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猕猴桃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猕猴桃高效离体再生体系,试验以猕猴桃离体茎尖和茎段作外植体,在初代培养诱导试管苗成功的基础上,分别以MS和1/2 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激素组合,研究不同培养基对猕猴桃叶片和叶柄芽诱导的影响和对猕猴桃生根的影响。试验发现:在MS+1.0 mg•L-1 6-BA+0.1 mg•L-1NAA的培养基中培养,初代苗诱导成功、生长良好;在MS+2.0 mg•L-1 6-BA+0.1 mg•L-1 NAA的培养基中,叶片和叶柄芽诱导率分别为137.50%和512.50%;在1/2 MS+0.9 mg•L-1 IBA和1/2 MS+ 0.6 mg•L-1 IBA的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好,总根长,平均根长以及生根数均高于其他4组处理的结果;以消过毒的珍珠岩和草炭土(3∶7)为炼苗移栽基质,猕猴桃组培苗的成活率达到80%。试验结果为猕猴桃繁殖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凤丹’牡丹胚芽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不定芽的分化效率,本研究以‘凤丹’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胚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配方进行添加与不添加2,4-D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诱导胚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NAA+1.0 mg/L 6-BA,诱导率达33.33%;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 NAA+1.0 mg/L 6-BA,诱导率达65.33%,表明在没有2,4-D添加的培养基中能获得更高的‘凤丹’牡丹胚芽愈伤诱导率及更多的不定芽。本研究结果可为‘凤丹’牡丹的组培和快繁技术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玉蝉花的茎尖和嫩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通过茎尖愈伤诱导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研究得出:玉蝉花茎尖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2,4-D 1.0mg/L,最高诱导率为51.51%;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KT 1.0mg/L,分化率达到72.31%,平均分化不定芽数为5.81;不定芽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5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以刺五加种子为外植体,采用固体培养筛选出最优培养基,并成功地诱导出体细胞胚获得再生植株,以此来建立一套成熟稳定的刺五加体细胞胚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 最适宜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3MS+1.0 mg?L-12,4-D,其诱导率可达50%;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3MS+1.0 mg?L-12,4-D,其增殖倍数可达4.24倍;胚性愈伤组织在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1/3MS培养基上培养,可促进体细胞胚的形成、萌发及植株转化率。添加10 g?L-1蔗糖时,体细胞胚的发芽率达到90%,植株转化率达到97.8%。  相似文献   

5.
马齿苋组织培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野生马齿苋的种子得到无菌苗。以无菌苗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在18个不同浓度6_BA,2,4-D,NAA和KT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增殖及生根的培养。得到诱导马齿苋愈伤组织的最佳条件是:初代培养基:MS 3%蔗糖 6_BA 1 mg/L 2,4_D 1 mg/L;丛生芽增殖培养基:MS 3%蔗糖 KT 3 mg/L NAA 0.5 mg/L;生根培养基:MS 3%蔗糖。  相似文献   

6.
以小盐芥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与不同浓度组合对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2,4-D组合能诱导出愈伤,诱导率为100%。MS 6-BA NAA组合既能诱导出愈伤又能分化不定芽,愈伤诱导率为100%,激素不同浓度不定芽分化率不同,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2.5mg/L 6-BA 0.1mg/L NAA,不定芽分化率为43%。生根培养基为1/2MS,生根率为74%。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效稳定的薰衣草再生体系,本研究以‘杂花’薰衣草叶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6-BA与NAA及6-BA与2,4-D组合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和MS+6-BA 0.5 mg/L+2,4-D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出愈率分别为95.2%、92%;6-BA与NAA组合诱导不定芽的效果显著优于6-BA与2,4-D的组合,适合诱导再生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4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分化率为68.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生根率为91.1%。本研究建立了‘杂花’薰衣草的再生体系,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的薰衣草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黄草乌的诱导材料和培养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茎段为最适宜的诱导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 2.0mg•L-1,NAA 1.0mg•L-1适宜茎段诱导培养;附加6-BA 2.0mg•L-1,NAA 0.2mg•L-1适宜芽的增殖培养;附加NAA 0.5~1.5mg•L-1适合根的诱导。  相似文献   

9.
宁夏枣树花药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宁夏3个特色枣树品种的花药为外植体,探索MS培养基中不同激素、激素的不同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建立其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宁夏枣树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起重要作用,AgNO3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影响显著。经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1.0 mg/L+IBA 0.4 mg/L;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6-BA 1.5 mg/L +IBA 0.6 mg/L +AgNO3 0.5 mg/L。在最佳诱导培养基中灵武长枣诱导率最高,达89.0%,在最佳分化培养基中同心圆枣分化率最高,达88.0%。  相似文献   

10.
以马齿苋幼嫩叶片和茎段为试验材料,对外植体灭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以期建立马齿苋再生技术体系,并为马齿苋的规模化繁殖和遗传改良等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灭菌方法为:用0.1%的升汞溶液浸泡8 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5 mg/L+6-BA 0.5 mg/L;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5.0 mg/L+NAA 0.4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0 mg/L。  相似文献   

11.
以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株未授粉子房为外植体,比较研究子房发育期、高低温处理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育6~10 d,花丝刚好露出花萼,顶部呈圆柱状的花蕾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为79.2%;低温预处理3 d,高温培养5 d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MS+2,4-D 0.5 mg/L+NAA0.5 mg/L+6-BA 0.5 mg/L+KT 0.5 mg/L为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率高达85.8%;NAA 1.0 mg/L+6-BA3.0 mg/L为不定芽分化适宜培养基,分化率达77.6%;1/2MS+NAA 0.2 mg/L为生根适宜培养基,生根率93.5%。本研究可为建立高效单倍体培养体系以及单倍体育种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马蹄金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本研究以马蹄金为材料,使用75%的酒精和10%NaClO对不同外植体(胚根,下胚轴,子叶)进行消毒处理,在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成功建立了马蹄金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利用马蹄金下胚轴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效果较好,其最适程序为:流水冲洗30 min+75%酒精30 s+10%NaClO 9 min,污染率为5%,成活率为75%;下胚轴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 mg/L 6-BA+0.3 mg/L NAA,诱导率为93.55%,出芽指数为8.86;胚根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 mg/L 6-BA+0.5 mg/L NAA,诱导率为100%,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1 mg/L NAA,诱导率为95.24%,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0.3 mg/L 6-BA+0.5 mg/L NAA,诱导率为100%;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1.5 mg/L 6-BA+0.5 mg/L NAA,芽诱导率为20%,平均芽数为12.83;组培苗诱导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不加激素的1/2MS培养基;生根苗以瓶盖全开的炼苗方式移栽到以河沙为基质的育苗盒中成活率为100%,且添加蒸馏水与自来水对植株生长并无明显影响。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马蹄金组织培养与快繁体系,为马蹄金种质资源改良及优质种苗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是研究植物芳香性状的理想材料,但目前有关芳香型矮牵牛转基因技术体系的研究较少,为建立芳香型矮牵牛的高效再生体系,本研究以特异挥发苯环类物质的芳香型品种‘Carpet Blue’为材料,进行了表面消毒、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不定芽增殖、不定芽生根等研究。结果表明:先用75%酒精(C2H5OH)漂洗30 s,再用5%次氯酸钠(NaClO)消毒8 min,表面消毒效果最好,无菌外植体获得率可达93.75%;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1.5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3 mg/L萘乙酸(NAA),诱导率可达100%,且能分化出健壮的不定芽;最适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4 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14.67倍;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05 mg/L吲哚丁酸(IBA),生根率为100%,平均根数达37.67条,平均根长达2.61 cm,生根指数最高,达9.82,单条不定根最长可达5.22 cm;炼苗移栽后,成活率高达92.50%。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芳香型矮牵牛‘Carpet Blue’的高效再生体系,为后续通过转基因手段研究苯环类挥发物质的代谢规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锌对水花生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oagland营养液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锌培养水花生植株,研究了锌对水花生的生长特性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浓度锌(10mg•L-1),水花生植株外伤症状为轻度伤害;当锌浓度<50mg•L-1时,植物细胞内的SOD、POD、CAT酶活性均有所升高。而随着锌浓度增加,可造成植株生长缓慢、生物量下降;叶片色素下降;水花生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中SOD、POD、CAT三种酶平衡被破坏,不能有效阻止O2•-和H2O2的积累,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高度积累,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代谢,使之出现毒害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天蓝苜蓿单倍体再生植株,本研究以野生天蓝苜蓿花药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L16(44)筛选适宜天蓝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及生长调节剂组合筛选适宜的分化培养基,并用1/3MS、1/2MS和MS添加不同浓度的NAA研究不定生根。结果表明:天蓝苜蓿现蕾15~25 d的花药其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高达60.5%。4℃低温预处理2~4 d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达77.2%。适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NB+2,4-D 1.0 mg/L+NAA 0.5 mg/L+6-BA 0.5 mg/L+TDZ 1.0 mg/L,诱导率达78.5%。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及生长调节剂的不同组合发现,NB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效果优于B5和MS,NB+NAA0.5 mg/L+6-BA 2.0 mg/L适宜愈伤组织的分化,分化率为66.3%。不定芽在1/3MS+NAA 0.5 mg/L中培养,生根率最高,为86.55%。本研究建立了天蓝苜蓿花药培养再生体系,获得了单倍体植株,为天蓝苜蓿的育种实践及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菊花‘金不凋’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不凋’属于典型的日中性菊花,可作为日中性菊花开花分子机理的理想研究材料,目前尚未建立‘金不凋’的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金不凋’叶片为外植体,分别对影响再生及转化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金不凋’叶盘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不定芽分化率为90.0%,平均再生不定芽数达5.5556个;相关性分析表明褐化率与愈伤诱导率以及平均再生愈伤组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试管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生根率为100%。在‘金不凋’再生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其遗传转化体系:‘金不凋’叶盘经过24 h预培养,在菌液浓度OD600=0.6的农杆菌中侵染10 min,共培养2 d,延迟培养5 d,叶片不定芽分化潮霉素临界浓度为2 mg/L,生根筛选潮霉素临界浓度为5 mg/L时,转化效率最高。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和PCR鉴定,获得3株PCR阳性菊花苗,转基因阳性苗频率为2.5%,本研究为‘金不凋’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以中苎一号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消毒时间、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对苎麻品种中苎一号叶片愈伤诱导、分化不定芽和生根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先用75%酒精消毒10秒,再用0.1%升汞灭菌8分钟,同时滴入1-2滴1% HCL效果最好。中苎一号最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基本培养基为1/2MS;最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1/2MS+0.05mg/L TDZ+0.01mg/L IAA+0.03mg/L 2,4-D;最佳愈伤分化培养基为: 1/2MS+0.5mg/L TDZ+0.02mg/L 2,4-D+0.03mg/L I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02mg/L TDZ+O.O5mg/L NAA+0.02mg/L IAA,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再生率达到了2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