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地小型化”思想的形成、“缩地术”的流行,特别是博山炉、砚山的出现,为盆景的起源奠定了思想、技术等基础。如果把博山炉与砚山的下半部的承载部分换为一个容器,把上半部摆放其中,便是一个盆景作品。  相似文献   

2.
将有生命的树桩同有灵性的石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互依附而成为附石盆景。成功的附石盆景,妙趣横生,能给人美仑美奂的艺术享受。正如贺淦荪大师所言:“附石盆景能充分展示树根之美,树石结合之妙和树性顽强拼搏之神以及展现栽培技艺之功。”  相似文献   

3.
《花木盆景》2005,(8):20-21
唐金福,江苏苏州人,数十年盆景生涯,形成洒丽,逸雅,秀岚的艺术风格,强调自然的流露,追求天人合一,主张作品如人,先立人再为事之艺术真谛。各种展览均能见其作品,奖项甚多,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职工盆景学会秘书长,中国乡镇盆景博物馆技术总监,苏州砚式盆景工作室主持  相似文献   

4.
唐吉青 《花木盆景》2003,(11):40-41
附石盆景亦称为石附式,就其盆景材料结构而论,除树木之外,山石亦占有重要的构成因素。“附”字在汉语里有另外加上、靠近、从属或依赖等含义。附石盆景是否理解为在树木盆景中另外加上山石、树木与山石相互依靠,二者之间是否具有从属和依赖的关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三至四种的树石结构,称为附石盆景。  相似文献   

5.
刘翔 《花木盆景》2006,(6):42-44
将天然石头用于神台、苑囿(园林)、盆景或直接清供、孤赏以及作为庭堂斋院的陈设与装饰,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这还不包括将石头作为原始部落“图腾”加以顶礼膜拜的历史以及作为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的历史。若将这些历史加在一起,那么石文化就会更久远。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石的认识、识别、收藏、品玩以及鉴赏,都是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民风、社会时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的。“赏石”是现代人的提法, 古人称之为“苑石”、“怪石”、“贡石”、“仙石”(神仙岛)、“神柱”、“山石”、“湖石”(河石卵石)、“砚山”(研山)、“龙骨石”、“盆石”(介于赏石与盆景之间)、“峰石”、“玄石”、“五色石”、“仇池石”、“纹样石”等等,至近代又称为:“孤赏石”、“文人石”、“园林石”、“文  相似文献   

6.
盆景由“盆”与“景”组成,只有“景”与“盆”交相生辉,才能更完美地表现盆景的艺术效果。董永故里(孝感市三汉镇)有一株树龄600年、高80cm的圆柏盆景,桩干古朴苍老,上部却披绿挂翠,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神奇造化之功,尤其是配上明代石浮雕花盆,相得益彰,真乃古盆佳景,被专家誉为“荆楚遗韵”。还有笔在扬州和上海盆景园见到珍藏的“盆”、“景”俱佳的明清时期的树桩盆景,都是不可多得的活物。  相似文献   

7.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3,(12B):16-17
在当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后学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式”盆景为创作目标。“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导潮流。对“自然式”的追求,给盆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盆景艺术由边缘艺术或“准艺术”走向高等艺术的必由之路。笔作为一名盆景爱好,在与盆景友人的交流、创作实践和对盆景理论的学习当中,获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汉时就有了盆景,可说是历史悠久。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至今出现了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动式盆景等各类盆景。各类盆景又有许多艺术形式,而又以树木盆景出现的艺术形式最多,诸如云片式、游龙式、三台式、掉拐式、六台三托一顶式、风吹式……以上诸式,现在称为“规则式”。另有不可名状的“自然式”。  相似文献   

9.
跃进 《花卉》2005,(11):32-33
盆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以花木为主的称为树桩盆景,形式有盆栽、盆景之分;以山石为主的可称为山水盆景,形式有水意式、岸崖式、水岸式之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盆景,它作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都是由景、盆、几座、题名四个部分组成的,这就是盆景界常说的“盆景四味”。一件优秀盆景作品,应该是盆景“四味”俱全,且相互映衬,妥贴得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0.
“五一”期间,第二届盆景雅石精品展在石家庄市植物园盆景艺术馆内举行。  相似文献   

11.
关山盆景园     
《花木盆景》2007,(3):22-22
湖北“关山盆景园”是一家集盆景制作、古盆雅石收藏、交易为一体的私家园林,园主关山先生,1973年出生,祖籍湖北荆州,自幼喜爱花草树木,十六岁开始学习盆景制作,十九岁开办“关山盆景园”。  相似文献   

12.
“关山盆景园”是一家集盆景制作、古盆雅石收藏、交易为一体的私家园林,园主关山先生,1973年出生,祖籍湖北荆州,自幼喜爱花草树木,十六岁开始学习盆景制作。2002年受聘为深圳盐田区盆景协会技术顾问,并办了“关山盆景园”,他精心制作的100多盆盆景,  相似文献   

13.
读者评刊     
建议增加赏石类文章的比重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几乎每期必读,每期必藏。但在精心阅读了最近几期《盆景赏石》杂志后,我个人觉得,介绍报道盆景的文章比重很高,相比之下,有关赏石类的文章比重很低,显得太单薄了些。不是吗?盆景栏目有盆景教室、盆景技法、盆景论坛、盆景作品、盆景鉴赏、世界盆景等,而赏石只有一个栏目,显得发展上有些“不平衡”,给爱石、玩石、赏石、藏石的读者带来不小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陈华强 《花木盆景》2003,(12B):17-17
何谓“规则式”?何谓“自然式”?依笔的一孔之见,“规则式”的盆景应指的是在造型上按一定规定要求,采用相对固定的几种模式,按一定的方法方式创作出来的盆景。“自然式”盆景指的应是有一定的造型方法和规律可循,但法无定法、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规定,采用的是因材施艺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来的盆景有如自然界中的树木多种多样,故日“自然式”。  相似文献   

15.
第一届广东“省、港、澳岭南盆景博览会”1990年在广州烈士陵园举行,香港盆景前辈黄基棉先生送展的附石式作品引起盆景界的瞩目,他所创作的附石式盆景有别于通常以树根附石的方式,而是以树身附石,苍劲斑驳的身躯牢牢附生于石壁上,显得超然特别与另类,更贴近自然。  相似文献   

16.
松,历来被认为是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象征。广西梧州人热衷于山松盆景,不少优秀作品为粤、港、澳盆景界人士所喜爱,有的远销东南亚。遗憾的是,山松附石盆景尚属少见,究其原因,大概是山松的根没有榕、福建茶、朴等树那样发达,附石难度大,成活率不高。笔认为,山松附石虽有“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7.
仙生 《花木盆景》2003,(4):18-18
胡乐国先生在本刊2002年第9期发表的《谈“传统”》一,提出了很独特很大胆的见解。他认为中国以往规则式盆景“属民间艺术”,唯有自然式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的正统,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此前还未见过此种提法。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06,(10):58-59
山石盆景是以各种自然山石为主体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在盆盎之中表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层峦叠嶂、江河湖海景色的艺术品。山石盆景又被称为山水盆景。广义的山石盆景包括陈设于几案之上的砚山与摆饰于庭园中的小型奇石等。  相似文献   

19.
环抱式环抱式树石盆景最适合用于表现气宇轩昂之树木的造型。在树石盆景中树与石的组织结构应该有多样的方式,或以石环抱树,或以树环抱石(图1、图2)。环抱式是树石结构的重要方式之一。围流环抱体现的是一种流动的美,在我国太极图中得到了最充分淋漓的发挥。在环抱的树石结构中,树石之间的相互顾盼、迎让、高低错落、彼此关照为造型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汪彝鼎 《花木盆景》2006,(12):54-55
101.怎样的形态特征称“附石式”山水盆景? 答:附石式在树桩、山水中全可引用,石的比重大可纳为山水盆景之中,如果树桩比重大时归为树桩盆景中。制作附石式山水盆景方法:挑选形态好、质地好、体态适中山石作“盆”,寻找相匹配的树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