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的生长规律,对塞罕坝地区不同立地条件樟子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并建立了樟子松胸径、树高、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胸径生长的最优模型为对数模型,树高和材积生长的最优模型为Richards模型;Ⅰ地位级樟子松胸径、树高及材积的总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都明显高于Ⅱ地位级,Ⅰ地位级樟子松数量成熟龄大于Ⅱ地位级,Ⅰ地位级标准木和优势木数量成熟龄分别为83 a和70 a左右,Ⅱ地位级则分别在79 a和57 a左右,均超过当前技术规程中确定的采伐年龄。  相似文献   

2.
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水曲柳人工林胸径生长从第6年开始加快,6~21 a生间,连年生长量在0.40~0.67 cm之间,9~24 a生间,平均生长量在0.47~0.50 cm之间。树高生长从3 a生开始加快,3~6 a生间,连年生长量在0.50~0.67 m,9~18 a生间,连年生长量在0.67~1.00 m之间;9~24a生间,平均生长量在0.61~0.72 m。材积生长从12 a生开始加快,12~24 a生间,平均生长量在0.00088~0.002 99 m3之间;从9a生开始,连年生长量在0.001 34~0.006 82 m3之间。24a生人工林直径、树高、材积生长分别为25a生天然林胸径、树高、材积的1.81倍、1.92倍和6.12倍。  相似文献   

3.
早期在杉木伴生下的闽楠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早期在杉木伴生下的28年生的闽楠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以杉木为伴生树种的闽楠人工林,无论是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都明显高于闽楠纯林,28年生时平均木的单株材积达到0.24628 m3,比闽楠纯林增加100.9%。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8~10年生时,峰值为1.02 cm.a-1,连年生长量在0.8 cm.a-1以上的年份有14a;树高连年生长量在10~12年生时最大,峰值为1.07 m.a-1,4~16年生时生长量都保持在0.8 m.a-1以上。闽楠纯林树高总生长量只有15.89 m,连年生长量在8~10年生时最大,峰值为0.95 m.a-1,比以杉木为伴生树种的闽楠要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湖南省黄丰桥林场内的15年生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树干解析的方法阐述香樟人工林胸径(DBH)、树高(H)和材积各年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香樟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平均树干分叉高度分别为18.8 cm、13.7 m、8.6 m。15年生香樟树高连年生长量呈现"升-降-升"的规律,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生长期内出现两个峰值,分别为第4年和12年;香樟幼苗期树高生长较快,至第6年之后呈现较稳定的趋势,在15年可达到15.1 m。香樟胸径生长的总生长量为26.7 cm,在15年的生长期中胸径连年生长量波动较大,12年达到峰值1.95 m/a;平均生长量波动较小,总体稳步生长,保持在1.75~2.03 m/a之间。15年香樟单株的总材积生长量达到0.359 25 m~3;材积的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在15年的生长期内未相交,说明香樟人工林未达到材积数量成熟,材积平均生长量未达到最大值,香樟的主伐年龄应在15年之后。  相似文献   

5.
通过解析标准木的方法,2013年对1984年栽植的长白松人工林树木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29年生长白松平均胸径、树高分别为17.1cm、22.1m,树木生长正常;长白松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出现在树龄15a时,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树龄10a(达最大值0.65)和25a都是旺盛时期,材积生长量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未出现峰值;长白松适于长春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6.
以湘南地区9年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树高、胸径和单木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湘南地区"常寒一号"桉树人工林树高总生长量在林龄为9 a时可达到19.10~20.20 m,其0~9年段的树高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基本上都呈现逐步递减规律。胸径总生长量在林龄为9 a时可达到13.50~16.70 cm,其0~9年段的胸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同样也基本呈现逐步递减的规律。单木材积总生长量在林龄为9 a时可达到0.153 1~0.215 5 m~3;单木材积的年均生长量逐步递增;单木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此期间一直高于平均生长量,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峰值大约在林龄为6 a左右,并在林龄为9 a左右与平均生长量相交,此后低于平均生长量。由此可见,湘南桉树人工林的数量成熟期在林龄为9 a前后。  相似文献   

7.
对11年生枫香(Liquidamba formosana)人工林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枫香树高在11年生前处于速生期,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维持在1.1 m左右;胸径在6年生前生长迅速,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大于1.0 cm,6年生后连年生长量有较大降幅,适宜在6年生和7年生之间进行适当间伐;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随林龄增加呈逐步加快的趋势,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逐年增大,单株材积生长率在11年生前均大于10%,具有很大的生长潜力。林分树高与胸径分布均为正偏、尖顶峰,相对直径、相对树高变幅较大。林分干形与树高、胸径、冠幅间显著正相关,表明生长较快的植株干形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湖北省太子山林场10 a生白花泡桐人工林中设置临时标准样地,并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和测定,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快速生长期均出现在1~4 a生的幼龄阶段。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2 a生和4 a生各出现1次高峰,但峰值出现在2 a生,两者生长曲线在2.5 a、3.5 a、4.5 a时出现3次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2.5 a达到最大值,两者生长曲线在3 a生时出现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4 a生时达到最大值,8 a生后处于缓慢下降状态,平均生长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尚未达到最大值,两者生长曲线亦未相交;树高、胸径、材积连年生长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2 a、2.5 a和4 a;形数随树龄增加而降低,符合林木生长正常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钩栗的生长规律,以湘西龙山县永龙界国有林场54a生钩栗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钩栗胸径、树高和材积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4a生时分别达到24.50 cm(去皮)、17.40 m和0.526 6 m~3;钩栗胸径速生期为5~15a,其连年、平均生长量在43a生左右相交;钩栗树高速生期为5~10a,其连年、平均生长量分别在10~15a、20~25a和30~35a这三段时期内相交;钩栗材积速生期为15~45a,其连年、平均生长量并未在54a生以前相交,表明钩栗材积还未达到数量成熟。  相似文献   

10.
以利川市红椿林场17 a生鹅掌楸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对其生长状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7 a生鹅掌楸树高15.50 m,胸径12.90 cm,单株材积0.09091 m3;树高、胸径的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生长规律。在15 a时,胸径与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因17 a时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并未出现相交,表明17 a生鹅掌楸处于生长旺盛期。因材积未达到数量成熟,故其主伐年龄暂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