出18%、23%、58%,且保护地栽培的马兰茎叶嫩、鲜、绿、涩味轻、可食率高.  相似文献   

6.
以农林废弃物等为基质材料,配制了6个基质配比进行育苗试验,筛选出适合西南桦、旱冬瓜、膏桐和核桃等4个树种最适宜的发酵锯末40%+草煤土20%+碳渣20%+菌糠10%+珍珠岩10%配方,育苗保存率达到94.8%,高于生红土(对照)8.0%,适宜性最强的树种是旱冬瓜,其次是膏桐。并用发酵锯末40%+草煤土20%+碳渣20%+菌糠10%+珍珠岩10%配方培育的膏桐和旱冬瓜开展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发酵锯末40%+草煤土20%+碳渣20%+菌糠10%+珍珠岩10%配方培育的膏桐苗造林后地径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差异,树高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用发酵锯末40%+草煤土20%+碳渣20%+菌糠10%+珍珠岩10%配方培育的旱冬瓜苗造林后地径和树高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白桦不同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桦不同轻基质容器苗地上及地下生长动态、生物量变化以及各营养器官养分含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寻找适宜白桦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基质组成,为白桦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以木耳废弃菌棒、玉米腐熟秸秆、玉米腐熟穗芯和草炭土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落叶松松针腐殖质和蛭石,按体积比配制成4种育苗基质,即木耳废弃菌棒+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1)、玉米腐熟秸秆+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2)、玉米腐熟穗芯+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3)、草炭土+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4),以常规营养土为对照(CK),在无纺布袋内进行白桦容器苗培育试验。【结果】1)经过70天的连续观察,各轻基质容器苗苗高、地径、高径比和叶面积与对照具有相同的生长节律,苗木在这些新型轻基质内均可正常生长。2)当苗木生长到70天时,T4处理的平均苗高和叶面积最大,分别是CK的1.32,1.38倍。各容器苗地径生长情况为T_4T_3T_1T_2CK;T_2处理的的高径比最小。各基质比根长及总根尖数均表现为T_1T_2T_3T_4,总根尖数均显著高于CK(P0.05)。T_4处理的苗木整株生物量最高,T1次之,均显著高于CK,分别是CK的2.24,1.42倍。T_4处理的苗木质量指数最大。各轻基质容器苗整株全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_3T_4T_2T_1。T_4处理的苗木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轻基质苗木全钾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桦在草炭土轻基质中生长最优,在其他3种轻基质中的生长也优于常规营养土。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中苗木根系发育最好。因草炭土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开采限制性,考虑到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易获取、质量轻及促进根系发育的特点,建议推广以木耳废弃菌棒为主要组成的混合基质作为白桦容器苗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8.
黄金宝树(Melaleuca bracteata F.Muell.)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视觉效果较好且较为珍贵的彩叶芳香乔木树种,为促进黄金宝树容器苗培育,采用杉木树皮、马尾松树皮、谷壳和草炭、田土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4种复合基质,以常规育苗常用的田土作为对照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基质培育的黄金宝树容器苗,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均有了极显著的提高,其中采用杉木树皮50%+马尾松树皮10%+谷壳10%+草炭10%+田土10%为基质的处理组,黄金宝树容器苗平均苗高为179.72 cm、平均地径为2.79 cm、平均冠幅为132.86 cm,分别超过常规育苗44.54%、36.10%、38.70%;采用杉木树皮10%+马尾松树皮10%+谷壳10%+草炭50%+田土10%为基质培育的黄金宝树容器苗,平均苗高为180.70 cm、平均地径为2.93 cm、平均冠幅为131.39 m,分别超过常规育苗45.33%、42.93%、37.16%。复合基质的原料比例与黄金宝树的生长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显示,杉木树皮、草炭比例与黄金宝树生长指标关联度高于马尾松树皮、谷壳和田土,杉木树皮...  相似文献   

9.
香榧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心土、废菌棒和泥炭按不同比例混合作基质,以无纺布袋和塑料育苗杯为容器,并加入一定量的缓释肥,用2年生榧树Torreya grandis实生苗作砧木嫁接细榧Torreya grandis‘Xifei’穗条后再培育1 a的小苗为材料,设置基质配方、缓释肥用量、容器种类及摆放方式3因素各3水平对其进行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香榧苗木培育时采用无纺布容器袋比塑料杯容器袋时成活率高36.0%。苗木新梢长度受3个因素的影响中,以容器种类及摆放方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基质配比,再次是缓释肥用量,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基径的生长受容器种类及摆放方式的影响也是最大,其次是缓释肥用量,再次是基质配比,3因素对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所育苗木综合质量评价以基质配比黄心土:废菌棒:泥炭为2:1:1、无纺布容器袋高位摆放、缓释肥用量30 g·株-1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马兰种子发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马兰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和不同栽培基质对马兰种子发芽存在着显著差异,采用保护地栽培并同时采用鸡粪 废菌棒的基质配方,是本次试验选出的理想栽培模式和栽培基质配方,马兰平均出苗株数可达299株/m^2,可以作为马兰周年高产栽培技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是重要的珍贵树种,在大力推广珍贵树种造林中,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是造林成功的关键,而育苗基质直接决定着苗木质量。本文以浙江樟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5种不同配比基质(黄泥、锯末、泥炭)对苗木株高、地径、生物量的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浙江樟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为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提供基础。结果表明A3(黄心土︰泥炭︰锯末=40︰30︰30)基质最有利于浙江樟的生长,株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A5(P0.05);A3基质培育的浙江樟叶片、枝干、根系和总生物量均为最大,分别为33.63,39.57,48.43,121.64 g·株~(-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浙江樟全株氮、磷、钾积累量以A3基质为佳,分别为3 168.8,137.3,673.1 mg·株~(-1);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表明,A3基质是浙江樟容器苗生长的最优基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香菇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竹屑与杂木屑主基质配比菌棒与传统基质菌棒污染率、出菇产量、营养成分和产出效益的差异,筛选出香菇菌棒的最佳竹屑与杂木屑主基质配比(以下简称竹木基质菌棒),系统揭示竹加工剩余物在食用菌栽培利用中的可行性,旨在为竹材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3种竹木基质菌棒总污染率显著高于对照(P=0...  相似文献   

13.
经粉碎、发酵腐熟及消毒处理后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废菌糠替代泥炭作为闽楠Phoebe bournei容器苗育苗基质材料,设计4种不同废菌糠添加比例的育苗基质,测定其理化性质及育苗效果。结果表明,4种基质配方容重为0.45~0.62 g·cm~(-3),孔隙比为0.40~0.63,p H值为微酸性或中性,全N在25.76~27.71 g·kg~(-1),全P在4.25~4.83 g·kg~(-1),全K在5.41~6.38 g·kg~(-1),速效K在83.23~92.66 mg·kg~(-1),适合植物生长。2013年5月使用不同配比的基质培育闽楠容器苗,同年11月测定苗高、地径、根系总量、主根长度、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结果显示均有差异但不显著,表现最好的是F3处理(废菌糠50%+腐殖土37.5%+谷壳10%+控释肥0.5%+有机肥2%)。  相似文献   

14.
云南热区印度紫檀容器育苗基质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出珍贵红木树种印度紫檀在云南热区适宜的容器育苗基质,以咖啡壳、蔗渣、牛粪、火烧土及森林土等当地易于取得的材料为试验对象,配制成6种不同的育苗基质,开展了不同育苗基质对印度紫檀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对印度紫檀幼苗的苗高、地径、叶片数量、根系生长以及鲜质量积累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咖啡壳+牛粪基质培育的苗木表现最好,平均苗高、地径、叶片数量、主根长、单株鲜质量比传统纯森林土基质分别高138.46%,44.86%,272.48%,94.91%和557.42%,是较为理想的育苗基质,可用其取代传统的纯森林土基质,在云南热区印度紫檀苗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菇力源专用于食用菌的生长培育,其原料全天然、安全、无毒,能完全利用废菌棒、废菌糠、废棉籽壳。经对香菇、金针菇、平菇等食用菌的试验示范证明,本产品可替代食用菌栽培基质中的麸皮、糖、石膏。只需添加1%本品,即可减少劳动力投入,减少杂菌污染(不含糖和麸皮),提高生物转化率(平菇上生物转化率高达25%),  相似文献   

16.
以香菇菌糠、木耳菌糠、泥炭、谷壳、大田土和缓释肥配制育苗基质,开展不同配方基质对榧树Torreya grandis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榧树的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影响有显著差异,木耳废菌糠复合基质、香菇菌糠复合基质培育的榧树苗木平均质量指数均优于泥炭基质,其中以木耳菌糠、谷壳、大田土体积比...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出适宜多花黄精生长的栽培基质,以毛竹林下腐殖土(简称腐殖土)+草木灰(A)、腐殖土+有机肥(B)、腐殖土+菌棒废料(C)作为基质材料与腐殖土(CK)进行对照,开展毛竹林下容器栽培多花黄精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黄精在4种配方的基质中的存活率均超过95%,差异不显著.处理A效果最好(腐殖土:草木灰体积比=95:5)....  相似文献   

18.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经济、环保、节约型大叶栎容器育苗基质,采用沤制锯末、炭化稻壳、腐熟的稻草秸秆等材料,以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基质,开展大叶栎容器育苗试验,测定半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及侧根数,并对基质配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上生长的苗木,其苗高、地径及侧根数差异极显著;Ⅳ号基质(50%炭化稻壳+25%珍珠岩+25%黄心土)育苗效果最好,Ⅲ号基质(50%炭化稻壳+25%腐熟的稻草秸秆+25%黄心土)次之;Ⅳ号和Ⅲ号基质上的苗木苗高、地径以及侧根均生长良好。这2种基质均适宜用于大叶栎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20.
纳塔栎容器育苗基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经济、环保、节约型纳塔栎容器育苗基质,采用泥炭、珍珠岩、砻糠灰和菜园土等材料,以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基质,开展纳塔栎容器育苗试验,测定苗木的高、地径及侧根数,并对其基质配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基质上生长的苗木,其苗高、地径及侧根数差异极显著;基质(50%泥炭+25%珍珠岩+25%菜园土)育苗效果最好,基质(50%砻糠灰+25%珍珠岩+25%菜园土)次之;2种基质上的苗木苗高、地径以及侧根均生长良好。说明这2种基质均适宜用于纳塔栎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