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祝飞 《内陆水产》2002,27(3):19-19
稻田养蟹是一条可以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但是不少生产者在稻田养蟹中带有盲目性,易走入“误区”,突出的有以下四点:误区之一:认为养蟹的稻田环沟越大越好。有的开挖环沟面积达整个稻田面积的40%~50%。根据多年的经验看,稻田养蟹的环沟,应根据养蟹需求结合圩埂土质情况确定,一般环沟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的30%。这样既可以节约开挖土方支出,也可以少挖废粮田,同时也能防止市场变化、效益不高时,再返耕种田。误区之二:认为养蟹苗种越多越好。有的亩放蟹苗种2500~3000只,以为苗多成活多,安全系数高。而实际上,稻…  相似文献   

2.
北方稻蟹共作综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稻田养殖河蟹既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生态渔业要求,又可提高水稻和河蟹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朝阳产业。稻田养蟹的好处很多,河蟹能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使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生长。要推广稻田养蟹就要了解掌握稻田养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刘志国 《科学养鱼》2002,(11):64-64
我国的稻田养蟹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水产养殖项目,其养殖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和辽宁等省。这种养殖方式既可以使稻田节肥省工,增加稻谷产量,又不妨碍河蟹生长。随着稻田养蟹的不断发展,其养殖技术也不断趋向成熟和完善,各地都出现了一批稻田养蟹的高产典型。实践证明,稻、蟹共生的生态结构,既有利于水稻生产,又适合河蟹生活习性要求的外界环境和水体条件,同时也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技术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据分析,稻田养蟹还能明显改变土壤结构,连续三年养蟹的稻田,耕作层0~15厘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养…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蟹技术(上)1993年全扬州市稻田养蟹面积已发展到上千亩,亩产都在1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千元以上,1994年更呈现大发展的趋势。一、稻田养蟹实例稻田养蟹产量效益分析表二、基本原理稻田养蟹是充分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条件,稻田丰富的水生生物作为河蟹饵...  相似文献   

5.
成蟹养殖是指将幼蟹养成商品蟹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较快,技术趋于成熟。以养殖水域的类型来划分,主要有池塘养蟹、湖泊养蟹、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等。  相似文献   

6.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2,27(6):14-14
“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养蟹人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有益,其养殖成活率高、规格整齐、发病率低,如何判断和调节养蟹池水的肥度,结合实际,笔者初浅分析如下。1中度肥水养蟹的有利因素1.1多产氧气蟹池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少量的由空气直接溶入。蟹池中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光合作用造氧也多。在水温高的晴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往往能使池水溶氧量达到饱和状态。氧气是河蟹生存、生长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河蟹又名毛蟹,因原产于我国,两只大螯上有绒毛,故学名中华绒毛蟹。它以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成为我国著名的水产品,并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河蟹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倍增,以高昂的价格畅销海内外。近年来池塘养蟹、河沟养蟹、水库养蟹、稻田养蟹以及大水面网围养蟹业的发展使我国的养蟹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袁诚 《内陆水产》1995,21(7):21-21
稻田养蟹技术(一)稻田养蟹,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致富农民的一条重要途径。我镇大面积推广稻田养蟹,每667米2产河蟹25公斤左右,产稻谷450公斤左右,收入2400元以上。笔者现将近两年工作中总结的稻田养蟹技术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9.
由于养蟹效益显著高于养鱼,不少养鱼池塘被改作养蟹。但原养鱼池塘养蟹要做好"六改"。一、淤泥深政浅原养鱼池淤泥都比较深而肥。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鱼不利,对养蟹更有害,必须加以改造清除,仅留10厘米左右栽培水草,保证清除病害,水质清新,水草又能生长茂盛。清除的淤泥不能像对养鱼那样置留在他埂内被上,要彻底运出地外,以防再让雨水冲回池塘,压倒防逃墙并引起池水混浊。二、水草少政多多年养鱼的池塘大多水草极少甚至寸草不生,对养蟹非常不利。水草作为河蟹生活生长的极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为河蟹提供栖息、觅食、避敌、躲藏和蜕壳…  相似文献   

10.
郭家瑞 《科学养鱼》2001,(12):11-11
近两年来,随着养蟹面积的扩大,总产在不断增加,可是效益却急剧下降,出现了一些亏损地区和亏损户,其原因是河蟹规格小、品味差、病害多。今后要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科学养蟹,走生态养蟹之路,不断提高商品蟹的规格、质量和单产,养蟹业仍然是有潜力可挖,有利可图的产业。为使蟹农们在养蟹生产上增产增效,提供几点参考意见。一、要在养蟹技术上下功夫俗话说:“外行不做内行事”。投身到养蟹业中去,先要在河蟹养殖的理论上弄懂、弄通,再去认真实践,精通业务技术,才能不断提高养殖水平,才能有钱赚;投入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11.
陈永祥 《科学养鱼》1994,(5):8-8,24
稻田养蟹技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稻田养蟹在我县发展较快,形成热潮,全县稻田养蟹面积达三万多亩。稻田养蟹使养殖业和种植业在人为条件下科学地结合起来,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立体开发利用的理想模式,而且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归...  相似文献   

12.
上海今年发展稻田养蟹五万亩上海市农委、水产办,不久前在崇明县召开稻田养蟹现场交流会。会议要求市郊各县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发展稻田养蟹,完成今年农业部下达给上海的五万亩稻田养蟹计划。近几年来,上海郊区对稻田养蟹作了有益的尝试。去年崇明县稻田养蟹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蟹技术稻田养蟹,稻蟹共生,是提高经济效益、致富农民的一条重要途径.江苏省不少地区推广稻田养蟹,每亩产螃蟹25kg左右,产稻谷400kg左右,亩收入2000元以上.现将稻田养任技术作一介绍,有兴趣的农户不妨一试。1、稻田设施养蟹稻田要求靠近水源,...  相似文献   

14.
一、河蟹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滨江临海,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原产地。境内湖泊河道纵横交错,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水域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河蟹养殖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白上世纪80年代中期突破河蟹工厂化育苗、90年代全面推广养殖以来,江苏的河蟹养殖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池塘养蟹、湖泊养蟹、稻田养蟹、网围养蟹模式多样,蟹苗繁殖、扣蟹培育、商品蟹养殖配套成龙,河蟹生产、销售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蟹实用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蟹,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对于稳粮保供、增产增收、引导农民致富,振兴农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河蟹养在稻田中,能清除稻田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改良土壤增加水稻产量;同时水稻又为河蟹生长、发育、觅食、蜕壳、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达到稻蟹互利共生。一般每667m2(即1亩)稻田可产稻谷350-510kg,鱼虾蟹等水产品25-100kg,纯收主3000元以上,高的达1万余元。现将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稻田养蟹的准备工作1.蟹田场址养蟹稻田必须环境安静,交通便利,能灌能排,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粘…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养蟹──防逃是根本管理是保证养蟹一定要防逃,特别是夏季雷暴雨天气要大量逃逸,不防逃就要跑光,没有收益。要养蟹必须先建好防逃墙,后放蟹,绝不能先放养后防逃。100亩以内的水域及饵料生物比较匮乏的水域一定要建好防逃设施,才符合养蟹要求。什么水域不防逃...  相似文献   

17.
棚架环形池养蟹新法四川平昌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棚架环形养蟹池,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收益大等特点,较好地克服了普通养蟹池存在的诸多问题,颇受广大养蟹者的欢迎。现将棚架环形池养蟹新法介绍如下。一、建造蟹池1.选址。选择地势较高,环境安静,背风向阳,...  相似文献   

18.
翟洪举 《内陆水产》1997,22(5):23-23
随着养蟹业的蓬勃发展,不论从生产实践上还是从理论研究上都有必要对前阶段各地养蟹高产高效的丰产经验进行研讨、总结与推广。笔者依托享有“中国螃蟹之乡”美誉的江苏泗洪县,将全国主要养蟹区之一的洪泽湖地区近年来池塘养殖成蟹的丰产经验初步概括小结为“水种饵密草蜕防管”八字丰产法,供同行参考。1水水域是基本。丰产养蟹的池塘基本条件为:1.1水源:养蟹要选择靠近外河、湖泊和水库,确保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养蟹。1.2水面:从螃蟹生活生长、规模效益、养殖管理等出发,养蟹水面一般以1333-6667m2为宜,东西向长方形…  相似文献   

19.
于柳  孙华 《水产养殖》2010,31(3):22-23
<正>稻田养蟹在通辽市近几年开展以来发展速度很快,开发稻田养蟹有着巨大的潜力。河蟹能利用稻田中的水生生物、杂草、害虫等天然饵料进行育肥,反过来河蟹的残饵和排泄废物又能用于肥田,在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健康养蟹,还能生产出绿色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蟹,稻蟹共生,是提高经济效益、致富农民的一条重要途径.江苏省不少地区推广稻田养蟹,每亩产螃蟹25kg左右,产稻谷400kg左右,亩收入2000元以上。现将稻田养蟹技术作一介绍,有兴趣的农户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