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东川典型干热河谷区为研究区,选取坡度、高程、河流水域、植被覆盖、地质灾害、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区等7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采用GIS技术与因子加权叠加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川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将生态敏感性程度分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和不敏感4个等级。结果表明,东川典型干热河谷区综合生态敏感性较低,大部分地区处于中、低度敏感地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敏感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分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为东川区城市建设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文明是指通过运用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不断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有利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增长,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湖南省委、省政府在2012年出台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2016年,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又将"生态强省"列为"五个强省"目标之一,将绿色湖南从概念层面  相似文献   

3.
绿色是生态文明的象征,营造绿色,呵护绿色,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林业作为绿色的基本色,在恢复扩大生态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走生态文明之路,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强化措施,抓好落实,使安康林业在构建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珠江是广西的"母亲河",也是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生命源"。地处珠江中上游的广西,加强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不仅是维护广西本土生态安全、建设美丽广西的需要,也是维护整个华南地区特别是港澳地区水质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要,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珠江防护林体系具有多重意义建设珠江防护林体系,与打造"西江千里绿色走廊"互为载体。西江是  相似文献   

5.
云南东川区处于小江深大断裂带,长江上游,伐薪炼铜已有2000年的历史,特别是在建国初期,为了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过量开采铜矿,砍伐林木冶炼矿石、支撑矿洞,致使东川泥石流世界闻名,被贯以"泥石流天然博  相似文献   

6.
桓仁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定位,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为主线,做好"五篇文章"积极探索了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努力把全县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桓仁特色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并由此获得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为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标杆样板。在加强生态补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三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景洪市景洪农场党委和管委会围绕"打造绿色家园,建设生态农场"这一目标,发展特色林产业,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产出水平,以林业产业化推进林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以生态、高效、绿色、可持续为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景洪农场以"生态产业"、"绿色富民强场"为宗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特色林产业这篇文章,推动  相似文献   

8.
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是建设绿地系统的重要手段,也是美好城市环境和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昆明市东川区通过建湿地公园、建成区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小区庭院绿地等一系列的规模造绿行动,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了环境质量、维护了城市生态平衡、美化了城市景观,但在园林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结合东川区实际,因地制宜,采取高标准规划、提高园林品味、探索园林建设方法和加强种管养等措施,以全面改善提升城市市容市貌。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彭阳县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科学发展为己任,认真组织实施百里绿色长廊、大林场建设和林业生态提升三大工程,扎实推进林果产业培育及壮大林下经济、县城园林绿化、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生态村庄及道路绿化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改善提升了全县生态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目前,全县森林资源保存面积累计达到199.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县初的  相似文献   

10.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话题,备受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实现全面小康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署。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直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美丽中国的大局观、整体观,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今年全国两会中,来自林草系统的代表委员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代表委员共同发出了"两会上的林草之声"。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多方出击,积极联络采访这些代表委员,将他们就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议案和提案呈现给广大读者。"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下,在全体林草人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强省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强省,是落实生态文明制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强省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  相似文献   

12.
大搞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造福当代,泽被子孙的千秋伟业。水利是生态的命脉,林业是生态的屏障,绿色植被是生态的衣裳,良好的生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缺林少绿、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是我省的基本省情特征之一,也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干旱少雨,我省植树造林,特别是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难度很大。在一些地方,正如老百姓所说,种活一棵树甚至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我们省恢复生态的艰巨性,充分认识改善生产条件的艰巨性,充分认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  相似文献   

13.
东川区隶属云南省昆明市,曾经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东川的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找准自己的优势所在?如何找到自己的转型方向?如何定位?就是东川区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结合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经验,认为东川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又是朝阳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提出了东川区走出困境、转型发展的优势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对加快东川区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是改善胶园生态环境,提高胶园经济效益,建设植胶区生态文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是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通过改善胶园种植结构,改变传  相似文献   

15.
<正>"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森林城市建设,其目的是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绿色福祉。实践证明,森林城市建设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山河支离破碎,生态极度脆弱",是东川经济社会发展之痛。数千年的铜矿开采史、上世纪50年代以后毁灭性的伐薪炼铁和过度垦殖,多旱少雨的干热河谷立体气候和复杂多样的地质构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实施生态立省,建设绿色辽宁,进一步把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等纳入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规划之中。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辽宁省生态环境状况,是提高城乡人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事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长远大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实现辽宁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生态需求虽然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但林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地位和作用无法替代,林业产业发展亟待加快;林业产业体系与生态体系缺一不可;产业化是林业走上市场化、工业化…  相似文献   

18.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等具有重大意义。林业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重要的基础产业和绿色富民产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林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为林业体现担当和作为提供了广阔舞台。林业部门应  相似文献   

19.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非凡。"十三五"期间,全国林草系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主动作为,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草原防灭火、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上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新进步,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全国两会中,来自林草系统的代表委员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代表委员共同发出了"两会上的林草之声"。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多方出击,积极联络采访这些代表委员,将他们就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呈现给广大读者。"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下,在全体林草人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也是建设林业生态、发展现代林业的方向和最终目标。近年来,宝鸡市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积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绿色宝鸡建设为主要抓手,林业建设实施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