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基于连清数据的广西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3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森林乔木蓄积量-生物量转换关系法估算不同年度广西森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并根据不同森林类型生产力与生物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不同时期广西各森林类型的总生产力及固碳释氧功能的总价值进行推算。结果表明:10年间广西森林的碳储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广西森林总碳储量由2000年的197.18Tg增长到2010年的337.15Tg,年均增长率为7.10%。平均碳密度在2000—2010年间呈不断增长趋势,3个年度平均碳密度分别为26.38,34.92和37.29Mg/hm2。不同森林类型中,以栎类、软阔类、硬阔类及阔叶混交林为代表的阔叶林对3个年度森林总碳储量贡献较大,分别占同期总碳储量的68.66%,68.19%和67.82%。天然林碳储量占同期碳储量的比例逐渐减少,而人工林碳储量则以年均11.96%的增速不断增长。10年间广西森林的总生产力固碳释氧价值量呈增加趋势,3个年度的总生产力分别为68.87,75.54和81.90Tg;固碳释氧总价值量分别为1 331.48,1 460.49和1 583.44亿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区域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碳储量动态特征,采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解析木数据和加拿大林业碳收支模型(CBM-CFS3),以云南省迪庆州云杉林为例进行研究。2005—2016年迪庆州云杉地上生物量碳储量逐渐增大,范围为9.56~10.69Tg C,碳密度平均值为65.20Mg C/hm~2。树干、其他木(含树皮)碳储量逐渐增加而树叶碳储量逐渐减小,三者碳储量范围为6.81~7.81Tg C、2.12~2.28Tg C和0.60~0.63Tg C;树干、其他木和树叶碳密度平均值分别为47.08 Mg C/hm~2、14.17 Mg C/hm~2和3.95 Mg C/hm~2。地上生物量碳储量年均固碳速率为0.10Tg C/a,表明未来迪庆州云杉地上生物量碳库仍有较大的固碳潜能。  相似文献   

3.
以顺昌县国有林场2007—201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建立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全县碳储量和碳密度,并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总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实现了持续增长,总森林植被碳储量从2007年的825405t增加到2012年的958415t,净增长133010t,平均增长率为3.03%。中幼龄林森林碳储量占森林总碳储量的30%以上,表明有一定森林储碳潜力。从年龄结构上分析,近熟林以上的森林碳储量虽增加,但其碳密度呈略下降趋势,因此近熟林以上森林质量有所下降,森林结构仍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与改善。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9,(5):37-43
以云南省第4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及平均生物量法,结合各树种不同龄级的计算参数,估算了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892.596 Tg,平均碳密度为39.260 t/hm~2。其中:乔木林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5.67%;乡土树种云南松和栎类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58.34%;幼、中龄林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49.97%;碳密度与年龄成正比;天然林的碳储量、碳密度均高于人工促进林和人工林。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为西部高、东部低。研究认为,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是造成全省碳储量和碳密度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严格保护和恢复石漠化区域森林植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人工造林、抚育和封山育林管理等,是提高全省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2011—2012年江苏省样地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结果,计算出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截止到2012年,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79.16Tg C。其中乔木层、灌草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储量分别为57.95,6.90,14.44,99.87Tg C,占总碳量的32.44%,3.85%,8.05%,55.66%。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为143.00T/hm2。各层的碳密度大小为:土壤层(83.65 T/hm2)乔木层(51.43T/hm2)凋落物层(5.24T/hm2)灌草层(2.66T/hm2)。林分类型不同,其碳储量和碳密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落叶阔叶林碳储量最大为102.03Tg C,竹林碳储量最小为3.90Tg C;常绿阔叶林碳密度最大为170.97 T/hm2,落叶阔叶林碳密度最小:109.99 T/hm2。从龄组看,全省森林碳储量主要集中10a以下林、10~20a林,分别为11.36,27.92Tg C,两者占全省总碳储量25.07%,61.63%。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特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含量、氮含量与植被地上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其中氮含量与地上生物量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3),各土层含水量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山西省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3期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法,研究了山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0年间山西森林的碳储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全省森林的总碳储量由1995年的3514.22万Mg增加到2005年的4505.61万Mg。在14个(类)森林优势树种中,栎类、油松和杨树这三者的碳储量占主导地位,合计占山西省森林总碳储量的60%以上。在全部森林中,幼、中龄林及近熟林的碳储量合计约占总量的90%。2005年,人工林碳储量占森林总碳储量的百分比提高了5.28%,全省森林平均碳密度为23.8933~26.3717Mg/hm2。  相似文献   

7.
建阳市森林碳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建阳市1985年、1996年和2007年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2011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应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估算了建阳市森林生物量、总碳储量和碳密度,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表明:2011全市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分别为5592.81万t、2796.41万t和107.73t/hm2;1985-2011年全市森林总的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1986-2007年间森林总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增加了70.05%和42.28%;2008-2011年间除防护林碳储量保持1.4%的增长外,森林总碳储量、碳密度和特用林、用材林和薪炭林的碳储量均有所下降。1985-2011年间防护林碳储量占森林总碳储量比例不断上升,2011年碳密度比1985年增长了38.3%;用材林碳储量占比不断下降。1986-2007年间杉木、马尾松、阔叶树、竹林碳储量均呈明显增长,储碳能力明显增强,尤其是杉木碳储量增长了3.76倍,碳密度增加了97.8%;但2008-2011年间杉木、阔叶树林分碳储量与碳密度均有所下降,储碳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2017年云南省镇雄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关系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模型对镇雄县森林植被的生物量进行估算。利用生物量与碳储量的转化率,估算得出镇雄县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结果表明:全县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1090.52×10~4t,乔木层生物量贡献占主导地位;全县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545.26×10~4t,地类为纯林的碳储量远大于其他地类;全县平均碳密度为14.75t/hm~2,全县碳密度最高位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山区碳密度明显大于平原碳密度平均值,碳密度与树种平均年龄的线性关系,符合s型增长曲线。  相似文献   

9.
根据湖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清单法和平均生物量法,对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分乔木林碳库、竹林碳库、经济林碳库和灌木林碳库4大碳库分别进行估算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的差异与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2016年森林植被碳储量为253.359 TgC,平均碳密度为24.266 t/hm~2。全省14个市州中,怀化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为36.863 TgC,其次是邵阳市、永州市和郴州市,常德市的森林植被碳密度最高,为40.584 t/hm~2;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阔叶树碳储量最大,三杉碳密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云南省1978—2017年8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调查构建的云南松生物量与蓄积量模型和碳系数相关研究成果,计算各清查年度云南松林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分析云南省39年来云南松林碳储量、碳密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云南松龄组、起源等结构上的变化引起碳储量和碳密度有增有减、有升有降,生物量和碳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碳密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